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教学案例
金陵中学 苏志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各意象所表现的象征意和意境之美。
2、教给学生鉴赏朦胧诗的方法和技巧,把握诗歌朗诵要求,让学生能充满感情地朗诵
本诗。
3、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直面人生,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各意象的象征意和意境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
学生朗读、探究,教师范读、点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教师朗诵顾城的诗歌《一代人》,接着引出这个荒谬的时代,十年动乱,在这颠倒
黑白的岁月里好多人的自由被剥夺,尤其是那些年轻知识分子,都一下子陷入了深深的
茫之中,但他们依然执着,他们绝不放弃他们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著名朦胧诗人食指写的《相信未来》,教师板书题目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教师解释“朦胧诗”这一概念(ppt 展示)
朦胧诗是兴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
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代表人物有食指、北岛顾城、舒婷。他
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
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
间。因此,理解朦胧诗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理解诗中的意象,挖掘它的隐喻和象征意蕴。
二、朗读指导
1、请一个学生朗诵这首诗,教师正音和指出不妥之处。
2PPT 展示朗读技巧。
1、节奏:急促;舒缓
2、语调:低沉(叙述句、议论句多如此;高昂(疑问句、感叹句、抒情句多如此)
3、重音(重点强调处
4、音停意连(声音停、气息不停)
5、摇曳生姿(优美、深沉、缠绵)
3首先由老师来朗诵诗歌,听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一下语句的停顿,同时注意不同
的段落、语句都运用什么样的语音语调。
教师讲解如何读第三节?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这两句中关于手还是手指是手还是手掌?学生讨论,教师提示:“排浪”有什么特点?
它能浓缩为一个“浪”字吗?
教师明确:“排浪”和“浪”是不同的,排浪”表明浪一道又一道地向天边涌去,
一道又一道地浪线看起来就像人的“手指”。以此明白。类似第二句就此解决。手掌托起
像大海。
4、教师范读,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并找出本诗中的重点意象。
三、研读意象
1PPT 展示意象的概念:
1)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文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
寄托了情感的客观物象,可以理解为借物抒情
2隐喻的概念:隐喻又称暗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
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诗歌特别是现代以来,在语句搭配方面有重要特点,喜欢突破词句之间的习惯联系,
一些似乎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到一起,把相互之间似乎缺乏联系的词句结合在一起新批评
家一般称其为隐喻。
3象征的概念: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
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2、找一找,本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和隐喻以及象征物?。
3、下面我们逐段来分析下这些意象。首先来学习第一段。
1“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这句里出现了哪些具体的意象?
明确:蜘蛛网,炉台
这些意象隐喻、象征了什么?【若学生不能理解,则点拨家里、教室什么情况下会有
蜘蛛网?炉台是用来干嘛的?蜘蛛网查封了我的炉台说明什么?】
明确:因贫困而揭不开锅
2“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句哪个意
值得注意?
明确:美丽的雪花。
点拨追问:作者为什么要用美丽的雪花写呢?
【若不明确,则点拨雪花是什么样的?明确:纯洁美】作者用洁白美好的雪花,在黯
沉的灰烬上写下了“相信未来”四个字,自然就黑白分明,十分醒目。
作者在物质的贫困中失落地叹息即便如此他依然固执地抱着纯洁美好的信念:相信
未来。这段的感情基调还是较为低沉的,但是最后一句又充满了乐观,了解了感情基调,
同学们运用正确的感情、语调来朗诵第一段,并接着第一段朗诵第二段。(学生朗诵
4、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第一段,这一段中出现了许多意象。同学们能否概括这些形象有
什么特点?(叫答学生,点拨:这些形象并不单单只是其形象本身,还寄寓了什么?如雪花。
明确:寄寓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我们把这样的寄寓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称之为“意象”
我们提取诗歌中的意象,进而联系作者、写作背景、诗歌内容语言情感等,分析其寄寓
的主观情感的方法,就叫作“意象分析法”。意象分析法是诗歌鉴赏中采用的重要方法,尤
其是朦胧诗。
5、请同学回答第二段中有哪些意象,并尝试运用意象分析法进行解读。
明确:紫葡萄、露水、鲜花、枯藤、大地
1“紫葡萄化为露水”是什么意思?
【点拨:葡萄呈紫色说明什么?明确:成熟。变成了露水说明什么?明确:辛苦所做的
成果化为乌有了
2“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是什么意思?
【点拨:鲜花往往象征什么?明确:鲜花象征爱情或荣誉。追问学生:属于作者的鲜花
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是什么意思?明确:爱情或荣誉被别人夺走】
第一段写了物质上的贫困,那么这两句则是说作者遭受到了精神上的挫折和打击。在物
质、精神的双重打击下,作者却能够直面失落、甚至直面绝望“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
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3)作者为何要用“藤”来写而不用其他东西?
【点拨:藤条是非常耐腐蚀的,能经历长时间的风吹雨打。正如作者的信念即使枯萎
了、凝露了,依然不朽。
所以作者“依然固执”地要用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论物质或是精神
的挫折,作者相信未来的信念始终未变。
成果化为乌有、爱情和荣誉被人夺走、大地凄凉,同学们说说,这里应该用什么样的语
气语调读?“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又应该用什
么语气语调读?
明确:低沉、凝重;铿锵有力。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诵第二段,体会其中的意境。
6、下面我们来读一读第三段。首先第三段的句式,是不是和第一、二段有所改变了。
随着这句式的微小改变,老师在这里可以先告诉你们,感情基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同
学们结合第三段的内容,考一下,你们认为第三段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进行朗诵?【点拨:
与第一、二段的低沉相比明确:感情高涨。叫答学生个别朗诵】这一段里,又出来了哪些
形象?
明确:排浪、大海、曙光、孩子的笔体
1“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排浪、大海
个意象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幻化出来,用来形容手指和手掌的。你们想象一场那个场景
手指和手掌都像如来佛祖一样无限延伸,可以罩住天地的感觉气势是不是很宏大。在这样
恢弘的气势中作者要用手指和手掌去“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
下:相信未来。”这两句中的意象是曙光和孩子的笔体。曙光是什么样的?
明确:温暖漂亮、光明、充满希
2“孩子的笔体”怎样理解?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用孩子的笔体呢?为什么不说苍劲
力的笔体、不说清秀的字体?
点拨:孩子的笔体有什么特点?明确:率真、心无杂念
作者用孩子的笔体,心无杂念地写下“相信未来”不仅带有一份率真,更有一份坚定、
执著在其中。
前两段的低沉、凝重,到第三段相信未来的情绪高涨气势恢弘,作者在物质的贫困中、
在精神的挫折中、在温暖与希望中,一再强调“相信未来”。请同学们富有感情地朗诵前三
段。(齐读前三段)
7(师读第 4 段)请同学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明确:阐述坚定地相信未来的原因。【点拨:“之所以”
1)这段里出现了什么意象?
明确:眼睛
2)这个眼睛是属于谁的?明确:属于未来的人们。
作者是这样形容这里的眼睛的?“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
孔。
3)未来人们的眼睛是什么样的?
明确:看穿假象、看到真实、慧眼、雪亮等
未来的人们,能够作出公正客观的、正确的判断,因此,作者坚定地相信未来。请某
位同学富有感情地朗诵第四段。首先请你说说,这段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朗诵?
明确:坚定
8、请同学们集体朗诵第五、六两段。
我们先看第六段第一行,“脊骨”代表什么含义?
明确:骨气等
这个词为钥匙,联系这两段,说说作者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信念
即使面临肉体的创伤,精神的苦痛,作者依然坚定地相信历史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
的评定。这两段,是顺着第四段在进一步阐述作者坚定地相信未来的原因——未来的人们会
作出公正的评判
9、请某位同学朗诵最后一段。
这一段的句式,相比之前的段落,显得短促有力、节奏加快,而内容上有什么变化?
明确:直抒胸臆
作者直抒胸臆地呐喊,希望我们的朋友,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理想信念在这直抒胸
臆的呐喊中展现地淋漓尽致。
四、探索主题
“文化大革命”这场持续十年的史无前例的浩劫开始于 1966 年,两年以后也就是 1968
年,文革达到高潮,而一个 20 岁地热血青年食指仅仅因为写了这一首小诗《相信未来》
惹怒了当时的政治阴谋家江青于是这个女人写下这样的批示这是一首灰色的诗。信未
来就是否定现在。同学们,你们认为江青的对吗?你觉得这首诗如何?
明确:反对因为这是一首面对残酷现实,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诗,而不是灰色的诗
觉得有点道理的是:食指就是否定了他所处的那个社会现实,从诗歌前面两节可以看出。
因此江青的话既有道理,又无道理。总之她说的“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是有道理的
但因为她的立场是发动的,因此把食指的这首诗定性为“灰色”那是显然不正确的。
我们觉得食指的诗并不是灰色的而是绿色的他的诗是生命的赞歌,是通向未来之路
的进行曲。
教学反思:
本人在教授本文时,顺利地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基本到达了预定教学目标其中较为
出彩的部分是“研读意象”这一环节。这个环节,学生似乎抓到了解读这首诗的抓手,然后
沿波讨源,顺利地理解了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在这个研读过程中也自然而然了感受体会到了
诗歌用“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个特点。通过分析反思,我认为这与前一课对“意象”进行概
念阐释不无关系可能前面的教学对这节课的再次讲授起到了一些铺垫过渡作用。由此可见
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不妨将其分解成多次或分部教学而非一蹴而就。学习有时
1+1>2。希望在以后的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再试验试验。看看“两次少讲”还是“一次多讲”
哪个效果更佳、效率更高。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本教学设计初次使用时未能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有必要
再精简教学内容。第二次使用时,本人通过精简、压缩“研读意象”这一板块,结果在一课
时内正好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苏志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