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与学 2018年第 4期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核
心素养是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怎样使教学内容本身更有意义,使之符合人们对化学
科学本质的认识规律,使之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在继承既有知识的同时获得化学核心素养
上的提高,一线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学
内容进行历史和思维上的优化设计,使教材中静态的、
结论性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发展性的知识,教学中在
展示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可认识性、发展性、社会性等
多方面属性的同时,追求学生在学业和品格上的成长。
一、教材分析
由于铝制品表面氧化膜的普遍存在和去除后的
瞬间再生,学习铝的性质时回避不了氧化铝及其水合
物氢氧化铝,备课组进行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时,讨论
能否打破传统“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
的教学序,将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先行整合教学,
最后再学习铝。有了铝的化合物的知识经验,将更有
利于学生辩证认识铝的“两性”,为什么既很容易和氧
(游离态氧和化合态氧)反应,又能在空气中稳定存
在,为什么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同时也使铝
箔灼烧熔化却不滴落、铝和水不能持续反应的深入探
究有了知识基础,因而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一方面更
符合认知逻辑,同时也更契合人类对铝元素的认识历
史。这种基于科学本质认识的教学设计将更有利于
创设探究性情境,发展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化学核心素养。
二、教学过程实录
[教师]大家知道,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铝在金
属中排名第一。
[PPT 呈现]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图(聚焦 Al 元素
的含量7.73%)。
[教师]如此大量的铝元素,在地壳中以什么形态
存在?
[学生]化合态。
[教师]铝元素是许多矿物的主要成分,如:高岭
石、蒙脱石、绿柱石、尖晶石、刚玉、冰晶石等等,从商
业价值看,最重要的矿物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氧化
铝),为什么呢?
[PPT呈现]边讲述边投影对应矿物的图片。
[教师]因为地壳中铝土矿的储藏量极大。当前
铝的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材,成为人类应用的第二大
金属,广泛应用于电线、建筑、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
[PPT 呈现]同步呈现架空电缆、汽车、飞机、月球
车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铝在地壳中较高含量
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入,和下节金属铝使用历史短
和冶炼困难形成强烈对比,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
[教师]那么,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历史悠久吗?
[投影]铝的发现。
[教师]铝是大自然赐于人类的宝物,但人类对铝
的认识却经历了较为漫长的过程,直到 19 世纪中期人
类才制得少量铝,当时,铝极其珍贵,以致于在1855年
的巴黎博览会上,铝与王冠上的宝石放在一起展出,
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国宴上本人使用铝制刀叉餐具,而
基于对科学本质认识的教学设计
—
—以“走下神坛的金属
—
—铝”为例
徐守兵
(南京市金陵中学 江苏 南京 210005)
摘要:对元素化学“单质→氧化物→碱(酸)→盐”的教学内容安排进行历史和思维上的再加工,从对科学本质认识的角度
进行“走下神坛的金属
—
—铝”教学设计,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科学本质;教学设计;铝;核心素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8)04-007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8.04.024
·教学设计研究·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一期重点课题《基于对科学本质认识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主持人:孙夕礼,编号
2015JK11-Z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