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与自感》 人教版物理选修 3-2
《互感与自感》教学设计
南京市金陵中学物理 夏广平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互感与自感现象,并不要求定量研究。因此,在本节课中
加强现象的演示,通过观察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分析现象,积极思考,构建新的
知识体系。在知识构建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在生活、生产与
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体现科学知识的价值,突出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最后建议学生进行课后的自主探究,了解自感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过程:
课题名称 第六节 互感与自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互感与自感现象都是常见的电磁感应现象;
2
)能够通过电磁感应知识分析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原因及其能量的转化问题;
3
)知道自感电动势的大小由什么因素决定;知道自感系数的单位、决定因素;
4
)知道互感现象与自感现象的利与弊及对它们的应用和防止。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对互感与自感实验的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
)培养利用已有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实验现象观察与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2
)通过互感与自感现象的研究,体会在生活、生产与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互感与自感的现象;自感现象的规律
教学难点 研究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设计
教 具 变压器、灯泡;大小螺线管一组,音箱,
MP3
;数据线上的磁环;自制“互感
与自感”示教板(主要演示自感现象相关实验)、
DIS
实验系统(含两组电压传感
器)、氖管等。
1
《互感与自感》 人教版物理选修 3-2
教学策略 以实,引以问线,活维;
展,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流程
2
师生共同活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观察现象
分析思考
归纳总结
形成结构
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
实验引入
设计实验
探究思考
知识的应
总结规律、引
出概念(互
感)受)
知识的应
深入研究
加深理解
信息采集
处理分析
入自感
MP3
《互感与自感》 人教版物理选修 3-2
3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学内容与 生互 思想
实验引入
激疑生趣
演示实验一:
器材(如图)。教师演示实验:
线
电的线圈(灯泡 光)
问题:小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线
附近 的磁 中通 线
化的 流)。
线线
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互感现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
动势
线线线
能量传递到另一个线圈的过程。
演示实验二:
材:线各一
MP3
MP3 线
线线
线
播放 MP3 音乐。
线
圈中的信息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学生
互感
知识应用 互感的应用:变压器、信耦合
互感的防止:电连接线中的磁环的用是防止互感。
活、 与科
提出问题
激发思考
线
线
感应电动势?
线
化,据法 磁感 律, 要磁 就会 线
这种现象叫作自感现象。
比激疑
自然
师生合作
协作探究
线
自感
电动势的在?
特点。根据楞次定律,感 流的磁
阻碍起感 的磁量的
线
电动势 应电动势
线
化。
引导实验 生来 ,是
所以需用加以引 。)
比较
问题:图,如 L 在感应电动势,电键合比较
A
1
A
2
象?
参与
探究
分析
《互感与自感》 人教版物理选修 3-2
三.教学思(课教学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