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诵读点拨:
(1)
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
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
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
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
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
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4
.要求看阅读提示注解等各方面内容,准备老师的提问
:
(
1
)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
后果。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它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它讲的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为了和南诏继续作战,在长安
一带大肆征兵所造成的惨痛后果。
(
2
)大肆征兵,老百姓生离死别的画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些诗句来描述?
明确:诗歌的第一段
三、分析诗歌第一段
1
.学生齐读,正音“耶”、“干”,释义“耶娘”、“妻子”、“干”。
“耶”通“爷”,父亲。
“干”读“
gān”
,冲。
“妻子”,妻子和子女。
2
.问:“耶娘妻子”相送时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
明确:这不是一般的相送,很可能是生离死别。
3
.问:这一点可以从后面的哪些诗句得到印证?
明确:“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
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4
.问:“尘埃不见咸阳桥”一句中的“不见”可否理解成咸阳桥特别卫生、一尘不染
呢?
明确:不对,应该说明了当时被抓的“行人”和相送的亲人之多,扬起的尘埃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