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专题拓展练习(学案)2020.9.30
一、学生演讲及点评(围绕屈原)
二、情景默写。
三、深化课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
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
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 , 被发行吟泽畔 , 颜色憔悴 , 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
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
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
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
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
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平属草稿未定 属:写B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炫耀
C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效法 D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徒徒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徒,是楚国特有的官名,因屈原曾经担任此职,后人用它来借指屈原。
B.宾客,春秋、战国时期,有时指权势贵族豢养的门客,有时指他国使者。
C.令尹,春秋、战国楚国最高官衔,执掌一国国柄,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D.赋,古代文体。文中指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如班固的《两都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才高被小人陷害。他担任左徒职务,才华横溢,很受怀王信任,因遭到上官大夫的嫉妒和陷害,被疏远。
B.屈原具有前瞻的眼光。在怀王将赴秦约之前,他预见到怀王此行危机四伏,劝说怀王不要出行,但不被采纳。
C.屈原高洁而不同流俗。他被降职,遇到渔父,劝说他要随波逐流,但他追求髙洁品格,宁可选择怀石投江而死。
D.屈原是楚国辞赋鼻祖。他死之后,因爱好文学擅长辞赋而著称的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以他为学习效仿榜
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4 分)
(2)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颜色憔悴,枯槁。(5 分)
四、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题。
李商隐
波如漻漻
,楚
迷魂逐恨遥
枫树夜猿愁女萝山鬼语相遨
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使故户在彩丝惜惧
①漻liáo清澈的样子。:指屈原无所归冤魂。古代信说法,鬼无所归则为“”。
5.下列对这首诗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江如泪色,又清又屈原的迷魂追逐着怨恨随波而
B句中“”字意蕴丰富中有屈原的悔恨泪,有后人悼念屈原之泪,也有人此时悼念屈原的伤心
C.长夜漫漫,湘枫影阴森,迷魂无依,唯夜猿山鬼写的景象凄迷,悲情如
D土里,形腐败,迷魂难招回,更不用说屈原鱼腹之中。人对成屈原悲剧统治大的
愤慨
6.有人人写屈原实际上是在写自己,你怎么看?请简阐述5
延伸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己的乡的热爱依恋;二在政
坚持原则,不随波流。
屈原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诠释他始坚持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动摇他在
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曾打算像战国时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
寻找了解己的君主是,对于自小生,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迁,好身汨罗,
1
以死来殉己的祖国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两条为人的准:无求与世。《橘颂》中说:
固难徙。”一怀坦荡,不图私利,不人,不屈顶天立地,保持独立。《
》又说:世独立,而不流。”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保持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流。
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格里,使之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们多以为作。王是“屈原之作”,又是楚
追记屈原与渔父本来就相矛盾但司马《屈原列》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
设想这篇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而渔父与屈原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
思想的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他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他答”宁赴常流而
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生观。渔父大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满意社的黑暗但他的态
是与世推移,随波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己的高和清醒,不同流合污这当然会立,但他
怕孤立,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己的态度他所说的“吾不能心而从俗固将愁苦而终”。
“独立不迁”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行为,发出“伏以死
警言江》中,他表心其直兮僻远之何
儒家典籍中,治有功帝处人物,么繇到底犯什么天条会被帝处
海经说:洪水滔鲧窃帝息壤堙洪水,不待帝命祝融杀鲧羽郊
行是窃取了天息壤填洪水拯救这样说来直就是一米修
。屈原对这样英雄深表情和赞赏,从可以出屈原自格的。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
他决不屈从俗,而保持着“独立不迁”勇气啊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有
7.下列关于屈原“独立”的人格的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体现屈原和截然不同的人格: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不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
B.屈原“独立”的人格包含故乡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坚持不随波逐流两个方面。
C.“独立贯穿于屈原的一生:坚持理想,虽打击而不动摇;依恋故土,虽然不被解而不他迁,等等。
D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的人格里,独立”使屈原的人格更坚实境地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结构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最后投身泪罗,以死明志,这是因为楚国国君没解他,重用他他的“政”理想无法实现。
B.屈原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英雄,因而对他深表同情和赞赏,这也可以出屈原自己崇高的人格。
C.屈原以“求”苏世”的为人准则要求自己并努力践行。使他“独立”的人格坚实和完
D文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阐述了屈原“独立”的人格的丰富涵,结构严谨
9从全看,下列表符合作点的一项是
A.文中司马迁关于《渔父》相关资料的是为了证明渔父和屈原对真实,史料价值是不可忽视
的。
B怀坦荡,图私利,不屈己,做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屈原的为人准则之一。
C.“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体现屈原坚持自己的“政”理想,屡打击动摇精神
D.屈原“独立”的人格在《骚》《橘颂》《江》等品中都体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等。
、文化传承 语言表
10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来解释“端午节”。(不超过 50 字)(5 分)
端午节国古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今已 2 000 多年历史端午节与传说很多,
是大为是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历五月初们纷纷涌边去凭吊屈原。渔夫
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他的身。有渔夫出为屈原饭团鸡蛋食物扑通扑通丢进
里,说是让鱼蟹吃饱了,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人见后纷纷仿效。一医师来一黄酒倒进
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蛟龙出用楝树叶,外缠彩丝
发展成子。以后历五月初五,赛龙舟吃粽子、黄酒以此来爱国人屈
原。
端午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