名师工作站

读书漫谈论“子不教,父之过”

2022-5-19 11:39 语文管理员

“子不教,父之过”

金陵中学  苏志文

 

子不教,为何是“父”之过?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三字经》亦云:“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在国人眼里,教育子女尤其是儿子的任务由父亲承担。这是为何?

窃以为,这里蕴含着家庭分工的智慧。子女作为父母的“结晶”,自然由两人合作教养。母亲即以完成孕育抚养孩子的任务,父亲自当完成教育的任务。古代虽有“男主外女主内”一说,但是请注意,其中的“主”字,“主”者,主导也。主导并非全权负责。所以男主人既可以也应当协助女主人完成家庭内部的一个重要任务——教育子女。

这两句话还蕴含着古人顺应人性、因材施教的智慧。“父”:从又举杖。在甲骨文中,“父”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石斧,其最初意义便是“斧”,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斧”,“父”字不再有此义。持有石斧是权威、力量与勇敢的象征,所以“父”字意思引申为持斧之人。正如《说文》中所解:“父,家长举教者。”自此“父”字的含义便是严格的教育者。所以自古就有“严父慈母”一说。

   这种解说蕴含着科学和智慧。父亲乃男性也。男为阳,男性较之女性更阳刚,更有力量,更具威慑力。因此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更适合承担阳刚的严格的教育者这个角色。

近代教育学研究证明,父亲角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男孩子。因为有些特质是男性特有的,而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因此男孩子需要父亲,他需要从模仿父亲中学会刚毅、坚强、男子汉气概等等。

研究表明,首先,父亲参与家教有利于子女的智力开发和体质的增强。父亲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想象能力一般都优于母亲。他们与孩子游戏时,善于变换花样,更能满足孩子们的不同爱好和情趣的需要。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活动,如骑车、游泳、玩球等,有父亲陪伴和指导,孩子就能玩得更积极、更科学和更安全。在这过程中,开发智力、锻炼身体、磨练意志的目的也能顺利实现。

  其次,父亲参与家教有利于培养子女的社交能力。父亲常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就有安全感和自尊心,容易与他人友好相处。此外,父亲参与教育孩子还能促使孩子产生对事业成就的追求。社会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事业成就感与父子关系有密切的联系。换言之,与父亲关系密切的子女,一般都有较强的上进心和工作毅力。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孩子总是接受母亲的教育而缺乏父亲的参与,就容易产生依赖性,一旦离开家庭,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子不教,父之过”,古人诚不欺我也。

  因此,建议父亲、男教师更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我认为是合乎教育学、合乎人性的真知灼见。

有多少不教子之过的父?

然而,现实中有多少不认真履行教育子女的父亲呢?

《中国青年报》刊登过一篇对著名教育家孙云晓老师关于“父教缺失”的专访。在刊登专访的前一周,该报的社调中心通过新浪网做了一项由1988人参加的调查。结果显示,60.7%的人认为今天的孩子缺失父教;26.3%的人觉得不好说;仅有13.0%的人认为父教并不缺失。由此可见,大多数人都认为,父亲教育在今天是缺失的。基于此调查,孙老师发出了“父教缺失是我们民族很大的隐患”的警醒。

这种隐患不仅在我们国家存在,而且发达的美国竟然也存在,并且情况还很严重。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资料,美国有2千4百万孩子,即三分之一的孩子,没能跟生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美国总统奥巴马2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开家庭。他对“父亲缺失”(father lessness),是深有体验。他在2009年的父亲节演讲中,大声呼吁要重视“父道”(fatherhood),父亲要有父道、父性,要减少“父亲缺失”。他说,作为政府,“我们能为孩子尽一切努力尽可能地提供好的工作、好的学校和安全的街道,但是那永远不足以完全填补父亲缺失的差异。”

教子之父就无过吗?

即使教育了子女,作为父亲你就无过了吗?

意大利著名心理学家鲁伊基·肇嘉(Luigi  Zoja)在其代表作《父性:历史、心理与文化的视野》中提出一个深刻见解:父亲未必就有父性,为父未必就懂为父之道。很多父亲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没有让孩子学到阳刚、勇气、坚强等“男性”品质。这种父性的缺失,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女性化”,会痛苦,甚至会产生分裂和精神症状。也就是说,父亲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缺陷,尤其是那些根本不理解父亲与父性的意义,又不能满足孩子内在期待的父亲。所以说,教育子女但不能给予子女以阳刚之气的父亲还是有过的。

过教子,亦父之过

    当代社会也存在另一种现象:狼爸横行,即父亲教育子女是过于严格,过于父性,几成狼性。窃以为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也是有过的。

有教育学者认为,“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中的“教”本意应该是“送孩子去受教育”,而不是亲自进行教育。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源于中国“易子而教”的传统。

      据《孟子离娄》记载。公孙丑问孟子为什么君子要易子而教呢?孟子认为,做父亲的总是望子成龙,在教育孩子容易高要求子女,而孩子因难以做到往往不配合,做父亲的必定会生气,会责罚孩子,这样就会伤害父子间的感情。事实也是这样,父亲亲自教子,很容易在父子间产生矛盾。

    “易子而教”这一传统可知,古人已意识到教育子女不能太过苛求,为何我们当代的父亲们却依然执迷不悟呢?

父不教,子之过

窃以为,当代父亲们的迷误需要子女来教育。中国式的父亲往往有个通病:“尊者、长者为本位,”在家唯我独尊。而父亲真的就一定比子女高明吗?恐怕“父”不必贤于“子女”,“子女”不必不如“父”。钱理群先生在《父父子子》中提出一个观点:当代中国应由奉行“尊者、长者为本位”的传统伦理观向“幼者为本位”的现代伦理观的转变。

且看丰子恺先生的《作父亲》里所写的那个真实的故事:小贩挑来一担小鸡,孩子们真心想要,就吵着让爸爸买,小贩看准了孩子的心思,不肯让价,鸡终于没有买成。爸爸如此劝告孩子:“你们下次……”,话却说不下去,“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这确实发人深省:纯真只存在于天真烂漫的儿童时代,成熟的、因而也是世故的成年时代就不免是虚伪的。作为父亲我们自诩的“成熟”,恐怕只是表面上的增值,但从生命美学的角度看,却实为一场减法:不断地交出与生俱来的美好元素和纯洁品质,去交换成人世界的某种逻辑、某种生存策略和实用技巧。就像一个懵懂的天使,不断地掏出衣兜里的宝石,去换取巫婆手中的玻璃球……

无怪乎许多文学家、思想家呼吁成人向儿童学习。

正如德国作家凯斯特纳在《开学致词》的演说中,对家长和孩子们所说:“不要忘怀你们的童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假若老师装作知晓一切的人,你们要宽恕他,但不要相信他。假如他承认自己的缺陷,那你们要爱戴他。”“假如你们还有一些东西不明白,请问问你们的父母。亲爱的家长们,如果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请问问你们的孩子们。”

贾平凹更是认三岁半的孙涵泊为老师。他说:“我是诚心诚意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是啊,身为人父,我们是否也能放下父亲的权威的姿态,向自己的孩子学习学习。尤其是作为“早熟的儿童”的中国式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