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才让旧文学总能翻出新故事。
志彬兄此著,走了千里万里,一路风尘云
和月,涌动着立一家之言的决心,挑开一条前
人未走之路。是为万里挑一。
细读即耐看。古人横看、侧望、远观、近
睹,不过尽是从细处着眼,始见奇伟瑰绝之不
凡。“细读”则不仅仅如此。“细读”第一难在细,
第二更难在益于他人阅读。
这就是落在纸上的教研。
翻动书页,沙沙声尽是心事 也是家事
国事。所以“耐看”是要付出代价的,非迷
醉鲁迅不可。
时代的“厚障壁”隔开了学生与鲁迅,“三
怕”之说也不止令人唏嘘。现如今,敢于写自
己“鲁迅观”的人怕是非常难得。
作者要为谁写“鲁迅观”?
首先,为十几岁半大的中学生写。
整本书阅读教学已渐渐进入深水区,《呐
喊》剖析给中学生看,帮助他们读懂鲁迅,读
出凭一己之力难以读出的细节,特别是从一线
教学出发,句句字字都蹦出教研的细致功力
全书 15 讲,既深入浅出,又捭阖纵横。
甫一开篇,生活中的鲁迅向学生走来,没
有拥趸虚设的圣坛,平易近人地使学生“读其
文,想见其为人”。好事者退下,好朋友走来
作者旁搜远绍诸友人回忆文章,使得鲁迅的基
础体温升高了几度。作者视野开阔,从多方面
收集与鲁迅相关的资料和事例,作者展示这种
研究性的实践过程,给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
供了很好的典范。同时,向学生示范查找、研
究这些资料,也利于学生增长见识,培养他们
醉把茱萸仔细看
《细读〈呐喊评介
郑子龙
125
2020.15-16
· ·
文化·书评
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驱
力。教育者总是经历“抱着孩子走——牵着孩
子走——陪着孩子走”的三个阶段,陪伴他们、
注目他们的前提,是老师的示范引领之功。老
师一只眼睛注目学生,另一只眼睛要灵动地转
向教育的背后,瞄准教育的激发点。特别是每
篇文章的最后都设置有若干问题,这些问题就
如同激发思维的点,其含金量很高,对学生的
了较 如,
将小说《药》中的色彩描写都找出来,看看有
,并。又,鲁
迅在《希望》之中写“绝
相同”《故乡》中鲁迅说“希望本无所谓有
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
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在这
篇序言中说“希望是在于将来”。你怎么理解
这三处的“希望”?并谈谈你对“希望”的认识。
再如,在《呐喊》中鲁迅描写了很多女性形象,
如杨二嫂、单四嫂子、七斤嫂、九斤老太……
请展开合理的想象,让这些女性在一个特定的
场景下相遇,她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鲁迅《呐喊》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理应把单独
篇目放置在整本书中去读,而提纲挈领、独具
匠心的课后问题,就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个
重要载体。
其次,这当然也是为了自己写。对于老师
来说,能有自己的专题性研究著作是非常不容
易的事情,很多老师在教学多年后蓦然回首
一路走来思考未必少,但忙于事务性工作而耽
误了“立言”。至于想要结集成书几无可能
一时间手边资料凌乱不堪,成文的东西只有教
案和一点论文,甚至到最后也所剩无几“教
学相长”《礼记·学记》中的这个成语有它存
在的道理,密密写去,每一讲都有作者实践的
痕迹,实践是土壤,书写才可以使精神长存
浙江高考作文说,人生有三本书要读,一本
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
“心灵之书”。鲁迅的书与此著虽然在创见性和
历史价值上分量不同,但都是浸润了灵魂和骨
气的“心灵之书”,而其基本前提是“有字之
书”——有力透纸背的研究。
此外,作者更为将来而写。我想至少还有
两层价值。第一,这本书是写给身心正在走向
成熟的中学生看的,所以若能得到很好的推广,
中学生在人格完善的重要阶段便可以从鲁迅的
思想中汲取可贵的营养。不仅仅是受鲁迅价值
观的影响,同时还能掌握作者所示范的方法论。
第二,我也相信读这本书的学生,在将来的生
活中,他们的阅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
们的所有人生经历都将与这本书或深或浅地产
生联系。就像作者在序言中提到的,他自己的
青年时代,从抗拒鲁迅到接纳鲁迅,再到拥抱
鲁迅,直到传播鲁迅……我也相信,在将来也
有青少年,有着类似的“成长的烦恼”,但
终将“独”的。鲁
在《 》中 ”:
“肩住了黑暗的门闸,放他们到宽阔的光明的
地方去 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许
广平回应 “虽得是黑暗居多,
而对于青年,却处处给予一种不退走,不悲观,
不绝望的诱导,自己也仍以悲观作不悲观,以
无可为作可为,向前的走去。”鲁迅自己也说
“所以我想,在青年,须是不平而不悲观,常
抗战而亦自卫”将来的希望比战斗的绝望更
有温度和意义——大先生当如鲁迅。
愿诸君成为第一千零一个读者,成为第二
个作者,也将会有千千万万的作者。如是,鲁
迅思想和鲁迅研究就可以生生不息,永垂不朽。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责任编辑 程 路
读者热线 010-82296703
投稿信箱 rmjyrmt@126.com
126
2020.15-16
· ·
文化·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