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
、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
、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教学时数:
3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寄李儋元锡》《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一、自读《寄李儋元锡》
1
、结合注释①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
783
)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
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
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
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
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
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2
、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去年春天花开时节,我与您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了,又是一年。国家的前途,个
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片,自己无法预料。面对春色,心中闷闷不乐去,
我身体多,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管辖地区,还有逃亡流落在外的民,我
俸禄而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因而感到惭愧要来,我不断地,多次月儿缺
了又,我西楼上眺望仍不见您
3
、问题研讨
苏轼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结合此诗谈谈你法。
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但并不只限于间的情感是表达自己对
人生态度:自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并非贪恋名利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
百姓贫穷,自己未尽民都有,所以他能一了事。是这
种淡泊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生至味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主要为诗恳地披露了一廉正直的封建员的
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员有典型心情。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
流亡愧俸钱两句,自代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者之”,朱熹盛称“
”,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官君子切切作此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
如仇者,得无此诗乎!
4
、背诵全
二、学《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
、结合注释了解作及写作背景
2
诗,理解大意
从城上远眺空旷荒野茫茫愁思涌了出。急风地掀动水中的
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上。上的重重遮住远望视线江流曲折像九转
。我起来百越这个身的地方虽然处于却阻滞难通
3
、问题研讨
寓哀于哀景是本诗一大特说说诗人是如何景写情的
提示一:诗人遭贬后的心情如何?
提示二:诗中写了哪些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4
归纳小
楼大” “天茫茫” “惊纷” “密雨斜侵” “岭树” “江流曲回”
百越文”所有这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通过景色
铺叙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
、课后作
本诗,预新课
第二课时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西塞山怀古
一、学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
、 解注释了解作及背景。
2
指导阅读、感体会。
3
释诗,了解大意。
1
)结合书注释,同桌互相译释诗圈点疑问。
2
)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自己获罪
被贬罪远,第征途中回
,结加沉痛表达了客死的忧
3
)、大意。
早晨向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皇上消国事中的政,病而顾惜残
阴云见家乡何处阻塞蓝关,征
你远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瘴气弥漫
4
1
)、诗中直接情的是句?什么
2
)、仔细体会“云横雪拥蓝关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景,
途中的感
明确:(
1
)、肯将朽惜残年。表自己的品格。
2
)、两句语言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子而南行,心中是
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委婉表达这情感。
云横雪拥蓝关语写天写政治恶劣上一是回,诗
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是前立马蓝关,大天,想到前艰危
因而徘徊前。“前”其是人前,字中流露英雄失
5
、 课文小
这首度概,写合一体,悲怆
艺术效果,读人感慨
面对诗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问题,又
态来面对
二、自学《西塞山怀古
1
、结合注了解作者及背景
2
鉴赏提示
诗人西塞上,面对滚滚
直接西─今)接金陵──江苏南京),
通古
王浚州,金陵王气黯收。”一开就以苍凉辽的意境将读者深深吸引
金陵王气”,国大将王浚沿浩浩大军面前
权父艰辛所创一朝有,东吴垮败史。
千寻铁锁沉,一片降幡石头。” 煞费心的“千寻铁锁
逃,石头城上投降旗幡早已高高“出”二
字分别权气奄奄日薄西山颓势垮败时的慌失措神精道
东吴由兴的特了后面“伤往事”便有了
按社会发展规规律民心这个
本的西,都会由兴盛走,这是抗拒的法
“人世几”与“从为家相互映照似平却如
响的久久回响今河家,可是
保证那令悲伤演呢形依旧枕寒流”从字面上冷峻无情,
反映出的是诗人对李唐朝“四为家”表面繁荣掩盖的深深危机的深深忧
垒萧萧芦”与依旧仿佛听到了诗人面
天发出的浩浩:人的就能长治安,出“其兴也勃也忽”的圈和
一个字的,更蓄委表达出诗随波和关
之情,使论千中回出一感人深的
《一本诗:,有笔著纸上,,无
精道,一生作,压倒元(居易)。“人世几伤往事”有上年,
4
、课文小结诗:人批判锋芒指地方怀意在警告者别
覆灭史教
5
、课后作
本诗,预新课。
课时
《自河南乱,阻饥兄弟在一因望月有感,
怀,寄上浮梁於潜七兄离及邽弟妹
《天上
一、《自河南乱,阻饥兄弟在一因望月有感,书所怀,寄上浮梁
於潜七兄离及邽弟妹
1
入课
白居易的中唐是一个多的时代,他从离家四
五年(
799
)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晋死,其部举兵叛乱。
(治所在使少诚,唐河南
的中心。漕运受阻西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
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州刺史所,第二年春在长安进士旋即
亲。这首河南乱书怀的诗,大就写这一时期。
2
体感本诗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情诗,读来如听诗人自己身的离乱之在这馑灾
深重的年代里,的家业荡然兄弟姊妹羁旅,天回首
后的乡田,一片敝的园舍在,可是胞骨肉奔波
道路之中。
3
、问题研讨
诗人是如何表达“一心五处同”的兄弟之情的
诗的前就是从“时”这一时代的难起,以亲身概括年、
手足这一具有典型苦难的现生活。
诗人以“”、”作比:手足散各在一里的孤雁
,又秋中西空而
影分为两句,一为人传诵诗人
孤雁作了象贴的比影分样传赋予
凄惶的情,深刻揭饱经乱的孤单的诗人凄惶
孤悬,情想到飘散弟妹时大家都
乡思自己潸潸泪垂这一之中
切思的心,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的诗出一地望
乡愁景,从收结诗,创浑朴共鸣艺术境界
二、自学《天上
1
、作者简介:李一生位卑病贫,深感变无,人生有生问题
心。诗作绪低境界辽阔,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
2
体感
1
)、诗作主要内容
一首游仙诗,在一晴朗诗人璀璨
开想翅膀向那美的天诗人虚构了一个曲折地表现了对
生活的向往,对当时个人不满
2
)、作者
共十,分个部分。是诗人所得的印象,结
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世界世界,后者又从世界回到现世界,一
,首接,一体。中间具体的景陆续了四个
面。
3
自己的语言体部分四幅画面,说说如何表现这瑰丽境界
面之一:月里的枝招人。
面之二:秦眺望色。
面之耕牧图景。
面之四:穿艳丽服装仙女青洲芳拾翠
述各互不然而却显一的面,都以人活体,以屋宇
龙凤等等陪衬出天上闲适的生活,以与人对比。诗人巧妙地把
人结使理想可以的物而显得深
隽永又有生注。
、比较韩诗在想感情上的差异
提示:结合创作背景柳一愁思弥漫无比,对恶势力进了有
诉;身之语虽不哀,有
”的
四、作
1
、背本专题
4
首教读
2
、课后积累与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