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教学案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教学重点
品味关键词语,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
教学难点
通过词中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抒情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理解诗歌的大致含义。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品味字、词、短语的妙用。
3、赏读法。阅读鉴赏毛泽东的其他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卡片:词的体裁方面的知识(幻灯片)
1)释义: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到了宋代,经过
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
2)名称:初起时称“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如《东坡乐
府》“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诗余”(如南宋何士信编的《草堂诗余》)等。
3特点: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
曲调名称,叫“词牌”,如《满江红》《沁园春》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
仄声韵。词牌原是曲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的形式格律的标志。词牌和词的内容
并无必然联系。
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一段在音乐上叫一阙(曲)或一片。一首由两片构成的词,
其下片的起句,具有承上启下及过渡转折连结两片的作用,称为“过片”或“过变”
4)分类:词从字数上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
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词从片数上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
叠。
二、导入
我们初中学过一首写秋天非常有名的诗歌,它就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我们
齐声回忆背诵一下这首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这首词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楚
辞》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说:“万里悲秋常作客,
年多病独登台。”其它的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等等。古人诗中的秋天多是万木凋
的颓败萧索景象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中的秋天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它就是毛泽东的
一首词《沁园春·长沙》
三、写作背景(幻灯片)
这首词写于 1925 年,当时农民运动正在全国开展,这一年的 10 月份,毛泽东从韶山前
往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
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表达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
国的高远志向和豪迈情怀。
四、整体感知
【活动】
1.请一学生朗读【顺带检查预习情况】,在读的时候请大家注意有关字词的读音,看看
自己在预习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
2.教师范读,正音。 舸、寥廓、峥嵘、稠、遒、遏
五、文本细读
赏析课文上阕:
请问:上片描写了几幅图?请概述。
明确:独立寒江图、湘江秋景图【按:先分析诗句,再导出每幅画的名称,通过师生的
共同探究解决此问题。
1、鉴赏第一句: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起句“独立”二字破空而来,以“寒秋”“橘子洲”点明时间、地点、独立的形
象,北去的江流,又有“寒秋”着色,便有了无限的涵咏之味和沉郁豪迈之气。这一句交代
了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等因素。所以可以概括为独立寒秋图。
2)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
合起来。那么,那位同学能把它按正常的语序调整好,并把词的大意说一下
明确: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词意: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3)思考讨论:“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明确:不能。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使人中流砥柱的气概。联系当时背景,
诗人遭军阀通缉,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何等的坦荡从容!
2.具体研习第二、第三句:描绘绚丽壮观的秋景图,即湘江秋景图。
1)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明确:万类霜天竞自由。 7 句。在古诗中,这叫一字起领,俗称领字,是词学中的
专用名词。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请同学读一下。注意“看”是领字,要稍顿,以
下几句要读的抑扬顿挫,最后一句是哲理概括,要读出感叹之情。
2)这里诗人看到了哪些内容?找同学读一下。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
由。
现在大家来找一下,“看”字统领了那些景物?
(山、林、江、舸、鹰、鱼)
3)在这几句中,那些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明确:遍、染、争、击、翔
万山红遍:指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林,也就是像火一样的枫林。遍:写出红之广。
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什么?(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因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大有燎原之势)
层林尽染:树经霜后变红的程度和红遍现象。
【按:此处可联系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染:用了拟人的
手法。古人早就用了“染”字来描绘秋林王实甫《西厢记中即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
离人泪”的名句。一个“染”字就把一带枫林彷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描绘出来。从而达
到触类旁通、温故知新。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满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
我赶。描写了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漫:写出江水满溢之状。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
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鹰击长空:击,能否改为“飞”字?
明确:不能。击:把雄鹰展翅奋飞迅猛有力地拍打天空的那种矫健的勇猛的雄姿绘显
出来,“飞”太一般了。
鱼翔浅底:“翔”是不是改为“游”更准确一些,鱼怎能像鸟一样飞翔呢
明确:“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蓝天倒影在碧水中,看上去
鱼好像在天空中游动,好像飞翔一样。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酣游时的那种轻松自如的
神态。
万类霜天竞自由:竞:竞争、竞赛。竟:出人意料。(板书:竞、竟)由眼前之物一下
子扩展到世界万物,并作了哲理性的概括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斗争中获得生存的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
自由吗?照此理解,可以认为这句话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
明确:号召和呼唤,号召人民要尽力争取自由
4)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怎样?
明确:绚丽多彩,生机盎然。这与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大异其趣。
这么一副绚烂的秋景图,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
明确:有远有近,有仰有俯,有动有静,有颜色的对比(红,碧)有动作的对比(击、
翔)
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如此绚丽多彩、充满生机?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
明确:与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
出的政治家。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5)品读上片最后一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A:面对着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词人为什么会感到“怅”呢?(联系时代背
景)
明确:词人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
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
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怅惘。于是他就开始了“问”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
明确:词人由大自然的万物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
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板
书:问:谁主沉浮)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写壮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板书: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六、课堂小结。
上片写景,借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体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
七、作业:背诵全词。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解读《沁园长沙》下片中“峥嵘岁月”图和中流击水”图,进一步把握全词的
巧妙结构和主旨
2、引导学生自学《采桑子重阳》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1、指定学生背诵全词。
2、检查重点词语的掌握与运用。
二、问题探究
提问:上片作者独立湘江,观赏了一副雄伟壮阔的湘江秋景图,并借景抒情发出了“谁
主沉浮”的感叹。面对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跟着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来百侣曾游往昔岁月稠。毛泽东与 1913 ——1918 年,在湖南第一师范
肄业,常常跟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或游泳。故地重游,那不寻常的岁月值得回忆的太多了。
三、重难点的解决过程
1、具体研习“峥嵘岁月图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
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1)提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一般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在词中其承接过渡的作用。词的上
下片下发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本词上片写独立
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的想到以前同学携手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
昔生活及“同学少年”中,在此过渡非常的自然,衔接也是非常的巧妙的。
2“峥嵘岁月”指的是什么?简析“稠”
明确:① “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毛泽东在长沙生活、
学习、从事革命工作期间(19111925,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辛亥革命、第一次
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
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立的一座又一座的峥嵘的高峰。“稠”形象地说明了世界变
化的风起云涌。
3)如何表现“同学少年”这个意象的? 也就是毛泽东一群人的形象如何?
战斗岁月:携来百侣曾游,峥嵘岁月稠
年龄气质: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精神状态: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战斗行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明确:江山:国家(指代) 指代——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也就是部分代整体)
这群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积极进取,斗志昂扬。
4)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感?
明确:词人借对“同学少年”的回忆,流露出对往事的无限怀念,表现了他和革命战友
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豪情。
2、引导学生研习“中流击水图”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当年,作者曾和蔡和森等数十名同学战友,在盛夏水涨的时候到湘江游泳,坚持
不懈,知道隆冬季节,以此来锤炼自己的意志和胆识。现在,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回忆起
当时的情景,不禁向同学和战友亲切发问,这一句既写出了当时的情景,其中又暗含了勉
之意,“遏”字,传神之笔,掷地可作金石之声,使我们彷佛看到了他们激昂的情态,好似
听到了他们的豪言壮语!
2)提问:“中流击水”这一幅图有何深刻意义?
明确:暗含着能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起到中流砥柱作用的人应该是上面提到“同学少
年”,诗人巧妙地借用““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样的图景,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形象的表达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
3)最后三句,多么大的气魄!这些青年是真正的风流人物,这样的人不主沉浮,谁
又能主宰沉浮呢?因此,我们说下片通过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表达了诗人和战友们为改造
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对上片的“谁主沉浮”提问做了回答。
3、学生再次朗读整首词,体会豪迈的气势。这些豪迈的气势从何而来?
1《沁园春长沙》意象美:
“意象”简释
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意象:带上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即:(物)象+(情)意=象。
从空间: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
从状态:静态的火红的枫林,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这些景物或广博,或宏伟,
雄峻,竞相向上、生机勃勃,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可谓“以壮景抒豪
情”
色彩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中的“万”“层”“漫”以及“遍”“尽”
“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
令人感到可爱。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万山红遍”“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
对比;“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
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文中点)是暗含的
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4、这首词怎样把写景、抒情完美的结合起来的?
①词的上片虽然写景,却处处借景抒情。
词以“独立”开篇,以江洲的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流露出词人激荡的思潮。
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仅仅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而且
寄予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万山红遍”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正是作者“星
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
底”也不仅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而且蕴含了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怅”
字更是词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心底的感慨。
②词的下片虽然忆事,但也不乏融情于事之处
一“忆”直贯以 7 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展现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艺术地回答了上片的发问。
小结:本文通过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
提出了沧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片忆事,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
友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小结:本文通过上片写景下片忆事,借景抒情,融情于事,表达了革命青年国家命运
的感慨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四、作业:
参见“本课练习
五、板书设计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色彩
看—湘江秋景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层次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动静、对
借多姿多彩、生机勃勃意象抒革命壮志
概括的忆:峥嵘岁月
忆—峥嵘岁月 具体的忆:指点江山
典型的忆:中流击水
融以天下以为己任的豪情于往事中
本课练习
一、阅读下文,完成 14 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1.“漫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霜天”即___________
2.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3.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 13 题。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怅”的原意__________,这里用来表达______________
2.“沉浮”同______________意思相近,这里指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 13 题。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万户侯”本义是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
2.“粪土”的意思是_________,用法是_________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中流”的意思是___________“遏”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记”领起的下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习题。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 2
1.填空
1“忆首词_________“娄关”_________
_________有关
2这首词颇具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主要原因在押韵上,如上阕的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下阕的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其次,作者
使用了_________修辞方法,将每阕的中间部分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2.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在括号后打“√”或“×”
1“西风”“雁”“霜这些意象的使用上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在秋季。
2“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意思是清晨时分,西风凛冽,雁声穿空,霜华铺地,
残月在天。
3)上阕前两句作者通过感觉、听觉、视觉勾勒出一幅铁铸似的清晨凄清的画面,其
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4“马蹄声碎”“碎”的意思是“凌乱”生动地刻画出撤退时急行军的景象;“喇
叭声咽”中的“咽”字意思是发不出声,写出了当时物质条件的恶劣
5漫道”意思是道路漫长,“真如铁”的意思是真的像铁一样坚固。作者用这两
词来说明前行之路漫长而艰难
6“雄关”点出了娄山关的艰险,“从头”一词可见作者已经是再过此隘了。
参考答案:
一、1.满江秋 2. 3.山、林、江、舸、鹰、鱼
二、1.失意、恼恨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2.升沉盛衰 3.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凌云
壮志。
三、1.汉代封建统治者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大军阀、大官僚。2.视……为粪土名词的意
动用法 3.回忆当年的战斗生活。
四、1.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阻止 2.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五、1.1)词 词题 内容 2)烈 顶真
2.1)√(2√(3)√(4)×(5)×6)√
教学反思:
本人在教授本文时,主体采用了本教学设计。顺利地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基本到达
了预定教学目标其中较为出彩的部分是第一课时的第五环节中的对上阕一些精妙用词的
赏析。学生听得入神,发言的学生再稍作点拨后赏析得也比较到位,个别甚至很出彩。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一、学生发言不太积极,课堂气氛不理想。二、
后检测结果未达准确率 85%以上的预期目标。其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学生们刚组建成一个新班集体,多数学生还放不开,担心在新同学、新老师面前
出丑。
二、教学目标有点偏高。高一新生在对于词这一文体还不甚了解,尤其是对“意象”
这个概念还很陌生。所以,虽然教授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但学生还不足以当堂理解
化,从而难以对其进行赏析。
改进思路如下:
一、适度降低教学目标。本课可以引出“意象”这一概念,但对词中的“意象”的具
体赏析不妨放在本单元后几篇诗词的教学中。
二、教学难度降低后,应该能提升学生发言的自信度、活跃度。在这一基础上教师
努力营造亲和、自由的课堂气氛。相信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经验总结:学除了要关注教学内容外,还要观照教学对象。既要观照教学对象的现
有认知水平,还要观照其心理,尤其是新生。(苏志文)
《相信未来》教学案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各意象所表现的象征意和意境之美。
2、教给学生鉴赏朦胧诗的方法和技巧,把握诗歌朗诵要求,让学生能充满感情地朗诵
本诗。
3、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直面人生,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各意象的象征意和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学生朗读、探究,教师范读、点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朗诵顾城的诗歌《一代人》,接着引出这个荒谬的时代,十年动乱,在这颠倒
黑白的岁月里好多人的自由被剥夺,尤其是那些年轻知识分子,都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
茫之中,但他们依然执着他们绝不放弃,他们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著名朦胧诗人食指写的《相信未来》,教师板书题目。
教师解释“朦胧诗”这一概念(ppt 展示)
朦胧诗是兴起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
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代表人物有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
斌等。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
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
的想象空间。因此,理解朦胧诗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理解诗中的意象,挖掘它的隐喻和象征
意蕴。
二、朗读指导
1、抽一个学生朗诵这首诗,教师正音和指出不妥之处。
2PPT 展示朗读技巧。
1、节奏:急促;舒缓
2、语调:低沉(叙述句、议论句多如此;高昂(疑问句、感叹句、抒情句多如此
3、重音(重点强调处)
4、音停意连(声音停、气息不停)
5、摇曳生姿(优美、深沉、缠绵)
3首先由老师来朗诵诗歌,听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一下语句的停顿,同时注意不同
的段落、语句都运用什么样的语音语调。
教师讲解如何读第三节?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这两句中关于手还是手指是手还是手掌?学生讨论,教师提示:“排浪”有什么特点?
它能浓缩为一个“浪”字吗?
教师明确:“排浪”“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这一
道又一道地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以此明白。类似第二句就此解决。手掌托起来像
大海。
4、教师范读,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并找出本诗中的重点意象。
三、研读意象
1PPT 展示意象的概念
1)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文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
寄托了情感的客观物象,可以理解为借物抒情
2隐喻的概念:隐喻又称暗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
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在语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
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批评
家一般称其为隐喻。
3)象征的概念: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
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2、找一找,本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和隐喻以及象征物?。
3、下面我们逐段来分析下这些意象。首先来学习第一段。
1“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这句里出现了哪些具体的意象
明确:蜘蛛网,炉台
这些意象隐喻、象征了什么?【若学生不能理解,则点拨:家里、教室什么情况下会有
蜘蛛网?炉台是用来干嘛的?蜘蛛网查封了我的炉台说明什么?】
明确:因贫困而揭不开锅
2“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句哪个意象
值得注意?
明确:美丽的雪花。
点拨追问:作者为什么要用美丽的雪花写呢?
【若不明确,则点拨:雪花是什么样的?明确:纯洁美】作者用洁白美好的雪花,在黯
沉的灰烬上写下了“相信未来”四个字,自然就黑白分明,十分醒目。
作者在物质的贫困中失落地叹息即便如此,他依然固执地抱着纯洁美好的信念:相信
未来。这段的感情基调还是较为低沉的,但是最后一句又充满了乐观,了解了感情基调,
同学们运用正确的感情、语调来朗诵第一段,并接着第一段朗诵第二段。(学生朗诵)
4、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第一段,这一段中出现了许多意象。同学们能否概括这些形象有
什么特点?(叫答学生,点拨:这些形象并不单单只是其形象本身,还寄寓了什么?如雪花。
明确:寄寓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我们把这样的寄寓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称之为“意象”
我们提取诗歌中的意象,进而联系作者、写作背景、诗歌内容语言情感等,分析其寄寓
的主观情感的方法,就叫作“意象分析法”。意象分析法是诗歌鉴赏中采用的重要方法,尤
其是朦胧诗。
5、请同学回答第二段中有哪些意象,并尝试运用意象分析法进行解读。
明确:紫葡萄、露水、鲜花、枯藤、大地
1“紫葡萄化为露水”是什么意思?
【点拨:葡萄呈紫色说明什么?明确:成熟。变成了露水说明什么?明确:辛苦所做的
成果化为乌有了
2“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是什么意思?
【点拨:鲜花往往象征什么?明确:鲜花象征爱情或荣誉。追问学生:属于作者的鲜花
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是什么意思?明确:爱情或荣誉被别人夺走】
第一段写了物质上的贫困,那么这两句则是说作者遭受到了精神上的挫折和打击。在物
质、精神的双重打击下,作者却能够直面失落、甚至直面绝望“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
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3)作者为何要用“藤”来写而不用其他东西?
【点拨:藤条是非常耐腐蚀的,能经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正如作者的信念即使枯萎
了、凝露了,依然不朽。
所以作者“依然固执”地要用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无论物质或是精神
的挫折,作者相信未来的信念始终未变。
成果化为乌有、爱情和荣誉被人夺走、大地凄凉,同学们说说这里应该用什么样的语
气语调读?“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又应该用什
么语气语调读?
明确:低沉、凝重;铿锵有力。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第二段,体会其中的意境。
6、下面我们来读一读第三段。首先第三段的句式,是不是和第一、二段有所改变了。
随着这句式的微小改变,老师在这里可以先告诉你们,感情基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
学们结合第三段的内容,思考一下,你们认为第三段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进行朗诵?【点拨:
与第一、二段的低沉相比。明确:感情高涨。叫答学生个别朗诵】这一段里,又出来了哪些
形象?
明确:排浪、大海、曙光、孩子的笔体
1“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排浪、大海两
个意象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幻化出来,用来形容手指和手掌的。你们想象一场那个场景
手指和手掌都像如来佛祖一样无限延伸,可以罩住天地的感觉气势是不是很宏大。在这样
恢弘的气势中作者要用手指和手掌去“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
下:相信未来。”这两句中的意象是曙光和孩子的笔体。曙光是什么样的
明确:温暖漂亮、光明、充满希
2“孩子的笔体”怎样理解?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用孩子的笔体呢?为什么不说苍劲
力的笔体、不说清秀的字体?
点拨:孩子的笔体有什么特点?明确:率真、心无杂念
作者用孩子的笔体,心无杂念地写下“相信未来”不仅带有一份率真,更有一份坚定、
执著在其中。
前两段的低沉、凝重,到第三段相信未来的情绪高涨气势恢弘,作者在物质的贫困中、
在精神的挫折中、在温暖与希望中,一再强调“相信未来”。请同学们富有感情地朗诵前三
段。(齐读前三段)
7(师读第 4 段)请同学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明确:阐述坚定地相信未来的原因。【点拨:“之所以”
1)这段里出现了什么意象?
明确:眼睛
2)这个眼睛是属于谁的?明确:属于未来的人们。
作者是这样形容这里的眼睛的?“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
孔。
3)未来人们的眼睛是什么样的?
明确:看穿假象、看到真实、慧眼、雪亮等
未来的人们,能够作出公正客观的、正确的判断,因此,作者坚定地相信未来。请某
位同学富有感情地朗诵第四段。首先请你说说,这段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诵?
明确:坚定
8、请同学们集体朗诵第五、六两段。
我们先看第六段第一行,“脊骨”代表什么含义?
明确:骨气等
这个词为钥匙,联系这两段,说说作者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信念
即使面临肉体的创伤,精神的苦痛,作者依然坚定地相信历史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
的评定。这两段,是顺着第四段在进一步阐述作者坚定地相信未来的原因——未来的人们
作出公正的评判
9、请某位同学朗诵最后一段。
这一段的句式,相比之前的段落,显得短促有力、节奏加快,而内容上有什么变化?
明确:直抒胸臆
作者直抒胸臆地呐喊,希望我们的朋友,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理想信念在这直抒胸
臆的呐喊中展现地淋漓尽致。
四、探索主题
“文化大革命”这场持续十年的史无前例的浩劫开始于 1966 年,两年以后,也就是 1968
年,文革达到高潮,而一个 20 岁地热血青年食指仅仅因为写了这一首小《相信未来》
惹怒了当时的政治阴谋家江青于是这个女人写下这样的批示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
来就是否定现在。同学们,你们认为江青的对吗?你觉得这首诗如何?
明确:反对因为这是一首面对残酷现实,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诗,而不是灰色的诗
觉得有点道理的是:食指就是否定了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现实从诗歌前面两节可以看出。
因此江青的话既有道理,又无道理。总之她说的“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是有道理的
但因为她的立场是发动的,因此把食指的这首诗定性为“灰色”那是显然不正确的。
我们觉得食指的诗并不是灰色的而是绿色的,他的诗是生命的赞歌,是通向未来之路
的进行曲。
五、课后练习
1.对第三节诗句的朗读,停顿不准确的一项是(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B.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C.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D.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2. 阅读下面两节诗歌。完成 13 题。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1.下列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丽的雪花——希望的火
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秋的露水——失望的眼
D.鲜花——收获的果实 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
2谈谈你对“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这一
句诗的理解。
3.认真品读这两节诗歌的语言,仿照这两节诗歌的语言形式,用“当……当……我依
然……写下……”句式写一个长句。
3《相信未来》整首诗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相信未来”这撼人心魄的信念。
请根据以下两节诗的内容,说说诗人“相信未来”的精神动力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4.阅读下列诗歌,完成 120 题。
热爱生命
食指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地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惜属于我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虽是屡经挫败,我决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注】食指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 1979 年的这首诗 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
篇。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
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1.这首诗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请从文中再选取几个相似的意象,并说
说它们的共同特点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谈谈你对第三节中“用痛苦来做砝码”“以人生作为天平”的理解
3.试将《热爱生命》和《相信未来》作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之处。
《相信未来》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 C(摇曳着曙/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2.( 1D(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果实被窃取或情感的失落)2“凝露的枯藤”指没
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整个诗句将残酷的现实、人的无助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
和理想糅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绝望中诞生的信念,这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3(略)
3.①“腐烂的皮肉”“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三个具体的形象或神情,虽然传递
着现实人们的种种苦态,但也仅仅是“皮肉”的“腐烂”,这意味着创伤是表层的,困难
暂时的;②诗人坚信未来“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脊骨”就是不屈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就是“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中体
现出来的不屈的信念和精神。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诗人才毫不怀疑地“相信未来”,并且
“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4、( 1“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
天毒日”等。这些意象都带带有痛苦和悲哀的色彩有了这些意象,使诗歌借物载情,寓理
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以及独
特的诗美空间。2“砝码”和“天平”密不可分,则“人生”与“痛苦”总是相随。这
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痛苦的哲理性认识,表现了作者正视痛苦,直面人生的昂扬斗志和
不屈精神。3选用恰当的意象表达情感在情感表达上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
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顽强奋进
的生命之歌!
教学反思:
本人在教授本文时,主体采用了本教学设计。顺利地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基本到达
了预定教学目标其中较为出彩的部分是“研读意象”这一环节。这个环节,学生似乎抓到
了解读这首诗的抓手,然后沿波讨源,顺利地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在这个研读过程
也自然而然了感受体会到了诗歌“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个特点。通过分析反思,我认为这
与前一课对“意象”进行概念阐释不无关系。可能前面的教学对这节课的再次讲授起到了一
些铺垫过渡作用由此可见,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不妨将其分解成多次或分部教学,
而非一蹴而就学习有时是 1+1>2望在以后的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再试验试验“两
次少讲”还是“一次多讲”哪个效果更佳、效率更高。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教学设计初次使用时未能在一课时内40 分钟)完成教学目标。
所以有必要再精简教学内容。第二次使用时,本人通过精简、压缩“研读意象”这一板块
结果在一课时内正好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志文)
《致橡树》教学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能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2、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尊理念及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品味意象内涵,理解象征的作用,朦胧诗的鉴赏。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贝尔娃普莱恩在《爱情真义》中这样评价爱情:“爱是对别人的生命比自己更加关心
革命导师恩格斯说:爱情是两颗心交织的火花。张爱玲说:“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
得,所以慈悲。”关于爱情,众说纷纭,爱情是什么?应该如何去爱?今天,我们来学习
名女诗人舒婷的新诗《致橡树》。这位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有着怎样的爱情观?
二、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1952 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
顾城抒情诗选》《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
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三、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涌现 80 年代左右。其特点:
1.内涵上意蕴深,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
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
直接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
的《雪白的墙》
他们是一群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
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
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四、现当代诗歌的赏析要点
“诗歌创作的过程就是诗人的心与外物相感,而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诗人以语言
为手段为我们留下了心灵的密码那么我们欣赏诗歌便首先要对这些密码进行破译,才能想
像出诗中所状之物,体味出诗人之心。 ——《诗歌鉴赏》
1.品诗的语言。从分析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抒情性进而分析语言的音乐性和图画
美。
2.揣摩诗的意境。诗人写诗总是通过某种景物或事件,表现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或
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或托物言志,或借古咏怀。我们欣赏诗歌就是要理解诗人如何借助
抒情个体来表现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表现自己爱和恨、痛苦与欢喜、希望与追求的。
3.深入解剖诗的形象。不同的时代因素给了抒情主人公特定的时代影响,因而欣赏新
诗中的抒情对象就不能不注意时代的亮色。同时还要注意抒情主人公的个性特征。一句话
不同的主人公有着各自独特的精神个性。
五、文本细读
赏析意象、意蕴之美:
1.听录音,找出本诗的重要意象。
明确:橡树、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
2. 自由读全诗,思考:这些意象分别象征什么?
在前面讲过,朦胧诗的特点是不是单一意象,而是多个意象的叠加,使读者有广阔的想
象有空间。这首诗舒婷在表达对爱情本质的思考和理解时,不是以单一层次的形象来示人
而是巧妙地以橡树象征女性所爱恋的男性形象通过作为女性形象象征物----凌霄花、鸟儿、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树。不同的对应、配比关,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
明确在告诉人们自己所批判的,所礼赞的爱情格式。
(1)“橡树”
明确:男性
2“攀援的凌霄花”
【按:此处不要急于给学生答案不妨先适度点拨:凌霄花有什么特点?攀援是什么意
思?】
明确:凌霄花是攀援植物。意象,往往以物喻人。所以“攀援的凌霄花”象征什么类型
的女子?
所以,凌霄花象征攀附、依附于男人的女性。作者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
决予以否定:绝不像!昭示诗人对着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摈弃
3“痴情的鸟儿”
因为这种鸟儿是一厢情愿式地频频示爱,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
歌唱。遭橡树冷遇可仍要死缠,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
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丧失女性尊严的爱情。所以,它象征痴恋男子而忘记自我的女性。
4“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明确:这些意象属于同一类,都是默默站在男人背后奉献型的女性。
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
“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虽然是世俗认可的甚至赞扬的种种女性对男性忘我奉献式
爱情,但诗人也用“不,表示了自己的遗憾。这些都明确宣告自己的不认同和批判。不管是
“泉源对橡树似的不求回报的“长年“慰藉?还是“险峰似地满足于增加、衬托橡树的高度、
威仪的默默支撑和铺垫,甚至“日光“春雨式地对橡树无止境的忘我奉献。在诗人看来,
都残缺的、不圆满的爱情。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小结: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
不够的。这些女性丧失了主体意识,忘却了自身也需要汲取养分,不断强完美自己。最后导
致人格的萎缩不自觉地自降男性一等,匍匐为奴。假使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
趋健全、完美,而是走向了他的反面,这种爱情还有什么价值可以称道呢?那作者崇尚什么
样的爱情?什么样的女性呢?
5)木棉
木棉有什么特点?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a、首先“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象征意义
处于爱情中的女性应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独立自主,
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b其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没有
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象征意义: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
C“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红硕的花朵象征意义好理
解:有了美丽的外表。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作者
叹息谁?叹息自己吗?
【教师补充知识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
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
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
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
身的悲剧色彩。(例如:《孔雀东南飞》
明确: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
“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
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那么,作者理想的爱情包含哪些内容呢?
明确:“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
又终身相依。
在人生的台上,爱情剧中的男女双方演的应是对手戏,同为主角。这样,戏才能演得趣
横生、高潮迭起。一个人去撑台面,最终男性会激情衰退、唱得兴味索然,这出爱情戏也会
在单调、清冷中草草收场,难以善终。
所以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
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爱,不仅爱你的外表,也爱你的事业,你的一切
小结:第二层是诗人阐述了自己心中爱情观。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
诉心声:期望与对方在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诗人对爱情
要求和憧憬,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
渴望。
这才是舒婷的恋爱中的女性的理想形象。那舒婷眼中理性的男子形象是怎样的?理想爱
情中的男女双方应在心智、能力方面旗鼓相当
明确:“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其寓意是:男性应有橡树般的刚勇、
坚强、锐利。
赏析对偶、形式之美【按:若课上时间不够,则作为课后思考题】
这首诗除了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外,还大量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明确:对偶。对偶是诗歌语言形式的核心内容本诗继承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大量整
齐匀称的语言对应形式。如第 1 句至第 3 / 4 句至第 6 句;第 7 句,第 8 / 910
句;第 11 / 12 句;第 16 / 17 句;第 22 句至第 24 / 25 句至 27 句;第 28 /
29 句; 30 / 31 句,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
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达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请同学
们大声朗读,感受下对偶的音律之美。
六、总结全文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
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以此共同强健爱的纽带,使双方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终身相
依,共度人生,这才是伟大的爱---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这
本真的爱情,才是值得追求的。
七、文本拓展
关于爱情的探讨,文学史上还有很多名篇。比例:
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如果上帝赋予我美貌和财富,那么我将使你离不
开我,就像我现在离不开你一样但上帝没有那么做。然而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像我们
穿过坟墓将同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也同样表现了这样的主题(同学课后可以看看。
八、板书设计
意象 象征
攀援的凌霄花 攀援、炫耀
痴情的鸟儿 痴情、单调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平等、独立、秀外慧中
九、作业布置
《致橡树》同步练习
1、本诗的作者是当代女诗________,属________诗派。
2本诗以________的方式主要运用________手法,展示了富有时代气息的爱情追求,
表达诗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运用了象征手法,其中橡树的“铜枝铁干”象征____________木棉“红硕的
花朵”象征____________
4“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在修辞上属于________,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最后一“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否定了哪几种爱情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向往怎样的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木棉所代表的阴柔之美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致橡树》同步练习答案
1、舒婷 朦胧
2、内心独白;象征;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3、男性的阳刚气概;女性的柔美气质
4、对偶;从根到叶都相接相连,表达了既独立平等,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5“伟岸的身躯”是指男性的阳刚气概以及事业成就等。“坚持的位置”和“足下的土
地”喻指平等的爱情。表明诗人希望恋爱的双方都具有平等的爱情观和对爱情的坚贞执著。
6、( 1)极力攀附的爱情观 2)只知依附的爱情观 3)一味奉献的爱情观
7、独立平等、相依相恋、相知相爱、同甘共苦、想到依存的爱情。
8、美丽、热烈、真挚、柔
教学反思:
本单元前三首诗虽然主题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意象丰富,且同属一个单元。基
于这一点,本人试图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教学思路——解读赏析意象,以形成教学的连续性
和一贯性。通过这几次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易于多数学生接受,可以说浅显易懂,而又可
深可浅。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通过意象这个抓手抓住诗词的主旨大意,基础较好的同学还可
以通过它领会诗词的形象说理地精妙。并且这种方法还能随着学生水平的发展而发展。正如
在教授《相信未来》时,我就刻意减少了直接告之答案,而是加以点拨后让让学生在讨论中
求得合理答案在教授本课时我又减少了点拨的次数和程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已
自主说出答案。希望在后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超越理解层面,运用“意象”来表达思想情
感。(苏志文)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
2、初步掌握知人论“诗”的阅读方法。
3、引发学生对 “理想”与“世俗”冲突的思考,引导起学生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
难点:引导学生在困境中仍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读
11989 3 26 ,一个诗人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按照诗人故里查湾的风俗,自
是不吉利的,但诗人还是毅然选择了自杀。后来,很多人不远千里,来查湾缅怀这个自杀的
诗人。这个特立独行的诗人,就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海子。今天,我们学习海
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板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2、作者简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1979 年考入北京大
学法律系,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出身寒微工作后工资微薄,可以说一生清贫
重要的是,他的诗歌生前一直未得到文坛的承认,甚至屡遭批判;而且海子天性敏感、偏执,
一切使诗人始终与现实的关系紧张。现实容不下海子,海子也拒绝现实。在这种矛盾中,
子只能逃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精神世界。
海子追求精神生活,淡化物质世界。在海子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
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西川)。在物欲横行、物质至上的当代社会,
成为“精神的漫游者”(周立文)
二、朗读
1朗读提示:1句读得快些、洪亮些,“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应读出热切的向
往之情。
2长句读得缓慢、低沉些,“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给每一条河每
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等诗句,要读出内心的温柔、博爱“我的”“温暖”重读。
3“我只愿”后可略作停顿,后一次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比前一次缓慢一些、
低沉一些,造成声音停止、情思不断的效果。
2、朗读比赛。个人朗读,分组朗读。
三、整体感知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其余学生思考:这首诗是围绕什么来写的?
明确:幸福(板书:幸福)
四、文本细读
1、教师导言:下面我们仔细研读一下这首诗,请同学们齐读全诗,然后回答诗人在诗
中描绘的幸福是什么样的?
明确:“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
花开”“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板书)
2、默读全诗,回答:这些幸福是同一性质的吗?如果不是,请将它们分类。
明确:“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属于尘世的、现实的幸福;“喂马、劈柴、
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属于理想的、精神的
福。
3、那作者追求哪一种?
明确:后一种。
4、诗人是否得到这种幸福
明确:没有。
(点拨:诗人为什么反复说“从明天起”,而不说“从今天起”?“相信未来”言下之
意是什么?)按:此处不要急于给学生答案。而应运用所学稍作点拨,以培养学生字字推
敲、温故知新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锻炼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品质
明确:既然“从明天起”才能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么就暗示着“今天”并不幸福。
5、诗中为什么要强调“尘世”二字?最后一句中又为什么要使用“只愿”二字?
明确:幸福是你们的,我海子只愿偏安一隅、独守清高,这说明诗人“尘世”中找不
到自己的幸福,只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才是他的幸福所在。
6、诗中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象征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明确:超脱尘世的、尘世之外的幸福生活。精神上的、理想的、不被世俗世界理解和认
可的生活。
7、你从“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读出了什么?【按:此问题为具有较高难度
的探究题,旨在培养高水平学生的文字敏感度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能力。
【按:充分给时间,让同学反仔细反复咀嚼这句话若无人感悟,再加以点拨:一个人
能否只面朝大海而活?气候是否只有春暖?花是否只有开?】
明确:这只是作者的一厢情愿,美好愿望。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总结
看来,诗人一方面肯定世俗的幸福,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堕入尘世成为一个俗人。诗人用
与世隔绝的方式来逃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正是诗人痛苦的根源也是诗人最终选择
自杀的根源。
但不管因为什么,海子选择用自杀的方式来逃避现实、求得解脱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其实这种现象,在众多的诗人和艺术家身上都表现出来,如:川端康成、三毛、凡高、海
明威、杰克伦敦、顾城、叶赛宁等等,人们对此也是评论不一的。但是,有两点我们是可
以明确的:一是任何社会都会有污浊的一面,完全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是不存在的。我们在
以后的生活中更要学会看到光明的一面,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二是这些文学艺术的先驱者
们都拒绝现代文明、拒绝喧嚣和庸俗。
引用歌德、司马迁的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只有积极行动才能在理想与世俗间搭起
桥梁。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苏轼
今天,我们面对应接不暇的现代文明、世情冷暖,我们不应选择逃避,但一定要在心灵
中留一块纯净的土地,那里写有纯真、写有善良,写有“为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
的名字”的浪漫与热情。
六、板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幸福?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实的)
从明天起、尘世、只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理想的)
七、作业布置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练习
1、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心是平静的,所以能够呼吸海风,呼吸花香;眼神是
平静的,所以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是平静的,所以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就是幸福。
2.诗人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有怎样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诗人送出了哪些祝福?结合上下文体会其中包含了怎样
的情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诗中共出现了两次,意义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练习参考答案:
1、看到蓝色中的单纯 到深邃 触摸到幸福 感受到温 平静
2、答案 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因为这个内容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
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
3、诗人今天的生活并不幸福,诗人盼望着明天获得幸福。
4“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些祝福的
话语隐约包含着诗人自我的无奈和痛楚:你有灿烂的前程,“我”的未来是个遥远的梦;
情人终成眷属,“我”的爱人舍“我”而去了;你在尘世幸福,“我”在另一个世界痛苦。
5、第一次代表“尘世”中的幸福家园;第二个是超越尘世,只愿独自一人面朝大海,
背对尘世,静看花开花落。
教学反思:
1、本课收到了不错的课堂气氛、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朗读充分。这堂课
我综合运用自读范读、默读、朗读、齐读、单读等多种手法以读构成课堂主旋律,让学
生在反复阅读中感受海子诗歌热烈的情感,体现了文学作品教学以情感人的宗旨。
2、在突破教学重点——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这方面,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
后练习结果来看我认为是较成功的。通过让学生细读、揣摩“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句诗的弦外之音,听出作者的心声。因为是从诗中单独
拎出简短的两句,甚至“明天”“只”两个词,使学生可以顺着这两条绳索而深入而又用
力集中,因此较快的突破的这一难点。而不是通过大量介绍、补充海子的生平和思想。因为
这样既抽象、枯燥又低效、无趣,也不符合语文教学“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的原则。
3、不足之处,虽然我对这首诗的解读已比较到位,但由于自己对海子的诗并不是很感
兴趣和了解,所以情感准备不足导致课堂上自己并未沉浸其中,未能给学生以充足的情
感染和熏陶。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苏志文)
“激活我们的诗情”作文教学案
苏志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般特点和常用的诗歌表达技巧。
2.引导学生在诗歌写作中融入情感、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诗歌的一般特点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运用一些诗歌表达技巧来写诗
教学方法:
首先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鼓励学生——每个人都有创作诗歌的天赋然后用一些具有
典型意义的诗词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教师讲授、师生探究让其感知理解诗歌的一
般特点;然后通过一些示例具体展示如何从自然、人生、社会中寻找诗情;最后布置习题让
学生实践写诗。
一、何谓“诗”?
“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吴乔《围炉诗话》
诗是一种言志抒情的艺术,以强烈的抒情,高度的集中,精练而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语言精练、含蓄,跳跃性大,富于音韵美。
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就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就要打开他
创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
中学生诗样年华,富于激情、富于幻想,思维活跃,联想丰富,对生活中所见所闻,
至国家民族,小至一草一石,等等,往往会涌出一连串遐想,这便是丰富的诗歌源泉,是中
学生学习写诗的良好基础。
二、诗歌有何特点?
一、构思新颖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
老的时候/下酒
——夏宇《甜蜜的复仇》
昨日我沿着河岸
漫步到芦苇弯腰喝水的地
顺便请烟囱在天空为我写一封
长长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则明亮一如你窗前的烛光
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
因为风的缘故
——洛夫《因为风的缘故》
学习写诗,首先要有诗兴,诗兴来自你对周围事物的“多情善感”,即让生活拨响你的
心弦,触发你的灵感,打动你的情怀,于是你这位诗歌爱好者便有了诗兴,有了写作诗歌的
冲动。“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别林斯基)然后你就可以进行诗的艺术构
思:确定诗的主旨,展开想像和联想选取意象,形成诗的艺术境界,这也就是诗的孕育过
程。诗的构思要新颖,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切忌人云亦云。
二、想象奇特
诗人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
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想像像飞翔的彩翼,使诗人的心灵飞向高山大海,
超越时空,使他心与物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通过想像和联想
把各自游离的事物进行组合、搭配而产生意想不到的奇特、新颖、独创的新形象,构想出神
奇的景象,写出来便成为诗人笔下意味隽永的诗句。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
复回”这两句诗,“水从天上来”的奇特想像,描写了黄河奔腾而下,滔滔入海的雄伟气
势。
三、用意象表情达意
选取意象,是诗歌构思的一项重要内容。意象是什么呢?意象是诗歌中蕴涵诗人主观情
意的形象,即诗人在写作时,把自己的主观情意巧妙地寄寓于客观的物象之中,使意与象紧
密融合而创造的“物我同一”的艺术形象。正如舒婷的《致橡树》。诗人将各种境界的爱
这些抽象的事物化为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木棉等具体可感的意象。
再看沈尹默的《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
立着,却并没有靠着。”诗人巧妙地选取了“霜风劲吹”,“月光朗照”,“我和大树并立
这几个鲜明有力的意象,构成了一幅鲜明的画面,含蓄地表达了一种自我独立的精神。同学
们初学写诗,可从写三言两语的诗句起步有了诗兴,构思时,选取一两个生动有力的意象,
来抒发自己真挚的感情。
诗还常用众多的意象组合,构成画面,形成意境,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两句诗,描写了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四个意象,诗人观察入微,描写细致,抒发了
热爱春天的喜悦之情。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选取了一组最能表现偏僻、凋零、孤寂的意象构成了凄凉
淡的意境,表现了客居异乡者凄凉孤寂的心境同学们在练习写短诗中不断揣摩,提高运用
意象的技能,进而就可学习用众多的意象组合来抒发感情
四、善用比喻、象征手法
比喻和象征是诗歌中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的常用手法。
1、比喻
例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
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流沙河《理想》
另如如雷抒雁的《信仰》:“ 在敌人面前,它,是枪!在饥饿面前,它,是粮在严寒面
前,它,是火!在黑暗面前,它,是光!”“信仰”本是抽象的概念,而本诗中一连串生动
贴切的比喻,把信仰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描绘得多么具体、生动,有力。诗中比
喻愈新巧,诗愈有味。
再如朱华的《相思》“相思是一只金箍/永远戴上了/只求故乡/不再念我的咒语。
诗人用“金箍”的比喻,把自己浓浓的强烈的思乡之情具体化了,把诗词中“思乡这一
常见主题,写得别具情韵。
2象征
象征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表现手法,即巧借咏物以象征,以此寓彼,
眼前之物,寄深远之意,使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得含蓄隽永,言近旨远,耐人寻味。
《锁是个好东西》这首诗第三节写道“那锁孔不是某张嘴巴/它不抽烟/也不喝酒
/那锁孔也不是某只眼睛/不见钱眼开/也不理睬你的笑脸”诗中写锁孔冰冷无情,可以
说状物宛然,写出了锁孔的特点此其形似;其深层含意是咏某种人生世态读者由锁孔的
意象可联想到似锁孔般的某些坚持原则、清正廉明的正面人物,也可联想到那些贪吃贪喝
贪污受贿,谄媚讨好,以权谋私的反面人物,此其神似,言在此而意在彼,咏物寄情,形神
兼备,耐人寻味
五、讲究韵
诗歌讲究节奏、押韵,读来音韵和谐,悦耳动听,具有音乐美。
节奏,即诗的节拍,旧体诗词的节拍有固定的格式,新诗的节拍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
体上要整齐。诗歌的节奏也是一种艺术节奏,鲜明的节奏,不仅使诗句读来具有音乐美,
且能加强诗的抒情色彩。《信仰》这首诗,节奏很整齐,很鲜明,单数句三拍,双数句两
拍,或一字一顿,或两字一顿,读来如鼓点,诗人对崇高信仰的坚定信念和强烈感情,通过
这鼓点般的节奏,更有力地感染了读者。
押韵,旧体诗词押韵有一定格式,新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有的甚至一韵到底。例如
舒婷的《思念》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
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
在灵魂的深处
图、珠、橹、目、珠、处,都押 u 这个韵;可谓一韵到底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音乐美。
六、语言精练【这一单元课文讲解中也已重点教授过,所以略讲。
例如《沁园春·长沙》中的“独“击”“翔”“粪土”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中的“只”《错误》中的“美丽的错误”;以及《断章》整篇。卞之琳将男女之情、人生
理、主客体哲学原理等多种思想,经过再三斧凿、洗练、锤炼后,竟浓缩 36 个字,可谓
精练诗歌语言的典范。
小结:诗歌的一般特点 ppt】展示
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思想内容新颖、集中。诗贵真情。
2、想象丰富奇特。
3、通过创造意象、意境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
4善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5、讲究韵律。具有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
6、语言精练。
三、何处寻“诗”?
1、我们可以从自然这一本”打开的大书”中寻找诗情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
孤星!
2、我们可以从人生中寻找诗情
莎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莎扬娜拉
3、我们可以从社会寻找诗
当勃兰特在华沙双膝跪下,
全世界看到一个反差。
跪着的德国总理
比站着的日本首相高大。
日本人
那施(美国)
日本人有多么彬彬有礼;
他总是说,“请原谅,对不起。”
他爬进了邻居的花园,
他微笑着说,“我请你多包涵”;
他鞠躬,很友善地咧嘴一笑,
把他一群饥饿的家人招来了;
他咧嘴笑,然后友善地鞠躬;
“真抱歉,现在这是我的园庭。
小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皆有诗情,“诸事万物皆可入
诗。”关键是要有发现诗的激情和慧眼,要关注生活,因为“你的生活很重要”
四、学以致用
请以“坚强”为话题写一首诗歌
佳作赏析:
悲中行
2008 年四川考生 陈信天
戊子岁,四月初八。川静其波,鸟罢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恸哭。在灾难面
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 。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
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序
汶水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秀丽河山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江山如画景色美,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川静其波鸟罢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月渐阴沉,满腔悲痛灰色弥。油绿麦田无人收,万千苍生宿路隅。
平生有泪不轻弹,今朝闻此泪如泥。武候诸葛若有知,不堪目视亦掩泣。
彭祖寿延八百载,可知人命仅须臾。州州郡郡华夏土,一砖一瓦似金玉。
金玉散去不足惜,金玉怎比万事吉。花儿凋谢来年开,来年风景更旖旎。
茂年男儿体健壮,安能袖手闻羌笛。理会百姓疾与苦,血汗合流同舟济。
绵薄微力不足道,奇迹因爱八方聚。竹丝管弦为君鸣,可敬可赞可歌泣。
卧薪含悲建家园,蜀山青青蜀水碧。龙的传人谁可胜,只手亦有撑天力。
汉羌一家爱无疆,我齿你唇永相依。旺兴岁月定轮回,红霞当空雄鸡啼。
红烛数盏列堂前,潜心默祈哀思寄。白云苍狗命难料,生者奋进逝者息。
青史铭刻五一二,永记今朝万人罹。川蜀儿女多坚强,还把灾难视蝼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惟见山河齐悲兮,黯然神伤。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还看万众一心兮,不屈脊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奋起兮。多难兴邦,中华坚强!
【评析】这首诗是当年四川的高考满分作文。当年四川高考题文体不限。该考生以歌行
体和楚辞体写汶川地震,并且这是一首藏头诗第一排下来分别是地震灾区的地名,可见其
才华横溢!要指出的是,这首诗成功的另一原因是作者有着饱满的诗情——对人类灾难的
悯,对人类爱心的感激,对中华坚强的感奋。正如列夫托尔斯泰说:“诗是人们心里燃烧起
来的火焰,这种火焰燃烧着,发出热,发出光(苏志文)
《劝学》教学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劝、青、中、疾、致、假、绝、兴、用、一”等常用文言实词;学习
“于、者、而”3 常用文言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积累“有(又)
暴(曝)、生(性)、輮(煣)、知(智)”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
2.掌握本文的比喻、对比论证。
3.感悟、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重、难点:
1、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
辑性,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
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2、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可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
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教学方法
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自行解决部分重点词句,然后通过朗读、诵读
等方式了解文章大意,再通过教师课堂点拨、同学间交流解决教学难点。最后通过课后练习、
及熟读、背诵等方式加深理解和进行巩固。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检查预习。
三、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你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
意义在哪里? 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具体点评,以兹鼓励。
对于这两个问题,见仁见智。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是如何看待
这个问题的。
四、作者简介(结合注释)
荀子(约公元前 313—前 238,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
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
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
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
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他的散文说
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
五、解题。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
“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
【按:此环节的必要性在于纠正学生不假思索的坏习惯。提醒学生要根据语境找出字
词的具体语境意
接着讲:“劝”的繁体字“勸”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
励的意思,“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
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
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按:此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追根溯源,从而知其来龙去脉,知其
所以然。这番训诂学式的探究,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规律,进而感受汉字的魅力,最终激发
其对汉字的热爱和学习研究汉字的热情。此方法深受古代、民国许多国学大师推崇,是一种
顺应汉字特点和规律的一种经典学习汉字法。而由于汉字简化,师生“小学”功夫都有所欠缺
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更值得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国文,尤其是古文时,应大力加强。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1)輮 róu 通煣 yòu 通又 zhì是“智”的古字
pù是“曝”的古字(通假字与本字同音;含音相近)
2)生 xìng 通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zhòng lì cān xǐng qì yú áo
2.给本课 10 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于:
1)介词,从。虽然,受地于先王,终原守之。/ 青,取之于蓝。
2)介词,比。苛政猛于虎也。/ 青于蓝。
3)介词,向。告之于帝。/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1)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舟揖者,非能水也。
2)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1)连词:并列关系。君将哀而生之乎。/ 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
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
用,只协调音节。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
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
(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曲中规。句中两个中”动词,“符合”的意思。“绳”
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
词,“輮”“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
“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
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
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
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
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
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楫”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
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
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
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
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
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
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
化。“强”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
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
“心思”的意思。“一”作形容词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
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练习”二、三。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鉴赏本文的语言。
二、整体感知
课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的,但这篇课文却形
象清新、脸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就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
切的比喻之中。因此,分析比喻中寄寓的道理就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请同学背诵课文
2.组织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
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论点包括两个方
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
停止学习。
2)课文有哪几个分论点?
三个分论点。一、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二、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三、学习要采取正
确的态度和方法
3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青”“冰”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用“轮”“木”“金”
的比喻论证了什么问题?
“青”“冰”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轮”“木” “金”的比喻论证
了学习可以改造人的品性。这五个比喻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人的智能、改造人的品
性,使人智慧明达,不犯过错。
4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个比喻是论述什
观点的?
这个比喻是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个观点的,强调了学习的作
用。
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中为什么要强调“臂非
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
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6)课文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是如何正反设喻论证的?
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论述学习要积累,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第二层论述学习
持之以恒,是反正、反正设喻论述的。第三层论述学习要专一,是先正面后反面设喻论述的。
3.背诵课文,体味本文的具体形象的语言。
四、总结、扩展
《劝学》这篇文章是以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道德
品行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因此,他特别重视学习。在课文中,他强调的“君
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他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下面一段文字是《劝学》中课文未选的另一段文字,说说用了几个比喻?论述了什么
点?
南方有鸟焉,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
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
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
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这段文字用“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
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说明了学习要有好的环境。这正是荀子朴素唯
主义思想的体现
五、板书设计:
论点:学不可以
为什么?
学习的 提高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受绳则直 (正面设喻)
作用: 改变自己:輮木为轮 金就砺则
弥补自己 登高博见、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反复设喻)
怎么做?
学习的方法 要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 积跬步、不积小
、态度: 坚持不懈:驽马 骐骥
要专一:金石、蚓 朽木、蟹
(正、反对比设喻)
六、布置作业。(见“课后练习”
《劝学》课后练习
(一)、基础部分
1.选出加粗词意义、用法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项(
A.不积小流,无以成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木直中绳,以为轮 D.学不可以
2.选出对下面句中“十”“一”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骐骥一跃②用心一也③不能十步④驽马十驾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
3下面“者”字用法与“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A.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B.假舟楫者,非能水
C.陈胜者,阳城人也 D.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二)、阅读部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⑥驽马十
驾,功在不舍。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
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⑩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下边注音、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不积跬(ɡuǐ 半步)步;蟹六跪而二螯(áo 蟹钳)
B.骐骥(qí jì 骏马)一跃(yào 跳)
C.驽(nú 马)马十驾,功在不舍(shè 停)
D.锲(qiè )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 雕空)
5.下面复句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锲而舍之②朽木不折③锲而不舍④金石可镂
A.① B.① | |||
因果 递进 因果 假设 并列 假设
C.① ||| | D.①‖ | |||
假设 因果 假设 假设 并列 假设
6.下列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风雨兴焉 译:风雨就会兴起。
B.积善成德 译: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
C.而神明自得 译:于是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
D.圣心备焉 译:孔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7.用三个成语总结本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8、借鉴本文比喻说理手法,写一篇有关学习或加强修养的短文。300 字左右)
《劝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1C“以为”为两个单音节词)2C 4D横渡)3A 4D(跬读 kuǐ,跃读 yu
è,舍读 shě)5D 6CA.兼词未译出,应加上“从这里”B“积善”与“成德”的
承接关系未体现D“圣”非专指)7 ①专心致志 ②积少成多 ③锲而不舍 8.略
教学反思:
这两节课,看似高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课堂气氛和学生精气神不理想。经反思,
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本教学设计存在问题:知识点的讲解、梳理偏多,使得文本支
破碎,文和言油水分离,系统性差,学生听久了容易枯燥。通过这次不成功的教训,我更加
意识到:文言教学最好还是文和言有机交融。因为,言离文则枯,文离言则虚。要尽量在讲
言时捎带文学鉴赏、审美体验,在讲文时兼顾文字含义、句法分析,将两者如盐着水般融合,
这样既能增强课堂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记得更牢,对文言更感兴趣。
(苏志文)
《师说》教学
教学目的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
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
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及“说”的文体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理解写作背景、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写作背景,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难点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课时
课时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
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
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
度,贵族子弟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
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
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
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ppt 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
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三、古文运动:ppt 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
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
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
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四、写作背景:ppt 展示)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譁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界群
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
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倡能者为师,
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五、文体特征:ppt 展示)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
初中学过的《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
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
道理。
六、指导学生疏通字词句: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
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古今异义词
古之学者 :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学习 今:小学
从而师之 :跟从然后 今:连词
2.重点实词
1)师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老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姓: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效法: 吾师道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从师: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以…为师:○吾从而师之
2)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
※作代词,指代自己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 如: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
(3)其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3.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
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名、(动)+=+++名、
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 以……为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 以相师为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结构、段落大意:
1、段一总论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
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段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社会风 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感
也难矣
3、段三用事实进一步阐明谁可为师的道理 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4、段四说明写本文的原因 结论:向后学号召:1不拘于时;2能行古道。照应以上
两个分点
二、文本细读:
1、本文第一段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按:兼带讲解上一课时未讲的重难
点字词。此设计意图在于将文和言结合起来讲解。因为有的“言”和“文”结合起来讲解,相
促进。以“文”的理解深化对“言”的掌握;以“言”的掌握加强对”文的”理解.
[明确]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
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
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
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以所”介宾
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句
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理、文化、
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
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根据前后文,揣度“亦”“庸”“乎”在文中的含义、作用。
明确: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假设关系的连词
“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
和“乎”表示反诘语气。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
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
思想。
2、分析第二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明确: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
又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3、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穿插讲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症结。先以“今之众人”“古
之圣人”作对比: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圣明”“愚
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
“此”指代“从师与否”。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原因。再以“为子
师”“其身则耻师”对比:“授之书”书”指文字、写;“句读”指断句。“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
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
向老师请教。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道”指道德、学问;“足”
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钦”,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
总结并请学生填写下表:ppt 展示:第一行由教师填写,其他由学生完成。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论述中心
1
“今之众人”
“耻学于师”
“愚益愚”
对比,论证
性。
“古之圣人”
“从师而问”
“圣益圣”
2
于其子
择师而教之
小学
于其身
耻师
大遗
3
巫医乐师百工之
不耻相师
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4、分析第三段与第一段关系?
明确: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一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
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
善者,一个不善者,“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
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予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5、分析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
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
“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这段点明作者
《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
应第二段,“能行古道”照应第三段。
三、赏析语言
齐读全文后,回答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并举例说明。
明确:
1、顶真手法(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
下接)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
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又都是排偶句。
四、讨论探究:
讨论: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
明确: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
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1200 多年
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
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
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
让尊师重教的美德在我们身上重现耀眼的光芒
五、作业布置(见课后练习)
《师说》课后练习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
2.下列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师道之不也久矣 B.道之所存,之所存也
六艺经皆通习之 人无常
C.吾而师之 D.其闻也亦先乎吾
乃大惊,问所 嘉其能行古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欲人之无惑难矣 B.于其身也,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人行,必有我师
C 耻学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不拘于时,学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4.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
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
他为韩文公。
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
而不实的文风。
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
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
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
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二、课内阅读
用课文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5.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择师的
标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训练
8. 用对比的手法写一段话,批评某种社会现象,250 字左右。
《师说》课后练习答案:
一、1A2B3C4C.范仲淹应为欧阳修。
二、5传到授业解惑也 6是故无贵无贱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7圣人无
常师。8、略。
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反馈,我发现他们的反应比学《劝学》时好一些。但还
未达到理想状态经过仔细反思,发现:我的文言文教学还是有点偏重文言基本知识的传授
面面俱到,对“言”的关注远远超过“文”。其实像《师说》这样浅易的文章,无论是文言
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是情感的探索,我们都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这次的文言教学实践,我获得以下经验。
1重视诵读,重视情感的体悟。综合采用学生出声诵读、默读、集体诵读、个别诵读、
教师范读等各种诵读方式,诵读中间穿插文言基本知识的积累和梳理,让学生体会掌握字词
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文本的内容和情感。教学既注重了“言”也注重了“文”很好地完成教
学的任务。
2要找准知识的载体。新课改追求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老师要通
过不着痕迹地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从而实现能力的生成。
3、要古为今用。像《师说》这样经典的篇章,除考试内容外它还为我们提供了议论文
的写作模式。在课堂上,老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论述结构、论证方法,了解文体
特点,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苏志文)
《获得教养的途径》 学案
教学目标
1、意识到阅读经典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教养
2、学会筛选重要信息,并能够概括要点。
3.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取教养的意义。
教学难点
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立足文本,采取讨论交流问题探讨的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幻灯展示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
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
更是最质朴的、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瑞
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聆听大师的教诲
二、整体感知
1、黑塞在本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
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2、本文阐述“获得教养的途径——读书”这一主题的整体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
意义”,同时指出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为下文张本
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作者认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
“世界文学”,再次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我。
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文章用这样的对比
再次强调为获得教养而学习是精神的愉快,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文章最后,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重复阅读经典,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能看出
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三、问题探究
找出对作者的表述持有疑义的语句,或对作者的某些观点质疑。共同探讨学生找到的有
疑义的语句或提出的问题。【按:此环节在于激发学生怀疑精神和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要知道,创造力的体现,不仅在于提供答案,更在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问题如下:
1、作者论述什么是真正的修养时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
本领”,你如何理解?
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
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
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而“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
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
存的境界。
2、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
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
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
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
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
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
【按:此问可进行延伸。哪些是经典呢?如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
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
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人的代表作。
3、为什么黑塞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
黑塞认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之所以
提出这一问题是作者看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而即使是热
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高能力的
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认为一些人对阅读杰
作不愿意花力气下功夫,是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识到自我修养的追求,因而
也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
4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你如何理解?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
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心
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认真对
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5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
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
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谈。
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
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
读常新”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
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
去解读了。
四、拓展延生:
其他名人读书观、读书法:
阅读所有的优秀名著就像与过去时代那些最高尚的人物进行交谈。而且是一种经过精心
准备的谈话。这些伟人在谈话中向我们展示的不是别的,那都是他们思想中的精华。——《方
法谈》 (法)笛卡尔
三性:鲁迅终生酷爱读书,其方法有三:一是目的性,二是灵活性,三是广泛性。
三心:世界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
三到:朱熹提出读书应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三回:高士其介绍自学方法时说:学习的东西,一回见生,两回见熟,三回就成为了朋
友。
五、作业布置
《获得教养的途径》同步练习
1.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对于“教养”也即精神与心灵的完善的追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
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 和扩展。
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 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
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③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
时能完全沉弱其中的杰 作, 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与丰盈
A.增强 逐渐 领略 B增强 逐步 领悟
C.加强 逐渐 领悟 D加强 逐步 领略
2.下列对“真正的修养”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修养是追求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追求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B.真正的修养是不存在功利的企图,因此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C.真正的修养是动态呈现的,是一种不断追求而又从不停歇的努力过程。
D.真正的修养既是完成又是激励,既具有反思精神又具有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3作者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那么,你认
为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读书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道:“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为什么
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
读杰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参考答案
1.A(增强:增进,加强;加强:使更坚强或更有效。逐渐:渐渐,逐步;逐步:一步
一步地。领悟:领会,理解;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
味。
2.B
3.在阅读中产生爱和生命的情感体验,能够尊重知识,能够获得的教养的人才是真正
的读书人。
4.读书人必须具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没有个性或人
格,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就不能获得真正的教养。
5如果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获得了僵死的知识,没有获得
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与读书的目的背道而驰,成了“死读
书”“读死书”,这样的读书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进等。
6.因为流行文学只是快餐文化,无法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而“杰作”即“经
典”能够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可以使一个人的精
境界变得高尚,能够留给读者思想、经验、象征、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教学反思:
本文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只是设计了几个重要的问题,并且
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如果实在答不上来才稍加点拨。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这堂课的思维含
量,让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才够得着”的状态。如果教师讲得过多、过细、过于简单
学生容易失去探究的动力和兴致。通过对几个提纲挈领的问题的探究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
后,我设计了“‘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
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你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吗?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
经历来谈谈”这个环节。旨在引发学生类似的美好的阅读体验。从而将学生从只是理念上理
解阅读的重要性引领到实践中体验阅读的美好,以激发学生真正爱经典、读经典、聊经典
最后,时间还有富余,我又补充了“其他名人读书观、读书法,来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
典。这样,既有榜样激发,又有具体操作方法让其不仅知道为什么要阅读,而且知道阅读
什么,还知道怎么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课堂(苏志文)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作文教学
苏志文
教学目标:
1、明确议论文观点明确的内涵;
2、把握议论文观点明确的方法原则;
3、通过实践使自己真正做到议论文观点鲜明。
重点难点:
1、如何真正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2、将观点鲜明的理念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训练内容:
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提出正确深刻的观点,并加以论述。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写议论文,观点要鲜明,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问题是怎样写观点才能鲜明呢?
我们先看下面的这段文字,你能判断哪一句是观点吗?
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
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度过。图书馆在 10 点钟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
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深夜。如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后来的成功吗?
明确:会发生“勤能补拙”与“惜时如金”的两派观点的情况。是因为语段中的
材料这个身体与观点这个灵魂不相称。
所以议论文的观点鲜明,首先必须要作者对观点本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勤能补拙
的关键是勤、拙二字,居里夫人是勤的,但她并不拙,对观点似是而非的认识,是导致
观点模糊的原因之一。
二、明确什么叫观点
1、翻 课本第二单元写作指《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请同学们找出文章
中对观点的定义(跳读,筛选信息)
明确:定义:第三段中“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那么它就一定是一个句子,一个论断;而不是一个短语,一个词语。
2回顾本专题三篇课文的观点即中心论点是什么?是不是一个论断?【温故知新】
明确:《劝学》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师说》的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获得教养的途径》 中心论点:获得教养的途径是研读世界文学中的杰作
三、明晰中心论点的要求——鲜明;以及怎样做到鲜明
1、从《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当中寻找中心论点的要求以及达到这一要求的方
法。请标上序号
明确:鲜明
①认真思考所论及的问题
②始终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
③清晰地表达:
a、语言:用一个简要的句子直接表达
b、位置:放在开头或结尾的突出位置(段首段尾以及篇首篇尾)
四、怎样提炼观点?常用方法有三种:
一、因果推导法
示例 1: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醇尊陈之饮器,大小具列焉,织草履,勾连相
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
骂之。己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勿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己而取大者
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数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逐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嬉笑,
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大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根据上面的材料,我们分三步进行提炼。
第一步,阅读全文,弄清大意。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猩猩面对山里人的诱骗,
由清醒理智,对设圈套的人的反感、厌恶,到后来到底禁不住酒的诱惑,终于喝得越来
越多以致酩酊大醉,最后落入山里人的圈套而导致全军覆没。
第二步,舍次留主,抓住关键。猩猩们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卒不免于死”。是什
么原因使猩猩们“就挚而死”呢?文中结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贪为之也”
第三步,分析推导,提炼观点。导致猩猩死的原因,是它们经不起考验和诱惑,
酒贪杯,本性难改。尽管猩猩们开始时头脑清醒理智,曾经与诱惑抗争,但是它们的防
范不是善始善终不能坚持到底,因缺乏毅力而以失败告终。依上述诸多“原因”可提
炼以下观点:
①贪婪=自取灭亡 ②要克服自身的缺陷
③要立场坚不动摇 ④要有毅力持之以恒
由以上分析可知,因果推导法是由材料的结果出发,向上逆推出事情的原因,就其
原因而提炼出观点。
二、比较分析法
示例 2
美国康乃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
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用尽全力,跃出势必使它葬身的滚烫的
油锅,跳到锅外安然逃生。过了30分钟,实验人员用同样大小的铁锅,在锅里放了大
半锅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在锅底用炭火慢慢地烧着。开始,
青蛙很惬意,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使它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
切已经为时已晚它浑身乏力瘫软,呆呆地躺在水里坐以待毙这只可怜的青蛙就这样
葬身于锅底。
第一步,弄清大意。讲的是有关青蛙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第二步,比较异同。这是一次对比性实验,同一只青蛙,同样的锅实验的过程不
同:第一次是滚烫的油锅,第二次是锅中的水由冷水变温水再变成沸水。实验的结果不
同:第一次是奋力跃出,第二次是坐以待毙。
第三步,提炼观点。青蛙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它能警觉则得以生存但当危险
在平安环境里悄悄来临时,青蛙则由囿于安逸而放松了警惕,最终因无力反抗而葬身锅
中。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如下观点: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要防患于未然
③和平环境里更要具忧患意
比较分析法是将不同的材料或材料的不同方面作比,判断其利弊得失由此得出
结论或观点。
三、归纳总结法
示例 3
绵羊先开了家理发店,刺猬第一个光临绵羊给它烫了一个跟自己一样的卷发,
猬气坏了,因为它的头发是防御武器,这下可没用了,于是告到工商局,绵羊的执照被
吊销。绵羊只好改开缝纫店,乌鸦第一个照顾生意,绵羊给它缝了身跟自己一样的白衣
服,而乌鸦的家族从来就忌讳白色,以“恶意伤害”之名起诉绵羊的营业执照又被吊销。
屡败屡战的绵羊接着又开了家饮食店,狐狸是第一位顾客,绵羊给了它做了份自己爱吃
的炒青菜,而狐狸一贯吃的是荤菜,从不吃素菜,后果不难预料,绵羊又被吊销了营业
执照。
第一步,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绵羊三次开店均告失败的事。
第二步,绵羊三次开店为什么失败了呢?给刺猬烫发,使刺猬失去了防御武器;
乌鸦缝白衣,犯了乌鸦家族的“忌讳”;给狐狸吃青菜,有故意作弄之嫌。通过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一切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而不顾实际情况只能是屡战屡败,不仅害
人害己,自己也得不偿失。由此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
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②凡事要实事求是
③一切要为他人着想 不能一刀切
由上可知,归纳总结法是从同一材料的不同方面或不同材料的共同点进行归纳,
出其本质特点,以此来提炼观点
五、典例示范——如何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1、下面阅读这两篇议论文,看一下它们有没有做到观点鲜明,他们用到了刚才我
们找出的这三种方法吗?请快速找出它们的中心论点。并且看看它们在怎样执行第二条
方法“始终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的。
(一)北京的符号
北京的历史很长很长,能代表北京的事物很多很多。什么是最能代表北京,最能代
表它的过去和现在的呢?我想应该是“北京人”头盖骨了,它就是北京的符号。
“北京人”头盖骨代表了北京古老的文明。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仍是蛮荒之地的时候,
在北京的周口店已经出现了“北京人”这证明了什么?这证明我们的祖先是多么勤
劳,多么勇敢,多么富有创造力,他们为了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取胜,发明了各种工具,
因而成为了人。50 万年前出现了“北京人”,是这个符号第一个喻义:它象征着中
古老的文明;象征着北京人勤劳勇敢和富有创造力传统;象征着北京人不畏艰险,
难而上,战胜困难的精神。
“北京人”头盖骨铭记着北京曾经的屈辱。1941 年,日本人把当时挖掘出的“北京
人”头盖骨和全部山顶洞的人类资料装在两个大箱子里准备运往美国。可是在战乱中,
那两箱“北京的符号”不知去向至今也没有找到这证明了什么?这证明北京落后过,
挨打过,被盗过,证明我们曾经连自己祖宗的尸骨和遗物都看不好,被别人拿了去。“北
京人”头盖骨被盗继而失踪,是这个符号的第二个喻义:它象征着北京曾任人宰割的屈
辱,象征着北京人曾经的腐败、懦弱,象征着北京人曾经的倾颓、衰败。
“北京人”头盖骨也记录着北京崛起。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已逐渐成为国际化大都市。1966 年,科学家们再次在周口店挖掘出了几块珍贵的北京
人头骨,并于 2003 年首次在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展出。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失踪的那
一天起,社会各界人士都在积极寻找“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当地政府也准备参与其
中。又证明了什么?这证明我们北京人是勇士,不是懦夫,摔倒了,爬起来,增强自己
的实力,提高自己的地位,尽力挽回以前的损失,激起民族自豪感,促进今天的发展。
寻找失去的“北京人”头盖骨,是这个符号的第三个含义:它象征着今天的北京人从摔
倒的泥潭里勇敢地爬出来,重整旗鼓,顽强的崛起;象征今天的北京人继承祖先的优良
传统,弥补曾经犯下的过错,昂首挺胸,激流勇进。
让我们把北京的符号—“北京人”头盖骨——牢记在心,发扬祖先勤奋勇敢、不畏
艰险、不断创新的精神,铭记过去的伤痛,接过今天的人们手中的接力棒,为北京的符
号的明天续写更辉煌的一页。
(二)说“探索”
有这样一句话:“涉深水者观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意思是说,越深入探索的
人所得越多。因此我们需要倡导探索精神。(点:以引用开头,点明论点
是的,只有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才能看到壮美的景致,只有善于钻研的人才能获得珍
贵的成果。陈景润几十年如一日向神秘的数学问题挑战,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绩;//
水稻学家袁隆平,踏遍祖国山山水水,寻找野生水稻,从而探索优良水稻品种的培育,
成为中国“水稻之父”……还有无数的学者、勇士,他们无畏于“涉深水”,在更高、
更深的领域开拓,进取。(正:正面列举两例,证明论点)
反之,如果对任何事物只是浅尝辄止,稍有些“小鱼小虾”的收获就洋洋得意,
者遇到一点挫折就止步不前,那么自古至今,就不会取得什么生产上、科技上的进步,
人们也不会创造什么现代化生活了。诺贝尔早 1862 年,在其父亲多年的研究和实验
的基础上就发明了雷管。如果陶醉于这眼前的“小鱼小虾”就不会有后来的炸药的问
世,也不会有欧洲工业革命中矿山、铁路、运河业的繁荣,更不会有当今世界由诺贝尔
“千百次失败、千百次又重来”的精神而感召着的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
平等领域的佼佼者的追随。(反:从反面假设举例,与上段形成对比)
也许有人会说:“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不错,“涉深水”
是不如“涉浅水”来得安逸、舒服,有时还有一定的危险,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如
果仅因为探索的危险就停止活动固守在“鱼虾”之上。人类社会的进步就会成为泡影
(说理)//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跋山涉水,研究各种草药的性味、功用,为
了得到准确的资料,他还亲口尝试草药,有几次竟中毒昏迷,性命垂危,但他没有退缩,
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举例)//试想,如果他知难而退,不思进取,我们现在对医药
的了解将会多么贫乏,可怜?“喂蛟龙”固然可怕,但固步自封,乃至坐吃山空是更加
可怕的。(深:正反对比为说明下面的论点“涉深水”,而涉深水会有困难,但不能因困
难而停步。
我们作为新一代中学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我们的勇气和探索精神。为了社会的进
步、人民的幸福,更需要我们去探索去钻研,去开创新天地,创造出比我们的父辈更
辉煌的成就。
总之,人们应发扬探索精神知难而上,不保守,不停滞,勇于进取,不断获得新
成果,开拓新领域,使国家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
我们的义务。(总:重申观点,总结全篇。
六、当堂训练:学以致用
1、陆游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得进行实践,才能真正掌
握。
练笔:教师提供中心论点:勤能补拙
假如现在你正在参加学生会竞选面试活动要求你以“勤能补拙”为中心观点进行
口头即兴评述,你该如何阐述?请用 58 分钟时间写一段例证性文字并进行口头即
评述,要求观点与材料要统一,主题要鲜明集中。
2、交流:
先请学生读自己所写的内容,再请其他同学来点评。(对照注意事项)
可能出现情况:所用、表述的事例同观点游离
解决指导:A对所述材料进行总结,点破观点;B此材料若有多种理解,引导学
生使用切合论点角度的表述口吻
范文:
勤能补拙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抽到的题目是“勤能补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叹息自己天生笨拙,成就不了大器。其实,我认
为这种叹息是没有必要的。常言道,勤能补拙,这就是说,天资差,是可以用后天的努
力来补偿的。
事实不正是如此吗?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她生就一双死鱼眼睛,
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不收留。然而,天资的欠缺没有使梅兰芳灰心,
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
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随着遨游的金鱼寻觅踪影。后来,梅兰芳那双眼睛
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终于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
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能勤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百
能之,己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但反过来说,一个人即使天资再好,若不勤奋求学也是不能成才的。在宋代,有个神
童名叫伤仲永,五岁便会做诗,被乡里称为奇才,可谓聪明过人,但他出名后,不再勤
奋上进,而是整天由他父亲带着到处吃喝玩乐,结果诗才枯竭,终于“泯然众人矣。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我的一个同学,由于勤奋好学,升中
学的成绩名列全班之首,亲朋好友都夸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一年之后他的成绩排
在全班倒数第六他的母亲生气地说:“真是笨蛋!其实他哪是什么笨蛋,只不过是在
一片夸赞声中变得骄傲了,不像过去那样勤奋罢了。
华罗庚教授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希望那些自认为没有
天赋的朋友们不要太悲观,要相信天才在于勤奋,只要自己肯在“勤”字上下功夫,
着美好的目标坚持走下去,是可以成大器的!
七、课后习题
1、韩愈字退之,岳飞字鹏举,朱自清字佩弦,钱钟书字默存……人们选取与名的
含义相关的字以表德行、特性,体现自我期待和精神追求,这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
象。你想给自己起一个字吗?请你选几个你喜欢的词,推敲含义,选定最能表现你个性
和精神追求的字词,叙述选择的过程和原因。
要求:1.要深入思考;2.开头或结尾鲜明地亮出观点;3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
论述。
2、韩愈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程颐说:“外物之味,久则可
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钱钟书说:“真正的读书的快乐是不放糖的咖啡,在苦中能
品出甜味来,苦才真正是读书的快乐的引诱。
读书到底是苦是甜?请以“读书的苦甜之境”为题,写一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
不少于 700 字。
《赤壁赋》 教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了解赋的相关知识;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手法。
2、学习本文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以及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旷达乐观的情怀;学习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
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
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教学方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
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师生共赏、探究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背景介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见小知识 1被贬黄州,这是他人生道
路的转折。1080 年,苏轼到达黄州。这里,苏轼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泛舟江中。
1082 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
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本篇是前篇。
二、有关“赋”的知识PPT 展示】
赋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注重字
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句式多以四言六言为主。盛行于汉
魏六朝。规模宏大,以铺叙为主的称为“大赋”篇幅较短,着重抒情的“小赋”赋体的
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和文赋这样几个主要阶段。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
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
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
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本文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
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三、课前预习
1、作家作品:PPT 展示】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宋大文学家和书画家,川眉山人,
官至翰林侍读学士,部尚书。书、词、画,俱成大家。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三苏”和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此外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齐名“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与黄
庭坚并称“苏黄。书法与米芾、蔡襄、黄庭坚共称“北宋四大家”
2、字音:
壬戌(rén xū)之秋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徘徊(paíhuaí) 斗(dǒu)牛之间 扣舷xián)而歌之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幽壑hè) 麋(mí)鹿
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倚歌而和(hè)之 余音袅袅niǎo
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 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尊以相属
寄蜉蝣(fú yóu)于天地 无尽藏(zàng)也 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
3、字形:
xū(戌)之 qiǎo() mí()鹿 xián(舷)而歌
shù() jiū() mǐ() (弦)xián 外之音
mí() (炫)xuàn 耀
头晕目 xuàn(眩
四、 检查预习情况:作家作品、字音、字形。
五、课文字词句探究:
1、解释括号前的字词,指出划线句子的句式
壬戌之秋,七月既(…以后/经) 望(农历的每月十五)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起,作)
举酒属(通“嘱,劝酒) 歌(名作动,歌唱)窈窕之
徘徊于斗牛(古今异义,古:星宿名 今:一种竞技方式)之间
白露(古今异义,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24 节气之一)
纵(任凭)一苇之所如(往,到,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浩浩乎如冯(通假字,通“凭”,乘)虚御风,而不知其所
飘飘乎如(像)遗世独立,羽(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化而登仙
于是(在这个时候)饮酒乐甚,扣舷而(表示修饰)歌(唱)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逆流而上)流光。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望美人
(古今异义,古:指内心所思慕的人,往往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美貌的女
子)兮天一方。
舞(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之潜蛟,泣(使动用法,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六、 翻译下列句子: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明确:于是举杯邀客人同饮,吟咏《诗经·陈风·月出》一诗的“窈窕”一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明确:我们听任苇叶般的小船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明确: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啜泣。
七、内容探讨:
1第一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夜赤壁的景色?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
这样的景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写景句子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色:
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良辰美景之中,泛舟者
心情欢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
谐的基调。
2第二段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之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染了一种
样的气氛?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本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此处借助夸张、
想象,用如怨,如慕,如泣诉,龙舞,妇泣,个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
那种低徊悲凉,凄切婉转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
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小结】前两段主要集中描写赤壁夜色以及主客游玩时的感受。写景时用词准确优美,
比如:清、徐、徘徊、江、外在描写箫声时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从听觉视觉
上给人以形象的感受。这种用词造句的考究值得借鉴。
八、巩固练习
1、下列选项中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壬(rén)戌 窈窕(tiǎo 桂棹(zhào 冯(féng)虚御风
B.嫠(lí)妇 愀(qiǎo)然 舳(yóu)舻 山川相缪(liáo
C.酾(shī) 横槊(shuò) 江渚(zhǔ) 正襟jīn)危坐
D.匏(páo)樽 枕藉(jí) 蜉(fú)蝣 叶扁(piān)舟
2、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
B.白露横江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C.舞幽壑之潜 舞:使……起
D.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白色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正襟危坐 盘狼藉 苍海一 孤苦零丁
B.一叶扁舟 绝如缕 凄侧动 形单影只
C.乐观旷达 音袅袅 感人肺 抑扬顿挫
D.潜移墨化 胆照人 犀角独 如泣如诉
4、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与其他选项不相同的是(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如日中天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
5、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
一项是(
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
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
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
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
6、对下列各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
的万物(时刻都在变动),连一瞬间都不停止。
B.泣孤舟之嫠——(那箫声像是)为孤舟中的寡妇而哭泣。
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同飞升的仙人一同遨游长空,哪怕在明月
下死去(也心满意足)
D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轻盈飘逸啊,像长了羽毛的鸟儿一样,远离尘世,
飞升仙境。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
集合叫宿。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
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
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
C“赤壁赋”中的“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中的赋”思相
同,都是指一种文体。
D.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风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
《赤壁赋》第一课时参考答案:1C 2D,形容词用作动词,露出白色 3C A 苍(沧)
B 凄侧(恻)D 墨(默)化 4A 到, 5B,应为“既写景又写人” 6A 7 C
没有司马光,应是曾巩 8C,后者不是文体。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上节课相关知识
二、课文字词句探究:
1、解释括号前加粗的字词,指出划线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端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箫声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
诗乎?西(向西,名词作状语)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通“缭”,盘绕 ,郁乎苍
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于”表被动,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方其破荆州,(攻占)江陵,顺流而(向东进军,名作动)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本来)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然而现在他又在
哪呢?)况吾与子渔樵打鱼砍柴,名词作动词)于江渚之上,(以…为侣伴,名词意动
用法)鱼虾而(以…为友,名词意动用法)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
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不可乎骤得(突然/轻易得到),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最终)莫
消长也。(发语词)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竟连)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
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如果)
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无穷无尽的宝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享用)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也写作“狼藉”凌乱的样子)相与枕藉
(相互枕躺在一起)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天已经亮了)
2、翻译下列句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明确:(人/我)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
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明确:(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
究也没有增减。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明确: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连一眨眼功夫都不能停留;要
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三、课文探究
探究思想内容: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之夜,奏出充满悲哀的音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
其缘由是什么?
明确:其一,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的英雄,而今安在?
何况吾辈渔樵于江渚之上。其二,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其三,要摆脱
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客人”的话在此处也可以认为是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写“客人”对人生的感触,
也可认为是为下文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
2、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阐述了什么道理,此时又是怎样的心
情?他的话是否全都正确,你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是如何认识的?
明确: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主要的感情是喜悦的。苏轼阐述了“变与不变”
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从不变的角度看
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
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
了解脱
作者的某些言语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直接从文章中反映出来,作者
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的
幻想世界,而应当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他这种观
点包含了一定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绝对化地看待问题,注意到了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道
理。尽管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的观点但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3、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几次变化?你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
吗?
明确:1 段——江上泛游,感情由平静到高昂(夜游之乐)2 段——饮酒放歌之乐引出
客人的悲凉萧声(乐极悲来)3 ——主客问答引出人生短暂之感(悲情缘由)4 ——
苏子超然于世的情怀(因悲生悟5 段——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乐——悲——喜)
【小结】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有写景、抒情、说理(议论)首先由风、
月、山、水之景引出了主客的不同内心感受,是由景生情。接着又借风、月、水说明事物
变与不变的两重性的道理,在说理(议论)中有写景,使得哲理变得形象可感。而情又始终
贯穿在写景与议论中。情、景、理三者紧密结合。
4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按:此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的具体深入。如果说上一环
节是对全文写作思路的整体把握这一环节是对三四两段的具体把握。因为这这两段是本文
的重难点,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细读。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
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
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
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
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
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教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
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教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大自然是个无
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
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探究形式技巧:
1、本文与传统的赋在形式上有何不同?【按:高一同学对赋这一文体不甚了解,所以
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但由于多数学生接触赋很少,所以只能让其初步了解其主要形式特点
并提供一些典型的汉赋,供其比较阅读。比如: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班固《两
都赋》
明确: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
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
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
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
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
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2“主客问答”是赋体的常见手法。请简要说明本文中主客问答这一手法的作用。
明确:中国古代赋体,常用主客之间相互问答、最终抑客而扬主的表现手法。《前赤壁
赋》也继承但又改造了这一手法。这里的客,不一定确指他人主客双方,也可能是作者为
展开辩论而虚设的两个思想对立方面,主客驳难就是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独白。最终主说服
客,反映了作者思想深处积极一面战胜了消极一面,也就是潇洒超脱、返归自然的情怀取代
了政治失意、人生无常的苦闷。
这一手法,同学们不妨在自己的写作中借鉴运用。尤其是面 “辩论型材料”作文,
非常适合。
四、板书设计:
景(乐)——情(悲)——理(乐)
情因景生 即景而议 由情入理
骈散结合 主客问答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课后阅读推荐: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班固《两都赋》语堂《苏东坡
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3、见课后练习
附录【小知识】
1、苏轼生平大事件:
苏轼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漂泊的一生、旷达的一生、自足的一生。
熙宁二年(1069) 反对变法卷入党争。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
调,他先后被派往密州、徐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 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著名诗人苏轼被御史台
穿讥讽文
字”“愚弄朝堂”等罪名,对苏轼严刑逼供后由于曹太后以及吴充、范镇等元老重臣的极
力营救,苏轼才得以免于死罪被贬作黄州团练副使。这次的“乌台诗案”使当时许多著
诗人以及与苏轼有过交往的人,都受到了牵连,成为轰动一时的大冤案。
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他没有俸禄、生活困苦衣食不足,而且受到监督,没有住
的地方,只好暂居庙里,后来得了一块荒地,耕种,造屋。
元祐元年(1086) 重获启用官至礼部。
旧党执政。受到皇太后重用保护,苏轼被调回京都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自请外
任杭州太守。后被召回京师,担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绍圣元年(1094) 又遭贬职惠州儋州。
皇太后驾崩,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今海南)
元符三年(1100) 渡海北返次年病逝。
64 岁死于常州
2、苏轼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
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前赤壁赋》,从乐到悲,又以乐作结。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
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3、对苏轼的评
林语堂先生《苏东坡传》中对苏轼的评价: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
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
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
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他认为苏东
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
小孩——正如耶酥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于苏东坡的
最为精妙的概括
四、课后练习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
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
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
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
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对下列句中加粗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 薄:迫 B蒙茸,踞虎豹 披:穿
C.翅如车轮,玄裳 缟:白 D.道士顾笑,予亦惊 寤:醒
2.选出下列加粗的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予乃摄衣而 B巉岩,披蒙茸
C.适有孤鹤,横江 D.掠予舟西
3.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其不可留也(语气助词) 时夜将半,寂寥(看)
反而登舟,放中流 (介词) 安所得酒乎 (可是,只是
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也相
B.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
C.两个“乎”字相同,两个“顾”字不同
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一句,既是写实,又多少带有作者对
人世沧桑的感慨
B.文中的“孤鹤”和“道士”是以不同形象出现的同一对象。
C本文中道士化鹤的描写反映出作者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赤壁赋》“苏
子”的议论表达了他乐观旷达的思想。
D.本文和《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虚无思想,这正是作者的思想局限造成的。
《赤壁赋》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1B 分开 2C A:名作动 B:名作动 C:名作状 D:名作动 3B 4D
教学反思: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之教不在于全部讲授,而在于相机诱导。课堂上,学生
才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发展的帮助者、促进者,只是起主导
作用。教师的主要作用应体现在“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时点拨学习目的,引发学习动机;
生难以把握自己时,点拨学习心理,让学生掌握自己;学生学习出现疑难时,点拨学习疑难,
帮助跨越障碍;学生学习方法欠佳时,点拨学习方法,交给钻研钥匙;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时,
点拨知识运用,体会收获乐趣。”但在这次教学中,在某些关键句子上我的点拨还不到位。
比如在“变”“不变”的理解上,当学生不能理解为何“自其不变者观之,物与我皆无尽
也”,我的点拨还不够干净利索。备课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教的最终目的在“不需要教”即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
------教师才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叶圣陶)在高效课程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教师更要
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体验者;教师精心组织,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教师灵活
调控,让学生成为反思者、总结者。课堂上我尽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对相关文言知识进行
梳理总结,让其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两篇文言文《劝学》《师说》中的文言现象。结果,同学
们踊跃发言,不少学生已能举一反三,甚至学会了系统地整理相关知识点。(苏志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积累始、穷、凡、就、异等实词意义;虚词而、之、为三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习
归纳整理文言字词、特殊句式。
2、感受品味作品中准确、独特的语言。
3.了解作者的处境,品味西山的独特之处,理解作者获得的独特的精神感悟
4. 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贬谪文学。
教学重点:
理解柳宗元在西山之游后获得的精神体悟。
教学难点:
两段文字之间内在的联系及西山对作者心理上所产生的巨大冲击。
教学方法:
自主性学习与探讨式学习相结合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建议:
“感悟自然”板块重在引导学生体悟“人与自然”的关联。可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
通本文的字词,能够做到粗浅的翻译。如此可以适当避免文言文教学中“文字”与“文学
甚至“文化”的冲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体悟行文的特色,关注作品的人文主题,尤为重
要。此外,作为板块内容之一,也应注意板块内部的整合,所以对中国独特的贬谪文化作一
点拨也相当有必要。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车马喧嚣之中,身心疲惫之时,我们要给心灵放个假,留给自己一点时间
一个空间,用素净明澈的心静静地看外面的世界,谛听自然与心灵的物语。我们刚学过《赤
壁赋》领略了苏轼笔下的赤壁,走进了苏轼那颗不朽的心。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柳宗元的
《始得西山宴游记》试着共同走进他笔下的永州山水,走进他的精神世界谛听他与自然
的一段心灵独白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2、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3、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按:学生合作理解,培养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习惯,
养自学能力。互相质疑、解疑,是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
率。】
4、完成文言整理。
通假字
1 自余为人(,刑辱的意思)
2 梦亦同(通,往,赴)
词类活用
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
回溪(形容词作动词,走遍)
⑶卧而(名词作动词,做梦)
⑷始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⑸穷山之而止(形容词用作名词,最高点、顶点)
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⑺萦(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山,白水)
⑻自而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
古今异义
漫漫而游(古义:没有目的;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远不到(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⑶以为州之山水有异态(古义:凡是、(个)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古义:不曾;今义:没开始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接着,表承接)
颓然就醉(古义:文中指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⑺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
引起的)
⑻攒蹙累积 (古义 :重叠、积压 ;今义:积累)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义 这样以后 今义 :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
后)
⑽醉则枕以卧 (古义 :动词,更换交替;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⑾到则而坐 (古义 :拨,拨开; 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⑿颓然 (古义 :接近 ;今义 :就是)
⒀然后知吾之未始游(古义:从前; 今义:朝)
⒁故为之文(古义:记 ;今义:志气、志向。)
岁元和四年也 (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
一词多义
1、始
而未知西山之怪特(副词,先前、曾经)
指异之(副词,才)
游于是乎(动词,开始)
2、而
(连词,表修饰) 施施行,漫漫游。攀援登,箕踞
(连词,表承接) 披草坐,倾壶醉。卧梦。觉,起归。
(连词,表顺承)穷山之高
(连词,表转折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莫得其涯
不知其所穷 至无所犹不欲归(
3、之
(助词,的) 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
则凡数州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然后知是山特立
始指异(代词,它,指西山
故为文以志(指示代词,这)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知日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然后知吾向未始游
4、为
自余僇人(动词,成为)
不与培塿类(动词,作为
之文以志(动词,写)
文言句式
判断句:是岁元和四年也(语气,表判断)
定语后置句: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被动句:皆我有也(可以认为都被我所拥有)
互文句:萦青缭白(青白萦缭)
第二课时
一、文本细读
自由诵读,然后思考,众山之游与西山之游的差别所在。用文章原句回答,后阐释。
1)前后作者情绪的不同
①前:僇人”“恒惴栗”“其隙也”(是描写山水,点眼处在“惴栗”“其隙”四字。
——林纾《古文辞类纂·卷九》
作者为何“恒惴”?
明确:21 岁中进士,26 岁得官,33 岁参加改革失败,同伴中有被杀、遭贬。柳宗元九
月被贬邵州司马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柳名义上仍是官员,实际上与流放无异。且永州偏
僻落后,“司马”又是闲职,为排遣郁闷,惟山水可游,独美酒解愁。
②后:“悠悠乎与颢气俱,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不知其所穷“颓
然就醉;心凝形,与万化冥合。”(请同学翻译)
为何这次能“心凝形释”?
明确:西山之游给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解脱,西
山之游也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山之怪特,人之怪特,天人合一。
为“奇景”,才得“奇情”。也因为有“奇情”,才得此“奇景”,正所谓于情得景,达到
一种“物我两忘”的超越与解脱境界。所以作者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去时的目的性、动力的不同
①前:“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
到。”,
说明作者游玩的目的性、动力如何?
明确:目的不明确,散漫放任。
②后:“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
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
之下。”
这次目的性、动力如何?
明确:目的明确,动力十足。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具体到日,可见作者印象深刻过、斫、焚”与前文“上、
入、穷”等动词相比,力度更强,更急促,有不达目的地不罢休之感。体现了西山之吸引力
也说明西山之游目的明确,主动积极。“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自得其乐。人迹罕至,
清的西山,一座被人忽视的山与一个政治上被忽视的人,心灵契合。
3)所见风景的不同
①前:“深林,回溪,幽泉怪石”,聊以忘忧之景幽深拘束,深僻黯淡的,给人压抑之
感,无形中强化了作者内心深处被贬斥之后的孤独感。
②后:“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
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连用四字短语,整齐优美,将主观感受融入景物描写,通过恰
当的比喻,映衬西山的高峻。“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
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特立的西山与作者挫折却不甘沉
的人格之美相辉映。
此时导入背景: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
苦。但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到永州后,他的斗
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政
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文著书,《封建论》《天对》《六逆论》
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4)到达后活动不同
①前: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似乎来此的目的不是
游玩而是买醉、催眠,喝酒的目的不是助兴而是借酒浇愁,且是定要喝得酩酊大醉,以便麻
痹自己,忘却现实。
②后:“引觞满酌,颓然酒醉”
这次喝酒和前一次有何不同?
a:快慢不同:上一次是拎壶而喝,这次是一杯一杯地和喝。上次匆忙似完成任务,这
次闲适自在乃休闲娱乐。
b:醉酒程度不同:“就”乃接近也。上次是酩酊大醉,这次是微醺。
这次喝酒有何作用?
微醺,介于醉与不醉之间,可谓恰到好处。因为太清醒则无以释怀;太醉则无以感知
西山之怪特。正是这种似醉非醉状态,为作者感知西山、感悟自然提供了一个最佳契机。
在这种状态下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高洁的情怀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中得以体
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陶醉其中,以致“不知日之入”忘乎
时间。
5)离开时状态的不同
①前:“觉而起,起而归。”
两个“而”如何翻译最佳?为什么?
明确:就。“就”说明两个动作之间间隔时间极端,从而能表现出作者“起”、“归”
地坚决,毫无眷恋。从而充分说明作者此时与西山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并照应了
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按:此设计巧妙地将“文”和“言”结合起来了。】
【按:理解以后,请学生们再次朗读这几句话以便及时加深体会。】
②后:“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而犹不欲归”的“而”又该如何翻译?为什么?
明确:却,表转折。因为翻译成“却”更能表现作者意犹未尽,陶醉于西山美景久久不
愿归去的情态。
二、再读课文,品味感悟
《始得西山宴游记》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个灵魂的自救。从一个苦苦挣扎在痛苦边
缘上的灵魂,从一个不知路在何方的灵魂,从一个似乎被生活折磨到近乎只有肉体的灵魂
找到了他的家,也找到了他的路,找到了力量与精神。而这一切因为西山,因为这一怪异
特立的山。西山荡涤了他的灵魂,开拓了他的心胸,开始了作者新的人生。
《始得西山宴游记》我们会发现一个被社会抛弃的高人,一边欣赏自然风景,一边
思考社会人生可惜的是,中国社会能这样在孤独中思考的人还不够多,无法形成一股巨
的力量,这才使中国社会的积弊常常多年沿袭无法革除……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些人,铸就
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璀璨。
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感悟柳宗元在西山之游中的心灵自由。
三、板书设计
使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心情:恒惴栗 心凝形
目的性:施施、漫漫、 始指异之、
动力:上、入、 缘、斫、焚
风景:深林,回溪,幽泉怪石 其高下之势…四望如一
活动:倾壶而醉、相枕以卧、卧而梦 引觞满酌,颓然酒醉
状态:觉而起,起而归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四、课后作业
1、完成整理归纳本课学习的文言字词、句式。
2、课外搜索中国古代的特殊文化现象——贬谪文学,作为下次课前演讲内容呈现。
《始得西山宴游记》练习题
一、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1、《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第一篇。
2、柳宗元,字_________ ,唐代大散文家、诗人、哲学家,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
一。祖籍河东解县(今山西省永济县),后世称其“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节选自
《柳河东集》书名便源于此。因官终柳州刺史,故世称__________________又因他
和韩愈一起领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与韩愈齐名,故世称“ ___________________ ”。
二、解释下面画线字的含义。
1 披草而坐 2 意有所极 3、外与天
4、箕踞而遨( 5、穷回溪 6、故为之文以志。( )
三、翻译句子
1、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结合《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谈谈自然对丰富人生体验的重要作用, 300
字左右的探究文章。
《始得西山宴游记》参考答案
一、1、永州八记。2、子厚、柳河东、柳柳州、韩柳
二、1 分开 游戏 穷尽
三、1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2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
水有奇异姿态的,都被我所拥有、欣赏了,但不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3千里内外的景
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尽收眼底。4这样以后我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
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
4、略。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争论点。到底是重“文”还是重“言”
先“文”还是先“言,一直争论不休。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文言并重,两者有机结合方
是理想。可是现实和理想之间往往有一段漫长而崎岖之路,要到达理想实属不易。但是,
想总是要有的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成功概率所以,我这篇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力争将两
结合。从教案的呈现到课堂实践再到学生的课堂内外的学习效果,发现,“文”“言”结合的
教学思路确实更胜一筹。学生课堂上明显更积极、更专注了,尤其是第二节课,而且课后还
有不少同学过来和我继续讨论。可见,这两课,确实对不少同学产生了触动。这也更坚定了
我文言结合的教学思路了。(苏志文)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体会本文诗意的表述。
2.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3.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
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使用文本研习和朗读体会相结合的方法,并辅以多媒体图片展示,增强视觉
击力,起到一定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成语“与狼共舞”
1.请学生说说这个成语的含义。
明确:“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狼是邪恶的化身,站在
人的对立面,人与狼的关系是敌对的。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写得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
看看西方学者是如何看待关于人狼关系的。
【按:一个词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有了褒贬不同的理解。通过设置悬念的方法引导
学生仔细深入地阅读文本,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醒学生用思辩的眼光来看待本
文。
二、作者简介
奥尔多·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被称作美国新保护运动的“先知”,被誉为“美国
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被称为“近代环保之父”,著有《沙乡年鉴》《野生动物管理》等。
《沙乡年鉴》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检查预习:ppt 呈现)
嗥叫(háo 驯服(xùn) 蔑视(miè) 疲惫(bèi) 蜿蜒(wān yán)
迸发(bèng) 湍急(tuān) 艾蒿(ài hāo) 饿殍(piǎo) 毛骨悚然(sǒng)
拾遗:①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夜不闭户,道不拾遗。②补充旁人所遗
漏的事物.如拾遗补阙。
蜿蜒: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蠕动:像蚯蚓爬行的样子。
饿殍:饿死的人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按:此设计意图在于,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提醒同学注意重点字音字形,
好语文积累工作
2. 快速阅读 4-6 段,用文中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⑴.作者讲述了自己怎样的一段亲身经历。
⑵.当“我”年轻时,对于狼持什么态度?
⑶.后来作者还这样认为吗?他的想法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变的?哪一刻哪一个场景触动
了作者的心灵?
【按:本文第 4-6 段是打开本文的一把钥匙,所以从这一节进入文本。
明确:
⑴讲述了作者年青时一次猎杀狼的经历。
⑵“当时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期。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
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天堂
⑶在“我”看见狼死去的那一刻“当我们到那只老狼的所在时,正好看见在它眼中闪
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
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看到这垂死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
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预计学生在以下词句上有理解障碍。
1“这种观点”是什么观点?明确:从前的生态观点。
2“新的东西”又是什么?明确:对狼的负罪感。
3)为什么“只有它和这座山”了解?(留疑)
3.快速阅读第 7-9 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⑴.自然界失去了狼会怎样呢?
明确: 7 小节“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
刺柏下腐烂掉。 8 小节“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
原。”→ (归纳:山秃、:鹿群的饿殍、草原遭到破坏)
板书(总结):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物链
狼少→鹿多→山秃草光→食草动物的灭亡破坏→?
⑵.人类大肆捕杀狼,狼在地球上消失了,那么等待人类的将是什么结局呢
明确:于是,大自然会报复人类,于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
冲刷到大海去。”也就意味着人类不再有未来。
【按:23 环节主要培养学生速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但各有侧重。⑵意在提醒学
要有文本意识。在此基础上,⑶进一步提出要求,强调对信息的整合能力。
四、重点品读,揣摩语句的深刻内涵。
1.齐声朗读 1-3 节,思考:
⑴.狼的嗥叫对于鹿、松林、郊狼、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确:鹿—“死亡的警告”松林—“混战和流血的预言”郊狼“来临的拾遗的允诺
牧牛人—“银行里赤子的坏兆头;猎人—“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⑵.那么“在这背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为什么大山
能够领会这含义呢?它与大山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明确:①大山:“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②“客观”说明大山与狼处于平等的关系。
客观的含义: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的,主观意愿的。
相对于其他动植物对狼嗥的反应大山能够默默地客观全面地听取狼的嗥叫,我们可以
看到大山与狼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来关注这一声狼嗥的含义的。
【按: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使学生在对比中明确大山对于狼嗥的态度的正确性、可取
性。“客观”的态度是一个平台,为后面理解“更加深刻的含义”作铺垫。
2.齐声朗读 1-2 自然段,思考:
大山所听到的隐藏在背后“更加深刻的含义”到底是指什么?
⑴.轻声自由默读第 1 小节,思考:这一声狼嗥具有怎样的特点?传达出哪些信息?
明确:特点是深沉的、骄傲的。“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
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2)追问:他们为何悲哀?在与谁对抗?对他们来说“世界上的一切苦难”指什么?
这是狼绝望的叫喊,他们为自己种族即将遭遇灭绝的命运感到无助和悲哀。它的“不驯
服”“对抗性”的哀号是由其恶劣的生存环境引起的,是对人的肆意捕杀行为的抗争,也
达了对人类的蔑视,人类是如此的愚昧无知。
小结:这个世界曾经和现在经历着多少苦难,发生着多少对抗!不论是胜者强者,
或是败者、弱者,都共存于这个苦难和对抗的世界之中胜者的喜悦往往建立在败者的悲哀
之中,然而狂喜的胜者却不知道在败者的悲哀之后还有着某种比情感更为深沉的东西。
否体会到它,是需要具备一种客观性的。
3.自由朗读 3 小节,思考:
①文中说狼嗥“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的用意是什么?
【按:通过此问意在使学生明白不仅狼有如此的哀号,由此而引发的是整个动物世界的
哀号,体会其象征意义和符号性
②为什么把狼嗥说成是“这声呼唤”?
【按:通过此问将狼嗥的意义上升为对环保意识的呼唤。
说这一声狼嗥是“一种呼唤”。在对死亡的恐惧背后实际上隐藏着对生的渴求。狼的绝
望的嗥叫,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生”的呼唤,呼吁人们给他们一线生机。虽然“狼的
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它急切地希望我们领
到“山对狼的秘密的看法”:它是自然界的一员,和你我都是平等的。呼吁我们这些“不
教育的初学者”要有环保意识,提醒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和动物。
3.小结:
那一声狼嗥表达了狼的绝望与愤怒,是对人类的一种提醒,更是对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
关系的呼吁。大山从狼群的嗥叫中听到了动物对生存环境的忧虑;我们从那声声哀鸣中感受
到对整个世界的忧虑,包括对我们人自身的忧虑。
这使我想到电影《可可西里》中的一个画面ppt 投影)“死神如时间的流沙一样!
从刘栋的脚步上升,最终淹没了乱草般的头发他眼神中流露着挣扎、放弃、绝望……一次
人的绝境和动物的绝境的对话。
41-3 自然段的语言饱含诗意,且意味深长。试用低沉较缓的语调朗读,要求用声
表现出作者深沉的忧虑。
【按: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
积累语言更要靠读。学生只有在读书中才能学会读书。这里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体会文章诗
意的表述,加强对语句意蕴的理解。
五、联系实际,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我们为了自身的便利,忽视了环境,一直以来对环境肆意的破坏,从来没有想过要付
出代价。现在,我们知道错了。”这是好莱坞大片《后天》中的最后一番话。为何一定要
到报应后,我们才知道后悔?请让我们对身边的环境多一分关注,对生活多一点思考。
1.多媒体展示一系列环境破坏和滥捕滥杀的图片。
【按:本环节利用了多媒体的直观性,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引起学生的共
鸣,以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现状。
2.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试用下面的句式给图片配上解说词,表达自己的感受及得到
的启示。
造句:①如果……,那么……(说明不良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
②如果……,不久就会……(说明一旦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会形成新的局面。
【按: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将其与图片解说词的写作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读图和造
句写作能力。
六、本课总结:
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小鸟消失,天空不语狼的嗥叫,大山不言。他们都在
默默地思考。“像山那样思考”这一个带有祈使、号召意味的短语惊醒了无数梦中人。本
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含——人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是生态链中的一部分每一个
生物都有其生命的尊严,我们不比一座山更高贵、更高明。我们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这座
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二致。让我们学会像山那样思考,客观地、全面地思考,从长远的
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思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园。希望有一天真的能“与
狼共舞”
七、作业布置(见课后练习)
八、附板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与狼共舞
“我”的思想转变:猎杀狼:狼
狼少→鹿多→山秃草光→食草动物的灭亡破坏→?
山的思考的特点:客观、深沉的、骄傲的
含义:1.悲哀 2.蔑视→警告 3.象征“一种呼唤”
教学反思:
《像山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下“湖山沉思”板块的最后一篇文章。本专
题的设置有以下目的:一、引导学生通过研习作品,热爱自然,提升审美 品位,加强生
保护意识。二、能够掌握散文的结构特点,学会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
析散文。三、学生能够对一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并能准确概括文 意,通过比较找到文
内容、风格等方面的异同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本教学设计正是以上面三个目的作为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的这节课也基本完成了教学
目标,实现了教学构想,并且很好地体现了这套新教材的精神。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
一些波折,主要就是学生对作者生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接受上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到保护环
境,这一层转变大家都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但始料未及的是,学生对万物皆是平等的
态伦理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障碍。后来通过对文章相关字句的反复研读,引入“天
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等课外名句并加以阐释,最终通过了这一环节。这也给了我一个启
发,即以后在讲思想性较强的文章时,首先必须先让学生充分吃透文本,然后再进行延生
展。坚持“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少一点“旁门作料”。要知:本文才是本,是主料;
其他文本是末,其他文本是辅料。切莫本末倒置。(苏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