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对,小乖乖?”利用女儿的情感,试图蒙混过关。
“别多嘴,克罗旭——一言为定”
接着又“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葛朗在面对自己的女儿的方式与对待其他商
人的一样,口吃、说话含糊。达到目的这里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了葛朗台阴谋得逞的兴
奋,同时也生怕欧也妮反悔,因此也不希望他知道更多的事情。
小组三(86-99):在第 86 段中葛朗台对于克罗旭公证人的忠实深信不疑与第 88 小节中克罗
旭因笃定欧也妮会嫁给自己的儿子以获得巨大财产才对老葛朗台招呼的加倍殷勤形成鲜明
的反差。所谓的老葛朗台信任的人,不过是看上了其财产而阿谀奉承的人。但是老葛朗台偏
偏就相信这样的人,也不愿相信自己的女儿妻子,要把所有的财产收归自己的名下才善罢甘
休。这实际上反映出在老葛朗台周围,已经形成了以金钱为纽带的势力网。体现出老葛朗台
唯利是图,无情无义,不识好心的特点。
第 97 段中,老葛朗台于弥留之际对金钱的痴迷仍然不减,居然对神圣的十字架,银镶
的圣水湖打起了主意,最终被自己的贪婪杀死。这明显反映出老葛朗台金钱至上的观念。金
钱让他出名,金钱也让他灭亡。死在金钱的手下是他注定的结局。文中通过对老葛朗台的动
作描写,神态描写将一个行将就木的人对金钱的执着刻画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
从 86 段起,葛朗台衰老了,得病了,最后去世的过程中,这是极为经典的一部分,就经
典在他走向死亡的过程中更突出的是他守财奴的本性,“守财奴的脾气依旧本能支持在那里
的,这个人从生到死没有一点儿改变。”他老了,所以“不得不”让女儿参与,病不治后,更
是被“推来推去”,要么是“一动不动”地呆着,此外,他病中神志不清,与他听到一切不为他
所知的,可能影响或威胁到他金币的声响是听得清清楚楚;明明是身受重病之苦,连笑都很
吃力,却在金钱面前感受到无比温暖;临死之前,有女儿在一旁伺奉。流泪亲吻他的手,他
却看不见,多想把镀金的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系列的对比,或是说极为矛盾之处都在他身
上体现。真的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是要裹紧被子,别让人偷了他的东西。
可以说,他的最后的日子里,理智是很少存在的,他的行为因为病几乎完全支配了他的
行为。于是在潜意识里,他就是一个视财如命的人,财,已经超过了他的亲情,自身的感知,
乃至全部的自己,而作者则很好地将这一切展示在我们眼前,塑造了一个守财奴的典型。
现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典型的守财奴葛朗台。“讲起理财的本领……是只老虎,
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蹲在那里,把俘虏打量个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
倒进大堆的金银……”他象征近代人的上帝,法力无边而铁面无情的财神。为挣大钱,他盘剥
外人;为省小钱,他刻薄家人。临死最后一句话,是叫女儿看守财产,将来到另一个世界上
去向他交账。
老葛朗台所处的正是法兰西社会激烈动荡、急剧变革的时代,在这历史急转弯的严峻时
刻,滚滚而来的金钱大潮把所有的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全都冲击得荡然无存,宗教信仰、贵
族封号、家族荣誉等等也变得一钱不值,惟有金钱才是一切,金钱成了新的上帝,人人皆对
它顶礼膜拜,奉若神明。这正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总结:
葛朗台——金钱是全部“信仰”(文学典型)
凶狠、贪婪、专横、虚伪、狡诈、蛮横无理、残酷无情……
作家运用漫画式夸张的手法,塑造了葛朗台这一文学典型,体现了在金钱面前人性的丧
失和异化。
三、结合葛朗台的发家史及社会环境,认识葛朗台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在世界文
学史上的典型意义和价值。
1、讨论:葛朗台如此畸形丑恶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补充:葛朗台的发家史和当时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