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有机结合之探索
——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例
南京市金陵中 苏志文
高中文言文教学常见两种模式:一是把文言文教学定位为教学生弄懂字词意
思,读懂课文句意。与此相适应的教法是不厌其烦地采用逐字逐句串讲,语法现
象的分析归纳。整个课堂可以说是“言”之无“文”。一是不齿文言文的字词句
教学,于是取“文”“言”或轻“言”文”其主要教学形式是诵读文章、
归纳内容、探究思想、拓展延伸、模拟写作、情景再现等。整堂课热闹非凡,
难见实效。
还有一种文言文教学虽认同”“的并重、”“的结合,但在内容的选
择,方法的运用,过程的预设等方面”“的机械结合。体现在:内容上,
更多的是指向字词教学、内容的归纳概括,更多的是文章谋篇布局的分析、
写作技法的简单归纳;方法上,或简单叠加、缺乏关联,或机械组合、先言后文;
程序上更多的是先逐字逐句讲解,然后内容技法归纳概括;时间上,
七三分段,千篇一律。
本教学设计,旨在《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有机结合,是文
言文教学“文”“言”有效结合的一次探索。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始、穷、凡、就、异等实词意义;而、之、为三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归纳整理文言字词、特殊句式。
2、感受品味作品中准确、独特的语言。
3.了解作者的处境,品味西山的独特之处,理解作者获得的独特的精神感悟。
教学重点:
理解柳宗元在西山之游后获得的精神体悟。
教学难点:
两段文字之间内在的联系及西山对作者心理上所产生的巨大冲击。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车马喧嚣之中,身心疲惫之时,我们要给心灵放个假,留给自己一些时间,
一点空间,用素净明澈的心静静地看外面的世界,谛听自然与心灵的物语。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试着共同走进他笔下的永州山水,
走进他的精神世界,谛听他与自然的一段心灵独白。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2、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3、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三、文本细读
自由诵读,然后思考众山之游与西山之游的差别所在。先用文章原句回答,
然后阐释。
1)前后作者情绪有何不同?
①前:“僇人”“恒惴栗”“其隙也”
作者为何“恒惴栗”?
明确:21 岁中进士,26 岁得官,33 岁参加改革失败,同伴中有被杀、遭贬。
柳宗元九月被贬邵州司马,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柳名义上仍是官员,实际上与
流放无异。且永州偏僻落后,“司马”又是闲职,为排遣郁闷,惟山水可游,
美酒解愁。
②后:“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颓然就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为何这次能“心凝形释”?
明确:西山之游给了作者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生命体验——自由、放松、超越、
解脱,西山之游也达到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山之怪特,人之
怪特,天人合一。因为“奇景”,才得“奇情”。也因为有“奇情”,才得此“奇
景”,正所谓于情得景,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超越与解脱境界。所以作者说: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去时的目的性、动力有何不同
①前:“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
石,无远不到。”,
说明作者游玩的目的性、动力如何?
明确:目的不明确,散漫放任。
②后:“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命仆人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
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这次目的性、动力如何?
明确:目的明确,动力十足。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具体到日,可见作者印象深刻。“过、缘、斫、焚”
与前文“上、入、穷”等动词相比,力度更强,更急促,有不达目的地不罢休之
感。体现了西山之吸引力,也说明西山之游目的明确,主动积极。“攀援而登,
箕踞而遨”,自得其乐。人迹罕至,冷清的西山,一座被人忽视的山与一个政治
上被忽视的人,心灵契合。
3)所见风景有何不同
①前:“深林,回溪,幽泉怪石”,聊以忘忧之景幽深拘束,深僻黯淡的,
给人压抑之感,无形中强化了作者内心深处被贬斥之后的孤独感。
②后:“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
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连用四字短语,整齐优美,将主观感受
融入景物描写,通过恰当的比喻,映衬西山的高峻。“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
培塿为类”。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
俗的志向。特立的西山与作者挫折却不甘沉沦的人格之美相辉映。
此时导入背景: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
忧郁、痛苦。但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
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
4)到达后活动有何不同?
①前: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似乎来此
的目的不是游玩而是买醉、催眠,喝酒的目的不是助兴而是借酒浇愁,且是定要
喝得酩酊大醉,以便麻痹自己,忘却现实。
②后:“引觞满酌,颓然酒醉”。
这次喝酒和前一次有何不同?
a:快慢不同:上一次是拎壶而喝,这次是一杯一杯地和喝。上次匆忙似完
成任务,这次闲适自在乃休闲娱乐。
b:醉酒程度不同:“就”乃接近也。上次是酩酊大醉,这次是微醺。
这次喝酒有何作用?
微醺,介于醉与不醉之间,可谓恰到好处。因为太清醒则无以释怀;太醉则
无以感知西山之怪特。正是这种似醉非醉状态,为作者感知西山、感悟自然提
供了一个最佳契机。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陶醉其中,
以致“不知日之入”忘乎时间。
5)离开时状态有何不同?
①前:“觉而起,起而归。”
两个“而”如何翻译最佳?为什么?
明确:就。“就”说明两个动作之间间隔时间极端,从而能表现出作者“起”
“归”地坚决,毫无眷恋。从而充分说明作者此时与西山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
的共鸣,并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②后:“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而犹不欲归”的“而”又该如何翻译?为什么?
明确:却,表转折。因为翻译成“却”更能表现作者意犹未尽,陶醉于西山
美景久久不愿归去的情态。
四、再读课文,品味感悟
《始得西山宴游记》我们仿佛看到的是一个灵魂的自救。从一个苦苦挣
扎在痛苦边缘上的灵魂,从一个不知路在何方的灵魂,从一个似乎被生活折磨到
近乎只有肉体的灵魂,找到了他的家,也找到了他的路,找到了力量与精神。
这一切因为西山,因为这一怪异、特立的山。西山荡涤了他的灵魂,开拓了他的
心胸,开始了作者新的人生。
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感悟柳宗元在西山之游中的心灵自由。
五、板书设计
使得西山宴游
柳宗元
心情:恒惴栗 心凝形释
目的性:施施、漫漫、 始指异之、
动力:上、入、穷 缘、斫、焚
风景:深林,回溪,幽泉怪石 其高下之势…四望如一
活动:倾壶而醉、相枕以卧、卧而梦 引觞满酌,颓然酒醉
状态:觉而起,起而归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