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表层意义:《山居秋暝》写秋天傍晚雨过天晴,空气格外的清新,环境十分宁静。夜幕
降临了,空中一轮明月,把它那淸澈如水的银光倾泻在松林间。因为新雨而格外充盈的泉水
在山石上潺潺流动,宁静的竹林忽然喧闹起来,那是洗衣姑娘们结伴归来。莲花莲叶也纷纷
摇动,原来是渔舟顺流而下。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吧,秋天山中幽静正适合我停留栖息。
深层内涵:画中有“诗”。这正是王维在包罗万象的世界中静观自然、泰然处之的人生
观之写照:由于日常生活的繁琐、重复、单调、无聊,更因为政治黑暗,使人类渴望找到一片
心灵的休憩所,而只有将被生活拘束、束缚的经验,转化为不为所拘、别开生面的经验,方
能超然物外,最后达到浑然与自然统一的原始生命之和谐。
延伸探究:中国古代诗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为经世致用。而传统文化的影响规定了
他们的人生道路本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终极目标是辅佐君王,济苍生,安
邦定国。但是这些愿望与追求却常因同现实之间的矛盾而无法实现,苦闷也因此而生。“仕
不遇”情结是诗人在人世间难以找到这种境界,便寄兴于空山寂林,便只能到大自然中去
寻求,寄情于山水。
由此看来,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吃透文本,然后再领着学生真正地走进文
本,既可以通过就文本论文本,也可以通过跳出文本解读文本的途径达成,殊途同归,为
了能有效地获取精神的滋养。
一、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探究文本深层内涵。
文学作品是一份精神套餐。透过表象,走进文本,我们发现:食指的《相信未来》 通过
对未来的预支削减现世的苦痛,戴望舒的《雨巷》借想象填补现实的不足。无论是追问光明的
痛苦吟哦,还是无法排遣的孤独忧愁,都透出诗人面对恶劣环境的人生追求,种种述说掩
盖不了人生的苦涩。《我的四季》书写人生的艰难跋涉,个中由生命的过失带来的惆怅与干瘪
的谷粒带来的充实引发人生遗憾的哲理思考。《我的五样》在舍得之间扣问人生,暗示人的一
生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弃之的成为自身的终极追求……
诗歌的意象、散文的人物、故事、画面留下的“背影”是文本留给读者体悟的深层意蕴,
它绵长而又耐人寻味。走进文本也就是与伟人、诗人、父母、与古今有识之士,与美好的未来,
多彩的人生体验零距离接触。从而让学生得到熏染浸润,长期的熏染浸润一定会让学生对教
材产生依恋情结。当经典阅读成为一种自发的学习乃至快乐有益的生命体验时,每个学生心
中就会有一片“田野”,有一首“牧歌”,铸就一个精神家园。
二、激活学生生活体验,引发学生思维拓展延伸。
乡情和亲情是学生习作的永恒话题。故园是人成长的第一精神家园。人的出生、成长、生
活、劳作被故乡盖了一个章,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生命的印记不可复制,成为生命成长永恒
的证据。家乡的小河、门前的枣树、袅袅的炊烟、浓浓的乡音……让人难以忘怀。学生写亲人常
常涉及器官年轮:头发、皱纹、皮肤、眼睛、牙齿、双手。母亲的眼泪、父亲的背影、奶奶的老花
镜作为岁月沧桑留下的痕迹,无不透出一种无奈和苍凉。
大自然可以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个精神家园。古代文人登山临水,怀古凭吊,去感受大
自然的雄奇美丽,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在苦闷中寻求超越和解脱。自然成为人的精神寄托,
同时也是精神归宿。从自然中体悟美、发现理是人的本能。
如何比照人生体验走进文本,把给养转化为滋养呢?
关键在于找准共鸣点,激发学生共鸣。“共鸣”有两个方面得含义:一是个体的感知,
二是群体的感知。前者,应该说是学生之于审美对象基于个人的经历,知识结构所产生的一
种高级阶段的审美感受;学生被所审美的内容所打动,从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觉。就
像是弹钢琴一样,每一个按键有对应着一个音符,敲击按键引发音符的生出。后者,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