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火花从哪里来?鼓励学生发问。
教师问和学生问都能激发思维。比较而言,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深层思考。从“学答”到“学问”还体现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说的是知识来源于问号。亚里士多德说过: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表明有疑能够引发思维的火花,而从有疑到解疑必须经历
思维的相互碰撞。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作为学生,思维处于高度紧张和活跃状态往往以考试为中心,由考试辐射到相关的求
知活动。发问最频繁的是在考前和考后。而在平时,我们发现,现在学生越来越不会提问了。
个中缘由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本身没有自信、知识面狭窄、生活范围小、缺乏提问技能与方
法的原因,也有教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的原因,还有社会环境带来的
诸多原因。
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巴尔扎克曾经讲过: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力量无边的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造就人,造就有思
想的人。那么,怎么才能经常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使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善于
思考呢?
“提问”对于教学来说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们重视的是教师预设的问题,往往忽略学
生在课堂随机生成的疑惑,挖空心思把学生的想法往预设的思路上引,以求达到一致,从
而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其实,思维的碰撞交锋产生的认知冲突才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不断
探究的源泉。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去积极思维、积极主动地提问,让他们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火花一定会在学习过程中闪现。
但是,“人多是耻于问人的。”让学生主动提问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学生发问提供平台,首先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共鸣,其次是如何引导学生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定刺激情境中的某种情感能够感染在场的人,并使其产生性质类
似的情感。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语文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爱的需要
和尊重的需要,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心
态是引发积极思维,产生共鸣场和共鸣点的基础。
读《孔雀东南飞》,经过反复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刘兰芝的教养和为人处事无可挑剔,
当今社会如此美丽贤惠的儿媳实属难求。达成共识后,产生费解并质疑:焦母依然丝毫不顾
及小两口之情意,一意孤行,棒打鸳鸯。更令人费解的是:刘兰芝遭遣后,“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
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这是学生发问的情感基础。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对美的毁灭引发了
学生深深的思考,学生的质疑使他们自身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把美好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作者独特的个性。生命的尊严,独立的
人格把作品崇高的美学价值呈现在一代又一代读者面前。
心理学家认为,好奇心,敢于向权威挑战,有新发现时精神异常兴奋,完成老师布置
的作业后有兴奋的表现等都属于创新。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师生和文本、学生和学生共同交流
的平台,鼓励学生质疑也是鼓励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师,引导学生不
囿于成见陈说,发现发表新颖独特的见解。
读《雷雨》侧面交代弃妇的命运。读《雷雨》总绕不一个问题:周朴园记念鲁侍萍的目的是
什么?为何周最终想用支票买断侍萍一生的坎坷和辛酸?是精神上的自我解脱?对现实婚
姻的不满?学生展示的答案是多元的,这也恰恰展示了复杂的人性世界。通过学生质疑讨论,
潜移默化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完善学生的心灵世界,让高尚情操和理想追求与生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