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引领。基地作为实体建设的结果,其是缺乏精神的客观实在,要将其“盘活”,教师
需要开设与其相匹配的课程,基地课程应该与国家课程相互补充,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
型建构,让学生通过基地课程的学习对物理核心概念有更深入形象的认识,通过基地课程
中的项目研究引导学生利用物理思维方法解决相应问题,养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因此课程
基地中的“基地”是客观载体是硬件建设的目标,而“课程”作为课程基地的核心是内涵
之所在。
基于以上讨论,高中物理课程基地的建设应落点于内涵建设,而内涵建设的核心目标
是开设出“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行,行中变”的基地课程,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
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带领学
生体会物理核心概念与关键能力背后丰富的学科品味,这一以学生深度学习为核心主线的
课程开设过程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在此尝试性地将高中物理课程基地内涵建设界
定为:以课程基地为依托,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创设旨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新型教
学生态。
三.高中物理课程基地内涵建设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讨论,本研究认为高中物理课程基地的内涵建设即新型教学生态的建设,教
师与学生是教学生态的消费者和创建者,课程组织者和各级各类课程资源的提供者是教学
生态的潜在组成要素,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和项目研究所形成的能力、教师通过实际参与课
程开设而获得专业发展是利用教学生态物化的成果。因此对课程基地内涵建设的评价应该
落点于新型教学生态组成要素的实际达成情况和教学生态导致的教学成效,评价指标的遴
选亦应以此为参照。
学生的学习环境是教学生态的核心组成部分,物理学科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
直注重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因此学习环境应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物理
学科亦是与社会科技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科技的发展反作用于物理实验仪器的更新
换代,因此我们提倡学生使用更新、更精密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研究;信息技术在为社会
造福的同时也为教学方式的革新提供各种可能,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亦是新型学习环
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秧田式”的教室布置为主要特征,限于空间
的限制很难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部分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习环境的创新亦应改变
传统的教学空间组成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的生成;传统课堂的评价以纸笔测验或口
头问答为主,旨在了解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掌握情况,难以企及其他的物理核心素养,课程
基地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评价方式,采用档案袋评价等方式,通过组
织小组汇报、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养成情况。
课程资源提供者亦是教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学生的学习环境,课程资源提
供者对教学环境有更高的把控程度,其取决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取决于教师自身的
专业化水平。教师的教学环境是为学生的学习环境服务的,是构建学习环境的前提,教师
需要有长远的眼光,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勇气才能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教学
理念的先进性是教学环境的核心组成要素;课程基地的教育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学
习,这就要求课程资源不能局限于书本,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源,
所以课程资源的发展性和开放性是新型教学生态的重要特征;学校是有围墙的,但课程不
应该有围墙,一门课程的授课者不一定是本校教师,所有与本课程相关的专业人员都可以
也应该参与到教学中去,谋求与高校的合作是丰富教学生态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走进高校
走进工厂、走进研究所了解物理学科的前沿科技,对其终身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教学成效是指学生通过基地课程的学习所物化的研究成果或者提升的物理学科核心素
养。其中物化的研究成果可以是学生的研究报告、小组成员设计的实验流程、创新项目的
完成情况等书面材料,也可以是学生的汇报视频、ppt 电子版等视听资料,通过考核其研
究成果的完备性来反观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不同形式的物理课程基地,学生的物理核心
素养理应得到全面提升,例如我校课程基地的“传感器实验探究课程”,是采用“ DIS”
(数字传感采集系统的英文缩写)传感器,针对高中物理核心实验进行再探究,设备的精
确性将会让学生发现一些传统实验无法发现的问题,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尝试解释这些误差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均会有所提升;另外,物理课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