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1
——以南京市金陵中学校本选修课程“英语口译”为例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体
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标准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综合发展的目标
要求更全面,内涵也更丰富。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是发展学生核心素
养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特定的核心素养,需把校本课程开发和核心素养进行实质性关联,
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使核心素养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其中(刘国飞、冯虹,
2016
)。
故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应该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
养为指导,通过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开展课程评价、开发课程资源等来组织校本课
程的开发和实施。使校本课程与其他各级各类课程形成合力,满足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个
性发展的需求。
南京市金陵中学在现有的英语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为英语学习方面有
更高需求的同学开设了“英语口译”校本选修课程。该课程在开发和实施上聚焦英语学科的
“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突出英语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理
解和表达的听、说、读、看、译等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能力;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锻炼思维品质;在中英文语言对比中加深文化意识,在监控、评价和反思中培养学习能
力。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
(一)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
要科学地设立课程目标,需要首先研究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发展需求。通过现有的高
中英语必修类课程以及选择性必修类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具有基础性和通用性的各类
文体,但对专题讲座、演讲、应用类正式文体的涉及并不多;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通过
语言知识的学习得以发展,但是语言知识的“表意”功能还可以得到更深入的巩固;学生
能够对文化差异有基本的了解,但对各类文化现象的历史渊源,国家对外关系历史和现状、
中华文明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很直观的体验;包括对语言的各种形式体裁对意
义的构建和传递的不同功能的理解,对不同文化语境下语言表达不同意义的理解也有待深
入。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交流的深入,高中生也是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向世界
1
作者简介:张莹莹(1992)、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学位、南京市金陵中学英语教师(个人邮箱:
miazhang0712@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