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思于画 以画入境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案例谈
玉龙
一、案例背景:
《归园田居(其一)》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规定的 72 篇推荐背诵古诗文
目之一。新课标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审美体验和个性化阅读,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
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
达和交流能力。据此,笔者将《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诗人情感;通过绘画,品味诗句,感受意境,提升诗歌鉴赏能力;正确理解陶渊明的思想,树立积极的
生观。笔者执教的高一(10)班学生语言功底好,知识积累厚,有较强的表达和交流欲望,对文学作品的
感悟能力较强,因此,本课教学侧重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揣摩诗句的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
受诗歌的意境。基于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笔者在课前让学生熟读《归园田居(其一)》,结合
关资料,从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句并将其画出来。但是,如何让学生在绘画中理解诗歌内容,感悟
歌意境确实是个难题。
二、案例描述:
本部分将摘录本课部分教学实录, 以供商榷指正。
师:有人曾评价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看似平淡的诗句却
含着浓浓的美感。尤其是中间八句写景的诗句,更是寥寥数语,便以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而又恬静
美好的田园风光图。课前,大家已经将自己的画作交给了老师,真可谓 精彩纷呈,接下来,就让我们
幅作品。(展示部分学生的画作)
生:(中有赏,有惊喜疑惑茫然
师:从这些画作中,我们难看出,这些都融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有作品于写实,有
作品于写意,但不论如何值得我们称赞优秀作品。下,就让我们掌声请这几位画作者依次上
为我们解蕴含在画作中的思考与感悟。首先幅画,学们能幅画画的是什么吗?
生:“方宅十余亩草屋间。”(异口同声
师:画就是“方宅十余”。老师再问一个题,学们从幅画中感受
怎样的一活状态?
生:(思结)
师:大也不着给出案,让我们听这幅画的作者对画作的解读,或许学们
这位画作者的描述中获得启发。(生一上台略显紧张
生:(鼓掌,为生一加油
生一:幅画感来自于“方宅十余草屋间”句诗,选择句诗,是因为我觉得
简单,但是在画的过程中我确实感受了一意料之外的难。草屋间”,这些草
是如何的,们的大如何,“八是实指,,其实一直到完成这幅作品之前
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案。但是,完成,看着画面上这些草屋间明了,陶渊明
是在告诉我们多少房产,而是我们展示种不同世俗尔的生活方式。以
就是我的一理解和感悟。
生:好(生一回到自己的座位,其学生自发鼓掌
师:从大家的反中,我学对句诗可能有了的理解这时,我们再回到开
题,从幅画作中,学们感受怎样的一活状态?
生:安心闲适
师:就是这样安心。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的表现使
用了两组展示了一幅闲适美好的生。之前大家都认可了陶渊明这首的诗
是“归”明确了陶渊明是从官场田园生为何而归,从幅画作中,我们
够窥得一二,正是这种安感和归感让陶渊明毅然决然地放弃世俗,选择了归田园
归本真。接下来,我们来看幅画,大家在画中看什么?
生:房屋,树,天空
师:那么幅画与上一幅相大的别在哪里?
生:颜色
师:吗?学生摇头)给大家让我掌声请这画的作者来为我们
作思。(生二上台落落
生二:幅画感来自于“榆柳荫后桃李罗堂前”句诗。首先以选句诗,是因
为在读完整,我脑海现的最清晰的画就是一片绿和一片红色,而这两种颜色的交中,
我感受种宁静和愉悦,在,我是画了这件屋子屋子为基点,在
分别红色白色绿料勾勒出了桃李榆柳最后又用蓝色晕染天空这整幅画我用的
较淡颜色,因为我得这种颜色中的种舒适的感是相合的,看着画中的
红绿蓝,我有一想生在其中的冲动。(生二着一种期待,其他同嘴角也上扬
师:常棒看着幅画,自就让我到小时候爷爷奶奶家生活时景,那时天
清澈呼吸着的空气也泥土芬芳花草清香的,到处都洋溢生机与活力。面带
给我们不仅视觉上,更是心灵洗涤化。而种盎然的生正是这些扑入眼帘
彩:柳青翠绿色桃花鲜艳红色李花柔和的素雅而美静而舒适之外,
学们是回答开始遗下来的题了
生:我觉得与上幅画相图在更有一种方位,就她所那样,以房屋为基点,前
分别是红白桃李绿色榆柳体就而美好。
师:,就是这种方位感。学们可以想一下,如幅画中的桃李榆柳非常杂乱地种
房屋周围觉得美好而生一想生在其中的冲动吗?
生:(摇头
师:我难想,陶渊明对自己境的审美要求之高,有生这样境中,陶渊
感以及一愉悦,而这样愉悦好就世俗法带的。因为尔虞
官场据了大部分间,他不可能有更精力和间来自己居境,
之,他也逐渐失去了对于的归感。让我们再回到句诗,学们得这两句中表现力
什么?什么?
生:“”。有树大,叶繁茂遮住毒烈光。来,树的
绿叶随阻挡住热浪给诗人舒适简直就是无污调,这也
正是田园生趣。
生:我觉得还这里的“的意思地排列前,淡与柔
相间,而有,一来,桃花李细雪般飘,在光的映衬下,仿佛镀了一层金
的外新美好,再加上诗人精理,不论赏,是一的风景线
师:位同学的回答不仅着诗意,感,一下就将我了诗人为我们营造的意境
非常棒,为们点赞!,让我们来看幅画……
、案例反思:
本现田大作曾明确指出:“教的大,已经丧失的相
毫无感情也不过分,在知性教方面纯灌输知识的教,可以说根进行方面
的知磨练。”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是一首非常优诗歌,其中含了诗人情感和
美好的祈愿不应为流线的机教学。如何在课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融入诗人营造
理解和感悟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为了课的内容。笔者为,有选择学生
感兴趣的,真正让学生与到教学中来,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有可能
生的力和情,获得好的知识领悟和审美体验。教师作为文本学生之间的媒介不应是强
灌输者,是引导者,通过提学生自己在文本中的知识点和情感点,从而让更
田大作立强. 人生[M]. 北京:中出版, 1995:135.
的学生与到发现者的中来。本课的启发如下:
1. 用好课前间,让学生通过自学的初步了解文本强学者和文本之间
。陶渊明是一具代性的东晋文人,上同时家的入世思想家的出思想这也
使得他的一矛盾的思想寻找。在乱黑暗中,他起起伏伏不得愉悦
名利俱疲他决归本接受丘山田园召唤。陶渊明一生的经这种的现
实,究成为了诗歌作的,而混乱显得弥足珍贵学生有了解了陶渊明的
人生,阅读他不同时期的作品,能真正明之于中发展的重
而更刻地诗中蕴含的浓的情感。
2. 文本为基点,让学文本进行心与间的教学内容的设
都不脱离文本本,诗歌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不论从内容,来看
首非常优的诗歌。然没后世格律严格押韵要求音韵朗朗上口,是一非常适
诵的诗歌。同时,诗歌中那些描写田园生的诗句极感,对于学生而言,在读的过程中,自
就能陶渊明营造来的美好闲适的境,从而更好把握诗歌的情感。就是读者文本
的对,学生作为读者,需要结合个人的生验和阅读体验接受诗人通过文现出来的精
在接受的过程中,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中蕴涵的价
3. 强诵读和跨学科学习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诵读可
对诗歌情感的把握,绘画可以学生对诗歌表手法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更好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
意境。体,引导学生立诗歌的架构,通过放示范朗诵的和背景音乐让学生更
诗歌的情境;通过学生的画作,并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可以强学生对诗歌体性的把握。
活动体验中,学生们也得到了个性的张扬
当然,本在着一些遗
1. 学生的引有点使得,学静在
歌的意境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和价。学生在分画作的时候也不够很将学生的思
诗歌内容的分
2. 在课设和生成问,笔者的设性较强,一定程限制了学生的力和自
3. 受课限制,部分内容挖掘,对学生的深层阅读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
反思是为了改进,笔者为,课中出来的典型的,特别关注,尤其是课
节奏的把握和对学生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