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智·Ability And Wisdom ︱ 2019 161
Innovation Education
《扬子晚报》曾有这样一篇文章:
7 个人组成的一个小团体为了分食一锅粥,试验了不同
的方法,效果迥异。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
大家就发现,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方法二:大家
轮流主持分粥,这样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
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 6 天都饥饿难挨。方法三
大家选举了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位品德尚属上乘
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
。方法四: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
一个领粥。在这个制度下,7 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
科学仪器量过一样。
制度至关重要,制度是人选择的。好的制度清晰而精妙
既简洁又高效,使人逐渐趋于公平与公正。同样班级建设也是
这样,如果能选择一个好的“分粥”制度,从而营造一个良好
的交往氛围,最终大家都会受益。笔者依据班级文化的结构理论,
着重从班级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一、建立一个“大家”的班集体——班委全员制
传统的班委制度是由少数人担任班级干部。在这样的制度
,很容易滋生班干部这种特殊群体的“官本位”思想,使班
委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干部学生和非干部学生的隔阂甚至是矛
。同时,非干部学生时时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对班级活动的
热情会受到影响,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班
集体。我们的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传统的班委
制度却不能使大多数学生在管理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方面得到
发展。因此这样的制度是不平等的。
传统的班委制度反映了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的思想,等级
的存在无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我对班委制度做了一个根本的
改变。那就是——全体同学都是班干部。可是哪有这么多职位
呢?如果按照传统的班委建制,最多十几个职位了不得了。对此,
我采取了两个措施:一、将原来的某某班委委员改称为某某班
委委员会(如原来劳动委员改成劳动委员会),原来的劳动委
“员”,只能由一人担任,但加一个“会”字,情况就截然
不同了,一个委员会可以由多人参与。二、将小组组长和各课
代表提升为主要班干部。将各课代表并归为学习委员会,将各
小组组长归为组织委员会。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通过下列措施强化每个学生的主
人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1. 经常以各委员
会为单位召开班级活动。2. 在学期结束时的评选优干时,采取
如下程序:(1)全体同学都是候选人,因为全体同学都是班干
部。(2)在各委员会初评出 1/3 的干部(3)全班投票表决。
践证明,这样的班委制度是有效的。由于每个同学都是班干部,
所以绝大部分同学对班集体活动都表现了很强的责任心,各项
班级活动都能快速高效的开展。
二、制定共同的行为准则——“班级法律”
开学初,我引导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什
么样的班集体?为了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的班集体,我们每
个人需要做到哪些?并布置他们每人起草一份日常行为规范
第二天,我将同学们的起草的“行为规范”交给了班委,让他
们负责整理。在当周的班会课上,我将同学们整理好的“行为
规范”进行了公开的讨论。每一条款都直接由同学们进行审核
与修改,修改后再举手表决,一致通过后再进行下一条款的讨
。同学们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如在讨论早上出勤的问题时
原始条款是这样的“迟到一次,扣其操行分 1 ”。马上就
有同学提出质疑,如果因病迟到如何处理。经讨论,同学们提
出了修改方案。将条款改为“无故迟到 1 次,扣其操行分 1 分。
因故迟到需出示证明。这样修改体现了很强的人情味和可行性。
“班级法律”的制定,使得“有法可依”,而执法班委的
产生则使“有法必依”落到实处。执法班委由各班委会出一名
委员组成,执法班委执法一周,对本周内每位同学的日常行为
进行监督。
“班级法律” 使班上的制度文化逐渐形成。这样的制度文化,
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于该“法律”是全体
同学共同认可的,因此同学们表现了极大的热情,自觉维护班
级法律。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取得了可喜的良性发展。
三、发挥班主任的榜样作用——身教胜于言传
除了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外,我还注意加强行为文化的建
设。在实行班委全员制和“班级法律”的同时,我注意身先士卒,
对同学们的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开学初的一段时间,班级“小
房间”的卫生情况总是不尽人意,找负责“小房间”卫生的同
学谈了几次,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他们总是以小房间人走动
太频繁,很容易被脚印搞脏为借口而放松对打扫的要求“小
房间”是否确如他们所反应的这样呢,我决定实地考察一番。
当天中午,我早早来到教室,对“小房间”进行了彻底的清理
与打扫,不少同学看到我默默地打扫小房间时,很是感动。打
扫完后,我什么也没讲,又默默地离开了教室。在这周的周记中,
负责小房间卫生的同学主动进行了自我批评,并保证以后认真
对待卫生值日。果然,以后小房间的卫生大大改观了。为了加
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我建议同学们每天放学后在操场跑步,开
始响应者极少。当我决定每天带他们跑步时,同学们被感动了,
当我出现在操场后,我班参加跑步锻炼的同学一下子多了起来。
总之,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扬民主,调动每位学
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每位同学都有碗好“粥”喝。
参考文献:
[1]《扬子晚报》.2001 年 7 月 20 日 .
[2] 朱永新主编 .《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江苏教育
出版社 .
“分粥”的启示
——谈高中班级文化建设点滴
/ 戴建良
【摘要】如何建设班级文化,是众多班主任关心的问题。本文试从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个角度来阐述班集体建设
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组织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作者简介】戴建良,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