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离骚》及《卜居》比照着读,或许能解开这个谜。
在《离骚》中,屈原曾经处在一种矛盾的两难境地,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
升天入地,上下求索,经历了几次情感的波折。先是设想有一位“女媭”絮絮
叨叨地批评、劝说屈原,这实际上反映了屈原内心的矛盾,曾经意识到自己刚
直的性格与当时楚国政治环境的不协调。然后他又向“重华”(大舜)陈词,
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又坚信自己操守的正确。接下来他展开了上下求索
的过程,他上扣天宫,“吾令帝
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帝
不理不睬;又下临求女,但那些美女,或“无礼”而“骄傲”,或无媒而
相通,都失败了。
升天入地都找不到出路,就转而求巫者卜卦。巫者认为“思九州之博大兮,
岂惟是其有女,”劝他“远逝而无狐疑,”赶快离开楚国到别的诸侯国去。他
也意识到留在黑暗的楚国毫无出路,离国出走并非不可取,他站在十字路口痛
苦难抉。他太爱楚国了,“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离开故土。既不能改变自己,又不能改变楚国,而且也不
可能离开楚国,那么,除了以身殉自己的理想,以死完成自己的人格完善,就
别无选择。
《卜居》是《渔父》的姊妹篇。文中屈原因内心有困惑,于是向太卜郑詹
尹求问“孰吉孰凶”,一口气提了十六个问题,涉及到政治、道德、才能、器
识和风度等诸多领域。而太卜却给了屈原一个模糊的不确定的回答:“夫尺有
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
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太卜的这段话就是告诉屈原,你问的
问题中包含了你的“心”和“意”,占卜“不能知此事”,就“用君之心,行
君之意”,即自己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做,实则是告诫屈原要按照自己认定的道
路走,不要左右摇摆。
所以,不管是屈原与“女媭”、巫者、太卜的对话,还是屈原与渔父的对
话,其实都反映了屈原内心深处产生的两个自我。这种形式很像我们学过的
《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我们将主客理解为苏轼内心的挣扎,而《渔父》这
篇文章,也就是屈原内心的两种声音。借用杨义先生的说法,叫“分身立言”。
这个渔父,并不是为了反衬,恰恰是为了补充屈原的形象,渔父和屈原,其实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