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
融思于画,以画入境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案例谈
一、案例背
《归园田居(其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规定的
72 篇推荐背诵古诗文篇目之一。新课标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审美体验和
个性化阅读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
现力,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
流能力。据此,笔者将《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反复诵读,
把握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通过绘画,品味诗句,感受意境,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正确理解陶渊明的思想,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笔者执教的高一(10)班学生语言
功底好,知识积累厚,有较强的表达和交流欲望,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较强,
因此,本课教学侧重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揣摩诗句的内容品味诗歌的
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笔者在课前让学生熟
《归园田居(其一)结合相关资料,从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句并将
画出来。但是,如何让学生在绘画中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确实是个难题。
二、案例描
本部分将摘录本课部分教学实录, 以供商榷指正。
师:有人曾评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看似平淡的诗句却蕴含着浓浓的美感。尤其是中间八句写景的诗句,更是寥寥数
语,便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恬静美好的田园风光图。课前,大家已
经将自己的画作交给了老师,真可谓精彩纷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
幅作品。(展示部分学生的画作)
生:(眼中有欣赏,有惊喜,也有疑惑,还有茫然)
2 7
师:从这些画作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同学都融入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有些作品偏于写实,有些作品长于写意但不论如何都是值得我们称赞的优秀作
品。下面,就让我们掌声有请这几位画作者依次上台为我们讲解蕴含在画作中
思考与感悟。首先是这幅画,同学们能猜出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吗?
生:“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异口同声)
师:没错,这幅画就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老师再问一个问题,
同学们从这幅画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生:(思考,纠结)
师:大家也不用急着给出答案,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幅画的作者对于这幅
画作的解读或许同学们能够从这位画作者的描述中获得启发。(生一上台,
显紧张)
生:(集体鼓掌,为生一加油)
生一:我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这句诗,选择这
句诗,是因为我原本觉得它画起来最简单,但是在画的过程中我确实感受到了一
些意料之外的困难。比如“草屋八九间”这些草屋是如何排列的它们的大小
如何,“八九”究竟是实指,还是虚指等,其实一直到我完成这幅作品之前我
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当我完成的那一刻,看着画面上的这些草屋,我瞬
间明白了,陶渊明或许并不是在告诉我们他有多少田地和房产,而是在向我们展
示一种不同于世俗尔虞我诈的生活方式。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生:好!(生一回到自己的座位,其他学生自发鼓掌
师:从大家的反应中,我相信部分同学对这句诗可能有了不同的理解。这时
候,我们再回到开始的问题从这幅画作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生活状
3 7
态?
生:安心,闲适。
师:很好!就是这样一种安心感或者换个词语——归属感。诗人在这里运
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使用了不确切的两组数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闲适美好的
生活画面。之前大家都认可了陶渊明这首诗的诗眼是“归”这个字,也明确了陶
渊明是从官场生活归向田园生活。至于他为何而归,从这幅画作中,我们或许能
够窥得一二正是这种安心感和归属感让陶渊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世俗的尔虞我
诈,选择了回归田园回归本真。接下来,我们再来看这幅画,大家在画中看到
了什么?
生:房屋,树,花,天空
师:那么,这幅画与上一幅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生:颜色。
师:还有吗?(学生摇头)给大家一些思考的时间先让我们掌声有请这
画的作者来为我们讲解她的创作思路。(生二上台,落落大方)
生二:我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这句诗。首先,
之所以选择这句诗,是因为在读完整首诗后,我脑海中浮现的最清晰的画面就
一片绿色和一片红色,而在这两种颜色的交织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愉悦。
其次,在创作这幅画时,我是先画了这件屋子然后以这个屋子为基点,在它前
后分别用红色、白色和绿色的颜料勾勒出了桃李和榆柳,最后又用蓝色晕染了天
空。这整幅画我用的都是比较淡的颜色,因为我觉得这种淡雅的颜色与我心中的
那种舒适的感觉是相契合的,看着画面中的白红绿蓝,我都有一种想生活在其中
的冲动。(生二眼中带着一种期待,其他同学嘴角也有上扬)
4 7
师:非常棒的讲解!看着这幅画,自然而然就让我联想到小时候在爷爷奶
家生活时的场景,那时天空是清澈的呼吸着的空气也是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花
的清香的,到处都洋溢着生机与活力这幅画面带给我们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
和净生命
彩:榆和柳青翠的绿色桃花鲜艳的红色,李花柔和的白色,素雅而美丽,安静
而舒适。除此之外,同学们是否能回答开始遗留下来的问题了?
生:我觉得与上幅画相比,这幅图在构图上更有一种方位感,就像她所说
那样,以房屋为基点,前后分别是红白的桃李和绿色的榆柳,整体就很和谐而美
好。
师:没错,就是这种方位感。同学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这幅画面中的桃
和榆柳是非常杂乱地种植在房屋的周围你们还会觉得美好而产生一种想生活在
其中的冲动吗?
生:(摇头)不会!
师:我们不难想象,陶渊明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的审美要求之高,也只有生
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陶渊明才会产生归属感以及一种内心的愉悦而这样的愉悦
恰好就是世俗生活无法带给他的。因为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已经占据了他大部分
的时间,所以他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打理自己居住的环境,久而久之,
他也就逐渐失去了对于世俗生活的归属感。让我们再回到这句诗,同学们觉得这
两句中最具有表现力的字是什么?为什么?
生:“荫”只有树木高大,枝叶繁茂,树荫才能浓密,进而遮住了毒烈的
阳光。清风徐来,满树的绿叶随风摇摆,阻挡住了室外的热浪,带给诗人一室的
清凉和舒适,简直就是天然无污染的空调,而这也正是田园生活的乐趣。
5 7
生:我觉得还有罗”字。这里的“罗”应该是罗列的意思桃树李树整齐
地排列在屋前,淡粉与柔白相间,繁盛而有层次,一阵清风吹来,桃花李花如
雪般飘落,在阳光的映衬下,仿佛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清新美好,再加上诗
人精心的打理,不论是远观还是近赏,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师:两位同学的回答不仅带着诗意,还有一种画面感,一下子就将我们拉
造的,为
画……
三、案例反
日本现代教育家池田大作曾明确指出:“教育的大量生产化,已经丧失了这
种人与人的相互接触,说是毫无感情教育也不算过分,在知性教育方面,也是单
纯灌输知识的教育,可以说根本没有进行人格方面的知性磨练。
陶渊明的《归
园田居(其一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其中包含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美好的
祈愿,不应该成为流水线式的机械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
融入诗人所营造的精神世界,去理解和感悟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成为了这
堂课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
堂教学中来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活力
(日)池田大作著,卞立强译. 人生箴言[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1995:135.
6 7
热情,进而获得更好的知识领悟和审美体验。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媒介,
不应该是强硬的灌输者,更应该是引导者,通过提问和鼓励让学生自己发现蕴藏
在文本中的知识点和情感点,从而让更多的学生都参与到发现者的行列中来。
节课的启发如下:
1. 用好课前预习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去初步了解文本,加强
学生与作者和文本之间的联系。陶渊明是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东晋文人,他的身上
同时具有儒家的入世思想和道家的出世思想,这也使得他的一生都在矛盾的思
中寻找出路在混乱黑暗的宦海中,他起起伏伏,始终不得愉悦,尔虞我诈的
利场让他身心俱疲,终于他决定回归本心,接受丘山田园的召唤。陶渊明一生的
经历和这种矛盾的现实,终究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底色,而这一切在那个混乱的
时代显得弥足珍贵。学生只有了解了陶渊明的人生,阅读了他不同时期的作品,
才能真正明白他之于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发展史的重要地位进而更加深
刻地明白诗中所蕴含的浓烈的情感。
2. 文本为基点,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和心与心之间的深刻对
话。任何教学内容的设计都不能脱离文本本身,诗歌教学亦然。陶渊明的《归园
田居其一)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虽然
有后世格律诗严格的押韵要求,但仍然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是一首非常适合朗
诵的诗歌。同时,诗歌中那些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极具画面感,对于学生而言,
在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进入陶渊明营造出来的美好闲适的境界中去,
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这就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作为读者,需要结合
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去接受诗人通过文本展现出来的精神世界,在接受的
过程中,去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中蕴涵的价值取向。
7 7
3. 强诵读和跨学科学习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以《归园田居(其一)》
为例,诵读可以促进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绘画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表现手
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更好地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意境。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导
学生建立诗歌的整体架构通过播放示范朗诵的音频和背景音乐让学生更快地进
入诗歌的情境;通过播放学生的画作,并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可以加强学生对
诗歌整体性的把握。在活动体验中,学生们也得到了个性的张扬。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遗憾。
1. 学生的引导不够,有点“急于求成”,使得整个课堂的节奏有点快
学生不能很好地沉静在诗歌的意境中去感悟诗人的情感和价值取向学生在分析
画作的时候也不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上。
2. 课堂预设和生成问题上,笔者的预设性较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
的创造力和自由发挥。
3. 课时限制,部分内容没有深入挖掘,对学生的深层次阅读和对比阅读
能力的培养不利。
反思是为了改进,笔者认为,这节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还是比较典型的,
要特别关注,尤其是课堂节奏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