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那偷来的读书法
一、读书乃学者第二义
余英时曾经说,今人读书,不妨先看看朱熹的《朱子语类》卷十《读书法》的教导。当我翻开此书此卷,劈头第一句话是“读书乃学者第二义”!实有棒喝之效果。
这句话,拿《论语》来注释最好不过: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显然,孔子和朱子都认为,践行道德为人生第一义,读书学文则是第二义。再概括一点,就是德才兼备,德在才先的理念。
这句话,如果放到今天,也是有意义的。西方学者对知识分子的定义,就特别注重“社会的良心”这点。没有这点,只有知识的人,只能算是“知道分子”,而不配称知识分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古今中外对“读书是学者第二义”这点都是认可的。
以上所讲的都是“大义”,涉及到人生意义、价值观之类的大问题。接下来,我们还应该讲讲,仅就读书知识本身而言,“读书乃学者第二义”的深刻含义。简单的说,关心社会,不仅是一个人文学者的责任,也是我们读书学习的一种方法。
人文学者,研究的是“人学”,对象就是社会、人心。就像天文学家的研究对象是星星一样,我们不能不对社会、人心有最深彻的体悟和了解。反过来说,我们的人生体会、社会经验,对我们读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且举陈寅恪的一例:
陈寅恪《陈述辽史补注序》:“回忆前在绝岛、仓皇逃死之际,取一巾箱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抱持诵读。其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然其中颇复有不甚可解者,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平生读史四十年,似无此亲切有味之快感,而死亡饥饿之苦,遂亦置诸度量之外矣。”
这是说陈寅恪抗战期间在香港的读书经历,他以当时动荡社会之实况,来体会往日南宋初之动荡之社会,其“世态诡变”始能豁然贯通,以至达到生平读书之最为亲切有味。
有言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读书,不过读这个道理。
二、一本书主义
第一次我们讲第二义,第二次我们就来讲讲一:一本书主义。
一本书主义,也可以叫做一本书打底。简单来说,我们在刚刚进入自己的专业领域时,最好选择一本典范之作,读熟读烂读透,这是打好专业底子的一个要紧法子。
先举个例子,就是历史地理学高手谭其骧,据说他一辈子将《汉书•地理志》放身边,随时读,最后把书读破翻烂,《汉书•地理志》可以说就是他的底子。
先读透一本书的好处在哪里呢?那就是,尽快打造一个自己知识结构的核心。有了这个思想核心之后,再读书,就有了依傍了。打个比喻。思想核心就等于是一块磁石,以后的博览群书,就像是一块磁石经过沙子,会吸出其中的铁屑,这些铁屑也就壮大了你思想的核心。再逐渐地会构建其你的知识框架来。等框架构成,你就已经成为一个学者专家了。
反过来,如果你一开始没有打造出一个核心,那么以后的学习中,也许你掌握了很多知识,但是一来知识零碎分散,互相之间缺乏联系;二来你不容易记住新的知识。
换一个比喻,读通一本书,就是打磨出一把刀来,为自己以后在知识丛林中披荆斩棘准备好最佳的工具。
再重点强调一下的是,这一本书,必须是经典之作!
接下来我们可以具体以历史学为例,选什么书来打底子。
钱穆就曾说,读历史,先读《左传》。不过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读《左传》,稍嫌早了点。可以推迟些读。另一个国学大师蒙文通曾说,读唐史,最好先读《通典》;读宋史,则可以先读《文献通考》。这些意见都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不一定适合大家。每个人在选择一本书来打底的时候,可以请教你们的专业老师,还有就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不过对于所有对国学有兴趣的同学,我可以推荐一本书,就是《史记》。有学者曾指出,科举时代之后,很多学者都是通过读《史记》、《汉书》来打国学底子的。比如王国维据说就是如此。道理是什么?这是因为《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而是自战国以来诸子百家文化的一个总结。读通了《史记》,意味着读通了中国的轴心时代。这个底子,是最好不过了。
读《史记》,推荐最佳版本,韩兆琦的《史记笺证》,九大册。读通它,你会受用无穷!
总结一下,那就是“先约后博”。
三、1 1>2的读书会
今天是第三讲了,我们也不讲三,而是讲讲1 1>2,就是读书会。
读书,当然首先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不过读书会确实是个帮助你更好读书的法子。
读书会的方法,日本学者用的最好。模式就是:一群相关学者,围绕一本书,定期来读,逐字逐句逐篇细读。这样的读书会很普遍,很多读书会都持续十多年之久,成效显著。事实上,这样的读书会中培养出了大量的硕士博士。可以说,读书会已经成为日本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的方法。
读书会的好处主要有二:一是解惑。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之句。读书自然会有不懂,而读书会这个平台,会集中拥有各种知识背景的人,可能在你大惑不解的地方正是另一人的专长所在。打个比喻,等于是联网来处理,比起一台电脑处理,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读书会的第二个好处,是激发思想,通过思想的碰撞来产生火花。我曾看过一部西方描述中世纪欧洲的电影,里面有这样的大学上课场景:同学们围成一个圈,老师站在中间;任何人有问题向老师提问,老师解答,学生再追问,老师再回答……这样一个互相提问回答的上课方式,是一个辩论的过程,也是一个问题快速深化的过程。读书会的效果与此类似。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网络论坛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特点。往往一个帖子本身很普通,但是经过回帖人的不断“改造”,这个帖子经常会变得越来越有趣,有时会达到一个发帖人无法想象的程度。并不是说回帖者都很高明,事实上,这是一个不断互相激发的过程,而论坛就是一个极好的激发平台。读书会也类似于此。
还值得说一下读书会在读书之外的好处,那就是形成一个良好的小环境,形成一个圈子。根据社会学的研究,发现学生获得的知识,只有小部分来自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而大部分则来自于自己所处的交友圈。所以,我们在大学里,千万记得,不仅老师是你的教师,同学们也是你学习的极好的对象。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就不必我来发挥了,大家都懂这个道理,但真正明白而去做的,也不多呢。
最后讲讲怎么组织读书会?当然是因人而异,不过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一要定期。可以是一周,也可以是两周,甚至一个月。但必须养成规律。二是读书时要细读,逐字的读。对于任何疑问,都不要放过。陶渊明还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在这里,陶先生的话就不适用了。另外,还建议在参加读书会之前,最好能够自己先读一遍,带着一些问题去和大家分享,效果更佳。
最后一点,读书会要办好,最重要的是两个字:坚持!
四、正反两面读书
徐复观当时穿着军装初次拜见熊十力时,请教熊氏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教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颇为自得地说,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以不高兴的神情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些时候,徐复观再去看熊十力,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熊十力问,”有点什么心得?”于是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他不同意的地方。
熊十力未听完便怒声斥骂道:”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这一番痛骂,无异于当头棒喝,骂得徐复观这个陆军少将目瞪口呆,脑筋里乱转着。但也无异于醍醐灌顶,原来这位先生骂人骂得这样凶!原来他读书读得这样熟!原来读书是要先读出每部书的意义!正如徐复观后来回忆时所说,这对他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这个故事,对我们如何读书的借鉴意义,那就是,在读书时,不要先入为主。今天的大学生,都比较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不是一个坏事,但读书的时候,我们若是存着先入为主的观念,那就没法读进去很多“异见”。书上写的若和自己想法不符,那就一棍子打倒。这样的话,一本书读下来,你得到了什么新的东西呢?没有。只不过是加深了你本来就有的一些主观偏见。书读的越多,偏见就越深,以至于最后钻了牛角尖而不自知。
类似的学风,在明代就很盛行。明人好发议论,但学问态度又很不严谨,看到古书,读得不通之处,就去改书,以符合自己的理解。读书态度严肃的清人对此很生气,指责说“明人好古书而古书亡!”清人的态度是不轻改古书,这个态度是对的。
当然,另外一方面,孟子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目的还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又要以我为主。怎么解决读书时候的这个矛盾呢?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正反两面读书法”。所谓正面读书,便是要你在读书中完全放下自己对某问题已有的意见观点,心里默念“作者是对的”,然后再进入读书状态,努力地接受它的全部观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最大可能地读懂书本。
所谓的反面读书,就是在读懂了书,了解了作者的意思之后,再读第二遍,这一次,就以反对者的姿态去读,去挑刺,千方百计地去反驳作者观点、论据、论证。实际上,如果你看到了作者的一点不足,那就说明你已经在作者之上了(至少在某个小问题上面)。这样你的进展就很扎实了。
总结一下:读书要正反两面去读,第一遍支持作者,接受作者;第二遍,批评作者,驳倒作者。最后出来的,就是一个你自己!
五、简易目录学:怎么找书
一是找一本知道书名的书。
现在学生大概喜欢找电子版。方便,还不花钱。那就先介绍几个找电子书的方法。
古籍类:
1、校图书馆的“基本古籍数据库”。
浙江大学数字数字图书馆拥有较多的数字古籍图书,可以方便阅览
地址:libweb.zju.edu.cn/newportal/libtb/index.jsp?descid=473
2、常见的大部头有“四库全书”。现在市面上可以买到较为便宜的四库全书光盘版。
这里有个网络版四库全书,内容不全,但基本书都有,可以参考。
地址:news.xinhuanet.com/book/2003-03/13/content_776422.htm
《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对于国学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书库。
这两套数据库的优点是:一可以检索,二可以阅读。
著作类:
1、校图书馆的百万图书计划
2、校图书馆的超星图书
3、新浪网共享资源
地址:ishare.iask.sina.com.cn/
这是一个网友们上传资料进行共享的地方,得益于网络的便捷与人的力量,在这里你几乎可以找到所有可以想象到的书。此外,这个网站除了找古籍,还有许多其他丰富多彩的资源。同时欢迎你,作为一个网友,去上传资料,进行共享。
4、数典论坛
地址:bbs.gxsd.com.cn/
在这里,你可以注册一个账号,并以此登陆,以浏览血多精彩内容。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大众的、冷僻的国学书籍,还有索引可供使用。只是作为一个论坛,你有发帖的义务,一些书的需要发帖到一定数量才可以下载。这里涉及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语言文字学、文学、戏剧戏曲学、中国传统美术、书法、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和制度学、军事学、社会学、名族学、传播传媒学、版本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术数及其他各种学科。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买书建议等。
纸版的书:
1、校图书馆(尤其是西溪校区的图书馆,国学类的书籍较多。另外,浙图、杭图,也都有各自特色)
2、基本的经典书,最好自己买一本。
一是推荐去卓越、当当等购书网,尤其推荐孔夫子旧书网。曾有人通过这个网站找到我,从我手里复印了一本原来从孔网买到的书。大家买书要有这种无孔不入的精神,那基本上没有找不到的书。
一是推荐 豆瓣网:www.douban.com/ 提供书籍、电影、音乐、旅游景点的介绍、分享,读者评论及网上书店的价格比较社区。一些书如果不知道其内容或者不确定是否购买可以在网站上看看网友对此书的评价。
二是找你不知道书名的书,只是想读某个问题相关的书。比如和孔子相关的。其实这就是一个目录学的功夫。我们只能介绍一些实用法子,就叫简易目录学。
1、古籍类书目:直接看《四部全书总目提要》。按分类找书,浏览提要(就是本书内容简介和评价)。现在也有网络版,可以检索。其实还有个简单版的,就是张之洞的《书目答问》。
2、专题性书目:现代著作的标准格式,后面都附有一份参考书目,有的是引文书目。这份书目,其实就是研究本专题的一个汇总书目,非常方便实用。也是大家最可以上手的。
3、研究综述性书目:学位论文的格式,就要求前面有一个研究综述。很多著作前面部分,也会有这样的综述。还有专门某个学科的综述,如《历史研究》曾出过分主题的二十世纪历史学研究综述,后来结集出书了。如唐史学界出过《二十世纪唐研究》。这属于是工具书性质。还有如《中国史研究动态》,月刊,有很多综述,一种是按时间分,一种是按专题分。
4、书架式的书目:你没事应该常到图书馆去,不一定要找本书看,而是看看书皮。一架一架地看过去。看久了,熟悉了,你脑子里自然会形成一些书目。如果有条件,最好去样本书库看书皮。那里书齐全。
还有一个有书架的地方是书店。常去浏览书目,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了。杭州较大的图书馆有文二路的博库书城,解放路的新华书店,庆春路的外文书店等。还有,文化商城中的书非常多且便宜,一些中国古籍也是论册来卖,很多很全。
六、读书须先识字
读书须先识字,是陈寅恪常说的一句话。
这话乍看起来是一句废话,不识字怎么读书?所以,这里的识字,不是如小学生那样,认识这个字,会读就好了。而是指对文字的深刻理解。
俞大维说,陈寅恪常说这句话,是因为他幼年对于《说文》与高邮王氏父子训诂之学,曾用过一番苦功。这说的是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细分起来,是文字学(字形)、音韵学(字音)、训诂学(字义)。实际上,“读书须先识字”这句话早有人说过,包括高邮王氏父子。
这话不是他最早说,不过由他来代表,却是很恰当。因为他是当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核心人物。这个史语所,就是历史与语言研究所,这两者为何要这么紧密联系起来呢?这背后是有讲究的。
话说欧洲在十九世纪发达起来的一门所谓philology,就是用各种办法,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古代丅文献及历史,一般翻译为“语文学派”。比如大名鼎鼎的伯希和就是语文学派的,他的语言天分极高,据说能以唐韵吟诵唐诗。陈寅恪、傅斯年等人留学欧洲时,欧洲的研究中亚学者,一般都通十几国语言。傅、陈等深受此风影响,所以当他们在中国创办研究机构时,就会出现“史语所”这样奇特的名称。
由语言而历史,路子是很对,但难度实在很大,所以此风后来并没有盛。不过学习国学,语言的重要性依然是毋庸置疑的。武林高手打擂,从暗器到兵器到拳脚,不可开交,而最后真正分出高下的,很可能就是拼内功。如果是两个史学高手过招,争论到最后,分歧往往是集中在史料上,特别是对文字的理解上。也就是说,谁对文字的理解更正确,谁将获得最后的胜利。当然,这种对文字的依赖,越早越强,越后越少。如果大家要研究早期的文史,那么古文字学的学习,就很必要。
对于初学者来说,更急迫的问题是怎么读懂古文。解决之道,可以分四个步骤:
一是配合各种工具书的使用,熟悉古汉语的字词:
1、单字的解释。可以学习王力的《古代汉语》。此书有对常用古汉字的逐个解释,类似于一本小字典。还穿插很多“辨”,对意思相近的字加以辨析。将这些读熟,打个底。学习方法:一是注意多读几遍例句。在句子中熟悉字义才能牢记。而是不要看,而是要朗读,或者甚至抄写一遍。抄书,本来就是古人学习的重要手段。看书的好处是快,但容易漏掉很多信息。读书不求快,应求精。
2、最佳工具是网络《汉典》zdic.net :字的解释部分,分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源字型;其中词语解释部分,就是《汉语大词典》电子版,内容非常丰富,解释也权威;还有成语查询,而且词语和成语部分都支持模糊查询。
3、不过《汉语大词典》中的词语,多从语文角度出发,更多的专业“术语”还是不够,比如大量的历史名词,这方面可以依靠《历史大辞典》。其实一般的古文意思弄懂了之后,读文献还有很多障碍,来自于这些专有名词。在我看来,这就是历史学的“术语”。
4、利用google等网络搜索工具。网络,特别是网络搜索功能,将极大地改变学习方法。江湖上有言道: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谷歌。
二是读有详细注解的文本。比如王力的《古代汉语》等。这一阶段,还应多熟悉古代丅文化史常识。
三是读没有现代注解的文本。这个文本的选择,可以以《史记》为标准。这一阶段,可以多配合工具书使用。
四是找一些没有标点的文本(可以复印几页影印的古籍),做标点训练,这是很有效的方法。难度可以循序渐进。不过这个阶段,就是研究水平了。本科生一般不需要。
七、泛读法:读书皮
我们读书,也要熟悉书本身的构成。读书深了,就要讲版本学,这里介绍点极简易的出版知识。
一、封面
1、封面、书脊一般有图书名(包括丛书名),作者名和出版单位名。封底一般有责任编辑名,图书及封面装帧设计者名,下边多为条码书号和定价。
2、勒口,一般比较精制的书,封面都有勒口。勒口一般50~100mm,其内容分为作者介绍,本书介绍或套书丛书名,编委会名单等。
二、内页
一般有扉页、版权、说明、前言、序言、编委名单、目录、正文、索引、后记等,工具书更复杂一点。
1、扉页上包括书名、作者名、出版单位、出版单位地点和出版时间。
2、版权页,现在出的书一般版权都在扉页背面。版权包括书名、作者名、编辑名、出版单位名称地点、印制发行单位、版次和印次时间、开本、印张、字数、插图、印数、书号、订价等。
3、目录。一般分章节。一般都是三级目录,这目录给你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作者论述的结构,也往往就是问题发展的逻辑。在读书的时候,必须让脑子中这个结构保持清晰。我自己在读书时,就常要翻回目录,这是为了看一下,刚才自己所看的一章一节,在整个结构中处于什么位置。所谓纲举目张,就是这个道理。华罗庚有一个读目录法很有趣。拿到一本书,先想一下作者会怎么写。再看目录,如果和自己思路相同,那就不读了。这种不读,也是一种读书的方式。
4、序、前言、后记(跋)等。
序,最早是在最后部分的,如太史公自序。后来不仅放到了书前面,而且往往由别人来写。一般情况下,序是由师长辈的人来做。大多数序是应景之作,没什么价值。
后记肯定是自己做的,一般会写些感言,内容比较私人,写的好的,很有意思。比如朱学勤的博士论文最后的后记,后来成了一篇名作。
前言是必读的。前言的内容,一般是写本书的缘起、目标、基本思路等。按照西方传统,还要包括所有感谢人。有些人读书光读前言后记部分,而不看正文,于是被人讽刺就“读书皮”,这个路子确实不好。但是对于泛读的书,这么读倒不失为一条路子。西方大学里,学生读书分量非常重,据说哈佛学生一年读一千本书以上,那只能是靠读书皮了。不过西方人对于写前言是非常重视的,实际上,这也助长了读书皮式的读书法。
5、参考书目。相当于武功秘籍。前面已经讲过。略。
6、其他附录。译名对照表、名词索引等。
八、体悟
人文学科,只所以不能叫科学,是因为不是科学。说是“学科”,是因为人文的学问是一门有体系的学问。
自然科学是科学,是因为其基本特点是“积累”。一个数学定理被证明可能需要十年时间,但是一旦证明出来之后,后来者可能只需要一个月,甚至一天就彻底明白。可以这么说,今天的一个数学家的知识,凝聚了数千年数学家的努力。正因为有这种积累性,所以自然科学进展非常快,而且越来越快。但是,人文学科的积累性并不明显。举个例子,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涵盖很广,其中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已经没有再学的必要了;但是他的伦理学、美学,今天的我们依然是开卷有益,常看常新。这是因为人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体悟”。
由于人文学科的特点,使得人文学科的进展,不能如科学知识那么快,因为每个学者的学习过程,要“慢”很多。基本的文献,前人读过了,后人还是要自己去读一遍,不能省。
唐诗宋词很美,但你要明白这点,不能靠别人告诉你这个结论,而是要你自己去一首一首读过来,去细细品味,去体悟。举个梁启超上文学课的例子:闻一多曾谈到自己学生时代在清华听梁启超讲授古乐府箜篌引《公无渡河》。他说,梁任公先把那首古诗写在黑板上,然后摇头摆脑地朗诵一句:“公、无、渡、河”,接着大声喝彩,叫一声“好”!然后再重复地念:“公、无、渡、河”,“好”!“公、竟——渡、河”,“好”!“渡河——而死——,当奈——公何!”“好,真好,实在是好!”梁任公这样自我陶醉地一唱三叹,一声高似一声,并无半句解释,朗诵赞叹过后,就高呼道:“思成,抹黑板,快抹黑板!”思成是任公的儿子,也在班上听讲。黑板擦过,这首古诗就算讲完了。梁启超这并不是偷懒,而是给人一种示范:学诗的过程,本质就是自己去体会的过程。分析是第二位的。
体悟很重要,那具体怎么落实呢?八个字“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出自《史记》)。
前四个字,讲的是个“体”字。就是学和思结合,不过这思是个深思,是一种沉潜,陶醉。论语里面有句话说是“游于艺”,今天常用的一个词叫“涵泳”。这些意思都可以相通,总之就是要让你自己浸在其中,全心全意,无时无刻。
后四个字,是“悟”,心知其意,不仅仅是知道,而是通透,是了然于心。你看到一句话,一个词,你就知道这个句子、这个词的很多细节,或者就是像遇到一个老朋友一样,你对他知根知底。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读书读到此,算是有了境界了。
九、读原典、练内功
明白了体悟的重要性,那么,对于学国学的人来说,读原典的重要性就呼之欲出,顺理成章了。
原典是什么?我的理解,就是古典。再宽泛点,就是古书。四库全书,都不妨算作原典。如果严格点说,那就是古典中的常用书籍。
先打个比喻。比如上课是餐厅的话,知识是菜,学生就是食客,负责吃的,负责消化食物;而研究者和老师是厨师,负责做菜。学生在初期,可以只管吃,不去关心做菜。
以后毕业了,有些学生以后不会做厨师,那就一直做个美食家;有些学生以后也会是厨师。美食家和厨师,都需要知道,菜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时候,你就是神农,要尝百草,要开始读原典。
我先举一个自己学习的例子。读大学时,老师给我们讲王安石变法,拿了两篇观点完全对立的文章给大家看,然后让大家进行讨论。我在看这篇的时候,觉得这篇讲的有理;在看那篇的时候,又觉得那篇也不错。但两者针锋相对,实在很难取舍。后来终于明白了,那是因为每篇文章作者所采用的论据,都是有利于自己的。如果你只看一篇文章的证据,那只能被他框住。如果你做法官来做判断,那就一定自己了解相关的所有证据,然后才能做出真正自己的判断。这就是为什么说,做研究的人,读原典是第一要紧的。
我把读原典,比作练内功。华山派有气宗和剑宗之分。我是倾向于气宗的,或者说,气宗是基础,剑宗是提高。如果内功不够,剑招就只是花招。而内功到了,再练剑招,那会有左右逢源之感。
读原典,自然也是先读熟一本为好。读通了一本,你就会熟悉古人的思维和习惯,再读其他书,事半功倍。如果你不知道选那本好,我建议不妨先读《论语》。
原典,特别是经书类,早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源泉。中国文化大量的基本概念,就是从这些经典中出来的。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典故”。比如看文选、看艺文类聚,那就是看唐人看的书。你以文选做底子,再读唐诗,那简直势如破竹。
从源头开始读书,就是拿古人打底的书打底,好比撑着小船顺江而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十、读经典、读大师
经典,这个概念其实很宽。在这里,我们特指现代学者的经典性的论著。现代经典著作的特点是有较强的专业性。
什么书算经典呢?从专业的角度来说,那就是本专业内学科发展的里程碑式著作。换句话说,就是你在专业研究时,绕不过去的那些书。比如隋唐史的研究,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就是这样的经典。
为什么说绕不过去?这是因为本专业的知识结构,正是由这些书构建起来的。打个比喻,一个专业,就是一座大厦,而这些经典,就是支撑大厦的地基和梁柱。本专业的术语,都是从这些经典中产生的。只有熟悉经典,你才会比较透彻地明白,这些术语到底是什么含义,它们确切的使用范畴在哪里等等。总之,要进入专业,读经典是条必经之路。
也许一本好的教材,会帮助你进入专业,但是真正的入门,必须通过阅读和领会本专业的经典。
也许有些经典之作年代已经挺久了,但既然是经典,就仍然需要去读。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专业的源头,还有很多时候,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为什么?因为这些经典之作的作者,境界很高,他们给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每个人去读,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事实上,我个人认为,人文学科的进展,更多的是体现在几个尖端人物的推进上面。只有少数人的努力是有质的飞跃意义的。大多数人的工作是补漏,或者普及。人文学科更依赖于大师,而不是集体的智慧。郭沫若在解放后曾说,我们要超越陈寅恪这样的大师。至少在材料的掌握上,要超过他。这句话很错。因为大师,尤其是陈寅恪,他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对材料掌握的很多,而是在于他对历史的领悟力。实际上,今天我们依靠通过电脑和数据库等,在材料掌握上,一个大学生可能都会超过大师。一个检索,四库全书中所有相关词汇都展示在眼前了。但是并没有出现大师成群的局面。比如陈寅恪,他所读的书,都是坊间版本,常见之书。问题在于,他能读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才是大师的境界所在。实际上,大师有时候是无法超越的。不是说人多力量就大,那是两回事。说句夸张的话,大师的错误,有时候也是很深刻的。
当然,读最新的著作也是必要的,这会让你站在研究的前沿。一本好的书,往往会将本问题的研究历史做一个交代,从中你可以把握研究脉络。
但也不是所有的新书都值得一读,很多书可能只是哗众取宠。所以,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甚至有人说,不读活人写的书。意思是,活人的书,都未经时间淘汰,成色究竟如何还未知。虽然夸张,倒也有几分道理在。
记住,名气大的,不一定就是经典。
十一、扎硬寨、打死战
这话最早是曾国藩说的。他这是总结打战的经验。
后来钱穆在做香港新亚书院校长的时候,常给学生教训的,就是这六个字:扎硬寨、打死战!没有这种顽强的态度,就不能有大成就。
我们可以把六个字分两个问题讲。
扎硬寨,就是指读书要读硬书。什么算硬书?首先是大部头的,然后是难读晦涩的。
大部头的书,比如全唐诗、明实录等,这些书要细读是不现实的,但翻阅一遍却很有必要。当然,翻阅一遍也要等到进入研究阶段之后了。对于大部头的书,最好是有计划地读,黄仁宇自己说,当年读明实录,就是每天三卷,坚持读完。除此之外,还包括一个系列书单。比如我们本课程的一个阅读书目,就可以算一个系列。
就本科生阶段来说,特别难懂晦涩的书,也不适宜读。那么,最适宜的书,是什么程度的呢?我认为,应该选择那些要费一些功夫才能看懂的书。因为这样难度的书,正好是你前面的那一级台阶。努力读通它,那就说明你比以前的自己又跨上了一级台阶了。如果一本书你读起来毫不费力,那读完了它之后,从高度上说,你还是在原地踏步。当然也许从广度上,你因此开阔了视野。
谈谈读通俗历史书的问题。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历史普及型读物,有不少是非专业人士所写。比如《明朝那些事儿》等。我的态度是,如果非专业人士看看,倒也增加些见闻。如果你将致力于专业历史研究的话,尽量不要看这类书。这些书的问题有二:一是史实,常似是而非,他确实有根据,并不是虚构。但这根据往往是单一的,可能就是某部古书中的某个说法,而往往较少去进行甄别拣选,基本上不能吸取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二是史识,其议论更多半是文人式的感慨,谈不上什么高明。如果有益无害,倒也罢了。问题是这种书看多了,会让标准降低,误入歧途。我相信,看起来很轻松的书,一般都不会帮你提高什么。
还有一类通俗性的历史书,是专业人士所写。可能趣味性上会少一些,但毕竟可靠。比如阎崇年等人的作品。早期的还有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等。我认为这些书,倒是培养兴趣的入门读物。就拿《万历十五年》来说,我自己当年读的感受,就是细节丰富,视角独特,很开眼界。但就其史识而言,似乎也并不如何高明。所以,这样的书,也不宜当作经典来反复读。看过一遍也就可以了。
打死战,就是要研究基本问题,不要只想着找意义不大的空白点。比如读中文的人,不能不读唐诗,读唐诗不能不读李白、杜甫。如果李杜的诗都没怎么读过,你好意思跟人谈古诗,好意思说自己是中文系毕业?
十二、不疑处有疑
怎么样算读懂了一本书?你读了之后啥都明白,其实还没有读懂。要读到有疑问,才是真明白的开始。读书的过程应该是:不懂—懂—再不懂—再懂,经过这样的反复,你才能真正算读懂,读透。
第一遍读不明白,多半是背景知识的不足导致的。这些不明白,是你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别的专业书,来找到答案的。
当你克服了背景知识不足的困难,还继续有不明白之处,那就是真问题产生了。
这些真问题,就是你研究的开端。如果你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你就可以完成一篇论文了。这就是研究。
我们读书最大的圈套就是,你自以为读懂了一本书,就不再去思考了。对此,我们要提“不疑处有疑”。这是张载说的话。我们可以做一个新的诠释。
“不疑处有疑”也有二点:一是对很多看似正常的现象,提出疑问;二是对看似合理的解释,提出疑问。看似合理、看似正常的地方,背后其实都是有一个前提的,我们称之为“预设”。对这些预设的前提,我们最容易忽略。因为论者往往会将预设前提作为一个常识来看待,当作一个“公理”来使用。
我先举个例子。20世纪80年代末,何兆武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历史研究中的假问题”命题,认为“要使历史科学现代化”,“历史学界应该对过去一切似是而非的假问题进行重新批判并做出一番澄清”。第一个被他当做“假问题”来澄清的,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性、或停滞性、或长期停滞性问题。
他认为,从日耳曼人走出森林到资本主义在西欧正式揭幕,其间相去不过一千年左右,而相形之下在中国至少也有两千年之久。可是,在全人类迄今为止高度发达的文化或文明之中(8个,或21个,或26个,或任何其他数目,总之绝不止于是西欧和中国两个而已),只有西欧是较快于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的。除此以外,没有任何理由说中国比其他任何一个发展得更为缓慢、更为停滞。进一步推论,是不是可以说西欧封建社会发展具有短期性或快速性呢?显然,这个问题也站不住脚。
所谓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性,背后有一个预设,其实是欧洲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一个“标准长度”。但问题是,凭什么要以欧洲的长度为标准呢?这显然是个欧洲中心论导致的假问题。
为了不被假问题所迷惑,也为了自己不去制造假问题,我们必须学会“不疑处有疑”的思考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不断追问。追问原因的原因是否成立?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预设前提都有问题,不过学会这种思考方法,肯定会让你减少失误,增加思考深度,对问题的敏感度加强。
对问题的敏感,就是所谓的“问题意识”。不管是在看史料,还是看理论时,都随时能注意到问题的存在,这是做学问最可贵的素质。拿历史学来说,现在我们提倡的口号就是“问题史学”。史学研究要围绕着问题来产生。举个例子,你写论文的时候,你的论文题目应该是打问号的,是一个问题。你的出发点,应该从一个疑惑出发,而你的论文本身应该是个解惑的过程。这才是真正有水准的论文。
十四、他者的眼光:读点外国书
我这里说的外国书,主要是指外国人看中国的书,指汉学家的书。
一、陌生人的眼光:
老外是一个“陌生人”的眼光看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时这恰恰是一个优势。我先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和我妹妹,还有表弟、表妹四个人去做客,主人以前没见过我们,但他能够一眼就看出,哪两个人是兄妹。因为他说,乍一看,轮廓是很明显的相似。我们自己因为熟悉,反而看不出来。陌生人会有更能把握住要点。就像我们观察自己的文化,有些东西太常见了,我们已经对其失去了敏感性。而老外,从他们角度出发,他们会对那些异于自己的地方,特别敏感。就比如一群中国人在一起,我们看过去,都差不多,谁都不打眼。但如果有个老外,我们第一眼就会注意到。几乎是跳入眼帘的。
比如女人缠小脚,这很让老外惊讶。这种“相异处”,很多时候恰恰是中国文明的特点所在。比如宗教信仰,由于基督教的排他性,导致欧洲人认为人只有信仰一个神。老外一开始时,也以为中国老百姓如果信佛教的,肯定不会信道教。后来他们发现中国老百姓是啥都信,并没有严格的界线和排斥。所以就总结出中国老百姓信仰的特点:灵则信。是一种实用主义的信仰。我觉得要不是老外来观察,这种特点中国人自己是很难体会到的。
中国文化,对于老外来说,就是一个镜子,从中看到的是不同点。同样的,老外看到的不同点,对我们来说,也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到的是另一个角度的我们自己。
二、古人即外国人:
有时候,今天的人读古人的东西,已经是一个外国人的眼光了。古人即外国人。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和外国人的似乎更近一些,而我们和古人反而显得远一些。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读老外的书,似乎能更有共鸣。实际上,有时候我读外国人的著作,发现他们会对每个词做一番解释,这就使得理解更加明晰。比起古人的解释更加容易被我们接受。
三、不要迷信老外:
汉学家的不足之处,在于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浸淫,没法跟中国人比。人文学科的很多东西理解,是要体悟的,就精深细微的角度来说,老外当然不及国人。老外常会将自己文化的理解加入进去。就像早期老外画中国人,都是穿着西式服装一样。举个例子。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汉学家宇文所安是这么理解的:这是杜甫期待自己能像后稷和契一样,成为一个伟大家族的开创者。因为稷是周人始祖,而契是商人的始祖。宇文所安的理解完全是欧洲贵族的思想,而并非是中国一位儒者的思想。这里杜甫欲以后稷和契为榜样,是因为他们的另外一个身份,他们都曾经是舜的重要辅臣,是做臣子的典范。如果是一个中国学者,他肯定不会说出杜甫想当天子的祖先这么不靠谱的话来。我想说的就是,虽然老外的书要看,但也不要迷信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