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白鹭……
对于孟子,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关于孟子思想的精髓则未必理解得深刻。《齐桓晋文之
事》给我们形象地提供了孟子理想社会的蓝图:“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结合文本这些文字,并提供必要的
背景材料,反复诵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适当加以评点,一幅
“保民而王”的社会蓝图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表演、诵读、评论、复述等平台都是基于文本阅读,以学生为主体,化被动为主动。交流
产生动力,平台造就今人与经典零距离对话。
读好:让经典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浮躁时代,一方面,很容易接触到经典,比如电视上的戏说,经典
的通俗化、漫画化作品等;另一方面,真正的经典原本与当代生活有距离,青年人不容易进
去。以“山寨文化”、“草根文化”、“快餐文化”为代表的“时尚文化”冲击着每一个人的
视听感官。成人怀揣《职场要诀》、《投资指南》,无可厚非。当下学生关注“百家讲坛”、“神
五神六”、“房地产”、“矿难”、“国学热”、“地震”、“奥运”、“城管”、“潜伏”、
“金融风暴”、“甲流”这些热门话题也属应该。
当下中学生阅读兴趣广泛,经典远离时代,经典网络化以后,点击率赶不上各种“
XX
的粉丝”和“
XX
门”。“快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甚至颠覆让学生无所适从。回
归经典,成为一个时代性课题。
目前,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张,科目多,任务重,能够抽出时间阅读实属不易。即便是
成人,能够拿出时间阅读已是不易,阅读长篇经典更是需要时间、兴趣和勇气。只是就学生
而言,阅读经典的温度不够,经典阅读遭遇冷门是语文教学的尴尬。作文一个语文教师,让
学生回归经典及如何让学生回归经典实在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反思语文经典阅读教学,
还存在不少问题。要扭转“阅读风”,需要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的努力和协调作战。
“快餐文化”的特点是“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经过多年沉淀,难以持久。功
利化、时尚化的阅读导致肤浅化,只能留下低级的趣味。若要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就要好
读书,读好书。伴随人一生的过程性阅读着眼点在于:阅读能汲取人类智慧的精华,甚至加
倍地获取睿智。引领学生走近经典,与智者对话,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价值所在。
经典阅读和常态阅读不同的是:在没有体味到经典阅读趣味的初始阶段需要带有一定
的强制性,需要硬着头皮读。在指导学生阅读长篇经典方面,“速成”的捷径是不存在的。
经典阅读重积累,重兴趣培养,重习惯养成。学习生涯漫长,经典阅读应该伴随人的一生,
但实施经典阅读宜分解目标,化整为零,化长为短,按步推进。通过教师的导航和学生的有
效阅读,读出“味”来,品出“妙”来,短期阅读就会转化为终身阅读。学生从中获得创造
与发展的智慧,从而成就学习化的人生。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通过经典阅读可以
获得心灵的碰撞,进而传承文明,引领时代。当食“嘉肴”、学“至道”不需“呼唤”,当
经典阅读成为一种自发的学习乃至快乐有益的生命体验时,每个学生心中就会有一片“田
野”,有一首“牧歌”,铸就一个精神家园。我们的下一代才能成为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
让经典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与其是说一种呼唤,不如说是一份期待与追求 !
各种考试尤其是高考,在时间上和视野上束缚着学生阅读的自由。其实我们无法也不必回避
功利目标,但是阅读经典的审美愉悦和自由感受却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达成并超越那些功
利目标。在令人愉悦的审美体验和哲理感悟中,我们不仅可以更博学,而且更善良;不仅更
富有,而且更高贵;不仅更聪明 ,而且更智慧。那时,即使是在这个充满缺憾的大地上,
即使是在“如朝露”的短暂有限的个体人生中,你也可以“诗意栖居”,实现人的自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