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发表于 2015 年第 1~2 期
第1页
发现人类思维的脉络
—《原电池》教学实践与思考(上)
江敏 南京市金陵中学(210005)
摘要 原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在以往的教学中人们常常
从原电池装置中电流的产生,就判定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本节有关《原电池》
的教学中,在基于能量守恒的基本观念基础上,用实验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真实
性,同时在建立负极材料消耗的定量模型的基础上,发现并理解人类研制和开发化学
电源过程中所走过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化学能与电能 转化效率 电容量 化学电源研制的思维模型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经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对蚂蚁的行为进行过有趣而细致的观
察。有一天,他在住所的浴盆附近发现有一些蚂蚁在活动,“这个机会太难得了!”他
对自己说。他在浴盆的另一头放了些糖,坐在旁边看了一下午,终于等到有一只蚂蚁
找到了糖。一旦蚂蚁发现到糖的所在,他就拿起准备已久的彩色笔跟在蚂蚁的后面画,
这样便可知道它返回蚁巢的痕迹是什么形状(以前的实验使得费曼知道蚂蚁不会受到
铅笔痕迹的影响)。由于这只蚂蚁在回家途中好像有点迷路,因此画出来的线有点曲
曲折折,不像一般的蚂蚁痕迹。
当下一只蚂蚁找到糖,开始往回走时,他用另一种颜色来描下它走过的路径。此
时他发现第二只蚂蚁跟随第一只蚂蚁的回路走,而不是沿着自己来的路回去。费曼的
想法是,当某只蚂蚁找到食物时,它所留下的痕迹要比平常闲逛时所留下的要强烈得
多。第二只蚂蚁走得很急,大致沿着原来第一只蚂蚁的痕迹走。不过由于痕迹歪歪扭
扭,而它又走得太快,因此常常“滑”出痕迹之外。但当它到周围乱闯时,又常常找
到正确的痕迹。总之第二只蚂蚁回家的路线,比第一只蚂蚁走的路线直得多。随着一
只只匆忙又大意的蚂蚁走过这条通道,大约用铅笔跟踪了八到十只蚂蚁之后,痕迹得
到了“改进”,愈来愈直了。
想象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行为,在某些程度上与蚂蚁寻找回家的
路径的行动方式,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先行者在眼前一片黑暗的情景下,其行动只能
是带有一定盲目性的尝试;后来者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可以透过浓雾
隐约发现前行的路;随着实践的增多、认识与反思的深入,人们就有能力越来越清晰
地看见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