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1
发现人类思维的脉络
—《原电池》教学实践与思考(上)
江敏 南京市金陵中学(210005
摘要 原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以往的教学中人们常常
从原电池装置中电流的产生,就判定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本节有关《原电池》
的教学中,在基于能量守恒的基本观念基础上,用实验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真实
性,同时在建立负极材料消耗的定量模型的基础上,发现并理解人类研制和开发化学
电源过程中所走过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化学能与电能 转化效率 电容量 化学电源研制的思维模型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经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对蚂蚁的行为进行过有趣而细致的观
察。有一天,他在住所的浴盆附近发现有一些蚂蚁在活动,“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对自己说。他在浴盆的另一头放了些糖,坐在旁边看了一下午,终于等到有一只蚂蚁
找到了糖。一旦蚂蚁发现到糖的所在,他就拿起准备已久的彩色笔跟在蚂蚁的后面画,
这样便可知道它返回蚁巢的痕迹是什么形状(以前的实验使得费曼知道蚂蚁不会受到
铅笔痕迹的影响)。由于这只蚂蚁在回家途中好像有点迷路,因此画出来的线有点曲
曲折折,不像一般的蚂蚁痕迹。
当下一只蚂蚁找到糖,开始往回走时,他用另一种颜色来描下它走过的路径。
时他发现第二只蚂蚁跟随第一只蚂蚁的回路走,而不是沿着自己来的路回去。费曼的
想法是,当某只蚂蚁找到食物时,它所留下的痕迹要比平常闲逛时所留下的要强烈得
多。第二只蚂蚁走得很急,大致沿着原来第一只蚂蚁的痕迹走。不过由于痕迹歪歪扭
扭,而它又走得太快,因此常常“滑”出痕迹之外。但当它到周围乱闯时,又常常找
到正确的痕迹。总之第二只蚂蚁回家的路线,比第一只蚂蚁走的路线直得多。随着一
只只匆忙又大意的蚂蚁走过这条通道,大约用铅笔跟踪了八到十只蚂蚁之后,痕迹得
到了“改进”,愈来愈直了。
想象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行为,在某些程度上与蚂蚁寻找回家的
路径的行动方式,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先行者在眼前一片黑暗的情景下,其行动只能
是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尝试;后来者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可以透过浓雾
隐约发现前行的路;随着实践的增多、认识与反思的深入,人们就有能力越来越清晰
地看见前景广阔。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2
由此引发对教学的启示,就是将化学史融入化学教学之中,其用意大约可分为三
个层次:一是可以使学生了解一段史实;二是可以使学生理解对相关问题认识的起点
和解决的过程;三是可以使学生在历史的回顾中发现在偶然性中蕴含的必然规律。
就整个中学而言,化学知识的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
一个逐渐丰富、循环上升的过程。在《化学·必修 1》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相关学习
过程学生经历氧化原反存在转移证实这既《化
学·必修 2》学习原电池原理的起点,也是将学生的视角自然延伸至原电池工作过程
中的能量转化问题的生长点。
有关《原电池》的教学,分四个层次展开。
1.原电池装置中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实验证明
这是一个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实验。教师请学生完成 Zn 2mol/L 硫酸反应的实验。
实验中学生们观察到的最显著的现象就是 Zn 粒表面有气体产生。教师和学生的讨论
就此就开始了。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有气体产生,但是在这显性的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不曾观察
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们依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书写中或在思考中发现,原来伴随着气体的产
生,不易察觉的是 Zn 的溶解。
有没有同学还有其他的实验现象需要阐述?
“反应是放热的!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实验体验,有着良好实验素养的学生们
很自然地会用手摸一摸试管,发现试管是热的。刚刚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所认
识的学生,马上意识到这是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总和高于生成物能量总和的表现。
因伴随着物质的转化,这部分化学能就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在反应物向产物转化
的同时,部分化学能也转化为热能,这是同一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是否还有其他的潜在变化我们不曾发现?
熟悉的置换反应以及对化学反应过程的理性思考,有些学生会认识到这是一个典
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因而反应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电子转移。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3
当标出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以后,能用实验证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
电子转移吗?
学生们回顾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时
的情景,迅速将 Zn 粒置于培养皿中,加入
少量的硫酸,将呈 U 型的 Cu 丝一端触抵 Zn
粒,一端浸没于酸液,观察到浸没于酸液的
另一端有气泡产生(图 2。这 即为铜丝中有
电子通过的信号。
教师接着追问:当铜丝中有电流通过时,还发生了什么?学生对此感到比较茫然。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组实验吧,教师说。
实验前教师向学生作了相关的简要说明:实验中用 Mg 条代替 Zn 粒是因为反应
速率比较快,实验现象明显(Mg 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反应的热效应会更加显著,同
时反应速率较快,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反应时间过长造成的热量散失。但反应的本质都
是活泼金属与 H
+
发生的置换反应)
取等质量的两小块 Mg 条,各取 15mL2mol/L H
2
SO
4
溶液,置于相同的烧杯中,
将两小条 Mg 条分别夹在铜丝弯成的螺旋线中(铜丝密度较大,夹持 Mg 条有助于
Mg 与酸的接触与反应,而相同的铜丝螺旋线是保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A 烧杯中仅用 Cu 丝夹持 Mg 条直接与酸反应B 烧杯中,将铜丝的两端分别卷
成螺旋线,a 端夹持 Mg 条,实验时铜丝两端同时浸没在硫酸中。可以肯定的是,铜
Zn +
2H
+
== Zn
2+
+ H
2
2e
-
隐性)锌溶解 有气体产生(显性
溶液的温度升高 新的观察视角
电子转移 化还原反应 对反应的理性认识
1 对熟悉的反应的渐次分析图示
Cu
Mg
Cu
H
2
SO
4
溶液
Mg
A 烧杯 B 烧杯
3 用以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对照实验
a b
培养皿
锌粒
稀硫酸
铜丝
2 用来证实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
的简单实验。
Cu丝接触酸液的另一端,
出现气泡。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4
丝中将有电子通过,使得 b 端的铜丝上会有气泡产生。
1 用温度传感器测量 AB 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变化
虽然使用的两支不同的温度传感器的基础温度不同,但是依旧可以看出 B 烧杯中
溶液温度升高的幅度较小。由于在 AB 两烧杯中消耗的 Mg 条的质量是相等的,反
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也应相等,因此 AB 两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幅度也应该相同。
为什么 B 烧杯中溶液温度升高的幅度比较小呢?
仔细观察 AB 两烧杯中的装置,有学生认为,也许在 B 烧杯中长长的铜丝恰恰
可以将 Mg 与酸反应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空气中,使得 B 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降低?也有
学生认为,B 烧杯与 A 烧杯相比,多一个螺旋状的铜丝电极,是否会因为铜丝电极吸
热使得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降低?
为此教师在 A 烧杯中增加一个与 B 烧杯中相同的两端带有螺旋 Cu 丝的导线(可
以起到向空气中散热的作用),此时 A 烧杯与 B 烧杯相比相当于多一个螺旋状的 Cu
丝电极,将更加不利于 A 烧杯中溶液温度的升高。重复上述实验(质量相同的 Mg
溶于 15mL2mol/L H
2
SO
4
溶液中),实验结果依然是 A 烧杯中溶液温度升高的幅度
比较大(由于 Mg 条质量不同,所以升温幅度与前面实验不具有相关性)
2 改进后的溶液温度变
如果说,A 烧杯中的温度升高的幅度表征了 Mg 条与硫酸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
为热能的总和。那么 B 烧杯溶液温度升高的幅度降低,意味着溶液从 Mg 与酸反应过
反应前
温度()
反应后
温度()
温度
变化值()
A
28.4
38.8
10.4
B
26.5
33.4
6.9
反应前
温度()
反应后
温度()
温度
变化值()
A
28.4
34.6
6.2
B
26.5
30.3
3.8
4 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变化
5 改进后的对照实验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5
程中直接捕获的热能减少,缺失的那部分能量表现为当电子从 a 端通过导线流向 b
时,铜丝中将形成电流,可以向电路提供电能。若将电流通过的导线想象为一个小电
子器件,电流通过时就将做电功。这部分电能做电功时将转化为热能(Q=I
2
Rt),
但由于它是散失在空气中,所以 B 烧杯溶液温度升高的幅度较低。
讨论中仍有学生质疑:实验中可以观察到 A 烧杯中不仅 Mg 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而且 Cu 丝的表面也有大量气泡,这不也有电子流动而产生电流吗?为什么 A 烧杯中
溶液的温度升幅始终比较高?
这是因为 A 烧杯中即便从 Mg 条到 Cu 丝有电子流动并产生电流,但是电子在流
动中所作的电功,其最终将转化为的热能还是全部被硫酸溶液吸收。因此烧杯 A 中温
度的升幅依旧可以表征 Mg 条与硫酸反应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总和。
曾经熟悉的 Zn 与酸所发生的置换反应,在以上的讨论和剖析中逐渐的层次分明
而清晰起来。显性的气体产生与隐性的锌粒溶解相伴;物质转化的同时又与能量的转
化随行,而在潜在的电子转移过程中,通过建立有序的电子转移的路径从而改变了能
量转换的形式。B 烧杯中发生的存在着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确实构成一种能够将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基本认识
以下的讨论是以在锌氢原电池的理想模型中展开。
2.1 更正一个不合理的概念
右图所示的装置通常被人们称之为锌原电池
之所以有这样的名称,是因为根据原电池的两极材料
命名的。
基于对原电池反应原理的理解,学生们可以判断
电极反应分别为:
Zn +
2H
+
== Zn
2+
+ H
2
2e
-
隐性)锌溶解 有气体产生(显性
溶液的温度升高 新的观察视角
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 对反应的理性认识
6 Zn H
+
反应的整体认识
有序
电流 电能
7 锌氢原电池的理想模型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6
负极:Zn -2e
-
= Zn
2+
,正极:2H
+
+ 2e
-
= H
2
↑。
教师请学生们设想如果将 Cu 电极改为石墨电极、Pt 电极或者 Fe 电极等,是否会
改变原电池的反应原理?依据对金属活动性知识的认识,学生们认为此时的正极反应
仍然是 2H
+
+ 2e
-
= H
2
。这就说明正极反应并不因 Cu 改变而发生变化,可见将此原
电池称之为锌铜原电池并没有反映出此电池反应的本质,而称之为锌氢电池应该是更
加合适的称呼。
同时基于以上分析,学生对原电池中电极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入:电极并不仅仅
指用以导电的材料,电极应该是由电极反应物和导体共同构成。
2.2 建立对原电池的整体工作状态的认识
作为学科性知识的教学,电极反应、离子迁移以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都是学
生在学习中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学生们在对照实验
的反复讨论中,已经逐渐熟悉了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在此基础上不难理解在原电池工作过程中,因正极
断有 H
2
析出、可以断定负极将不断有 Zn
2+
溶出,溶液
中就将存在 H
+
以及继而产生的 Zn
2+
将向正极迁移,
与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的定向流动相互配
的闭合电路。同时,溶液中的阴离子主要担当平衡溶
液中阳离子的角色,并不承载传送电流的主要任务。随着反应的进行,H
+
的消耗、Zn
2+
的产生,c(Zn
2+
)逐渐增大、c(H
+
)浓度逐渐减小,溶液整体的 pH 逐渐升高。
3.真实反应与理想模型比对中的困惑与解决方案的研讨
然而,学生在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之后,再将培养皿中的溶液与锌粒接触之
后,眼前的实验现象,又使他们产生新的困惑。
理想的原电池装置应该表现为这样的现象:Zn
直接与酸接触时,Zn 粒表面将有气泡产生;当 Zn
表面与 Cu 丝接触构成原电池以后,Cu 丝浸没于酸的
气泡,说导线 Cu
丝的 b 端,既然电子已经由 a 端向 b 端迁移,Zn 粒表
面就应该没有气泡才是。可真实的实验现象是 Zn 表面
依旧有气泡产生,似乎并不见明显减少。这是怎么回
事?
8 对原电池整体工作状态的认识
Cu b 端出现气泡时,Cu
a 端触抵的 Zn 粒表面依旧
有大量的气泡。
9 Zn-H 原电池的真实实验情景
a b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7
依据对实验的观察,想象中对反应的微观过程的追溯就这样发生了:
Zn 粒表面“不理想”的现象得到初步解释之后,不禁要追问:Zn 里表面产生
气泡果是学生已经面对实验成的对化能转电能
的基本认识,所以不难理解当外电路有电子流过时,这部分化学能将转化为电能;
Zn 与酸的直接反应将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因此,Zn 表面气泡的出现,就是该电池
以消耗 Zn 和酸为代价,以获得电能的过程中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的信号(其实这也是
一种显性的“漏电”方式)
设想如果能将 Zn 丢失的电子尽可能多的甚至全部从外电路流过,这样原电池工
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效率就将提高。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
问题的产生源于原电池工作过程中的缺陷,问题的解决自然与这种缺陷产生的原
(a) Zn 片与 Cu 片以导线相连,同时浸入酸溶
液中时,因为 Cu 片表面会有气泡产生,可以
想见 Cu 片周围有大量 H
+
的存在。
(b) 看见的是 Cu 片上 H
+
的电子产生 H
2
看不
见的是 Zn 片上 Zn 失去电子形成 Zn
2+
而溶于
水。
(c) Cu 片上电子的影响,溶液中的 H
+
正极
迁移,并且 H
+
Cu 片表面捕获电子,由 H
原子结合产生H
2
分子,聚集形成 H
2
的小气泡,
Cu 片表面逸出;锌片上 Zn 失电子变为 Zn
2+
溶于水并逐渐向正极扩散。—这就是理想的
电池工作的微观过程。
(d) 酸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H
+
,浓密的 H
+
同样也
围绕在锌片的周围,不是能够立即远 Zn
全部迁移至 Cu 片的附近。
(e) Zn 片周围的 H
+
就将直接在 Zn 片表面捕获电
子,……形成 H
2
气泡。这就是 Zn 片表面仍
然有气泡产生的原因。
10 原电池装置反应的真实过程追溯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8
因相关。Zn 粒表面产生气泡就是因为 Zn H
+
接触所致,而在原电池工作时,H
+
本是要不断向正极迁移的,如果能有一只无形的
“手”将溶液中的 H
+
都快速地(或提前)从 Zn
周围“推开”并且推向正极,这样是否就可以解
Zn H
+
直接接触反应的问题?在学生们的想
象中,将原电池的装置变为图 5 的结构就能很好
地解决电池工作的能量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教师展示了同学们的设计: Zn 片插入 ZnSO
4
溶液中,Cu 片插入 H
2
SO
4
溶液中,
Zn 片和 Cu 片用导线相连。实验现象出乎学生的意外:导线中间的检流计指针并没有
发生偏转,这就意味着电路中并没有电子通过,亦即此时并不能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
转化。
虽然实验的装置是陌生的,但是从电子的流动和溶液中离子迁移的分析中,学生
还是找出了问题的症结:这就是上述装置中两烧杯间出现了断路。如何将两烧杯中的
电解质溶液连接起来呢?
为此学生们再次展开了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设计
这样新的装置,在两烧杯中间钻个小孔,用导管将两
烧杯电解连接;导中可充棉
花,既可以被两侧的电解质溶液浸润,同时也需要防
止两侧的电解质溶液迅速地扩散混合;因为想象中刚
刚将 H
2
SO
4
Zn 片的周围推开!
此时教师出示了一件有趣的小仪器,这是
一个装有用 KCl 溶液浸润的琼脂的 U 型管。
将其倒插入两溶液之间,此时检流计立即出现
偏转!重复,U 形管拔出,检流计归零;U
管插入,检流计偏转!想象中的设计付诸实践
以后并获得成功,学生们是喜悦的。
此时上述装置中发生的变化,在学生们眼
里已经变得是那样的条分缕析:Zn 失去的电
子,生成的 Zn
2+
溶入 ZnSO
4
溶液中,电子则
通过导线流向 Cu 片,H
2
SO
4
溶液中的 H
+
11 Zn H
+
分隔开的一种设想
12 学生想象中的能提高能量
转化效率的原电池装置
13 想象中的实验装置得以实现
14 新型电池的完整工作状态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9
Cu 片表面得到电子,产生 H
2
。右侧 H
2
SO
4
溶液中因 H
2
的析出造成的正电荷的缺失,
会引发 U 型管中的 K
+
H
2
SO
4
溶液中迁移,U 型管中正电荷的缺失,以及左侧 ZnSO
4
溶液中因 Zn
2+
的溶入造成正电荷的富余,会使 Zn
2+
迁移入 U 型管并向右侧烧杯迁移。
至此形成完美的闭合电路。
学生们意想不到的是,在以上的观察、想象、讨论以及实践中,他们就已经迈上
了人类探索原电池开发与利用道路的起点。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丹尼尔电池的出
现就是用来解决电池工作时能量转化效率的基本方法之一。虽然丹尼尔电池是以锌铜
电池为原型设计的,但是丹尼尔电池构造出现的缘由以及丹尼尔电池设计中的思维过
程,与今天学生所经历的是一致的。随后,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路看着人类开发
利用原电池历程中的美丽风景。
4.在现实与历史的交互中发现化学电源研发中的多元选择
教师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当初步解决原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效率以后,人们关
注的下一个问题将是……? 生活中繁多的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电池是学生们再熟悉
不过的了。为此他们很容易想到电池的耐用问题 也就是电池的电容量。
如何解决电池的电容量问题呢?
从直觉上学生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将电池做大,亦即扩大电池的规模。这又几乎与
历史上化学电源的发展过程不谋而合,十九世纪初从化学电源诞生之日起,为提高电
池的电动势、扩大电池的电容量,最早采用的就是用串联电池组的方法,这就是著名
伏打电堆(伏打—意大利物理学家) 这是从开放条件下(数量扩大)解决电容量
问题的视角。
但是当我们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时,都希望产品向小巧、轻薄的方向发展,
如何在质量获体积一定的条件下,提高电池的电容量呢? 这是在限制条件下解决
15 a伏打电堆的实物,为防止垒高的伏打电堆倒塌,中间的竖杆穿过 Zn 片和 Cu 片中间的圆孔,四周的
竖杆起到固定的作用。b)伏打电堆构造示意图。c)意大利发行的纪念伏打的邮票,右侧是伏打电堆。
一组单元
电解质溶液
Zn
Cu
a b c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10
电池电容量问题的视角。
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出了一个貌似游离的问题:等质量的短周期金属
单质,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请将其按照放出 H
2
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加以排列。
这曾经是化学学习中的经典习题,学生们经过相关的计算和推理,发现上述问题
似乎可以转换为以下的命题:当有 1mol 电子发生转移,所需要金属的质量按由少到
多的顺序进行排列。排序是如此有趣,自然就从短周期元素向长周期元素拓展开来:
有没有比上述金属材料更轻的负极反应物?学生们仔细思考以后,发现真是太有
趣了,所谓上述命题的标志物—H
2
,竟然就是摩尔质量与价电子数之比最轻的物质。
如果说金属 Be 是因为其它的一些因素不适合作为化学电源的负极材料,尤其特
殊的原因。那么当教师标注了使用相关金属做负极反应物的化学电源研制使用的年代
以后。学生们真是惊讶了!
没想到如此经典的、简单的习题背后,承载着如此重大的历史使命。如果说人们
在化学电源的研发中,一个重要的主线就是寻找和追求单位质量电容量高的物质,
么一路走来,其历程就像蚂蚁寻路一样,虽历经曲折,但是最终逐渐走向高电容量物
质的极限。
纵观人类研发化学电源的历史,还会有新的思考:为什么最早的化学电源的负极
材料会选择 Zn 呢?虽然在在实际生活中,确实可以感受到锂电池比铅酸电池轻便很
多,但是铅酸电池依旧在动力车中广泛使用?为什么人们仍然会研制以 NaMgAl
为负极材料的化学电源。
虽然无法准确知道十九世纪初的西方工业生产发展的具体状况,然而一份 2010
Be Li Al Mg Ca Na Fe Ni Zn K ...... Pb
短周期金属元素 Be Li Al Mg Na
16 元素的摩尔质量与价电子数之比(M/n)
2
9
1
7
3
27
2
24
1
23
2
9
1
7
3
27
2
24
1
23
2
40
2
56
2
59
2
65
1
39
2
207
继续向长周期金属元素拓展
H
1
1
17 选用不同金属(包括非金属单质 H
2
)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研制的年代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11
年中国除产量最高的钢铁以外,基本金属产量统计表,可以使我们初见端倪。
2 的数据至少说明金属资源的日常 3 2010 年中国基本金属产量统计
生活中的地位。在十九世纪初,人们还不
具备大量获得金属铝的能力,锌显然是最
容易接触到的活泼金属,加之锌与酸反应
时不温不火的性质,也许这就成为人们最
初选择 Zn 来研制原电池的缘故。
随后研制的与 FeNiPb 等金属材料
有关化学电源,显然在一定程度上都与金属
资源有关。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各种化学电源的基本性能,就能够发现化学电源研制过程中不
同的价值取向,造就了不同的化学电源研制的选择性。
同时也就更能理解化学教材选择锌锰干电池(它代表着化学电源研制的起点,
时也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碱性电池的原型)、铅酸电池(汽车是如此深入地影响着变
革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车载电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燃料电池(未来能源的发
展方向),作为化学电源的代表加以介绍的意义之所在。
5.对实验的反思
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再次向学生展示了这样一个实验:Zn 粒与酸反应,向
应着的溶液中滴加几滴 CuSO
4
溶液,Zn 粒表面颜色变深,同时产生氢气的速率显著
加快。熟悉的反应原理(当向溶液中滴加 CuSO
4
溶液以后,Zn 将优先与 Cu
2+
发生置
换反应,置换出的 Cu 附着在 Zn 表面)切实的感受(反应速率显著加快)使学生可
以深刻理解 Zn Cu 形成的微小原电池有利于加快反应的速率。
反思能量转化中的对照实验,学生们终于明白在 A 烧杯中 Mg 条用 Cu 丝夹持的
意义不仅仅就是为了起固定作用,而是与在 B 烧杯中一样,Mg Cu 丝也构成了原
电池,保持了反应速率的一致性(这也被实际的实验所证实)
金属
年产量(吨)
精炼铜
4793000
电解铝
15650000
5265000
4316000
214086
830000
18 化学电源的发展之路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12
在费曼的故事中还有一个未曾叙述的隐情:费曼通过描绘蚂蚁回家的路经,就想
象后面的蚂蚁之所以能够越来越直接的寻找到回家的路,是因为前面的蚂蚁可能分泌
出某种物质,对后面的蚂蚁起到引领的作用。若干年以后这种物质被分离出来,人们
称之为“信息素”
回眸历史,虽然人类研制电池的征程是具体而曲折的,但是无论是后来者的继承,
还是先行者的开拓,在化学学习或研究中注重观察实验、富于想象、建立思维模型,
这样人们就容易找到“最粗”的那条“回家的路”这里思维过程与思维模型就是
人类活动中的“信息素”
参考文献:
1.《 别闹了·费曼先生 科学顽童的故事》 (美)R·费曼著 吴程远译
生活·读书·新知书店 1997 12 月第 1
2《化学电源—原理、技术与应用》 陈军 陶占良 苟兴龙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1 月第 1
注:
原文刊载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 1~2 期,人大复印资料 2015.04 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