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导向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
——以“盐类的水解”为例
王海富
(南京市金陵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05)
摘要:立足于高二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比分析不同版本教材相关内容,探究任务导向的盐
类水解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任务导向;盐类的水解;教学实践
一、 主题内容及相关研究
盐类的水解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学生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认识
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在物质检测
化学反应规律研究、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 版 2020 年修
订)》
[1]
还增加了离子反应与平衡的应用的要求,包括“能调控溶液的酸碱性”“能综合运
用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实际问题”等基
于真实情境的学业要求。关于必做实验,使用“盐类水解的应用”这一具有鲜明应用取向
的表达方式,而非“探究盐类水解的规律”,突出了重视真实任务情境、强调知识应用的
特点
[2]
。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该内容的呈现也各有特色。人教版教材以“水溶液中的
离子反应与平衡”为小标题。设计了“探究”和“思考与讨论”等多种活动形
式。重点介绍盐类水解的知识,涉及水与盐之间的作用,应用化学平衡理论建
立盐类水解平衡,得出盐溶液呈酸性、碱性的原因及其应用。
苏教版教材以“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小标题。设计为首先实验探究盐溶
液的酸碱性,认识盐溶液并不都是中性;其次是归纳不同类型盐溶液显酸碱性
的微观原因,认识盐类水解的本质;最后是“盐类的水解”概念定义、概念表
达及概念应用。
鲁教版教材以“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为小标题。设计为首先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盐
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微观原因,认识盐类水解的本质、规律;其次通过实验和讨论,推测影
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最后通过泡沫灭火器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利用“盐类的水解”原
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笔者认为,教学时应充分挖掘不同版本素材,从宏观现象(不同盐溶液的 pH)入手,
围绕溶液中存在的粒子、粒子之间的反应、水解平衡的建立及其移动等微观本质,借助实
验手段让学生从宏观辨识走进微观探析,理解盐类水解的规律;注意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
活,综合运用水解知识,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观念。
二、 学生认知及教学目标研究
从学生素养提升角度看,需要关注:(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盐的组
成和结构上预测、探究验证盐类溶液的酸碱性,理解组成盐的离子在水中的反
应规律;(2)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以任务导向为前提,项目驱动盐类水解教
学,发展学生建模观念;(3)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盐类
水解的本质和内在规律;(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初步具备利用盐类水解知
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社会责
任感。
从学生可能存在的模糊概念和教学难点角度看,需要增加探究实验中加水、
盐酸对氯化铁水解平衡的影响。学生在理解弱电解质概念与盐、水电离形成的
离子之间反应的内在联系;盐的水解常数与水的离子积、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之间的定量关系方面可能会存在困难。
三、 教学设计思想及创新点
从探究氯化钠、碳酸钠等盐溶液的酸碱性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讨论,引导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中化学认知模型建构的实践研究》(D/2021/02/540)阶
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