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教学的着眼点在哪儿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例谈
吴国锋
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哪儿?这似乎已经不成问题,但对这不成问题的“问题
还有谈一谈的必要。
一、“问题”的由来
以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教学为例来说。
有关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一句,一
老师这样说:“第一个‘老’和第一个‘幼’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指动词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意思。意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叫意动词。意动词首先由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后边带上宾语,
也就临时具有了动词的语法功能。本句中我们可以把它们翻译为‘以……为老’、‘以……
为幼’。解释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到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的区别。意动用法表示一
种主观看法,都不改变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的性质状态……”
这位老师历时两课时,立足于解词释义,逐句串讲。文章的思想、情思几乎全化解成了
各种“用法”,一幅美好的王道乐土画卷被演绎成一大堆名词术语。孟子的王道理想在纸堆
里枯萎了,生机勃勃的学生被当成了装载术语的机器,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人们的
野。
情”
‘道’”。他们只着眼于字词句章,概念术语满天飞,把机械地解词释义作为语文学科唯一
的教学目标。在标准化考试的束缚下,语文课堂教学仅仅侧重于语言词义的机械操练,语文
教学更成为一种纯技术的处理。这种处理破坏了文章的完整性,完全丢弃了文章的情理,忽
略了文章的主旨、韵味和情调。学生反复演绎的是一堆形式的东西,语言所承载的美好情思、
沉哲理,都被七零八落淡无久而久之,语文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书匠,语
文课应有的情思和神采荡然,语文课的文化色彩黯然失色但是,语文科毕竟
它学科。
、“问题”的问题
关于语文教学,具性和人文性之由来已
:“道文不,文道不生。韩愈把“传道”于“受业”之首。
志公先生说:“语文是具,不过这个东西;语文和思想
文道统一。传统语文到现代语文,有旗帜鲜明地把文章所承载的容放在首位。
我国语教育强具性和人文性的和统一。都不可偏废一味调语文的具性,
来学科教的“立德树人”?
材呈的文本,一个几乎了整的所有特。我国传统语文教学
读书作文、人的一性,语言、情思 思想的一性,十分重视知识和思想教
调立德树人,调文道不可偏废调“”、“情”、“意”的高度统一,
上把文章容,感悟文中出的情感与道理。这种思想使传统语文教学本具有
重的教育氛围
是传统语文也现代语文学科区别于它学科最根本的特点。语文学科教学
不可忽略的是:思想的传,情培养,道熏陶心灵塑造各种形式的语言讲解
练,主要是提高的功能,所承载的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华。这里有智慧
的思想,为人的准;有之事,美好之有动人之情,人之理;
有对谬误批驳,对丑行的指,对后的嘲讽 学生求真理、懂爱憎
大义,语文教师旁贷片面地解字词句章,显然隔断了历,语文教学的着眼点
了。对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来说,无论面原因还是主观原因,都有理由无视教
呈现的有的思想,无视课堂内外渴望成人、渴望的一学子。“问题”的症结
片面追求了“具性”,完全弃了学科的“人文性”。
、“问题”的启发
传统语文,教法上以诵读熟读文为学语文途径让受育者读体会
文意、文思、培养记诵积累语言材料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传统语
我们下了特的、之有的“读书法”。我们足可以汲取精华。
·天道》说:“语有也;语之所随者,意也。意有所,不可以言传。最早提
出“只能意,不可言传这一观点。后来朱熹独辟蹊径采用了法——“涵泳”。他说
语或中或要之遽论涵泳玩索之当。”
类·性理》)清代曾把“涵泳”法之为最恰当的“读书之法”。
涵泳
”。怎样“涵泳”?抑扬顿挫绘声绘色朗读感知领会理解、欣赏激发
、把文章深的好法。
对于文化经典十分强的作用。“书读千自见”就是主过反
把无文字变成语言谐婉转的旋律的意
形式美,出“情”,出“理”,上把文章容。解和分析让语文课堂
味。我们为什么不把琅琅书声学生,还课堂?我们为什么不学生整
出情,出理?
语文打开人们深处奥秘的一把钥匙是人向世界敞的一窗户
我们有理由思想火花在一堆“概念”、“术语”中熄灭吕叔湘先生说:“语言本
质上是一文科学,它也别的人文科学一样,可量利用技术科学的助进
作,但是它自身变成一技术科学。”
注重经典文化传承。由看来,文化经典教学,我们完全可以假借统语文
在形
“道”,两重。这样应文化传承的要,语文学科本的教学
202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