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班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由学生在课外自选课题进行“主题研究”。当
时,《中国教育报》称其为“全国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先行者”和“一面旗帜” 。
2000 年开始在全校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10 多年来培养了两位
“明天小小科学家”,天空里还有一颗“华演小行星”。 研究性学习逐渐成为
金陵中学的办学特色之一。
3
、借力社会:学校特色发展的跨越之举
相同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与任务目标使得各学校在特色发展之路上难免
“撞车”,难以做到“殊途同归”,往往是“同途同归”。这就要求学校能充分
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优势和社会教育资源,开门办学,更好的对办学资源进
行开发、整合与使用,更好地发挥家长、社区乃至社会的作用。如有的学校的选修
课程由家长或大学教授讲授,有的农村学校与自然有着天然的亲近,民间艺术
素材丰富等等。澳大利亚中学校长协会主席安德鲁·布莱尔指出:“在全球化时
代,不能简单描述学校所扮演的角色了。学校已是复杂社会的一个部分……学生
获取信息的来源日益丰富,他们生活在虚拟和真实的两个世界里,因此学校必
须与更多的校外机构、工商界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课程。”比如美
国政府与微软公司联手打造“未来学校”。在澳大利亚,以培养未来科技精英为
培养目标的莫纳什科技高中就建在莫纳什大学的校园里,部分课程就借助莫纳
什大学的师资与实验设备。南京市金陵中学先后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合作成立
“准博士培养站”和“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依托高校优质资源,为学
有余力的资优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培养平台,成为普通高
中跨越式发展的一大特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在广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