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指的“原料原料”仅局限于“酸碱消耗”
以
1molAl
为例来制备
Al(OH)
3
进行分析:
按照甲方案,首先需要
1.5molH
2
SO
4
作为氧化剂才能生成
0.5molAl
2
(SO
4
)
3
,进而消耗
3molNaOH
,生成
1molAl(OH)
3
。
按照乙方案,首先需要
3molH
2
O
作为氧化剂才能生成
1molNaAlO
2
,
2Al+2NaOH+6H
2
O=2NaAlO
2
+3H
2
↑+4H
2
O
净消耗
1molNaOH
和
1.5molH
2
O
。进而消耗
0.5molH
2
SO
4
,生成
1molAl(OH)
3
。也就是说甲消耗了酸和碱,而乙除了消耗酸碱外还消耗水。
可见水也是乙方案中的原料之一。
传统分析中所谓“原料消耗”仅局限于铝、酸和碱的消耗,并没有考虑水。
2
.“反应顺序”不同,“消耗酸碱”不同的原因
甲方案中将
1molAl
变成
Al
3+
(铝元素为正 三价),全靠
H
+
去氧化,而乙 方案中
1molAl
变成
AlO
2
-
(铝元素亦为正三价),全靠
H
2
O
去氧化,
NaOH
对
Al
与水的反应起促
进作用。
可见甲和乙方案中酸和碱的消耗总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水做了氧化剂。
另外
1molAl
分别变成
Al
3+
、
AlO
2
-
,在与碱、酸反应生成
Al(OH)
3
时,因离子电荷数不同,
导致该过程中消耗的碱、酸的量也不同。
洞穿问题本质后,我们再来分析丙方案中酸、碱消耗为何在三种方案中最少:
2Al + 3H
2
SO
4
= Al
2
(SO
4
)
3
+ 3H
2
↑
0.25mol 0.375mol 0.125mol
2Al + 2NaOH + 2H
2
O = 2NaAlO
2
+ 3H
2
↑
0.75mol 0.75mol 0.75mol 0.75mol
Al
2
(SO
4
)
3
+ 6NaAlO
2
+ 6 H
2
O = 8Al(OH)
3
↓+
3Na
2
SO
4
0.125mol 0.75mol 0.75mol 1mol
丙方案中后两步中均消耗了水;且最后一步通过双水解反应生成
Al(OH)
3
时,
Al
3+
和
AlO
2
-
之间双水解可看做酸碱间的反应,从而使消耗的酸碱比甲、乙方案更少。
甲、乙、丙三个方案中消耗酸、碱的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参加、离子电荷高低和双水解反
应等原因综合所致。这是用铝制备氢氧化铝中试剂和反应顺序优化选择的理论依据。
教师如果仅仅问学生哪种方案消耗原料多还是少,结果只能是机械地训练学生物质间
的转化关系。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除了让学生熟悉物质间的转化外,更应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顺序不同(或者方案不一样)就出现原料消耗的不同。当然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业生
产中很少会用铝去制备氢氧化铝,上述问题也只具有理论分析和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但在
工业生产氢氧化铝时,工艺流程中(下图,苏教版必修
1
)涉及到原料和反应顺序选择的
优化,恰恰体现了上述理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