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
一是“雷人”心理。
早就有人指出,人民群众是最伟大的语言学家,这话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前所
未有的体现和最充分的证明。在网络热词的创造者一方,以前通常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而今则是“语不雷人死不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惜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制造出各式各
样的新奇乃至于怪异的形式;而就接受和使用者一方来说,往往也是喜闻乐用、趋之若鹜。
我们甚至可以说,“雷人”已经成为全民话语时代的一个显著标签。
二是“调侃”心理。
这一心理经常借助于游戏性的语言形式来实现。语言有游戏功能,传统的字谜以及回文
诗等都是,而现代人借助新的媒体形式,在新的社会意识和心理的牵引、作用下,更是把语
言的这一功能发挥到极致。然而,这里的调侃早已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文字游戏,而更多地
表现为一种心理层面的无奈、排遣与宣泄。看一看、想一想“逗(豆)你玩”吧,人们对绿豆
涨价的不满和无奈,竟然采用了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有人把无房、无车、无女朋友的“三
无”男青年称为“低碳哥”,相应的也有“低碳姐/妺”,堪称现代版的黑色幽默。
三是“山寨”心理。
当今的“山寨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它的实质一是“拿来主义”,
二是从众心理。网络热词创制及使用中的山寨心理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借用与改造已有形式
(如谐音改字,类推仿造等),另一方面表现为更多人的即时接受、使用和传播,由此往往
造成了某些网络热词一时的“井喷式”爆发。
四、我们和“热词”
1、你平时说话、上网、写作文(博客、微博)时会使用网络热词吗?
2、你觉得网络热词能准确表达你想表达的意思或想法吗?
3、你使用网络热词是图好玩,还是一种无意识的跟风?
4、你是否会创造或参与创造、传播网络热词呢?
明确:
网络热词是一种民意表达,这种表达是自我意识的自然流露,是对社会现象的发问,
目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对民生热点的关注、对不良现象的批评。
尽管我们说网络热词是一种社会表达。但网络生态异常复杂,不可避免会出现泥沙俱下
的现象,出现低俗化、过度阐释、泛娱乐化等问题。那些“泥沙”之流,是一些无聊者的恶搞
和游戏,甚至是网络热词推手的别有用心,它们只能昙花一现,注定没有生命力。而那些诸
如“我爸是李刚”、“躲猫猫”等颇具显示讽刺意义的热词,将会成为未来中国社会难以忘
却的集体记忆。
源自网络,融入生活。网络热词产生之初,就像一种社会方言,有其特定的发源地和特
定的使用人群,它由网络催生,并被网民大量使用。而如今,网络热词不仅被各大传统媒体
争相转载使用,更日渐被除网民之外的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使用,这反映出网络热词的一种
发展趋势,即它由一种“社会方言”正变成一种“社会共同语”。如近期《人民日报》头条标
题使用网络热词“给力”之后,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给
力风”。而一些热词在二次、多次传播中仍经久不衰,如“囧”“雷人”“山寨”等词语已
经成为我们经常使用的日常词汇。
网络热词是互联网时代产生并与之相适应的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它真实
地折射出这个时代大众的社会诉求和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未来的发展轨迹,也
必然与时代需求与发展走向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