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地间的诗与理
漫游者的夜歌
[] 歌德 3
[] 瓦雷里 12
雪夜林边小驻 [] 弗罗斯特 14
鲁拜六十六首(节选)[伊朗] 海亚姆 20
园丁集(节选)[印度] 戈尔 27
你无法扑灭一种火
[] 狄金森 31
外国哲理诗歌精选 32
让生命沉思
[] 伦斯 40
[黎巴嫩] 纪伯伦 47
懒惰哲学趣话
[] 伯尔 55
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 列夫·托尔斯泰 59
认识你自己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 帕斯卡尔 71
[] 罗素 74
苏格拉底的申辩
[希腊] 柏拉图 78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
[] 马克 91
真实的谎言
桥边的老人
[] 海明 97
墙上的斑点
[] 弗吉尼亚伍尔夫 100
[阿根廷] 博尔赫斯 114
[奥地利] 卡夫卡 118
和伟人约会
[] 富兰克林 128
[] 罗曼·罗兰 140
居里夫人传 (节选)
[] 艾芙·居里 145
科学表述真理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 里夫金、霍华 152
[] 卡西 155
[] 刘易斯·托马斯 172
[] 177
2
天地间的诗与理
在上册 “诗从肺腑出”这个单元,我们领略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魅力。但,
除了表达情感、抒写感受,追问人生的价值,探究世界的奥秘,沉思人与自然的
关系,也是诗歌的重要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讲“诗歌”与“哲学”也可以成为
近邻。
当然,与概念化、体系化的哲学不同,诗歌不能抽象地说教议论。诗歌所提
供的哲理可能不是完整的,甚至是零散的,不可捉摸,又稍纵即逝,但却能在瞬
间的闪现中传达出真谛。
3
漫游者的夜歌
[] 歌德
一切峰顶的上空
静寂,
一切的树梢中
你几乎察觉不到
一些声气;
鸟儿们静默在林里。
且等候,你一快要
去休息。
(冯至 译)
思考与探究:
1将此诗与几首中国古诗比较,如柳宗元的《江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李白的《夜宿山寺》,讨论它们在空间构成以及艺术境界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附:歌德《漫游者的夜歌》德语原文
Wanderes Nachtlied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Ueber alle Gipfeln
Ist Rhu,
In allen Wipfeln
Spuerst Du
Kaum keinen Hauch;
Die Voegelein schweigen im Walde.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冯至全集》第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1749-1832诗人、剧作家、思想家,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被恩格斯称为“最
伟大的德国人”。代表作有诗剧《浮士德》,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自传《诗与真》
4
Warte nur, balde
Ruhest du auch.
英文翻译:作者:佚名
Wayfarer's Night Song IIEn
Over all the hilltops
is calm.
In all the treetops
you feel
hardly a breath of air.
The little birds fall
silent in the woods.
Just wait... soon
you'll also be at rest.
拓展阅读:
《漫游者的夜歌》两个译本品
孙文辉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节选了钱钟书先生的一篇讲稿《谈中国诗》。在
这篇文章里,钱先生认为:“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为了论证这个
观点,他引证了歌德的一首小诗《漫游者的夜歌》Wanderers Nachtlied》)
并用中国五言绝句的形式翻译了一遍:
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我亦欲归休。
乍读这个译本,我们几乎很难相信这是一首来自德语世界的诗,因为无论怎
么品读,正如钱钟书所言其“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
人们常说,诗是在翻译中失掉的东西。钱先生在翻译歌德的这首小诗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钱钟书:《谈中国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必修第五册,2007 3 月第 2 版。
5
不会存在着为了自圆其说,故意漏掉德语原作某些特质的嫌疑呢?这是一个很有
意思的问题。遗憾的是,笔者不懂德文,即使懂也无法向不懂德文的读者解答。
不得已,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旁证来试着体会歌德原作可能存在的某些意味。
《漫游者的夜歌》有的也翻译成《流浪者之夜歌》曾经被许多名家翻译过,
如郭沫若、宗白华、梁宗岱、钱春绮、朱湘等。其中,歌德翻译专家梁宗岱先生
的译本影响较大。他采用的是五四以来新诗的形式:
一切的峰顶
沉静,
一切的树尖
全不见
丝儿风影。
小鸟们在林间无声。
等着吧:俄顷
你也要安静。
从形式上,这个译本更接近于歌德的原作。Wanderers Nachtlied
8 行,计有 37 个音节,各行的音节数多少不一,包含了起伏参差的韵律感。
显然,梁宗岱的译本基本上体现了这些因素。一般认为,在充满遗憾的文学作品
翻译活动中,内容忠实优先于形式忠实。但对诗歌这种极富语言敏感性的文学形
式而言,形式也是富有意味的,它是内容的积淀,对阅读心理起着一种强烈的诱
导作用。比如,面对同一首《Wanderers Nachtlied钱钟书译本的形式就给
人中国格律诗的印象,细细涵咏,语气和情感的节奏比较单一、稳定,散发出轻
淡、安和的气息。而梁宗岱的译本,字句参差,节奏跌宕,多少释放出了德语诗
调固有的雄厚之风。
从内容上看,钱、梁的译本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差异。钱钟书的译本用四个语
意和语调极其相似的字“收”“息”“静”“休”营造了一个夕阳西下,万物归
眠的氛围,宁静,悠然,基本上没有脱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梁宗岱的译本虽然也表现出整个世界的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歌德:《流浪者之夜歌,梁宗岱译《一切的顶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12
月第 1 版。
6
“沉静”“不见风影”“无声“安静”等,但这些特征并没有在“一切”的
世界里深入地融合。它们依然浮在表面,仿佛屏住了呼吸,在压制着什么,同时
也在期待着某种形式突破这无边的沉默。也就是说,在梁宗岱的译本里,表面世
界是安静的,而人的内心世界恰恰是不安宁的。
米兰·昆德拉在他的一本小说《不朽》里面,也提到了这首熟记于每个德国
小学生心中的《漫游者的夜歌》。小说中的父亲作为一个德国人,唯一的乐趣是
向他的大女儿背诵歌德的这首小诗。当父女俩背诵到最后两句 Wartenurbalde
/Ruhest du auch(即梁译“等着吧:俄顷/你也要安静”)时,声音变得非常响
亮,在方圆一公里以内都能听到。父亲死前两三天,躺在床上,又跟女儿轻轻地
吟诵着 Warte nur,balde /Ruhest du auch,而女儿马上分辨出这是父亲的死亡
之声,犹如鸟儿在树梢上睡着后出现的一片宁静。这些描述无不透露出《漫游者
的夜歌》的另一种理解“死亡与不朽”也就是昆德拉所说的,“使生存的某一瞬
间成为永恒,并且值得成为难以承受的思念之痛”
按照昆德拉的这种理解,钱钟书的译本似乎只突出了心灵的安宁而忽略了生
存的沉痛,而后者可能就是歌德小诗区别于中国田园诗的特有质素。相比较而言,
梁宗岱的译本就较好地传达了昆德拉式的理解“等着吧:俄顷/你也要安静”
仿佛是从极远处的空间传来的一声预言,深沉,凝重,弥散着神秘的死亡气息;
而“ 我亦欲归休”语句间的力量大大地削弱了,生命的痛感在睡眠中轻轻稀释。
这样看来,似乎梁宗岱的译本比钱钟书的译本更加忠实于歌德的原作。
当然这只是一个猜测,我们不妨再来看看歌德写作《漫游者的夜歌》的相关
背景资料。1780 9 6 日,31 岁的歌德登上小城伊尔美瑙Ilmenau861
高的基可汉山(Kickelhahn,然后在一个猎人用的避身小木房的墙上,用铅笔
即兴写下了这首《漫游者的夜歌》。接着他步行上山,试图避开“城市的喧嚣,
人际的抱怨、索取,及人类不可改善的杂乱无章”30 年后,即 1813 8 29
日,歌德再次登上这座山顶,把曾题写在墙壁上的笔迹加深。1831 8 27 日,
歌德逝世前最后一次诞辰,在友人的陪同下,歌德以 82 岁的高龄重上基可汉山。
他的朋友马尔(Mahr)这样记述道:歌德留下热泪。他慢慢地从他深棕色的衣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米兰·昆德拉:《不朽》王振孙,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6 月第 1 版。
7
服里,掏出他雪白的手绢,边擦眼泪边悲伤地自言自语:‘稍待,你也安息。
次年,歌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曾无限热爱的世界。
这个带着几许传奇色彩的背景非常重要,它在事实上构成了《漫游者的夜歌》
的广义语境。黑格尔说,同样一句话,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跟出自缺乏阅
历的青年人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歌德的这首小诗虽然写于 31 岁,但在此后
61 岁、82 岁时读起来的意味是各各不同的。以小诗的末句一个词 Ruhest(相
当于休憩、沉默、安静、rest 等)为例,31 岁时的歌德试图表现的可能是避开
世俗的喧嚣,通过短暂的休息获得继续生活的从容。61 岁时,饱经风霜的歌德
重读旧作,对 Ruhest 的理解已经深植到整个生命当中,他想获得的不再是短暂
的休憩,而是无边的安宁了。这时,诗人身处天空、山顶、树木、鸟儿与人融为
一体的大安静中,昭示着某种神秘的宇宙秩序,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色彩
已十分接近于以陶诗为代表的中国田园诗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钱钟书先生将《漫
游者的夜歌》翻译成五言绝句的形式是非常妥帖的。爬上 82 岁的高龄,歌德神
奇地重上基可汉山,再读到这首半个世纪以前的小诗,其内心的感慨是不言而喻
的,而他喃喃自语的 Ruhest 竟成了最终的谶语。此时,梁宗岱的译本展示了非
凡的表现力。一句“等着吧:俄顷/你也要安静”,无异于中国民间的一声招魂,
虽然平静,却难以掩盖其背后的压迫感和笼罩一切的气势。
由此看来,《漫游者的夜歌》的两个译本各有千秋。在万物无法挽回的情境
里,钱钟书展示了一个主动者的姿态,显得逍遥飘逸;梁宗岱则以悲悯的情怀诉
说着有限之于无限的深刻无奈。而这一切,恰恰有力地证明了歌德原作的无限伟
大。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郭力编译:《德国名诗精选精析,外文出版社,2004 年第 1
8
参考资料:
一首朴素的诗
冯至
两年前,我在《读歌德诗的几点体会》一文中,提到《漫游者的夜歌是一
首最有名的短诗,人人能懂,但又有各种不同的解释,现在我想进一步谈谈我对
于这首诗的理解。我先把这首诗译成中文如下:
一切峰顶的上空
静寂,
一切的树梢中
你几乎觉察不到
一些声气;
鸟儿们静默在林里。
且等候,你也快要
去休息。
在诗歌广泛的领域里,有一种诗写得很朴素。这种诗一般都是短诗。它们语
言简单,却非常精练;没有任何词藻,却能发挥诗的最大的功能;看不出作者有
什么艺术上的技巧,但多半是最杰出的诗人才能写得出来。这种诗浑然天成,
像自然本身,它们洗涤人的精神,陶冶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李白的《独坐
敬亭山》、柳宗元的《江雪》等简短的绝句都是这样。外国的大诗人,在他们的
长篇巨著之外也常常留下几首朴素而短小的绝唱。《漫游者的夜歌》在这种诗里
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种诗很不容易译成另一种语言。因为它们之所以成功,在于诗人充分发挥
了自己的语言的特长,而这特长又不是另一种语言所能代替的。若是逐字逐句地
去翻译(尽管我们主观上念念不忘是在译诗),其结果往往索然无味,表达不出
原诗中每个字的音与义给予读者的回味无穷的感受,可是这也正是那些为数不多
的优秀的朴素的诗具有的特点。如果译者只体会诗的意境,不顾原诗的形式和字
句,那么译出来的诗,成功的无异于是译者本人的创作,失败的会弄得面目全非。
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短短八行,它的声誉并不在 12111 行的《浮士德》之下。
1982 年歌德逝世 150 周年时,西德文化界征求群众关于歌德诗歌的意见,公认
9
《夜歌》是歌德诗中最著名的一首。20 世纪 20 年代统计,《夜歌》被作曲家谱
成乐曲,就超过了二百多次。它在中国也不是生疏的,20 年代郭沫若、30 年代
梁宗岱、最近钱春绮都先后把它译成中文。郭沫若和梁宗岱是诗人,钱春绮是德
语诗歌有经验的译者,他们译这首诗,各自有独到之处,读者可以参阅。本文内
我的这首译诗,自信不能体现原诗之美于万一,但在翻译时,尽量体会了诗人写
这首诗时的处境和心境。有些好诗,感人甚深,但诗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
则无从考究,这就不无影响对于诗进一步的理解。歌德这首诗,则有资料可供参
考,从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歌德于 1780 9 6 日在图林根林区基克尔汉山顶上狩猎小木楼里过夜,
他吟成这首《夜歌》,用铅笔写在小楼的板壁上。同时他写信给他的女友石泰因
夫人,信里有这样的话:
我在这地区最高的山基克尔汉住宿……为的是躲避这个小城市的嚣杂、人们
的怨诉、要求、无法改善的混乱。
我最初读《漫游者的夜歌》,总以为“漫游者”是从平地走入山区,仰望山
顶和林中的树梢,一片寂静。读了这信后才知道,“漫游者”的所在地是在这地
区最高的一座山上,那么,他就不是仰望而是俯视了。从高处举目四望,才很自
然地看到一切的峰顶和一切的树梢,而寂静的并不只是峰顶,更广阔地是峰顶的
上空(因为德语中标明在某某事物之上的介词有两个,一个表示上下两物紧密相
接,另一个表示中间有一定的距离,原诗中所用的介词则是后者),至于树梢,
不能说完全没有声气,只是作者在高处几乎觉察不到罢了。
歌德写《夜歌》时的心境,也不像是诗里写的那样平静。歌德于 1775 年应
魏玛公爵卡尔·奥古斯特的邀请到了魏玛(那时他 26 岁)不久就接受了许多繁
重的任务,先是重新开发图林根林区伊尔梅奥附近的铜矿和银矿,后来又参与军
事、交通、水利等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一个狂飙突进时代的诗人处理这些非常实
际的事务,需要不断克制自己,以极大的耐力来应付。歌德为了使这贫穷狭隘的
小公国能够政治进步、财源富裕,付出了许多心血。但是宫廷里人事的倾轧和落
后保守的势力使歌德的工作遇到不少障碍,他初到魏玛时的一片热忱也渐渐减
退。1779 年他到瑞士旅行,曾写信给石泰因夫人说,若能从各种政治势力的斗
争中摆脱出来,专心从事文艺工作,该有多么好啊。现在,从前边引用的给石泰
10
因夫人信里那句话的后半句可以知道,歌德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到基克尔汉的,
也就是《夜歌》里最后两行“且等候,你也快要去休息”的背景。
以上是根据歌德给石泰因夫人的信对《夜歌》作了些粗略的说明。下边对这
首诗再作一点分析。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行,但也自成一体,有完整的结构。若
用几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从上而下,从远而近,从外而内,在这样的层次中,
寂的程度逐渐减弱。一切的峰顶上空是既高且远,树梢就不像峰顶那样高,也比
较与人接近了,林中的小鸟比树梢又低了一些。峰顶的上空是无边无际的静寂,
树梢和林里的小鸟总不免有些动静和声气,不过在这静寂的夜里人们难以觉察得
到。最后,诗人把自己安排在诗里,第七、八两行与前六行相反,只说出自己的
愿望,去得到休息。歌德给石泰因夫人的信可以证明,他心里一点儿也不平静。
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的结构在这种朴素的短诗里相当普遍(当然,也不能说
都是这样)。以中国诗为例,如本文前边提到的《独坐敬亭山》前两句“众鸟高
飞尽,孤云独去闲”,是高空中的远景,后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则
表达诗人是怎样吟味他“独坐”的寂寞之情。又如《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是一望无边的雪中的景象,可是骤然一转就转到眼前的“孤舟蓑笠
翁,独钓寒江雪”,这垂钓人虽不是诗人自己,但从他身上反映出长期贬谪的诗
人孤冷的心境。“由外而内”这一点上与《夜歌》更为相似的元人马致远那首
著名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虽然显得萧索,
究竟还是属于客观世界;“古道西风瘦马”这三种景物与诗人便有了关系,而且
是一种比一种更为接近;“夕阳西下”日暮途远,时间紧迫了,最后才好像喊叫
似地说出“断肠人在天涯”。这与《夜歌》里一层层由外而内最后的两行“且等
候,你也快要去休息”是同样的结构。
《夜歌》之所以成为一首著名的诗歌,它独特的音乐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原诗不遵守固定的格律,但语气自然,音调和谐,使用的词汇里 aauu、ü
等元音比较丰富,适合于从字音上形容夜色。这种音乐的特点很难用另一种语言
迻译过来,我翻译这首诗,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注意每行诗的节奏,用韵脚来
补偿译诗里难以表达的原诗的音调。我用以韵母 i 收尾的字表示寂静与休息,
韵母 ong 收尾的字表示高处,诗里有两行提到“你”,实际上是诗人自己,这两
行则押 ao 韵。我虽然做了一定的努力,但结果只是给《夜歌》制造出一个不大
11
像样子的模型,模型是不能代替具有生命力的原物的。
在西方,有不少歌德的研究者为这八行诗写过不少论文,甚至专著,我写这
篇短文,不过是一得之见,而且译诗也译得很平常,未必能对读者欣赏这首诗有
多少帮助。但我有一个愿望,想通过《漫游者的夜歌》向读者介绍,诗歌领域里
有一种朴素的诗,这种诗无论在中国或外国往往有共同的特点,类似的结构,
像没有思想内容,却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
写到这里,本来可以结束,可是有些关于《夜歌》的事迹需要附带提一提。
《夜歌》于 1780 年写在狩猎小木楼的板壁上后,只在魏玛少数友人中间流传,
直到 1815 年歌德才把它连同另一首《漫游者的夜歌》编入他的诗集里。直到 1831
8 月歌德为了躲避人们将要盛大庆祝他 82 岁的寿辰,离开魏玛走到图林根林
区,又重访一次那座小木楼,只有一个山区视察员陪伴着歌德。这位视察员后来
这样记下了当时的情景:“我们相当舒适地到了基克尔汉的最高处,先在圆形空
场上欣赏远方的美景,他望着茂盛的森林十分高兴,……随后他问:‘那座林中
的小楼必定在这附近吧,我能步行到那里去,叫马车停在这里,等着我们回来。
果真他就健步穿过山顶上长得相当高的覆盆子灌木丛,直到那熟悉的两层的狩猎
小木楼,……一道陡直的楼梯引向小楼的上层;我请求搀扶他,但他以年轻人的
活泼神情谢绝了我,虽然他再过一天就要庆祝他 82 岁的诞辰了。他说,‘你不要
以为我走不上这座楼梯,我还能走上去’我们走进上层的室内,他说,‘从前我
和我的仆人在这里住过八天,那时我在壁上写了一首小诗。我想再看看这首诗,
如果诗下边注明写作的日期,就请你费神把日期给我记下来’。我立即引导他走
到屋子的南窗旁,窗子左边有用铅笔写的这首诗(原文抄引了《夜歌》全文,
略──作者)。歌德反复诵夸,泪流双颊,他缓慢地从他深褐色棉布上衣里掏出
雪白的手帕,擦干眼泪,以柔和伤感的口气说,‘是呀,且等候,你也快要去休
息’他沉默半分钟,又望了望窗外幽暗的松林,随后转身向我说了一句:‘我们
现在又可以走了。
六天以后,歌德在 9 4 日写信给音乐家采尔特,提到这件事,信一开始就
说:“这六天是整个夏天最晴朗的日子,我离开魏玛到伊尔梅奥,我往年在那里
做过许多工作,可是长期没有再去了。在周围都是枞树林最高山顶上一座孤单的
小木板房壁上我找到那首 1783 9 7 日的题辞,你曾使这首歌驾着音乐的翅
12
膀传遍全世,那样亲切地抚慰着人们。……过了这么多年,真是阅尽沧桑:有持
续着的,有消逝了的。成功的事物显露出来使我们高兴,失败了的都忘记了,
痛苦中忍受过去了。这段话反映出歌德又看到了他 50 年前在木板房壁上的《夜
歌》后的一些心情。
这些轶事,给《夜歌》增添了一些“佳话”。果然,歌德在这以后不到七个
月,便应验了他怀着另一种心情所吟味的那两行诗“且等候,你也快要去休息”
──不是休息,而是永远安息了。
1984 8 14 日写于青岛
(选自《冯至全集》第 8 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 瓦雷里
禁受不住过多的粒子
而裂开的坚硬的石榴,
我像看到高贵的额头
因自己的发现而开裂。
是你们所承受的阳光,
哦,你们裂开了的石榴,
使你们傲然大显身手,
打通你们红玉的隔墙,
是干燥的金色的外壳,
敌不过一种力的需要,
让红色玉汁向外飞迸,
这种辉煌耀目的裂口
使我旧有的那个灵魂
想起他的秘密的结构。
(钱春绮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保尔·瓦雷里1871-1945法国诗人,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年
轻的命运女神》《海滨墓园》等。
13
思考与探究:
一、文中揭示了石榴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二、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三、作者喜欢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资料:
瓦雷里《石榴》赏析指导
黄富忠
石榴与人的头颅,本来是两种不相关的事物,但在诗人的眼中,它们却有
了一种内在的相似性。这首咏物的短诗,就围绕着二者的相似性,展开了惊人
的联想。第一节,先写坚硬的石榴因过度成熟开裂,露出珠玉一样的粒子,这
是一个十分鲜明的形象,无疑有一种先声夺人之效;从这一形象出发,诗人继
而联想到思想中高贵的头颅,“因自己的发现而开裂”石榴与头颅,在外形
上多少有点类似,建立一种联想很好理解,但头颅如何因“发现”而开裂呢?
在这里,诗人描写的不是生活中的现实,而更多是一种想象中的现实,“开裂”
一词表达的或许是大脑因发现而豁然开朗的状态。
第二、三节,诗人的笔触重新回到了石榴身上,着力渲染“开裂”的过程
以及汁液迸飞的场面。上一节写到石榴开裂是因为粒子过多,如果说这是“内
因”的话,那么“是你们所承受的阳光”一句,强调的是“外因”正是在阳光
的照耀之下,接受了大自然的馈赠,石榴才获得成熟,裂开表皮,让红色的玉
汁飞迸。在这两节中,诗人对语言的使用,也颇值得称道,清晰、有力,又有
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一方面是石榴表皮的粗糙、坚硬,一方面又是内部粒子
的红玉一样的晶莹,内外的反差传达出“成熟”的艰难与隐秘。与之相伴随的,
是一系列充满对抗性的语汇,“隔墙”“打通”“敌不过”向外飞迸”
在封闭与外射之间,一种角力的、反抗的美得以呈现。这两节写的虽然只是石
榴,但因为在第一节中,“石榴”“头颅”之间的联想已经建立,所以二者的
形象实际上有了一种相互叠映的效果,石榴的“傲然”就是头颅的“高贵”
石榴的内与外、阻隔与打通之间的张力,也影射了灵魂获得成熟过程中,交织
在头颅内部的思想张力。
第四节只有三行,却有画龙点睛的功能,诗人又回到了关于头颅的思考,
14
但在最后话题被引申了,“石榴”“头颅”在外形上的相似,被一种更深层的
相关所替代:“辉煌耀目的裂口”让我想起灵魂“秘密的结构”。灵魂与石榴的
相关性不是有形的,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美妙的汁液从坚硬
的外壳中迸飞,对于一个追求更高智慧的灵魂来说,这一过程又何其相似。正
如“石榴”内部因成熟的粒子而充满张力,智慧灵魂也像一种特殊的建筑,在
内部包含着“秘密的结构”
这是一首咏物的诗歌,是一首关于思想,更准确说是关于思想结构的诗,
语言清晰、有力,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的同时,也有一种硬朗的逻辑力量。可
以说,诗人将理性思考的明确与感性经验的生动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思想
的独特魅力。作为一个诗人,瓦雷里还长期进行过哲理的研究,他甚至对数学
也情有独钟。因而,他对待诗歌的态度,也与一般随兴挥洒的作风不同,他更
像一个严谨的数学家。在他看来,诗歌写作也是一种思想的建筑,是建立在谨
严、准确的基础上的,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它必须包含思想、语言的双重劳
作。
雪夜林边驻脚
[美] 弗罗斯特
我认识这片林子的主人,
不过他的房子却在邻村,
他不会想到我在此逗留,
伫望着白雪灌满了树林。
我的小马定是觉得离奇,
荒野中没有农舍可休息,
在林子和冰冻的湖之间,
在一年中最黑的夜里。
__________________
1985 弗罗斯特
1874-1963,美国现代诗人,其作品在美国各阶层都有广大的读者群,代表作有《一个
男孩的愿望》《波士顿以北》等。
15
它把颈上的铃摇了一摇,
想问问该不是出了差错,
回答它的只有低声絮语——
是风柔和地吹,是雪羽毛般落。
林子真美,幽深,乌黑,
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
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
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
(赵毅衡译)
雪夜林边小
[] 弗罗斯特
想来我认识这座森林,
林主的庄宅就在邻村,
却不会见我在此驻马,
看他林中积雪的美景。
我的小马一定颇惊讶:
四望不见有什么农家,
偏是一年最暗的黄昏,
寒林和冰湖之间停下。
它摇一摇身上的串铃,
问我这地方该不该停。
此外只有轻风拂雪片,
再也听不见其他声音。
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羡,
16
但我还要守一些诺言,
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余光中译)
附:弗罗斯特《雪夜林边驻脚》英文原文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Robert Frost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
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17
拓展阅读:
解读一:
小诗大境界
周伟驰
弗罗斯特在英美现代诗史上是一个卓尔不群的人物。与智性、晦涩的艾略
特式新玄学诗派不同,他的诗往往在“明白易懂”的词句下隐藏着几近深不可
测,甚至“可怕的”意境。对于尝惯了艾略特、奥登口味的“精英”读者来说,
弗罗斯特仿佛是一件过时的东西,被他们打发掉了。而“普通”读者则视他为
伟大的乡土诗人或“民族诗人”认为他明智、舒缓、幽默,深谙新英格兰的人
情世故。笔者 2000 8 月于旧金山参加一个与诗歌毫不相干的会议,会上的主
席在谈到志业的选择时,随口将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悉数背出,令我恍
惚觉得弗罗斯特之在美国就如唐诗之在中国。而谁能背得出艾略特或庞德那样
支离破碎的诗呢。
但在一些诗人、诗评家看来,“精英”“普通”读者可能都“错过”“真
正的”弗罗斯特。对弗罗斯特的评价涉及诸多文本阐释问题,像布罗茨基对《家
葬》进行的精密分析,希内对《白桦树》的赏玩,都是颇有意思的重新构造。
就阐释而言,既与文本本身的质地有关,也与阐释者的见地有关。文本过于支
离破碎,本身就是一堆废墟,在其上建造雄伟的诠释学大厦固然容易,但正如
“画鬼容易画虎难”难免给人“可爱而不可信”之感,仿佛印证了“诗歌是个
任由打扮的小姑娘”文本过于完整,意思过于单一,又会没有阐释家发挥的余
地,让他们觉得无用武之地,从而缺乏对之“解剖”的兴趣。当年哈代就因为
“不具有可挖掘性”其诗一看即明,被打入冷宫数十年,“内在美”还要在
“打倒艾略特”之后才能悦人的眼目。阐释家的见地,真所谓“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对同一首诗,求伦理者会看见温柔敦厚及作者的羞耻感以及社会风气
的变迁,得到些许心灵的平安;讲智性者会这里见到一反讽,那里见到一机智,
得点头脑的快乐;弗洛伊德主义者则会东看到一点性暗示,西看到一点压抑的
人性,复杂点的马克思主义加弗洛伊德主义加女权主义加福柯主义还会发现诗
中隐蔽的阶级趣味、性政治、性与政治的同构,或宏观或微观的权力压迫、压
抑、压榨、压力。诗要具有“适当的”“可阐释性”,就不要太支离破碎,弄得
18
阐释家冒“指鹿为马”之危险,也不要过于完整、滴水不露,弄得阐释家手足
无用,不能体现出其职业存在之意义何在。弗罗斯特在这点上走得相当稳,他
的几首名作,都具有整体意境,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热爱,但又有意无意在里面
留了许多“空当gap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为专业批评家
留下了练武场。
《雪夜林边驻脚》许是弗罗斯特最负盛名的一首小诗,被他称为“我最堪
记忆的一首诗”首次出现于 1923 年出版的诗集《新罕普什尔》对这首诗该如
何解释,历来众口纷纭,莫衷一是。鉴于“诗歌就是翻译中损失掉的那部分”
这里有必要将原文和译文对照着来阐读。好在原文体现了弗氏一贯的“简单易
读”,读者亦可复习巩固一下英语,顺便领略英诗大家的“语言美”,何乐而不
读。即使不读原文,也不会妨碍我们对阐释的理解。
解读二:
《雪夜林边驻脚》赏析
辜正坤
这是一首充满梦幻情调和淡淡忧思的诗歌。弗罗斯特本人曾认为这首诗是
他所有创作的诗作中他最喜欢提到的诗。科林斯布鲁克斯也认为:“在弗罗斯
特的诗歌中,这首诗最引人注目。《雪夜林边驻脚》至少有 5 组意象连缀起来
表达了一种扑朔迷离、忧思惆怅的情调。第 1 组意象是雪夜。这是寒冷与幽暗
二者的结合,象征着诗人心境的凄冷状态。第 2 组意象是树林,美丽、幽深,
象征着诗人的寄托。第 3 组意象是小马,这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生命和力
的象征。第 4 组意象是湖冰,冷的极致,象征着死亡。是诗人本能地感觉到的
必不可免的未来的归宿。第 5 组意象是飞舞的雪花,漫天遍野,有点像是其余
4 组意象的中介物,弥漫而不执著,可见而不可触。飘然于前,忽焉在后,是
扑朔迷离状态的最贴切的写照。这种扑朔迷离状态由于诗中一连串的疑惑而进
一步加强:“纳闷”“为何”“仿佛问,出了什么事情?”此诗的诗眼是“可惜我
还有别的承诺等待完成(课文译为:可是许诺的事还得去做)。诗人还有强烈
的使命感,他还不愿意就此在雪夜的林边永远驻步,生命的路程远未完结,他
“不能安睡,除非再走一程(课文译为:还得走好多里才能安睡)。死亡这种
19
极其重大的主题在这里被淡化,诗人以一种近乎超然的人生态度来提到它。苟
非有“承诺”,他也许会长此沉睡林边!
诗歌的魅力正在于诗人对待生命与死亡的这种近乎超然的心态。来则来,
去则去,人生在世,只要尽其所能地完成承诺,则无所遗憾。不过,弗罗斯特
终究还是愿意执著于生命的。他的超然也还不能达到苏轼(10371101)的那
种超逸隽永、泻化无痕的清高境界:“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
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
沙洲冷。苏词的境界亦有类于弗罗斯特诗境界处。此词意境幽冷深曲,影影绰
绰,恰如孤鸿之翩然而至,悠然而往。“语意高深!似非吃烟火食人语”。但词
旨毕竟有别,此词喻诗人不肯苟合取容、与世俗同流。
(选自《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0
自主阅读:
鲁拜六十六首(节选)
[伊朗] 海亚姆
年老年青一代接着一代
代代世人接种去来。
谁也无法永远占据这世界
有来有去,有去又有人来。
如一滴水汇入大海,
一粒沙撒落在大地。
你因何降生到这人世,
像一只蚊子来而复去?
海亚姆啊,谁若因利禄而愁眉不展
这世道也为他而羞愧无颜。
饮一杯酒,谛听竖琴的呻吟,
趁那杯儿粉身碎骨之前。
昨晚我把陶制酒罐摔倒石上,
贪杯过量才如此轻率荒唐。
但那罐对我竟口吐人言:
“我也曾像你,你也将与我一样。
我们来去匆匆的宇宙,
上不见渊源,下不见尽头。
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伊朗古今名诗评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1992 年版)。欧玛尔·海亚姆
1048-1122伊朗诗人,以写作四行诗(鲁拜)著称于世。19 世纪英国诗人菲茨杰拉
曾将他的诗译成英文,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鲁拜,指一种伊朗古老的诗体,即四行诗。
21
从来无人能参透个中真谛,
我们自何方来,向何方走?
思考与探究:
一、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哲理?
参考资料:
欧玛尔·海亚姆和他的诗歌(节选)
何乃英
(一)
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是塞尔柱王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也是伊朗
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欧玛尔·海亚姆(又译莪默·伽亚谟)是诗人的笔名,他的全名是阿甫尔·
塔赫(或阿甫霍合斯)·欧玛尔·本·易卜拉辛·海亚姆·内沙浦里除此之外,
人们还在其全名前面加上霍者(学者)、伊玛目(教长)、哈基姆(贤哲)等尊
称。
关于欧玛尔·海亚姆的生活、思想和创作情况,我们所掌握的确切材料很
少。据说,他生于伊朗东部霍拉桑的内沙浦尔。霍拉桑是当时伊朗的文明开化
地区,而内沙浦尔又是霍拉桑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12 世纪时人口多达百万。
他从小聪慧好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其后在数学、医学、天文学和哲学等方
面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成为当时的著名科学家。如在数学方面,他率先提
出代数三次方程式理论,被誉为伊斯兰统治时期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在医学
方面,他也颇有建树,治愈过天花等疑难病症;在天文学方面,他的功绩尤为
卓著,负责兴建天文台,奉命修订历法,完成了伊朗太阳历中的复杂数学运算,
这个历法至今仍在使用;在哲学方面,他师承伊本·西那(又译阿维森纳)
伊本·西那则是当时的著名哲学家,在哲学上继承并发展了希腊哲学家法拉比
的思想,采取具有新柏拉图主义色彩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其哲学思想含
有唯物主义和泛神论的因素,受到伊斯兰教正统派神学家的敌视。欧玛尔·海
亚姆承继了伊本·西那的进步哲学观点,并且有所创造和革新。欧玛尔·海亚
22
姆的哲学思想既在他所撰写的哲学论文中有明确表述,也在他所创作的诗篇里
得到艺术体现;后者使他的诗歌充满哲理味道,使他成为伊朗有史以来最负盛
名的哲理诗人。
(二)
欧玛尔·海亚姆的四行诗以语言流畅、旋律优美、比喻巧妙、风格自然为
艺术表现特色,但更加令人瞩目的是其中所包含的广阔的思想、新颖的见解和
深刻的哲理。
探索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意义是欧玛尔·海亚姆四行诗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宇宙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等问题,在神学家的著
作里有现成的答案;然而欧玛尔·海亚姆并不满足于此,他要自己加以探讨,
独立进行思考,力求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很难找到圆
满的回答。于是,他惶惑了,不安了──
我的心智始终把学问探讨,
使我困惑不解的问题已经很少。
七十二年我日日夜夜苦苦寻思,
如今才懂得我什么也不曾知晓。
神学家认为,安拉为宇宙中惟一的神,它自生,永在,无形无影,无所不
在,全知全能。宇宙是它创造的和主宰的,人类也是它创造的和主宰的。但欧
玛尔·海亚姆却不愿接受这些被时人视为最高权威的真理,而提出了自己的怀
疑──
如一滴水汇入大海,
一粒沙撒落在大地。
你因何降生到这人世,
像一只蚊子来而复去?
我们来去匆匆的宇宙,
上不见渊源,下不见尽头。
从来无人能参透个中真谛,
我们自何方来,向何方走?
这是勇敢的怀疑,大胆的怀疑;尽管他还没有能力加以解决,可是敢于提
23
出这一系列的怀疑已经称得起是勇敢的、大胆的了。
宇宙真是安拉创造的吗?人类真是安拉创造的吗?欧玛尔·海亚姆其实是
不相信这种说法的。以下这首诗清楚地表现了他的态度──
不晓得当初造物主创造了人,
因何把他造得缺憾满身?
说造得好,为何一朝虐杀?
说造得不好,该问罪何人?
在这里,诗人巧妙地采用一连串诘问的句式,令对方难以对答。
那么,在欧玛尔·海亚姆的心目中,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引几首诗
表明了他的看法──
啊,可心的人儿快拿来酒壶酒盏,
去到青草坪上、小河岸边。
这世道把多少亭亭玉立的少女,
一百次变为酒壶,一百次变为酒盏。
昨晚我把陶制酒罐摔到石上,
贪杯过量才如此轻率荒唐。
但那罐对我竟口吐人言:
“我也曾像你,你也将与我一样。
一天,我向一位陶工买了一个陶壶,
陶壶居然开口把秘密吐露:
我曾贵为君王,手中高擎金杯,
如今变成了酒徒手中的酒壶。
这三首诗的基本思想相同,即所有的人(包括亭亭玉立的少女和尊贵无比
的君王)死后都会化为泥土,后人再用这些泥土烧制器皿──酒罐、酒壶、酒
盏、酒杯,并用这些器皿饮酒作乐,如此这般循环不已。这种说法乍听起来似
乎颇为奇特,仔细思考其实不无道理。它说明人是物质的,人活着是物质的一
种表现形式,人死去则转化为物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物质是永远不灭的,其
表现形式则是不断变化的。下面两首诗所表现的也是同样的思想,只不过构思
仿佛更为新颖──
24
这大地之上的每一粒灰尘,
或许是往昔的如花似月的美人。
拂去美女面颊微尘,切勿鲁莽,
那微尘或许是美人的秀发与面庞。
看这雇工的水罐之上,
不是有君王的眼睛和大臣的心?
那酒鬼手中的酒碗上,
不是有醉客的脸和美女的唇?
否定地狱和天堂是欧玛尔·海亚姆四行诗的重要内容之二。
伊斯兰教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现实世界将来一定要毁灭,世界末日必
然要来临,那时一切生命都会完结,所有生活过的人都会复活,接受安拉裁判,
善者进天园,恶者下火狱,赏罚分明。现世是短暂的,后世是永存的,人们只
有在后世才能找到自己的真正归宿。据说天园里有美味不变的乳河、质地纯洁
的蜜河,人们住在浓阴覆盖的房子里,既不见烈日,也不见严寒,穿的是绫罗
绸缎,戴的是金镯珍珠,生活无忧无虑。而火狱里则有七层熊熊烈火,人们穿
火衣,垫火褥,盖火被,喝的是沸水和脓汁,吃的是可怕的果实,并且常被施
以沸水浇头、铁鞭抽打、灼铁烙身等严酷刑罚,永无解脱之时。但欧玛尔·海
亚姆却不相信这些说法。首先,他否认什么灵魂不灭、死而复活之类的宣传,
以为这些都是不可靠──
看这漫长的路上络绎不绝的旅人,
可有一个回来答一声我们的问询?
当心!在这阴阳两界交叉的路口,
切勿遗下什物,去后再也无法回身。
切莫听信屈从命运的人的指点,
还是从美女手中接过清酒的杯盏。
世上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离去,
谁能指出有一人从去路返还?
其次,在以下这首诗里,他一方面认为,普通人的智慧是有限度的,对于世
界上自古以来长期存在的许许多多难题几乎是无法认识的和难以理解的;另一方
25
面则指出,既然如此,人们大可不必煞费苦心冥思苦想焦虑什么能否进入彼世天
堂之类的问题,倒不如自己动手用现成的美酒和绿茵创造一个实实在在的人间天
堂,尽情加以享受,从而直截了当地批驳了所谓天堂地狱等等说法——
你既然无法了解亘古大谜
无从知晓智者的本意;
何不用美酒与绿茵创造一个人间天堂,
管他彼世的天堂容不容你。
非但如此,他还在如下一首诗里干脆指出上述种种传统说法未必能够算是
真理──
一群人探讨宗教教义,
另一群人思索人生不易之理。
我担心有朝一日一声呼喊:
“无知的人们,这二者都不是真理!
大约也正因为如此吧,所以在欧玛尔·海亚姆去世之后,《哲人传》的作者
古夫蒂看清了他的诗作所包含的危险思想,惊呼这些诗作是“一条条嗑咬教义
的蛇”(张鸿年译文)
……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欧玛尔·海亚姆的四行诗还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现了
人生时间短暂、应当及时行乐的思想。例如:
存心置你我于死命的是头上的苍穹,
它蓄意了结你我无辜的生命。
何不坐在草坪且饮一杯及时行乐,
在你我尸骨之上会又一番郁郁葱葱。
又如:
啊,朋友,何必为无常的世道忧愁,
愁溢心胸催白了少年头。
已往的已往,未来的未来,
及时行乐吧,何必为往事与明日烦愁。
再如:
26
往事如烟,何必追忆?
将来未卜,知它是凶是吉。
过去与将来都不足凭信,
领取而今现在,莫使年华空空逝去。
而诗人所谓及时行乐,主要是指抓紧有限时间尽情地享受甘醇的美酒和幸
福的爱情。例如:
你我在人生旅舍不会永驻长存,
岂不过迂,如若放弃美酒与情人。
聪明的人哟,关于新与旧还要几许争论,
待我们离开时,这新旧还有何区分?
特别是美酒,引得诗人心驰神往,于是吟出如下豪放的诗句:
一口陈酒胜似一个新的王国,
凡事无酒,应一律摆脱。
一杯美酒胜过一千个法里东的国家,
酒罐碎片比霍斯陆的王冠价值更多。
这种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所谓积极的一面,是指这种思想建立于人是物质的,物质是永远不灭的,但其
表现形式是不断变化的等唯物主义观念之上,建立于否定灵魂不灭、死而复活
以及天堂地狱等传统说教之上;所谓消极的一面,是指这种思想毕竟缺乏努力
进取的意识和主动创造的精神,诱人耽于享乐,引人无所作为,因而不能简单
接受下来,需要仔细加以分辨。
(选自《伊朗古今名诗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27
园丁集(节选)
[印度] 泰戈尔
我在路边行走,也不知道为什么,时已过午,竹枝在风中簌簌作响。
横斜的影子伸臂拖住流光的双足。
布谷鸟都唱倦了。
我在路边行走,也不知道为什么。
低垂的树荫盖住水边的茅屋。
有人正忙着工作,她的钏镯在一角放出音乐。
我在茅屋前面站着,我不知道为什么。
曲径穿过一片芥菜田地和几层芒果树林。
它经过村庙和渡头的市集。
我在这茅屋面前停住了,我不知道为什么。
好几年前,三月风吹的一天,春天倦慵地低语,芒果花落在地上。
浪花跳起掠过立在渡头阶沿上的铜瓶。
我想着三月风吹的这一天,我不知道为什么。
阴影更深,牛群归栏。
冷落的牧场上日色苍白,村人在河边待渡。
我缓步回去,我不知道为什么。
(冰心 译)
思考与探究:
一、诗中反复出现“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句,有何作用?
二、诗人反复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请问诗人在思考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泰戈尔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 年版)。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1861-1941享有世界声望的印度现代诗人,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有《吉檀迦
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28
附录:
《泰戈尔诗集》经典语录(中英文对照)
1.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2.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
My heart, the bird of the wilderness, has found its sky in your eyes.
3.它是大地的泪点,使她的微笑保持着青春不谢。
It is the tears of the earth that keep her smiles in bloom.
4.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What you are you do not see, 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w.
5.瀑布歌唱道:“当我找到了自己的自由时,我找到了我的歌。
The waterfall sing, I find my song, when I find my freedom.
6.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 that f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7.人不能在他的历史中表现出他自己,他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
Man does not reveal himself in his history, he struggles up through
it.
8.我们如海鸥之与波涛相遇似地,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涛滚滚地
流开,我们也分别了。
Like the meeting of the seagulls and the waves we meet and come near.
The seagulls fly off, the waves roll away and we depart.
9.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We come nearest to the great when we are great in humility.
10.决不要害怕刹那--永恒之声这样唱着。
Never be afraid of the moments--thus sings the voice of the
everlasting.
11.“完全”为了对“不全”的爱,把自己装饰得美丽。
The perfect decks itself in beauty for the love of the Imperfect.
29
12.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Wrong cannot afford defeat but right can.
13. 想要行善的人在门外敲著门;爱人的,看见门是敞开的。
He who wants to do good knocks at the gate; he who loves finds the
gate open.
14.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
We read the world wrong and say that it deceives us.
15.人对他自己建筑起堤防来。
Man barricades against himself.
16.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17.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
爱你。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18.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
放的。
Do not linger to gather flowers to keep them, but walk on,for flowers
will keep themselves blooming all your way.
19.思想掠过我的心上,如一群野鸭飞过天空。我听见它们鼓翼之声了。
Thoughts pass in my mind like flocks of lucks in the sky. I hear the
voice of their wings.
20.尘土承受屈辱,却以鲜花来回报。
The dust receives insult and in return offers her flowers.
21.当富贵利达的人夸说他得到上帝的恩惠时,上帝却羞了。
God is ashamed when the prosperous boasts of his special favour.
22.使卵石臻於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Not hammer-strokes, but dance of the water sings the pebbles into
30
perfection.
23.上帝的大能在柔和的微风中,不在狂风暴雨中。
God's great power is in the gentle breeze, not in the storm.
24.跳著舞的流水啊!当你途中的泥沙为你的歌声和流动哀求时, 你可愿意
担起他们跛足的重担?
The sands in you way beg for your song and your movementdancing water.
Will you carry the burden of their lameness?
25. 白云谦卑地站在天边,晨光给它披上壮丽的光彩。
The cloud stood humbly in a corner of the sky, The morning crowned
it with splendour.
26.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
I cannot choose the best. The best chooses me.
27.把灯笼背在背上的人,有黑影遮住前路。
They throw their shadows before them who carry their lantern on their
back.
28.休息隶属于工作,正如眼睑隶属于眼睛。
Rest belongs to the work as the eyelids to the eyes.
29.群星不会因为像萤火虫而怯於出现。
the stars are not afraid to appear like fireflies.
30.麻雀因孔雀驮著翎尾而替它担忧。
The sparrow is sorry for the peacock at the burden of its tail.
31. 剑鞘保护剑的锋利,自己却满足於它自己的迟钝。
The scabbard is content to be dull when it protects the keenness of
the word.
32.樵夫的斧头向树要柄,树便给了它。
The woodcutter's axe begged for its handle from tree, the tree gave
it.
31
你无法扑灭一种火
[] 狄金森
你无法扑灭一种火——
有一种能够发火之物
能够自然,无需人点——
当漫长的黑夜刚过——
你无法把洪水包裹起来——
放在一个抽屉里边——
因为风会把它找到——
再告诉你的松木地板——
(江枫 译)
思考与探究:
诗中说“你无法扑灭一种火”,指的是哪种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外国哲理诗》(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9 年版)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
美国女诗人,生前默默无闻,去世后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她的诗精辟深邃,以捕捉生活
中的哲理见长。
32
拓展阅读:
外国哲理诗歌精选
布莱克17571827,英国诗人兼画出。其代表作是诗集《先知书》。他
在英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标志着诗歌由启蒙主义向雷莱和拜伦的浪漫主
义的过渡。
天真的预示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看出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把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
(梁宗岱 译)
叶芝18651939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早期作品表现出爱国主义
思想和对民族独立运动的同情;后期创作充满象征、富于哲理性,是后期象征
主义的重要代表。这一过程反映了英国诗歌向现代主义的过渡。
青年女子歌
我独自个出门
唱它一只两只歌,
我心里自然有人,
你也知道是哪一个。
想不到另一个出现,
手里拄一根拐杖,
好容易挺直腰干,
我坐地哭了一场。
我把歌儿唱尽,
到头来就是个问号:
是我见老人年轻,
还是年轻人老?
(卞之琳 译)
33
青年男子歌
“她会变”,我又哭又嚷,
“会变成干瘪老太婆”
我的心在怀里伸躺,
本来是泰然自若,
一听说,就火冒三丈,
敲打着肋骨、回答说:
“怕什么!你可以昂然
放眼看天地无垠;
她也会同样胆敢
说皮囊都会凋零;
在世界造成以前
我可没见过老妖精。
这一说使我羞愧,
因为心不爱说谎,
我脆下,不怕污秽,
我的心受了损伤,
全都得向它下跪,
直到我获得它原谅。
(卞之琳 译)
拉封丹16211695,法国寓言诗人,代表作是《寓言诗》。诗篇简短精
炼,深入浅出,流畅自然,不仅形象地反映了 17 世纪的社会生活,而且富于
哲理。
橡树和芦苇
一天,橡树对芦苇讲:
“你很有理由指责自然的过错;
一只戴菊莺对你说是副重担;
一阵微风偶尔掠过,
34
吹皱了那一片湖面,
迫使你把脑袋垂低;
然而我的头颅好像高加索山,
不但可以阻挡住太阳的光线,
又能对抗风暴威力。
一切对你是狂飓,对我是和风。
如果你生来在我的叶下避居,
让我覆盖周围地区,
就不会受这些苦痛:
我会为你抵御风雨。
可是你通常却生长
在狂风的王国潮湿的边缘上。
我觉得大自然对你真不公平。
芦苇于是回答他说:“你的同情,
出自诚心好意;但别为我担心:
狂风对我不像对你那么可怕;
我弯曲而没有折断。直至如今
你抵挡住狂风吹打,
你的腰并没有弯低;
但是且看结局。”在他说话之际,
北风至今在他怀抱里所产生
最可怕凶暴的孩子,
从那天边疯狂地往这里奔腾。
芦苇弯曲;橡树挺直。
风将他的威力加剧,
越刮越猛,无法硬顶,
那头部高耸,与云天并肩为邻,
脚踩黄泉的橡树被连根拔去。
(郑克鲁 译)
35
歌德1749 1832德国文学的主要代表,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剧作
家。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方面,早期诗歌热情奔放,富有民歌风味;晚年诗歌
采用东方的素材,表达对生活的体验和热爱。诗剧《浮士德》是他的代表作。
幸运的渴望
别告人说,只告诉智者,
因为众人爱信口雌黄,
我要赞美那生存者,
它渴望在火焰中死亡。
在爱的深夜的清凉里,
创造了你,你也在创造,
有生疏的感觉侵袭你,
如果寂静的蜡烛照耀。
你再也不长此拥抱
在黑暗的荫下停留,新的向往把你引到
更高一级的交媾。
没有远方你感到艰难,
你飞来了,一往情深,
飞蛾,你追求着光明,
最后在火焰里殉身。
只要你还不曾有过
这个经验:死和变!
你只是个忧郁的旅客
在这阴暗的尘寰。
(冯至 译)
尼采18441900德国 19 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诗人。他的诗充满激情,
形象丰富,思想深邃,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并具有象征、比喻、讽刺、幽默
等特色。
36
不灰心
在你立足处深挖下去!
就会有泉水涌出!
别管蒙昧者们叫嚷:
“下面永远是—地狱!
(钱春绮 译)
醉歌
哦,人啊!注意听!
深沉的午夜在说些什么?
“我睡了,我睡了——,
我从深沉的梦中醒来:——世界是深沉的,
比白天想象的更深沉。
它的痛苦是深沉的——,
快乐——比心中的忧伤更为深沉:痛苦说;去吧!
可是一切快乐都要求永恒——,要求深沉的、深沉的永恒!
(加坤荣 译)
普希金17991837俄国 19 世纪伟大的诗人,俄罗斯近代学的翼基者
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的诗是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和谐优美的艺术
典范。
迟开的花朵更可爱?
迟开的花朵更可爱,
美过田野上初绽的蓓蕾。
它们勾起愁绪万千,
使我们的心辗转低回。
正像有时难舍难分的离别,
比甜蜜的相逢更叫人心醉。
(刘湛秋 译)
37
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中古到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最有代表性
的作家。用意大利俗语写成的长篇史诗《神曲》使他成为意大利一个民族诗人。
但丁借《神曲》给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同时为文艺复兴带来人文主义光
辉,是一位继往开来的诗人。
爱情与高贵的心灵
爱情与高贵的心灵互为形影,
它们彼此辉映,难舍难分,
好似理性始终伴随灵魂,
诗人曾经这样歌吟。
本性为倾慕的热流浸润,
它使心灵宛如华宫,爱情恰似主人,
爱情在心灵中恬静地休憩,
或是短暂的睡眠,或是安度漫长的时辰。
娴静的少女仪态万千,
迷住了青年一双明亮的眸子,飘进他的心田,种下他的相思。
那相思在心中不停歇地跃动,
惊破沉沉睡梦,唤醒爱情的精灵,
才貌拔群的青年,也这般把女子引动。
(吕同六 译)
壶井繁治18971975,日本诗人。战后“新日本文学会”发起人之一,
是民主主义诗歌运动的旗手。诗风沉郁含蓄,象征性强。
星星和枯草
星星和枯草在叙谈,
夜深人静,
只有我身边刮着风。
我总感到有些寂寞,
也想跟他们叙叙衷。
星星却从天上掉了下来,
38
我在枯草中寻觅,
终于未见星星的踪影。
黎明,我睁开眼。
只觉得一块沉沉的石头,
落在心中。
从那时起,我每天都独自叨念:
石头什么时候会变成星星,
石头什么时候会变成星星。
(申奥 译)
39
让生命沉思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哲理散文。这些文字与同学们已经非常熟悉的论说文有相
似之处,即都更偏向于思想性,有一定的思辨色彩。但这些文字与一般的论说文
又有所不同,它们强调的是对人生和生命的哲理性思考,相对来说更加深刻、
加关注生命中更根本性的问题。
40
[] 劳伦斯
严寒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鸟儿很快地死去了。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
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突然间,
一个清晨,变化出现了。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藉。午后,太阳露
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这声音显得有
些吃力,仿佛还没有从严冬的打击下缓过气来。黄昏时,从河床的蔷薇棘丛中,
开始传出野鸟微弱的啼鸣。
当大地还散落着厚厚的一层鸟的尸体的时候,它们怎么会突然歌唱起来?
夜色中浮起的隐约的清越的声音,使人惊讶。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
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
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
冬天离去了。一个新的春天的世界。田地间响起斑鸠的叫声。在不能进入的
荆棘丛底,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早晨,都会闪动出鸟儿的啼鸣。
它从哪儿来呀?那歌声?在这么长的严酷后,鸟儿们怎么会这么快就复生?
活泼,像泉水。它开辟了银色的通道,为着新鲜的春日,一路潺潺而行。
当冬天抑制一切时,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沉默,只等着旧秩序沉重的阻
碍退去。冰消雪化之后,顷刻间现出银光闪烁的王国。在毁灭一切的冬天巨浪之
下,蛰伏着的是宝贵的百花吐艳的潜力。有一天,黑色的浪潮精力耗尽,缓缓后
移,番红花就会突然间显现,胜利地摇曳。于是我们知道,规律变了,这是一片
新的天地,喊出了崭新的生活!生活!
不必再注视那些暴露四野的破碎的鸟尸,也无须再回忆严寒中沉闷的响雷,
以及重压在我们身上的酷冷。冬天走开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
即使当我们凝视那些散落遍地、尸身不整的鸟儿腐烂而可怕的景象时,屋外
也会飘来一阵阵鸽子的咕咕声,那从灌木丛中发出的微弱的啼鸣。那些破碎不堪
的毁灭了的生命,意味着冬天疲倦而残缺不全的队伍的撤退。我们耳中充塞的,
是新生的造物清明而生动的号音,那造物从身后追赶上来,我们听到了鸟儿们发
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 于晓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出版社 1993
年版。有改动。劳伦斯(1885-1930,英国作家。作品有《儿子与情人》《虹》等。
41
出的轻柔而欢快的隆隆鼓声。
世界不能选择。我们用眼睛跟随极端的严冬那沾满血迹的骇人的行列,直到
它走过去。春天不能抑制,任何力量都不能使鸟儿悄然,不能阻止大野鸽的沸腾,
不能滞留美好世界中丰饶的创造,它们不可阻挡地振作自己,来到我们身边。
论人们情愿与否,月桂树总要飘出花香,绵羊总要站立舞蹈,白屈菜总要遍地闪
烁,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
那些强者将跟随冬天从大地上隐遁。春天来到我们中间,银色的泉流在心底
奔涌,这喜悦,我们禁不住。在这一时刻,我们将这喜悦接受了!变化的时节,
啼唱起不平凡的颂歌,这是极度的苦难所禁不住的,是无数残损的死亡所禁不住
的。
多么漫长漫长的冬天,冰封昨天才裂开。但看上去,我们已把它全然忘记了。
它奇怪地远离了,像远去的黑暗。看上去那么不真实,像长夜的梦。新世界的光
芒摇曳在心中,跃动在身边。我们知道过去的是冬天,漫长、恐怖。我们知道大
地被窒息、被残害。我们知道生命的肉体被撕裂,零落遍地。所有的毁害和撕裂,
啊,是的,过去曾经降临在我们身上,曾经团团围住我们。它像高空中的一阵风
暴,一阵浓雾,或一阵倾盆大雨。它缠在我们周身,像蝙蝠绕进我们的头发,
得我们发疯。但它永远不是我们最深处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是这样,是银色晶莹
的泉流,先前是安静的,此时却跌宕而起,注入盛开的花朵。
生命和死亡全部不相容。死时,生便不存在,皆是死亡,犹如一场势不可挡
的洪水。继而,一股新的浪头涌起,便全是生命,便是银色的极乐的源泉。
死亡攫住了我们,一切残断,沉入黑暗。生命复生,我们便变成水溪下微弱
但美丽的喷泉,朝向鲜花奔去。当炽烈而可爱的画眉,在荆棘丛中平静地发出它
的第一声啼鸣时,怎能把它和那些在树丛外血肉模糊、羽毛纷乱的残骸联系在一
起呢?在死亡的王国里,不会有清越的歌声,正如死亡不能美化生的世界。
鸽子,还有斑鸠、画眉……不能停止它们的歌唱。它们全身心地投入了,
管同伴昨天遭遇了毁灭。它们不能哀伤,不能静默,不能追随死亡。死去的,
让它死去。生命鼓舞着、摇荡着到新的天堂,新的昊天,在那里,它们禁不住放
声歌唱,似乎从来就这般炽烈。
从鸟儿们的歌声中,听到了这场变迁的第一阵爆发。在心底,泉流在涌动,
42
激励着我们前行。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
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 鸟儿一样。
思考与探究:
1《鸟啼》贯穿着作者对“生命”“死亡”的思考。请说说作者是如何描
写鸟啼的,又是如何围绕中心展开议论和抒情的。
拓展阅读: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
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
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
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一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
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
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
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
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
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
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
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
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
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
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
43
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
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
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
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
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
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
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
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
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
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
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
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
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
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
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
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
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
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
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
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
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
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
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
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
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
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
44
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
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
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
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
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
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
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
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
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
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
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
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
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
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
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
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
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
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
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
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
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
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
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
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
45
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
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
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
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
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
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
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
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
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
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
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
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位朋友说:“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
我光是摇头,心想低俗并不见得低俗,只怕是这愿望过于天真了。他又说:“我
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我想,他比我坦率。我想,他
又比我幸福,因为他的母亲还活着。而且我想,他的母亲也比我的母亲运气好,
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否则事情就不这么简单。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
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
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
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
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
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
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
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溯的我听见了
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
睁开 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小公园,指的也是地坛。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
在我 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
46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
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
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
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
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
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
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
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
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
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
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
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
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
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
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
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
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罢。随着小
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
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
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
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
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
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
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
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47
[黎巴嫩] 纪伯伦
人是生活的奴隶。奴性用凌辱遮挡住人们的永昼,用血泪淹没了人们的长夜。
从我降生之日到现在已经有七千年了,但我所见到的只是驯服的奴隶以及用
铁链锁着的囚徒。
我走遍了全世界。在生活的道路上,我经历过光明与黑暗。从定居在窑洞里
的人直到住在现代建筑里的人我都见过。但至今我所看到的,只有被重负压弯了
的头颅,被铁链锁着的双手和跪在偶像面前的双膝。
我随着人们从巴比伦到巴黎,从尼尼微到纽约。到处我都看见砂地上足印的
旁边有镣铐的痕迹,森林和溪谷重复着积年累月的世世代代的呻吟。
我走进宫殿,伫立在宝座、讲台和祭坛的前面。在任何处所我都看到:工人
是商人的奴隶,商人是军人的奴隶,军人是统治者的奴隶,统治者是神甫的奴隶,
神甫是偶像的奴隶,而偶像则是恶魔所幻化,是髑髅山上的幽灵。
我走进权贵们的府第,又走进贫贱者的茅舍。我到过装饰着象牙与黄金的华
屋,也到过群集着绝望的幽灵与死神的斗室。我看见婴儿从小就养成了奴性,
子们一边识字,一边学着服从,小姑娘穿着以温顺、柔和当作衬里的衣裙,妇人
们躺在屈辱与听命的卧榻上。
我和一辈又一辈的人们在一起,从刚果河走到幼发拉底河畔,到尼罗河口,
到西奈群山
,到雅典的广场,罗马的教堂,到君士坦丁堡狭窄的小街,到伦敦
一幢幢高大的楼房。我看见,奴性总是和荣誉、尊严并驾齐驱。我看见,少年的
男女们在祭坛上作为牺牲,奴性被尊崇为神;斟上美酒与香露,称颂奴性为统治
者;人们在奴性的圣像前焚香,把他当作先知:在他面前下跪,奉他为金科玉律。
在奴性的驱使下,人们自相残杀,却把这行为称作爱国;人们在奴性的面前俯首,
说奴性是神落下大地上的影子;人们遵从奴性的愿望焚房屋,毁村庄,却说这是
平等和友爱;人们竭罄全部的精力和时间,奉献给奴性,说这是财富和经营……
奴性名目繁多,本质只有一个,它有许多形式,内容却始终如一。奴性——
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纪伯伦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
人、作家和艺术家,1912 年迁居纽约。代表作有《先知》《折断的翅膀》等。②位于苏伊士
地峡的西奈半岛,相传为摩西受上帝十诫之处。
48
这是自古就有的一种征兆多端的病症;孩子们从父辈那里把它和生命一起承受下
来;岁月把它播种在时代的土壤里,然后收获,就像在一年中的一个季节里收获
另一季节的果实。
这就是我遇到过的奇形怪状的奴性。
盲目性。——它把今天的生活和过去父辈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他迫使人们的
心灵在传统面前低头;它使年轻的身体充满了陈旧的精神,把它们变作一座座只
有骨灰和腐物的坟墓。
哑奴性。——它把男子配给可憎的女人;把女子变成他所厌恶的男人的床褥;
弄得他象脚上穿了一只太窄的鞋,而也就象那肮脏的脚底下的草履。
聋奴性。——它强迫人们迎合人群的口味,涂他们喜欢的颜色,穿他们喜爱
的衣服;它把人们的声音变成了回声,把人们的身体变成了影子。
跛脚的奴性。——它迫使强者在骗子手们面前低头;迫使他们的意志服从于
野心家们的怪癖;它把他们变成任随播弄的机器。
白发的奴性。——它把孩子们的心灵从阳光普照的高处推往痛苦的深渊;
里贫穷和愚昧并肩徘徊,屈辱和绝望成为比邻;孩子们在苦难中成长,在罪恶里
生活,又染上邪癖而死亡。
有斑点的奴性。——它不按照物品的价值购买东西,不称呼物品本来的名字。
它把欺诈叫作聪明,把空谈叫做博学;它说软弱是温顺,说怯懦是威严。
罗圈脚的奴性。——它用恐吓来强迫弱者运转舌头,说些口是心非的语言和
非出本心的愿望;这些人好似一块块的抹布,任贫穷的手扔来扔去。
驼背的奴性。——它用一批人制定的法律统治另一批人。
生癣的奴性。——它把王冠授给帝王的子孙。
黑色的奴性。——它咒詈罪人无辜的孩子们。
为奴性而奴性。——这是惯性的力量。
当我由于追随一辈又一辈的人而疲倦了,当我由于看着人们的奔波而厌烦
了,我就独自一人坐在幽灵所居的溪谷里,往古的幽灵在这里藏匿,未来的幽灵
在这里期待着自己投生的时刻。在这里我看见一个苍白的幽灵,凝望着太阳,
自徬徨。我问他:“你是谁?叫什么名字?”他回答:“我的名字叫——自由。
我说:“你的孩子们都在哪里?”他回答我:“一个牺牲在十字架上。一个得疯病
49
死了。第三个还没有降生。
幽灵消失在雾霭中。
思考与探究:
鲁迅论国民奴性:一方面逆来顺受,自甘卑贱屈辱贫寒而不自知;另一方面,
一朝得势,便以贵凌贱以富凌贫,加倍压迫自己的同胞。中国只有两种人:主子
和奴才。以奴性自处的人,得志时是主子骄横拔扈,表现出兽性的残忍;失意时
是奴才,摇尾乞怜,惟主子之命是从,分取吃人的余羹,现出奴的卑微和无耻。
请结合鲁迅对中国人奴性的分析,思考“奴性”在我们身上都体现在哪里?
拓展阅读:
中国人的奴性是怎样炼成的?
谢芪
明清与春秋时的中国人:两个不同的物种
记得读过一个日本人写的帖子。他说,我们尊敬古代的中国人,不尊敬后来
的中国人。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和后来的中国人很不一样。
这话听起来刺耳,但从头到尾细读中国史,你会发现此话有点道理。春秋时
的中国人,生机勃发,品格清澈。汉唐时的中国人,雍容大气,自信心很强。
至明清,一个个却是那么麻木、懦弱,缺乏创造力。明清时的中国人和春秋时的
中国人相比,简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
如果你不信,我随手举几个例子。
先说尚武精神
春秋时代,贵族个个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侠客遍地,武士横行,一言不合就
拔剑相斗。那时的中国人,不喜欢一步三摇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不论男女,
以高大健硕为美。
所以《诗经》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必说他“猗
嗟昌兮”。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最好还带点狐臭
味儿。《齐风·卢令》赞美猎人,就说他“美且鬈,美且偲”即卷发多须。同样,
《陈风·泽陂》中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于是令女
50
主人公心生爱意,在单相思中苦闷不已。
春秋战国时代,那些争雄竞长的大国,个个都强悍好战。《诗经·秦风·无
衣》中有注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班固在《汉书》
也说:“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
东方大国齐国民风剽悍,百姓都是急性子、倔脾气,和今天的韩国人差不多。
贵族们常在道路上驾车相撞,国家立法也不能禁止。
连今天说着吴侬软语的吴越地区,在先秦时代也是一片气质刚劲的土地。《淮
南子·主术训》篇说:“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班固描写这片土地的尚武
遗风:(吴越)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
再来看看后来的中国人
明朝万历年间,到达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意外地发现,中国的男人都如此文
弱。他在写给罗马的信中说,“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可以作战打仗的人”不仅
如此,他还惊讶于这个帝国里最聪明的人看起来都像女人:“无论是他们的外貌
气质,还是他们内心的情感流露,他们看起来全像是温柔的女子。要是你对他们
尊敬礼让,他们便会比你更加谦和。
居留中国的几十年里,利玛窦也看过上流社会的人打架,不过其情景却让他
哑然失笑:“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妇道人家的愠怒,相互殴斗时揪头
发。“他们很少残杀,他们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这种争斗的方式。这不仅是由于
他们没有什么真正的男子阳刚之气,主要是,他们大多数人连小刀之类的兵器都
没有”“这些男人们不惜每天花费两个小时来梳理他们的长长的头发,考究地整
理他们的服饰,他们就这样悠闲自得地打发着美好的时光”
鸦片战争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更惊讶于中国人的胆小。古伯察说:“傲慢、
尊大的、看上去颇具刚毅的中国人,一旦遇到态度坚决,意志不挠的人,马上就
会变得软弱,像患了癔病。面临困难的中国人嘴里常说‘小心’‘胆子要小’
罗斯则说:“中国儿童不像欧洲儿童那样蹦蹦跳跳……对武力的赞赏已经完全没
有了。大男子当众啼哭而不以为耻。
侠义文化和侠义精神的失落
一个例子也许说明不了问题,我们再来看看侠义精神。
春秋时代,是中国侠文化最灿烂的时代。侠人义士救危扶困,振人不赡;
51
见不平,拔刀相助;知恩必报,赴火蹈刃;受人之托,一诺千金。氏孤儿、
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了那时男人们的壮烈与决
绝,告诉后代什么叫轻生重义、生死相许。
春秋时代的侠客,最大的特点是极端重视人格的独立与平等。豫让刺杀赵襄
子的故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豫让为了给智伯报仇去刺杀赵襄子,设法混进
赵府,他用自残的方式,吞炭漆身,化装易形,吃尽了苦头。
在被抓住之后,审讯者对豫让说,你当年也曾为范家、中行家效力,这两家
都被智伯灭了,你不为他们报仇反倒为智伯卖命,为什么今天智伯被人灭了你就
这样死心塌地为他报仇?豫让回答说,当年范家、中行家随随便便看待我,我也
这样对待他们;智伯待我像对待国士,我自然要用国士的行事方式来报答他。
豫让的这句回答,开了两千年来“士为知己者死”的滥觞:我豫让不是你们
任何一个人的附属品,我就是我自己,我没有给你们报仇的义务,给不给你们报
仇全在乎我自己。
豫让追求的是等级社会里平民的个人尊严和社会、他人对自我价值的承认,
尤其是在向来瞧不起平民的贵族阶层面前。既然我不是你们的附属品,那么我们
之间的交往就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你不肯和我平等相交,我们之间就
只有利益关系,人走茶凉。
这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战国时代侠文化中最可贵的部分。他
们行侠仗义,不是为利,甚至不是为名,而是为了心中的一股豪气。他们如同珍
视眼珠一样珍视自己的个人尊严,对“平等”二字甚至达到了敏感的程度。“孟
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即使在座位安
排这样的小事上,他们也不能容忍任何的不平等。
及至明清,“侠客”们却自愿攀附权力,沦为权力的附庸。
看《三侠五义》中的侠客,在官人面前个个自称“罪民”,以向权力规则屈
服为荣。第 45 回钻天鼠卢方初见包拯,对身边的展昭说道:“卢方乃人命要犯,
如何这样见得相爷?卢方岂是不知规矩的么?”于是自上刑具,“众人无不点
头称羡”
48 回写五鼠面见宋仁宗,这些英雄好汉见到皇帝,都“心中乱跳”“匍
匐在地”“觳觫战栗”,所谓的“江湖自由身”与权力一遭遇,立刻显出十足的
52
奴性。“钻天鼠”“翻江鼠”被皇帝改成“盘桅鼠”“混江鼠”这样驯化式的名
字,他们也都欣然接受。
如鲁迅所说,春秋时的侠客,是以“死”为终极目的,他们的结局也确实是
慷慨赴死而去。清代小说中的侠客,却个个成了地主官僚,黑白两道通吃。《三
侠五义》所写,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家里广有田产,实乃地产豪绅,五鼠则是陷
空岛渔霸。
鲁迅说,《三侠五义》中的英雄,表面上是侠客,实质上却是奴才,“满洲入
关,中国渐被压服了,连有‘侠气’的人,不敢再起盗心,不敢指斥奸臣,
能直接为天子效力,于是跟一个好官员或钦差大臣,给他保镖,替他捕盗”。他
“虽在钦差之下,究居平民之上,对一方面固然必须听命,对别方面还是大可
逞雄,安全之度增多了,奴性也跟着加足”
清代儒臣的动物式生存方式
说过了侠,再来看看上古的儒和后世的儒有什么不同。
后来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工具的“孔孟之道”,诞生之初其实并不像后来那
样充满奴性,而是相当刚健清新。春秋士人每以君王的师友自居,将自己所学之
“道”凌驾于权势之上,合则留,不合则去。这一点,以儒家最为突出。孔子周
游列国,不留恋高官厚禄,不屈服于任何政治权威,只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相较孔子,更锋芒毕露。孟子性格外向,感情丰富,行事张扬。他自负
到公然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他特别强调精神的自
由和人格的独立,与国君交谈之际,毫无奴颜媚态:“说大人,则藐之,勿视之
巍巍然。胸有浩然之气的他,居然敢说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离娄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话,在后世看来几乎有点
大逆不道。
中古时代,虽然在世俗层面,儒学信徒对皇帝和权力秩序服从尽礼;但是在
精神层面,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以“圣人”自期,追求“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希望能实现自我完善,达到一定程度的人格独立。
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严光,曾出山帮助刘秀取得天下,刘秀登基后想召他做
官,他不肯接受,而是隐居富春山耕钓自娱。及至唐代,虽然唐太宗发明了使天
53
下英雄尽入我毂的办法,但李白仍然可以做他的帝师梦,希望自己能在“事君之
道成,荣亲之义毕”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逃离权力的控制。
到了清代,大儒们却已经完全被驯服成了“绕指柔”的奴才。儒学要求人们
忠君孝亲,历代莫不大力提倡。然而清代帝王认为,一个大臣如果过于注重自身
修养,也会妨碍他们不打折扣地为皇帝服务。作为臣子,不但身体要属于君主,
心灵也应属于君主,不应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意志、个人尊严。
雍正皇帝就曾直截了当地在《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
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么一切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
们各位大臣如果将朕之所好者好之,所恶者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
清代儒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思想、无操守,除功名利禄外无所关
心。他们选择了动物式的生存方式。在皇帝明察之下,他们老老实实,卖命效力,
以图飞黄腾达;皇帝一旦放松警惕,他们就大肆贪污,尽一切可能盗窃皇帝的家
产。什么操守、尊严、人格,对他们来说都是不着边际的空话。
五百年诗坛,没有激情和冲动
最后再让我们来看看诗歌中反映的精神面貌。
《诗经》里面有许多篇章,大胆地描写爱情,甚至性爱。例如《诗经》《野
有死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意思是说,一个少女动了情,吉士就趁机挑逗她。最后三句很生动地表现出
那个少女和男子一起走向密林深处的心情:轻轻地走,慢慢地走,不要急躁,
要碰我腰间的佩巾,不要惹那黄狗吓人地汪汪叫。
这首诗不直接写性,只是描写二人向林中深处走去的心情,多么含蓄,多么
自然健康。那时中国人的自然本性还没有被后来的文化阉割。先民们的天真烂漫
和心无杂念,如同狂风暴雨洗后的天空,高远而纯净。《诗经》里面充满了生命
的欢欣,充满了野性、活力、大自然和美。所以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是:“诗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唐宋时代,中国人在思想上不再有原创力,但是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力却突
54
然勃发。唐诗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生命力,精神蓬勃、气象光辉,其风格或高
昂明朗,或雄浑壮大,或具“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
宋词则为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细腻化、生活化开辟了新天地,其清新婉约更胜
唐诗一筹。李泽厚说:“只要中国人还说汉语,只要中国人还用方块字在进行写
作,那么唐诗宋词的魅力是永恒的。
然而明清 500 年,所谓诗人们的才性、阅历、学识均大幅崩塌,他们以拾前
人余慧为荣,不敢越藩篱一步,写了大量模仿杜甫或者黄庭坚的诗。500 年的诗
坛,没有激情和冲动,没有真性情,甚至没有真表情——除了纳兰性德外,中国
居然再没产生一个有影响的诗人。
失去创造力、感受力,就没有了灵魂
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
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
宋代以后的中国人,却只是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
感受力。他们画地为牢,处处模仿着过去,重复着过去。书法家以重复前人为最
高标准,诗人以写得像唐或者像宋而沾沾自喜。
遇到花朝或者月夕,或者其他任何人生情境,他们都已经形成固定的解释方
式、感受方式和表达方式。中国只剩下一个外壳,没有了灵魂;社会如同一潭死
水,散发出一种腐败气味。
从上层到下层,人们都既狡猾又愚昧,既贪婪又懦弱。用汤因比的话来说,
这种生活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存在”“它之所以能活着只是因为它已经僵化了”
(汤因比《历史研究》)如果说这几百年中国人有什么进步,那就是在政治厚黑
学和民间骗人造假术上的进步。
宋以前的中国人和宋以后的中国人,确实已经成了两个物种,其差别就好比
一个好罐头与一个变质的罐头,或者说是钻石与石墨——虽然同是由碳原子构
成,性状却已完全不同。中国人的性格历史,如同我们的黄河,先秦是上游,
澈见底;汉唐是中游,虽泥沙俱下,毕竟有波涛汹涌之雄大气象;明清是下游,
已经常断流、奄奄一息了。(来源:《欧美内参》
55
懒惰哲学趣
[] 伯尔
欧洲西海岸的某港口泊着一条渔船,一个衣衫寒碜的人正在船里打盹儿。
位穿着入时的旅游者赶忙往相机里装上彩色胶卷,以便拍下这幅田园式的画面:
湛蓝的天,碧绿的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黝黑的船,红色的渔夫帽。“咔嚓。
来一张:“咔嚓。好事成三吗,当然,那就来个第三张。这清脆的、几乎怀着
意的声音把正在打盹的渔夫弄醒了,他慢腾腾地支支腰,慢腾腾地伸手去摸香烟
盒;烟还没有摸着,这位热情的游客就已将一包香烟递到了他的面前,虽说还没
有把烟塞进他嘴里,但却放在了他的手里,随着第四次“咔嚓”声打火机打着了,
真是客气之极,殷勤之极。这一串过分殷勤客气的举动,真有点莫名其妙,使人
颇感困惑,不知如何是好。好在这位游客精通该国语言,于是便试着通过谈话来
克服这尴尬的场面。
“您今天一定会打到很多鱼的。
渔夫摇摇头。
“听说今天天气很好呀。
渔夫点点头。
“您不出海捕鱼?”
渔夫摇摇头,这时游客心里则有一点悒郁了。
毫无疑问,对于这位衣衫寒碜的渔夫他是颇为关注的,并为渔夫耽误了这次
捕鱼的机会感到十分惋惜。
“噢,您觉得不太舒服?”
这时渔夫终于不再打哑语,而开始真正说话了。“我的身体特棒,他说,“我
还从来没有感到像现在这么精神过。”他站起来,伸展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他
的体格多么像运动员。“我的身体棒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越来越迷惑不解,他再也抑制不住那个像要炸开他心脏的问
题了:“那么您为什么不出去打鱼呢?”
回答是不假思索的,简短的。“因为今天一早已经出去打过鱼了。
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中学生阅读文库(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伯尔1917-1985当代
德国作家,197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6
“打得多吗?”
“收获大极了,所以用不着再出去了。我的筐里有四只龙虾,还捕到二十几
条青花鱼……”
渔夫这时完全醒了,变得随和了,话匣子也打开了,并且宽慰地拍拍游客的
肩膀。他觉得,游客脸上忧心忡忡的神情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却说明他是在为
自己担忧呀。
“我甚至连明天和后天的鱼都打够了,他用这句话来宽慰这位外国人的心。
“您抽支我的烟吧?”
“好,谢谢。
两人嘴里都叼着烟卷,随即响起了第五次“咔嚓”声。外国人摇着头,往船
沿上坐下,放下手里的照相机,因为他现在要腾出两只手来强调他说的话。
“当然,我并不想干预您的私事,他说,“但请您想一想,要是您今天出海
两次,三次,甚至四次,那您就可以捕到三十几条,四十多条,五六十条,甚至
一百多条青花鱼……请您想一想。
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不止是今天,游客继续说,“而且明天、后天、每个好天气都出去
捕二三次,或许四次——您知道,那情况将会是怎么样?”
渔夫摇摇头。
“不出一年您就可以买辆摩托,两年就可以再买一条船,三四年说不定就有
了渔轮;您当然就可以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就会拥有两条渔轮,您就可
以……”他兴奋得一时间连话都说不出来了,“您就可以建一座小冷库,也许可
以盖一座熏鱼厂,随后再开一个生产各种渍汁的鱼罐头厂,您可以坐着直升飞机
飞来飞去去找鱼群,用无线电话指挥您的渔轮作业。您可以取得大马哈鱼的捕捞
权,开一家活鱼饭店,无须通过中间商就直接把龙虾运往巴黎——然后……”
国人兴奋得又说不出话了。他摇摇头,内心感到无比忧虑,度假的乐趣几乎已经
无影无踪。他凝视着滚滚而来的排浪,浪里鱼儿在欢快地蹦跳。“然后,”他说,
但是由于激动他又语塞了。
渔夫拍拍他的背,像是拍着一个吃呛了的孩子。“然后怎么样?”他轻声问。
“然后嘛,外国人以默默的兴奋心情说,“然后您就可以逍遥自在地坐在这
57
里的港口,在太陽下打盹儿——还可以眺览美丽的大海。
“我现在就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正悠悠自得地坐在港口打盹儿,只是您
的‘咔嚓’声把我打搅了。
这位旅游者受到这番开导,便从那里走开了,心里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为从前他也以为,他只要好好干一阵,有朝一日就可以不用再干活了;对于这位
衣衫寒碜的渔夫的同情,此刻在他心里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一丝羡慕。
思考与探究:
一、劳动的目的性究竟何在?
二、“懒惰哲学”有什么现实针对性?
拓展阅读:
罗曼·罗兰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
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
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惰性是心理上的一种厌倦情绪,包括极端懒散和轻微的忧郁。性格内向的人
很容易产生惰性,惰性会因为主观的原因让人们退缩、迟疑、松懈、怠慢,而不
能如期完成工作或达到预期的目标。
当一个人产生惰性的时候,往往具有如下表现:
懒得与他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喜欢散漫无拘无束的生活,生活起居无规
律。
本来打算做的事,总是迟疑,犹豫不决,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总是给自己的逃避或者错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总是自我安慰。
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或一曝十寒,不能坚持到底。
制定了计划去不积极实施,总喜欢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
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认为所有事都与自己无关。不愿意积极思考,或主动处
理问题,总喜欢走一步算一步,或者跟着别人走。
58
惰性的危害:
就在你拒绝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你把自己的圈子缩小了,当世界就剩下自己
的时候,就成了墙角的花,只会孤芳自赏,时间长了,就变得不再合群,甚至害
怕和别人在一起,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生活没有条例,也会变得一团糟。
就在左右踌躇、犹犹豫豫的时候,机会正在溜走。
借口只会让错误一遍遍重复
半途而废的地方离成功只差那么一小步。也许坚持到底的人不一定成功,
是中途放弃的人根本没有机会成功。
一拖再拖让人变得拖泥带水,不干脆,没有时间观念。
对一切都冷漠了,生活变得不在有激情,一切都平平淡淡毫无新鲜可言。
积极思考,最终会埋没自己的真实想法,让人变得随波逐流,失去自己的方向。
如何克服?
认清惰性的危害,核对自己的行为,每天晚上反省自己:今天自己是不是有
惰性?在什么地方松懈了?应该如何改进?
下定决心,坚定信念,一定要改掉惰性。
制定合理的可行的计划,循序渐进
培养果断的态度,不要犹豫不决;不要拖延,今日事今日毕;勇敢直面错误
和困难,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克服畏惧,乐于尝试。
学会跟人交流,融入大家生活,关心周围事物,积极思考,勇于表现,肯定
自己,增长自信。
坚定自己想法,不人云亦云。
养成时间观念,不浪费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充实有趣积极向上,不要消极悲
观胡思乱想。
克服惰性需要很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心,和不懈的行动!
懒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泰勒
命运终究掌握在自己手中,懒惰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关键是要有信心和决定,
敢于如破自我。
59
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 列夫·托尔斯泰
亲爱的兄弟:
我接到了您的第一封信
,它使我深受感动。我含着眼泪读完了它。我本想
回信,但没有时间。此外,用法文写信,我感到困难;何况我必须写一封长信,
才能答复您提出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出于误解。
您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体力劳动应该被我们当作真正幸福的一个基本条
件?是否应有意放弃在您看来与体力劳动毫不相干的科学和艺术活动?
对于这些问题,我在《怎么办?》一书中已尽力作了回答,据说此书已译成
法文。我从来不把体力劳动看成是一种原则,而把它看作是道德原则的最简单、
最自然的体现,也就是一切真诚的人首先应该具备的道德实践。
在我们腐败社会——所谓文明人的社会里,体力劳动对于我们之所以必要,
纯粹是因为:这个社会的主要缺陷,过去是、现在也一直是要逃避这种劳动,
从贫穷、愚昧、不幸的阶级身上也就是从像旧世界的奴隶一样受奴役的人们的劳
动中,以非等价的方式,谋取私利。
在这个社会里宣扬基督教的、哲学的或人道主义原则的人们,他们如果有起
码的诚心,首先应该尽可能地努力解决这个矛盾。
要做到这一点,最简单的、任何时候都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从料理自
己生活做起。我绝不相信一个让女仆给他倒夜壶的人,他的基督教、哲学或人道
主义信念会是真诚的。
最简短的道德公式就是:尽量少地让他人为自己服务而尽量多地去为他人服务;
尽量少地取之于人,尽量多地给予人。
这个公式使我们的生活具有合理的意义,由此而带来了幸福。与此同时,
使一切疑难迎刃而解。因此,您的问题,即科学、艺术这些脑力劳动应该在生活
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托尔斯泰全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俄罗斯伟大作家。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宁娜》《复活》《战争与和平》等。
罗曼·罗兰1886-1994法国作家、音乐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约翰·克里斯多
夫》等。 ②罗曼·罗兰 1887 写信给托尔斯泰,向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劳动、科学
艺术的问题,因为没有得到回信,他于 5 个月后再次写信,请托尔斯泰就这些问题加以阐明。
作者为此写了这封回信。
60
中占什么位置的问题也就得以解决。
按照上述原则,只有当我确信我的所作所为有益于他人时,我才感到幸福和
欣慰。而这些受益于我的人,他们的心满意足,却是额外的,是喜上加喜。因为
我行动时并不考虑它,它不能左右我的行动。我所做的,对他人来说,既非徒劳
无益的事,又非坏事,却是一件好事。这种坚强的信念,就是使我幸福的主要条
件。
这就自然而然地促使品德高尚和诚恳的人在科学艺术工作和体力劳动这二
者之中倾向于后者。我著书立说,需要印刷工人的劳动;我谱写交响乐,需要乐
师演奏;我做实验,需要有人制造实验室设备;我要画画,需要有人生产颜料和
画布。这一切科学、艺术工作可以对人类有益,但也可以完全无益,甚至完全有
害,正如目前大多数情况那样。因此,我做这些事情,它们是否有益,还很成问
题,而我还得使别人为此而辛劳。与此相反,在我面前,在我的周围,有数不清
的事情可以做。这些事肯定有益于人,而且我不需要任何人帮助就能做:为疲惫
不堪的人挑重担,替生病的农夫耕耘,给人包扎伤口。此外,我们周围还有成千
上万的事情可做,这些事情我们不需要别人帮忙自己就能做,并能立即使受惠的
人感到满意,比如,种一棵树,养一头小牛,清理一口井……。无疑这些是对
他人有益的行动,在心地诚挚的人看来,它们不可能不高于那些被我们的社会吹
嘘为人类最崇高的天职而其实益处不大的活动。
先知的天赋确实是崇高的。而那些自称无知的教士,我们知道他们是些什么
货色。他们自以为是先知,这仅仅因为他们有这种方便,有办法冒充先知而已。
一个先知并不是通过教育而成为先知的。先知对于自己是什么人、应该成为
什么人、必然成为什么人都有着深刻的信念。这种信念是罕见的,只有在为了实
现其天赋而不惜作出牺牲的人身上才能见到。
真正的科学和艺术也是如此。一个名叫律利的人,孤注一掷,不惜冒极大风
险放弃厨师的职业,去演奏小提琴。他作出了牺牲,也表现了音乐家的天赋。
一个音乐戏剧学院的学生,一个大学生,他们的唯一职责乃是学习别人讲授的课
程,表现不出任何天赋。因为他们仅仅是利用对他们有利的条件罢了。
体力劳动对所有的人都是一种义务和幸福,而脑力劳动则是一种特殊的活动
范畴,只有那些具有这种天赋的人才感到义务和幸福。学者和艺术家为了实现其
61
天赋牺牲休息时间、放弃舒适的生活,他们的天赋只能这样得到证明和体现。
个人继续尽自已的义务,即靠双手的劳动来维持生活,与此同时,他牺牲休息和
睡眠来思考,并在精神领域里进行创造,这样的人显示了他的天赋。一个不履行
每个人都遵循的道德义务的人,借口爱好科学、艺术,而过着寄生虫的生活,
种人创造的,只能是伪科学和伪艺术。
真正的科学真正的艺术的成果来自于牺牲,而不来自于某些优越的物质条
件。
那么,科学艺术会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我听过多少次了。这是一些既
不关心科学、也不关心艺术,对科学艺术毫无概念的人提出来的问题。他们仿佛
一心只考虑造福于人类,而他们相信的只能他们所谓的科学艺术得到发展才能造
福于人类。
怎么会有人怀疑到科学、艺术的用处呢?他们岂不是发疯了吗?有手工操作
工人,有农业工人,他们谁也不会想到要怀疑这些工作有什么用。从来没有哪个
工人会异想天开地去证明他的工作有用。他在生产,他的产品是必需的,对他人
有用的。人们享用它,没有人会怀疑它的用途,更不会有人想到去证实它有用。
艺术和科学工作者也是一样。那么,为什么还有人竭尽全力地要证明艺术和
科学有用呢?
原因在于,真正的科学和艺术工作者不享受任何特权,他们拿出自己的劳动
成果,这些成果是有益的,他们不需要什么特权,更不需要证明他们有特权。
那些自称学者和艺术家的人,他们之中大多数人很清楚他们的消费超过了他们的
贡献。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像各个朝代的教士一样,煞费苦心地企图证明他们的
工作是人类幸福所必不可少的。
真正的科学和艺术像人类其他活动方式一样,过去一直存在,并将永远存在
下去。无论是怀疑它们,还是证明它们的价值,都是不可能的,也是徒劳的。
科学和艺术在我们社会中之所以起着虚假的作用,是因为以学者和艺术家为
首的所谓文明人,像教士一样,构成了一个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像历代各特
权阶层一样,弊病万端,败坏和贬低了它产生时所遵循的原则。真正的信仰没有
了,只剩下假信仰;真正的科学没有了,只剩下假科学。艺术也是如此。这个特
权阶层成为老百姓的负担,更有甚者,他们从老百姓那里剥夺了他们企图宣传的
62
东西。而它最大的缺点,则是他们发表的宣言和他们的行动方式相互矛盾。对于
这种矛盾,他们感到心安理得。
除了那些赞成为科学而科学、为艺术而艺术的荒谬理论的人之外,崇拜文明
的人不得不承认科学、艺术是人类的一大善事。这个善事指的是什么呢?哪些是
区分善恶的标志呢?科学和艺术的崇拜者们对此避而不答。他们甚至说给善和美
下定义是不可能的。“一般来说,他们说,“对善和美是不能下定义的。这是在
撒谎!自古以来,人类在进步过程中始终是在给善和美下定义。但是,这个定义
对他们不适合,因为这个定义揭露了他们所谓的科学、艺术的毫无意义,甚至还
暴露出这些他们称为科学、艺术的东西所产生的违反善和恶的恶果。多少世纪以
来,善和美的定义十分清楚。婆罗门教徒、佛教的圣人、中国贤人、希伯莱人、
埃及人、希腊的禁欲主义者都已经对它们下过定义,而福音书上的定义也是最确
切不过的:“凡是团结人们的就是善和美,凡是分裂人们的即是恶和丑。
这句话尽人皆知,它深深刻在我们心中。
对于人类来说,善和美是把人联合起来的东西。因此,如果科学、艺术的崇
拜者确实致力于促进人类的善,那他们就不会无视个人的善。如果这样,他们就
不会追求其他目的而培植出科学和艺术之花;那就不会存在那些仅仅以为某些阶
级谋福利而损害别人为目的的法律学、军事学、政治学和金融学了。如果善的确
被当作衡量科学艺术的准绳的话,那么,与真正的人类善相比,毫无价值的实证
科学研究就绝不会具有它现有的重要性,我们艺术的成果也不会像今天这么重
要,这些东西充其量不过给有闲阶级解解闷罢了。
人类的智慧决不在于通晓一切。因为,要知晓的事物浩如烟海,无边无际。
因此,最大限度的认识事物,也并不是智慧。人们智慧在于认识应该认识的事物
规律,在于学会根据知识的重要与否去分门别类。
在人们能够和应该了解的种种学问之中,首要的学问是会生活,尽量少做坏
事,多做好事。而在各种艺术之中,主要艺术是善于避免邪恶,毫不费力地多做
好事。然而,在这些自称为人类造福的艺术和科学中,非旦找不到这两项首要的
科学和艺术,而且它们被排斥于科学艺术以外。
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所说的科学和艺术只不过是一个弥天大谎,在我们一
旦摆脱宗教的传统迷信之后,往往陷进科学和艺术的这种高级的迷信。为了看清
63
我们要走的路,必须从头做起。风帽虽能保暖,但它遮住了我的视线,要摘掉它。
诱惑力是很强烈的。我们诞生了,与其说是依靠劳动,还不如说依靠某种灵巧的
智力,我们爬上阶梯,进入特权者的行列,也就是德国人所说的文明文化宣传者
的行列。只有像婆罗门教或天主教的神甫那样,十分诚恳地真心信奉真和善,
能对给你带来优越地位的原则加以怀疑。而对于像你这样严肃提出生活的问题来
的人,是没有选择余地的。为了看清楚,必须摆脱迷信的束缚,不管这种迷信给
个人带来了多大的好处。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谁如果坚持某种信仰,哪怕
在一个问题上坚持,那么要和他进行讨论,是徒劳无益的。
如果思维推理的场所不完全廓清,那么讨论就毫无意义,推论也就毫无意义,
人们不会向真理走近一步。他们的成见会使推论中断,并歪曲一切推论。有对宗
教的信仰,也有对我们的文明的信仰,这些信仰是完全相似的。一个天主教徒对
自己说:“我能够推理,但不能超越圣经和我们的传统所规定的范围,因为圣经
和传统具有永远不变的全部真理。一个信仰文明的人说:“我的推理在文明的依
据——科学和艺术前就止步不前了。我们的科学,是人类真正知识的总和。如果
说,它现在还没有掌握全部真理,那么它一定会掌握的。我们有着古典传统的艺
术,这是唯一的真正的艺术。天主教徒们说:“在凡人之外,存在着一个自在之
物,正如德国人所说的那样,这就是宗教。我们的社会人士则说:“在凡人之外,
存在一个自在之物,即文明。”我们很容易看出宗教迷信的错误推理,因为我们
不同意他们的看法。而一个教徒,甚至一个天主教徒,他坚信真正的宗教只有一
个,那就是他信奉的教。他甚至觉得他的宗教真理是用推理证实的。我们这些文
明的信仰者也是如此,我们坚信真正文明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文明。我们几
乎看不到我们所有推论如何缺乏逻辑,因为这些推论都只力求证明一点:即在各
个时代,在各族人民中,只有我们这个时代和居住在名叫欧洲的这个半岛上的几
百万居民,才享有由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所构成的真正文明。
为了认识如此简单的生活真理,不需要什么实证的学问,如哲学和深奥的科
学;而只需一个否定的态度:不迷信。
我的内心感情告诉我,我需要舒适和幸福,只是我自己的舒适和幸福。理智
告诉我,凡是人,凡是生物都有同样的欲望。所有像我一样追求个人幸福的人将
把我压垮,这是再清楚不过的。我不能得到我所希望的幸福,但是追求幸福,
64
是我的生活。不能得到幸福,又不追求幸福,这不叫生活。
理智告诉我,在这个人人都唯利是图的炎凉世态中,我,一个有同样追求的
人,是不能如愿以偿的,那么,我就活不下去了。然而,尽管这个推理如此清楚,
我们照样生活着,并且仍在追求幸福。我们自忖:只有在别人都爱我胜过爱他们
自己的时候,我才能舒适和幸福,但这是办不到的。虽然如此,我们大家都生活
着。而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对财富、荣誉、权力的追求,只不过是试图使别人
爱我们胜于爱他们自己罢了。财富、荣誉、权力造成了别人爱我们的假象,我们
几乎对此心满意足,我们有时忘记了这只是假象,并不是现实。所有的人爱自己
都胜于爱别人,因此幸福也是无稽之谈。有一些人,——他们的人数与日俱增—
—由于解决不了这个矛盾,认为生活只不过是个骗局,便走上了自杀的绝路。
然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再简单不过了,并且是显而易见的。倘若世界上存
在一种法则,即爱人胜于爱已,那我就感到幸福。如果人类不是爱己,而是爱人,
那么世界将是美好的。
我是一个人,而理智教给我怎样才能使所有人幸福。我必须遵循我的理智教
给我的这条法则——爱人胜于爱己。
人类只要这样推理,就可以使生活出现一个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崭新面貌。
类互相摧残,但又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生活并不靠杀戮生灵,而是靠互爱来维
持的,这种爱就是我心里的友爱之情。自从我能够隐约看见世界前进的步伐以来,
我明白只有互爱才能使人类进步。整个历史不是别的,而是全人类团结这一原则
的孕育过程。这一思想已被历史经验和个人经验所证实。此外,这一思想也在人
的内心感情上找到了最雄辩的证明。人类最大的幸福,人生最幸福最自由的时刻,
正是发扬忘我精神和友爱精神的时候。理性在人身上找到了可能通往幸福的唯一
道路,而感情则起了促进作用。
我努力向您阐明的这些看法,如果您觉得还不太清楚的话,请不要过于严厉。
我希望有朝一日您会读到更明白、更确切的阐述。这里,我不过是想让您了解一
下我的看法罢了。
列夫·托尔斯泰
一八八七年十月四日
65
思考与探究:
一、怎样理解托尔斯泰的“道德的自我完善”?
二、作者认为幸福从何而来?
拓展阅读:
列夫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和非暴力抗恶伦理观
金可溪
列夫托尔斯泰是 19 世纪后半叶和 20 世纪初俄罗斯的文学巨匠。在人生哲
学和社会伦理问题方面也是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探索人生与
道德伦理为主题。其影响大的伦理思想是
生命理论和以非暴力抗恶的伦理观。另外,关于道德自我完善的理论和实践
也有一定的影响。
尽管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和道德哲学评价不一,但一致认为他是一位
言行一致、道德观点与自身实践相统一的人。他在道德自我完善事业上所作出的
努力是令人钦佩的。
他说,要寻求生命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正确答案,不必到实证科学和形而上
学中去寻找,而要到普通百姓和宗教中去寻找。他说,“如果我想活下去并理解
生命的意义,我就不应该向那些已经丧失生命意义并想自杀的人,而应该向亿万
前人和今人,构成生活并把自己的与我们的生活担在肩上的人那儿去寻找生命的
意义”为了寻找生命意义的正确答案,他就和贫穷、朴实,虽然没有学问但是有
信仰的教徒、香客、修士、农民接触,观察他们的生活和信仰,并得出三条重要
的关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结论:
1.要理解生命的意义,应该首先使生命本身不再是毫无意义和罪恶的。他认
为那些以剥削为生的生命是寄生虫的生命,沉迷于情欲的生命也是罪恶与荒谬。
这些生命都是毫无意义的,都不是真正的人类生命。他说,创造生活的劳动人民
的行动是惟一真正的事业,他们的生活所具有的意义是真理。劳动人民中,理解
生命的意义,善于生也善于死的人不是两三个,十来个,而是几百、几千、几万
万个。
2.鸟儿活着就是要飞翔、觅食、筑巢;山羊、兔子、狼活着就要吃食、繁殖、
66
喂养自己的后代。它们的生命也是合理的,幸福的。人也应该像动物那样去谋生,
惟一的区别在予人单独去谋生就会死亡。因此,人必须为大家,而不是为自己一
个人谋生。只有这样做的时候人的生命才是合理的、幸福的、有意义的。
3.关于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的知识不是来自理性,而是来自宗教信仰。
他说:合乎理性的认识,使我承认生命毫无意义,我的生命停顿了,于是我想毁
灭自己。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可能性都是宗教信仰提供的。他认为,
无论何种宗教,都赋予人的有限生命以永恒的意义。只有在宗教信仰中才能找到
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可能性。宗教信仰是生存的力量。只要人活着,总有宗教信
仰。没有信仰,人就无法生存。
他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不但把圣经规定的基督教道德作为行为准则,也把基
督教倡导的忏悔、相互服务、忘我精神等道德律法作为道德自我完善的准则。
进行道德自我完善的第一个方法是忏悔。他在 52 岁时写了一篇“忏悔录”认真、
坦白而真诚地进行忏悔。他在忏悔自己年轻当兵时的表现时写道:想到这几年,
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厌恶和内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时候我杀过人,为了置人于死
地而挑起决斗。我赌博、挥霍、吞没农民的劳动果实,处罚他们,过着淫荡的生
活,吹牛撒谎,欺骗偷盗,形形色色的通奸、酗酒、暴力、杀人……没有一种罪
行我没有干过,为此我得到夸奖,我的同辈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我是一个道德比较
高尚的人。他认为有没有忏悔之心是人与人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区别。有忏悔之
心的人就会不断进步,没有进步的原因是没有忏悔之心。他不但对自己的过去进
行忏悔,而且通过记日记,感到他是一位真正虔诚的基督教徒。例如,在 1891
2 21 日他写道:我是一个伪君子,……我在上帝面前为了善而活着,一面
又为了名活着,让名把我的灵魂弄脏到这种程度,我阅读报刊的时候,总在寻找
自己的名字,听人谈话的时候,也总是等着别人谈起我来,我的灵魂已这般污秽。
我每天说,我现在不愿意为了今生个人的肉欲,为了尘世的虚名活着,无论何时
何地都要为爱而活着,可我还是为了今生个人的肉欲,为了尘世的虚名活着。
托尔斯泰进行道德自然完善的第二个方法是日日行善。他在日记中写道,
必须每天做三件事,一受教育,二在诗歌方面用功,三行善。他每天都要检查这
三件事做得怎样。为了坚持日日行善,自己动手生火、打水、做饭、洗脸,把干
家务活看作是道德自我完善的措施。他进行道德自我完善的第三个方法是从事慈
67
善事业。在他生活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在俄国开始发展的时期,大批农
民进入城市,在莫斯科等大城市出现了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里所
描述的情况。当时,托尔斯泰生活在莫斯科,提出贫困人口调查的计划。他走访
贫民区,与不幸的人们交往,了解穷人的需要和困难,帮助失业工人找工作,
助贫困工人子女上学,安排老人进养老院和福利院,做了大量慈善事业。他还积
极向贵族老爷们作宣传,企图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出资帮助穷人。他说,这既能
使莫斯科不会有穷人,也使贵族老爷们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安乐生活。这使他在莫
斯科有很高的道德威望,赞扬他是一位心地善良,道德高尚的文学家。他自己乐
善好施,常常资助穷人,因此名气很大。要求资助的人也越来越多。托尔斯泰希
望通过道德自我完善的方法唤醒富人的良心,帮助穷人,解决社会问题。实践证
明,这是行不通的。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发展社会生产力,
单纯通过道德自我完善,依靠人道主义的慈善事业既不能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摆脱不了自己的苦恼。
托尔斯泰提出的非暴力抗恶学说,是在 20 世纪初影响很大的著名伦理观。
它与印度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主义运动构成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政治思潮,拥有众多
的崇拜者和信徒。
他提出非暴力抗恶的学说,是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正值资本主义向帝
国主义转变时期。当时,英、法、德、俄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极其尖
锐,为了争夺殖民地,进行扩军备战,不断强化国家的暴力机器。俄国是个封建
专制军事帝国,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暴力事件层
出不穷。他目睹频繁出现的暴力事件,痛心疾首,悲愤异常。 1900 7 17
日,意大利发生国王亨伯特被暗杀的暴力事件。他发表了《不可杀人》一文,
出不应该去杀害皇帝们,而应当停止支持各国社会制度的非暴力抗恶的主张。
1908 5 10 日,他在《俄国导报》上读到有 20 个农民因抢劫地主庄园而被
沙皇政府判处绞刑的消息,他写了《我不能沉默》一文,控诉沙皇政府的暴行。
1905 1 9 日,彼得堡发生“流血星期日”暴力事件,沙皇军队向 10 多万手
无寸铁的和平请愿者开枪、砍杀,当场打死 1 千多人,打伤 2 千多人的流血事件,
导致 1905 年俄国革命爆发。正当革命暴力和反革命暴力展开激烈搏斗的时候,
列夫托尔斯泰的非暴力抗恶学说应运而生。论述非暴力抗恶伦理观的主要文章
68
有:《天国就在你们心里》《不可杀人》《论末世》《给一个中国人的信》《当
代的奴隶制度》等。非暴力抗恶学说的主要观点有:
1.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是任何道德的首要和惟一的基础他认为生命是不可
衡量的存在。杀人是最可怕的罪恶。他说,生命是没有重量、没有长度,没有任
何东西可以与之衡量的存在。因此,为了一个人的生命去毁灭另一个人的生命是
没有意义的。他认为,杀人,乃是人的罪恶中最可怕的罪恶之一。不管杀谁,
人总是罪恶,正如通奸、偷盗总是罪恶一样。他认为,暴力是恶,这是无条件的、
绝对的,不管杀的对象是谁,也不管是否根据统治者的意志,都是恶。生命是神
圣不可侵犯的,这是任何道德的首要的和惟一的基础。如果允许暴力杀人、行凶,
就不可能有什么道德学说。
2.战争就是大规模杀人,宣扬正义战争就是为杀人的罪恶辩护他说,国家实
行普遍兵役制,就是要求每一个人准备去杀人。任何一场战争,总是伴随着耗费
巨资,毁坏庄稼、奸淫掳掠、烧杀挞伐等罪恶。人们宣扬所谓正义战争、颂扬战
士的功勋、宣扬对军旗、对祖国的爱,就是为杀人的罪恶作辩护。他认为,一年
战争对人民的毒害,超过一百年狂热暴徒的单独行凶作恶的总和,超过数以万计
的抢劫、纵火和凶杀案件的总和。因此,他提出必须反对一切战争,反对一切暴
力行动。
3.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的不是哪个具体人,而是社会制度,因此,杀死皇帝
是白费力气他反对暗杀皇帝的暴力行动。他在评论无政府主义者杀死意大利国王
亨伯特的暴力事件的《不可杀人》一文中指出,杀死皇帝就跟神话里讲的斩妖一
样白费力气,杀掉妖魔的脑袋以后,又会长出新脑袋。老皇帝杀死了,新皇帝万
岁,何必去杀他们呢?他认为使人民饱受压榨和战争之苦的,并不是哪个具体人,
而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所以不应该去杀害皇帝们,而应当停止支持产生皇帝的
各国社会制度。
4.停止支持各国社会制度的办法是拒绝执行杀人命令、拒绝一切与暴力有关
的职务和活动他认为,人们支持各国现存制度是暴力机关得以存在,战争等暴力
杀人事件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人们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小物质利益而去当兵杀
人,当警察抓人。他要求人们认识到,交纳用于雇佣军的税收就是怂恿杀人。
军入伍或当警察就是参与杀人。接受元帅、部长、税收员、证人、村长、陪审员、
69
省长、议员等与暴力有关的一切职务就是支持现行制度。他认为,只要人们克服
自私自利之心,不接受暴力政府的一切职务,不交纳税收,不求助政府用暴力来
保护自己的土地、财产、安全和幸福;青年拒绝参军,士兵拒绝开枪和搏斗,
察拒绝向平民开枪;只要人们清醒过来,停止相互残杀,就可以根绝使人民饱受
压榨之苦和战争灾难的社会制度。他说,“俄国革命应该摧毁现存制度,但不是
用暴力,而是消极地用不服从的办法。
5.革命暴力无法制服国家权力,也不比旧国家暴力好,因为它也杀人,也在
行恶。他说,19 世纪的欧洲充满用暴力革命摧毁专制国家制度的尝试,但都反
而使统治阶级的权力更加强了。从前让人民吃尽苦头的旧国家暴力要不得,用革
命暴力建立的新的国家暴力也要不得。前者不比后者坏,后者也不比前者好,
以应当摆脱一切国家暴力。他认为,在 1905 年革命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暴力形式
也是砸烂、破坏、罢工,而主要是自相残杀。不能说杀这一部分人是罪恶,杀另
一部分则不是罪恶。在他看来,双方都在杀人,因此都在行恶。
非暴力抗恶的伦理观来自基督教教义。基督教有一条重要的道德戒律就是
“不可杀人”。托尔斯泰在有关非暴力抗恶的论文里反复地摘引和论证这一道德
戒律的重要意义。他说:“基督教教义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惩罚不合理、惩罚有
害的道理,指出人类的主要灾难来自一些人以惩罚为借口对另一些人施行暴力。
他的学说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于揭露沙皇专制政权残暴统治人民的罪恶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这一学说具有很大局限性。他从抽象的人性论和人道主
义观点出发,不加阶级分析地认为一切暴力都是恶,就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要害在于:他既反对剥削阶级滥杀无辜,也反对革命暴力惩罚坏人;既反对非正
义战争,也反对正义战争;他不加区分地反对一切国家权力。
(选自《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7 年第 5 期,有删节。
70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己哲
学原则的宣言。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
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所以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
实上,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
即“善”。所以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
71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 帕斯卡尔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然而,纵使宇 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
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
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
是道德的原则。
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因此,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它一定得
具有出奇的缺点才能为人所蔑视;然而它又确实具有,所以再没有比这更加荒
唐可笑的事了。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的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
等的卑贱啊!
然而,这种思想又是什么呢?它是何等的愚蠢啊!
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可悲。
因此,认识(自己)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
大的。
这一切的可悲其本身就证明了人的伟大。它是一位伟大君主的可悲,是一个
失了位的国王的可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思想录》何兆武译,尚武印书馆 1985 年版。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帕斯
卡尔(1623-1662,法国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作品有《给外省人》《辩护》等。
72
思考与探究:
1、帕斯卡尔提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你是怎样认识他所说的“伟大”
的?
2、你认为你的伟大之处在哪?
拓展阅读:
帕斯卡尔《思想录》摘要
1. 能理解众多的理论而不至于混乱,这是一种智力。
2. 信念是世界的女王;强权是世界的帝王。
3. 我们为什么要服从多数人的意见?是因为他们更合理吗?不是,是因为他
们更强而有力。
4. 欲望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欲望引起自愿的行为,强力引起不自
愿的行为。
5. 人没有上帝是可悲的。没有信仰的人的希望就像风中飘扬的茸毛,像被风
吹散的烟雾。
6. 使人过多的看到他和禽兽等同而不是向他指明他的伟大是危险的,使人过
多的看到他的伟大而看不到他的卑微也使危险的,二者都加以忽视则更危
险,然而把二者都指明给他,那就非常有益了。
7. 人有太多的自由反而不好,想要的东西全都有了,并不是什么好事
8. 你愿意别人相信你的东西吗?那你就不要喋喋不休。
9. 我们必须让自己的思想深藏不露,跟其他人一样说话,但是,要通过自己
的思想做出正确的判断。
10.人在自然中到底是什么?人是虚无与无限之间的一个中项。
11.人的感官作用有限。
12.我们就不要寻找确定性和稳定性了。我们的理性总是受到变化无常的表象
所欺骗。理性恰似一支永远也无法注满美酒的杯子。
13.想象力不会使人聪明但可以使人快乐。理性只会给他的朋友带来悲伤、
(先苦后甜是上帝的意志,先甜后苦是魔鬼的意志,有多大的魔鬼就有
多大的上帝)
73
14.习惯的强大力量:习惯于某种信仰的人就会相信这种信仰,不再惧怕地狱,
也不会再相信其他任何东西了。习惯就是第二天性。如果我们习惯利用错
误的理由证明自然的效果,发现正确的理由时我们就会不愿意接受它们。
15.论自爱:他希望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很渺小;希望自己完美,却发现自
己缺陷很多……治疗自爱的良药还是苦口的。我们不喜欢真相,我们愿意
受骗。一个君王或许是全国的笑料,但他自己却毫不知情(寂寞帝王心)
16.伟人:如果他们比我们伟大,那是因为他们的头抬的更高些,但他们的脚
还是跟我们的脚一样低,都踏着同一块大地。
17.人因为思想而伟大:人显然是为思想而生的。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宇宙的空间囊括并吞没了我,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整个宇宙。思想的本性
是多么伟大,思想的缺陷又是多么卑微啊!这真是一位搞笑的上帝!
18.虚荣:爱的原因和结果。因虚荣而忽略了真正的生活和自我。高贵的行为
若能隐藏起来则最为可敬。荣誉就像玩具,玩玩而已。
19.痛苦与快乐:人屈服于痛苦并不可耻,但人若屈服于快乐就是一件可耻的
事情了。主人地位是荣誉,奴隶状态是耻辱。
20.对于圣人来讲,消遣并不一定意味着幸福。消遣防止我们思考自身的处境。
消遣让我们感到开心,并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死亡。伟大的人和渺小
的人都有同样的不幸,同样的痛苦,同样的激情,然而,一种人处于轮子
的边缘,另一种人接近轮子的中心,因而在同样一种旋转中后者所受的影
响就要小一些。
21.为上帝存在下赌注:假如你赢了,你就赢得了一切;假如你输了,你却一
无所失。
22.我只能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着的人。
23.人生境界分成四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24.如果一个人能在内心里与自己对话,那么,他肯定能把自我调节的很好。
理性与激情之间的内战,把那些想要和平的人分成两派。一派愿意拒绝情
感而成为神灵,另一派愿意拒绝理性而成为野兽。但他们都做不到,他总
是分裂的,总在与自己相抗争。
74
我为何而生
[] 罗素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
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
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我所以追求爱情,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爱情有时给我带来狂喜,这种狂
喜竟如此有力,以致使我常常会为了体验几小时爱的喜悦,而宁愿牺牲生命中其
他一切。其次,爱情可以摆脱孤寂——身历那种可怕孤寂的人的战栗意识,有时
会由世界的边缘,观察到冷酷无生命的无底深渊。最后,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
了古今圣贤以及诗人们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人生境界。虽然
它对一般的人类生活也许太美好了,但这正是我透过爱情所得到场最终发现。
我曾以同样的感情追求知识,我渴望去了解人类的。也渴望知道星星为什么
会发光,同时我还想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
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
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那些痛苦的呼唤经常在我内心深处引起回响。饥饿中的孩
子,被压迫被折磨者,给子女造成重担的孤苦无依的老人,以及全球性的孤独、
贫穷和痛苦的存在,是对人类生活理想的无视和讽刺。我常常希望能尽自己的微
薄之力去减轻这不必要的痛苦,但我发现我完全失败了,因此我自己也感到很痛
苦。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发现人是值得活的。如果有谁再给我一次生活的机会,
我将欣然接受这难得的赐予。
思考与探究:
1、如何理解“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
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罗素自传》商务印书馆 2003 年出版,罗素著,赵慧琪译。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
不可知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1950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物的分析》
等。
75
2、人活着总得有些目标、理想。罗素为“爱情、知识、人类”而生。你有
没有思考过为何而生?
附英文原文:
What I Have Lived For
Bertrand Russell
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 the longing for love, 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These passions, like great winds, 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 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great ocean of anguish,
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I have sought love, first, 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 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 I have sought it, next, 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
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I
have sought it finally, 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 in a
mystic miniature, 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 This is what I sought, 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 this is whatat lastI have found.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 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 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
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 A little of this, but not much, 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 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 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 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 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 Children in famine, 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helpless old people a burden to their sons, 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 poverty, 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76
be. I long to alleviate this evil, but I cannot, 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 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 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拓展阅读:
罗素名言
1很多人可以勇敢的死去,但是却没有勇气说他为之而死的原因没有意义,
甚至连这样想一想的勇气也没有。
2、为爱所支配的知识是教育者所必需的,也是他的学生所应获得的。在低
年级,对学生的爱是最重要的爱;到高年级,热爱所传授的知识,就逐渐成为必
要。
3、对幸福的轻蔑通常是对其他人幸福的轻蔑,在精巧的伪装之下是对人类
的仇恨。
4不要害怕怀有怪念头,因为现在人们接受的所有的观念都曾经是怪念头。
5、幻觉不是你的错,在幻觉中做决定,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6、在美国,所有人都认为没有什么人比他的社会地位高,因为人人生而平
等。但是,他可不承认没有人比他社会地位低。
7、喝醉是暂时性的自杀。
8、人生而无知,但还不愚蠢。教育才把他们变蠢。
9我明确的说,由教会所组织的基督教是道德进步的最大敌人,过去如此,
现在依然如此。
10爱情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认为爱情是某种义务的思
想只能置爱情于死地。只消一句话:你应当爱某个人,就足以使你对这个人恨之
入骨。
11、知识是使人类快乐的主要因素之一。
12必要的道德教育最好在婴儿出生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因为这样开始就不
会因太多的期望而失望。
13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条:“不要教过多的学科”另一条:“凡
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
77
14、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15不要用权力去压制你认为有害的意见,因为如果你采取压制,其实只说
明你自己受到了这些意见的压制。
16生活中完全没有冒险,这可能是没什么意思的。但是生活中如果不管什
么种类的探险都有,那肯定是短暂的。
17不要为自己持独特看法而感到害怕,因为我们现在所接受的常识都曾是
独特看法。
18、科学使我们为善或为恶的力量都有所提升。
19、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激励,为知识所引导的人生。
20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
家,也适用于个人。
21从阿米巴变形虫到人类的这一过程对哲学家来说,很明显是个进步。
是变形虫怎么想我们就不知道了。
22良好的人生是受行动和智慧指导的。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地工
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23无聊,对于道德家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人类的罪过半数以上都
是源于对它的恐惧。
24、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
25即使真相并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诚实,因为掩盖真相往往要费更
大力气。
26有很多人,让他们思考一下还不如让他们去死。事实上,很多人还没思
考过就已经死了。
27在现代生活的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凡是不重视有训练的智慧的民族
是注定要失败的。
28、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
78
苏格拉底的申辩
[古希腊] 柏拉图
雅典的公民们!我
得到那个坏名声,只是由于我有某种智慧。你们要问,
是哪一种呢?我说就是人所能得到的那一种。也可能我确实有那样一种智慧;
于我刚才提到的那几位所具有的,我想也许可以称为超人的智慧。我想不出别的
话来描述它,因为我自己根本不想要它。谁要是说我想要,那是造谣,是对我的
诽谤。公民们,即便你们觉得我下面的话很夸张,也请你们安静地听一听,因为
那话并不是我说的。我要告诉你们,那是一位值得你们尊敬的人物说的。我要为
你们引一位值得信任的证人来作证。这就是那位德尔斐的神
。他会告诉你们我
那点智慧是属于哪一类的。你们一定知道凯勒丰;他是我自幼的故交,也是你们
的朋友,因为他曾经同你们一道被流放
,也是同你们一道回来的。这位凯勒丰
的性格,你们都知道,是做什么事都很急躁的。有一回他跑到德尔斐,冒冒失失
地向神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不要打断我的话——求神谕告诉他有没有人比我
更智慧。女祭司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更智慧了。凯勒丰本人已经去世了,可是他
的兄弟在这里,可以证明我说的是实话。
为什么我要提这件事呢?因为我要向你们说明自己得到坏名声的原因。我听
到这个神谕的时候,心里暗暗地想,神的这句话能是什么意思呢?他这个谜应该
怎么解呢?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智慧,大的小的都没有。那么,他说在人间我最
智慧,是什么意思呢?他是神,不可能说谎,那是同他的本性不合的。我经过长
期考虑,想出一个办法来解决问题。我想,如果能找到一个人比我智慧,那就可
以到神那里去提出异议了。我可以说:你说过我最智慧,可是这里就有一个比我
更智慧呀。于是,我就去访问一位以智慧著名的人物,对他进行观察。他的名字
我不用说了;这是一位政界人士,我选他来试试。结果,我一开始同他谈话,
不能不想到他实在不智慧,尽管很多人以为他智慧,他也自以为智慧。因此我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节选自《柏拉图注疏集:苏格拉底的申辩公元前 399 年,一个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
在雅典状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于是,
格拉底被传讯, 500 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
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
这是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③阿波罗,太阳神兼智慧神,他的庙在德尔斐
④公元前 404 年雅典向斯巴达投降后,成立寡头政府,镇压民主派,次年即垮台。
79
试图向他说明,他自以为智慧,其实并不真智慧。结果他恨我了,当时在场的一
些人听到我的话也恨我了。于是我就离开了他,心里暗想:好吧,尽管我并不以
为我们人中间有谁知道什么真正美、真正好的东西,可我还是比他好一点,因为
他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而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在这一点上,
似乎比他稍有高明之处。后来我又访问了另外一位更加自以为智慧的人,结果也
是一模一样。于是我又树立了一个敌人,他身边的许多人也都成了我的敌人。
我一个接着一个地考察人,并不是没意识到自己激起的敌意。我也曾为此悔
恨、畏惧,但我不能不这样做,因为我应当首先考虑神的话。我心里想:我必须
把所有显得智慧的人都访问到,把神谕的意义找出来。我对你们不能不说实话,
公民们,我向你们发誓,凭着犬神发誓,我看来看去,发现那些名气最大的人恰
恰是最愚蠢的,而那些不大受重视的人实际上倒比较智慧,比较好些。我要告诉
你们,我到处奔波,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最后发现那个神谕是驳不倒的。我看了
政界人士以后,有去看那些诗人:悲剧诗人,歌颂酒神的诗人,以及各种各样的
诗人。我对自己说:在他们那里你就会马上露原形了,就会发现自己比他们无知
了。于是我就拿出几段他们最得意的作品,请教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心想他们
总能教我点东西。你们相信吗?我几乎不好意思说出真相,可是必须说,在座的
诸位几乎没有一位不比他们强,哪一位都能对他们的诗谈出些道理,就是他们本
人说不出所以然。我这才明白了,诗人写诗并不是凭智慧,而是凭灵感。传神谕
的先知们说出了很多美好的东西,却不明白自己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觉得很明显,
诗人的情况也是这样。同时我还观察到,他们凭着诗才,就自以为在别的方面也
最智慧,其实一窍不通。于是我就辞别了他们,捉摸着自己比他们高明点,正如
比那些政治家高明一样。
最后我去访问工匠。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确实一无所知,相信会发现他们知道
很多好东西。这一点,我可没有看错。因为他们确实知道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在这一方面他们比我智慧。可是,公民们,我发现那些能工巧匠也有同诗人们一
样的毛病,因为自己手艺好,就自以为在别的重大问题上也很智慧。这个缺点淹
没了他们的智慧。所以,我就代表神谕问自己:你情愿像原来那样,既没有他们
的智慧,也没有他们的无知呢,还是愿意既有他们的智慧,也有他们的无知?我
向自己和神谕回答道:还是像我原来那样好。
公民们,就是这一查访活动给我树立了那么多凶险毒辣的敌人,也是这一活
80
动使我得到了“最智慧的人”的称号,因而受到人们的诽谤。因为旁观者总以为
我既然指出别人缺乏智慧,那个神谕的用意是说,人的智慧没有多少价值,或者
根本没有价值。看来他说的并不真是苏格拉底,他只是用我的名字当作例子,
思大约是说:人们哪!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发现自己的智慧真正说来毫无价
值,那就是你们中间最智慧的了。”所以,我就到处奔波,秉承神的意旨,检验
每一个我认为智慧的人,不管他是公民还是侨民,如果他并不智慧,我就给神当
助手,指出他并不智慧。这件工作使我非常忙碌,没有时间参加任何公务,连自
己的私事也没工夫管,我一贫如洗,就是因为事神不懈的缘故。
思考与探究:
1、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不是“最智慧的人”?
2、你认为苏格拉底是不是“最智慧的人”?
拓展阅读:
对苏格拉底之死的思考
贺夏蘅
关键词:苏格拉底 申辩 死因 哲学意义
摘要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本文通过对苏格拉底申辩
的研究,结合雅典的民主制度,分析苏格拉底之死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另外,
格拉底的死也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苏格拉底之死给
人们带的精神力量,苏格拉底身上体现出的公民不服从问题,以及苏格拉底之死
折射出的政治与哲学之间的矛盾问题作简单分析。
一.对苏格拉底受审的主要回
苏格拉底,(前 469 年-前 399 年)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
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人。他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
者。苏格拉底并没有自己的著作,关于他生平的记载大多都来自于他的学生柏拉
图和色诺芬。
本文将根据柏拉图所著的《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以及色诺芬所
著的《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辩》,还原当时苏格拉底受审时的情景,并通过对
81
审判过程的分析,对苏格拉底之死作进一步的解读。
苏格拉底为什么要申辩?在《申辩篇》中,柏拉图记载得很清楚,“公元前
399 年,三个雅典公民——美雷特斯、阿尼图斯和吕孔,用苏格拉底是社会上一
个危险的人物的罪名向他提出公诉。
我们先来看看起诉苏格拉底的是些什么
人,美雷斯特是一个年轻人,跟苏格拉底有个人的恩怨,起诉就是他带的头。
尼图斯是一个民主党员,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他起诉苏格拉底是因为他把
苏格拉底视为一个辩士,而他本人很讨厌辩士。吕孔,修辞学家,在雄辩上作了
贡献。那么他们认为苏格拉底有罪具体的依据在哪里呢?苏格拉底在申辩的时
候,把这三个人提交的控词念了一遍,控词很短,里面说:“苏格拉底犯了玩弄
,因为他探索了地下和天上的很多事情,他用弱的论点攻击强的论点,同时教
导别人学他的样。”这个控词听起来苍白无力,但实际上包含了两个重要的对苏
格拉底的指控。罪名的第一个部分归结起来就是“左道邪说”。他们认为苏格拉
底否认旧神,并且宣扬自己的新神。罪名的第二个部分也很严重,归结起来叫做
“教唆年轻人”。他们认为苏格拉底腐化年轻人的心灵。
之后,苏格拉底对自己进行辩护。下面是苏格拉底对自己进行申辩的主要内
容。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自己不懂修辞,只知道事情的真相,并不希望用各种言
辞来掩盖自己的性格。然后,苏格拉底把原告做了区分,第一类是长期以来,
至从年轻时就听说苏格拉底如何教唆青年,如何对神不敬的大众;第二类原告就
是指这次直接起诉他的美雷特斯等人。苏格拉底的澄清从消除误会开始,希望陪
审团的所有成员能够在内心中先清除对他的偏见,能够客观公正的听他的辩解。
苏格拉底先讲述了一个故事,说他有一个朋友叫凯勒丰,有一天去阿波罗的
神庙里问了一个问题,他问有没有这么一个人,比苏格拉底更加的聪明,女祭师
回答说“没有这么一个人”。苏格拉底说自己在听完这个故事以后感到很迷惑,
觉得自己如此的一无所知,怎么会没有人比他更聪明呢?于是他为了去验证这句
话,走访了很多人。他走访了政治家、诗人,发现他们确实是无知,而很多工匠
有只懂某些具体的技术,便自以为是。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聪明的原因就是他能认
识到自己的无知。而他的出的这个结论,也惹恼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人,这也就
是为什么社会上有这么多人对苏格拉底怀有敌意的原因。
82
对付第二批原告,苏格拉底质问美雷特斯:“我若是蛊惑青年者,谁可使青
年进步?”美雷特斯说除了苏格拉底以外的人都可使青年进步。但显然,这与我
们认为的事情的一般规律是不同的。苏格拉底之后又问自己是有意还是无意,
是有意的,则自己也会受害,不符合逻辑,若是无意的,就不应该被控告于法庭。
公诉的另一部分说苏格拉底不信神,苏格拉底回应自己是为了验证神的旨谕才四
处奔波的,而一个不信神的人是不可能相信神的行为的。苏格拉底认为他在场的
学生以及学生的亲戚是对他无辜的最好证明,他不肯弄出哭哭啼啼的可怜相以期
博得同情。
之后的投票结果判定苏格拉底有罪,原告提议判处死刑,而苏格拉底坚持自
己无罪,并认为提议坐牢和流放都是承认有罪的体现,但他同意如果有可能,
的朋友们可以花钱以求免除苏格拉得的罪行。最终判决仍然认为苏格拉底有罪。
苏格拉底认为剥夺他最后几年的生命,雅典人将毫无所得,空留下不光彩的名声。
在最后,苏格拉底表达了对死亡并不恐惧,认为死亡只是到另外一个世界,而那
里有英雄,也有公正的审判官。最后苏格拉底要求雅典人好好的教育他自己的孩
子,如果他的孩子重钱财过于品德,或毫无出息而自以为有出息,就以他纠缠雅
典人的办法纠缠他的儿子。
这就是柏拉图所记述的,苏格拉底受审的主要情况。
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重要的问题。
. 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关于这一点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以英国学者 AE泰勒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
为,苏格拉底死于民主党的政治迫害。
苏格拉底经常抨击雅典民主政治,这使
很多民主派的有影响力的人物对他怀有戒心,早就想把他除之而后快。第二种解
释是苏格拉底主动找死,希望以死来表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换句话说苏格拉底是
为真理而死。第三种解释,我们称之为“民众迫害说”。民众把追求真理的人视
作破坏他们安宁的威胁。法国人让布伦在其所著的《苏格拉底》一书中,认为
是民众的鲁莽与怯懦,又有民主政体这种可以让民众的愚鲁和怯懦真正发挥作用
的条件,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这样的悲剧诞生。布伦认为像苏格拉底这样“在平
庸的日常生活外追寻真理问题”的人往往会被列在人民公敌的黑名单上。
下面是我们来做进一步分析。我们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先看主观
83
的原因。从苏格拉底的角度来说,他的言行确实为针对他提出的指控提供了可能
性。苏格拉底确实没有直接去否定过去的神,但他的很多主张,比如要求人们做
心灵的转向,却是与过去以神为核心的哲学有很大的不同。其次,我们在《理想
国》经常可以看到,苏格拉底用看似站不住脚的论点驳倒看似强大的论点,这确
实有可能被扣上误导年轻人的帽子。因此,苏格拉底的言行遭到起诉并不是完全
没有根据的。
另外导致苏格拉底死亡的主观原因是他在法庭上的不妥协。他在法庭上桀骜
不驯的态度,以及他毫不作出让步与妥协的表现,完全是出于苏格拉底自己的选
择,换句话说,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表现可以影响到最终的判决,而这也是苏格
拉底能够控制的,但他自己并没有选择那么做。这一点我们在色诺芬的《苏格拉
底的申辩》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苏格拉底受审之前,苏格拉底与海尔莫盖尼斯
的对话中,海尔莫盖尼斯对苏格拉底说,雅典的法庭常受到申辩言辞的影响,
无辜的人有罪或判有罪的人无罪,但苏格拉底却说:“现在,如果我还继续活下
去,我知道龙钟老太就是不可避免的,目力变坏了,听觉减弱了,学习也越来越
困难了,而且学过的东西也记不住了。当我感觉到自己精力不逮而怨天尤人的时
候,怎么还能说我是在幸福的生活呢?正是由于神明恩待我,照顾我,他才使我
在适当的年龄死去,而且还是用最容易的方法。因为,如果我现在被判罪,很明
显,那些判处我的人会让我考虑一种最容易的、是朋友最少感到痛苦。使死者被
最多怀念的方式来结束我的生命。当一个人不给朋友的心上留下任何可耻和不愉
快的回忆,身体还保持着健康,心灵还能保持有爱的时候就安静地死去,这样的
人又怎能不被怀念呢?当我们认为务必用一切方法寻找理由来逃避一死的时候,
神明反对我们完全是正当的,因为很明显,这种方法如果成功了,就不进能像现
在这样结束生命,反而要准备饱尝疾病痛苦、在充满各种不堪忍受的灾难而且毫
无乐趣的晚年中死去。
从苏格拉底的这些受审前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表
现是他早就设计好的,而且他已经预测到这样的表现会给自己带来死亡,但是他
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因此我们认为,苏格拉底的死亡,却是部分由于他自己
的主观原因导致。
下面我们来看看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之后的表现,这一部分我们主要研究在柏
84
拉图所著的《克里托篇》中,苏格拉底有哪些言论,以及这反映了苏格拉底什么
样的态度。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多的挖掘苏格拉底选择死亡的原因。《克里托篇》
明确的记载了他的学生们已经准备好贿赂看管他的守卫。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即
使在被判死刑之后,仍然有活命的机会。苏格拉底拒绝逃跑的原因是因为他了解
到他必须遵守这个城邦的法律,服从这个城邦的公民和法官、以及陪审团所审判
的结果。否则他便会违反他与这个城邦的“契约”,而这样做是违背了苏格拉底
所提倡的原则的。在这里,苏格拉底强调了自己不能“以恶治恶”的观点,原文
如下:
苏格拉底:人在任何处境下都一定不能作恶。
克里托:对。
苏格拉底:据此说来,人即使受到恶待也一定不能作恶。
克里托:显然不能。
苏格拉底:告诉我另一件事,克里托。人可以伤害别人还是一定不能伤害别
人?
克里托:肯定不能。
苏格拉底:告诉我,像许多人相信的那样,以牙还牙是否正确?
克里托:不正确,这样做不对。
苏格拉底:我想,这是因为伤害别人和错误地对待别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克里托:确实如此。
紧接着,苏格拉底在想象中的与法律的对话中,说明了自己与雅典城邦所订
立的协定的理论,因此,即便苏格拉底承认法律的判决是不公的甚至是错误的,
也必须服从法律的判决,否则就将摧毁整个城邦的法律。这一部分也最终说服克
里托同意苏格拉底选择死亡的道路。之后苏格拉底补充说明了如果逃亡将带来的
坏处:这一部分是法律从现实的利害关系上对苏格拉底的劝说。首先苏格拉底如
果逃亡,一定会使种种非难降临到他的朋友头上。其次,如果苏格拉底逃到法治
昌明的城邦,那么结果必然是这些国家会认为他是破坏法律的人而对他不予接
85
受。如果逃到无法无天的城邦,那么它只能沦为食客宠臣,寄人篱下,再不能像
在雅典那样谈论。再次,如果他逃亡外邦,会使他的孩子成为外邦人。最后,
果他逃亡那么他死了之后依然要在阴间受到审判。
因此,我们说苏格拉底选择死亡既有现实的考虑也有自己价值理念的考虑。
看完了苏格拉底之死的主观原因,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造成苏格拉底之死的客
观原因。首先看制度上的原因:在古代的雅典,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在法庭上,
陪审团由 500 人组成,在超过半数的陪审团成员认定某为被告有罪之后,该被告
就会被判处为有罪。因此,当很多普通公民认为苏格拉底有罪之后,即便这样的
指控不是十分有依据,也会造成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这是古代雅典制度上的不足
之处,它并不强调证据与逻辑,而是简单而过分地依赖于民众的判断。同时我们
也知道,这样的直接民主容易受到蛊惑家的影响,民众在投票时往往容易忽略事
实本身,而被某几位蛊惑者操纵情绪,在非理智与冷静的情况下进行判断与投票。
在这方面,一个著名的例子是蛊惑家克里昂成功的说服了公民大会,使公民大会
免去了伯里克利在十将军委员会中的职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雅典在战争中的失
败。
因此,雅典本身的制度给苏格拉底之死提供了可能性。再看具体的原因:
面我们提到,苏格拉底为了验证神谕而走访了政治家、诗人、工匠等,得出的结
论是:苏格拉底别人聪明的地方在于他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这也得罪了很多政治
人物与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他们为了对付苏格拉底便以对神不敬的罪名和教
唆年轻人的罪名对苏格拉底提出指控。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受审这件事情本身,
反映了雅典城邦内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力量,
想置苏格拉底于死地。
另外一个导致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原因是民众的无知。我们举一个典型的例
子来证实这一点:这在方面最好的佐证便是雅典人流放了地米斯托克利,一位伟
大的雅典将军。地米斯托克力在抵御波斯对希腊发动的进攻中功不可没。特别是
在萨拉米湾海战以后,地米斯托克利得到了大批民众的拥戴和支持,他的威望如
日中天。但是,雅典人害怕出现一个军事独裁者,结果地米斯托克利竟然被被陶
片放逐,十年内不许他回到雅典。被放逐的地米斯托克利起先住在阿尔戈斯。
久有人得到地米斯托克利私通波斯的证据。于是雅典政府在整个希腊通缉他,
86
米斯托克利因此逃往波斯帝国。波斯国王想利用他的才智和巨大声望,没有伤害
他而是给了他一块封地。他最终逃到了小亚细亚,这时的民众似乎已经忘记了自
己是如何对待地米斯托克力,开始管他叫叛徒了。后来,雅典军队在客蒙的率领
下,对波斯不断发动进攻,波斯节节败退,波斯国王希望地米斯托克利能为自己
效劳,率领军队与雅典军队作战,地米斯托克利觉得无法面对自己的祖国与军队,
于是饮鸩自尽。
民众愚昧的故事同样发生在苏格拉底身上,只不过苏格拉底与地米斯托克力
不同的一点是,苏格拉底并没有自己提出流芳,也没有在判死罪后逃离雅典,
是选择接受自己的命运。
不过我们要强调的重点并不是苏格拉底与地米斯托克力的命运有何不同,
是说雅典民众的鲁莽与无知确实给他们自己的城邦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一点毋
庸置疑:雅典的民众是愚昧而无知的,他们在某些蛊惑家的煽动下会做出错误的、
对自己不利的决策。因此,民众的无知和愚昧也是导致苏格拉底之死的重要的客
观原因。
这些就是我对于苏格拉底之死原因的看法.下面我们来探讨苏格拉底之死对
于西方哲学史发展的意义。
. 格拉底之死对于西方哲学史发展的意义
M·P·摩尔在为 18 世纪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名画〈苏格拉底之死〉
的注解中说到:
“希腊的存在哲学本质上是对死亡的艺术追求,造成这一惊人的哲学革命的
人正是苏格拉底,他的信仰远远早于后代大多数人信奉灵魂不朽宗教的那个时
代;当然这也是因为柏拉图为之塑造了一个信仰不朽的灵魂对于可朽的肉体的优
越性的超感的理智世界。在大卫男爵的画中苏格拉底保持着古典而优雅坚定的姿
势,为他所崇尚的至善进行辩论,听者虽然表情各异,但是都为苏格拉底不朽的
精神所感动。
因此,苏格拉底之死给西方哲学的发展首要的贡献便是他的精神。《斐多
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苏格拉底临死前,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打发开,而去
同他的学生斐多、西米亚斯、西帕斯、克利托等谈论灵魂永生的问题。不久,
卒走了进来,说:“每当我传令要犯人服毒酒时,他们都怨恨诅咒我,但我必须
87
执行上级命令。你是这里许多犯人中最高尚的人,所以我想你决不会恨我,而只
会去怨恨那些要处死你的人,我现在受命执行命令,愿你少受些痛苦。别了,
的朋友。说完泪流满面,离开了牢房。苏格拉底望着狱卒的背影说:“别了,
友,我将按你说的去做。然后他又掉转头来,和蔼地对那些青年说:“真是个好
人,自我入狱以来,他天天来看望我,有时还跟我谈话,态度亲切。现在他又为
我流泪,多善良的人呀!克利托,你过来,如果毒酒已准备好,就马上叫人去取
来,否则请快点去调配。克利托回答说:“据说有的犯人听到要处决了,总千方
百计拖延时间,为的是可以享受一顿丰盛的晚餐。请你别心急,还有时间呢!
这时苏格拉底说:“诚然你说得对,那些人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在他们看
来,延迟服毒酒就获得了某些东西;但对我来说,推迟服毒酒时间并不能获得什
么,相反,那样吝惜生命而获得一顿美餐的行为在我看来应当受到鄙视,去拿酒
来吧。请尊重我的要求。 一会儿送毒酒的人来了,苏格拉底镇定自若,面不
改色,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在场的人无不为将失去这样一位好友而悲泣。苏格拉
底见状大为不悦,他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为了避免这种场面才打发走
家里的人,常言道: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请大家坚强点!”苏格拉底接着在室
内踱了一会儿,说自己两腿发麻,便躺了下来。送酒的人走过来摸了摸他的身体,
觉得已没有热气。突然苏格拉底又喃喃地说:“克利托,咱们该向医药神祭献一
只公鸡,去买一只,别疏忽。”说完,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合上了眼,安静地离开
了人世。
为什么我们说,苏格拉底是为了真理而死?这一点我们在《斐多》中看的很
清楚。苏格拉底认为,一辈子真正追求哲学的人,临死自然是轻松愉快的,而且
深信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上得到最大的幸福。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
学习处于死的状态。这是因为,哲学家的灵魂瞧不起肉体。因为肉体的感官常常
给我们错误的信号,成为追求真理的阻碍。只有当我们的灵魂摆脱了肉体,才能
真正做到独立思考,求得真理。
因此我们清晰的感受到: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同他的生活实践融为一体的。
是一位英雄,他意识到道德理想的力量,并自觉、自愿去实现它,即使为此献出
自己的生命。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化史上意义深远的事件,他是通过自己的死
亡来寻觅并且实践自己心中的真理,他是哲学的殉道者。他的精神鼓舞了西方的
88
哲学家孜孜不倦地对真理进行探寻。这是苏格拉底之死对于西方哲学发展的激励
作用。
第二,苏格拉底的殉道引出了公民不服从的问题。所谓“公民不服从”,是
人们反抗法律不公的方法之一,即公民通过违抗不合理的法律或行政命令,并付
出惩罚代价,以唤起其他公民和舆论的关注和压力。我们通常把柏拉图的《申辩
篇》《克里托篇》作西方公民不服从问题的开始。《申辩篇》中苏格拉底
说了两件有关自己公民不服从往事。苏格拉底从来没有担任过城邦的公职,但曾
在咨询委员会任职。公元前 406 ,雅典海军在 Arginnsae 海战中胜利,由于起了
大浪,海军中无法援救受伤的士兵。有十位将领因此被起诉,委员会判处他们死
刑。苏格拉底是委员会中唯一反对死刑判决的,“委员会里的演说者要处罚我,
把我拉走,而你们(民众)大声叫喊,跟着起哄。但我宁愿站在法律一边承受危险,
也不愿意因为怕死,在你们行不义时,站在你们一边。
另外一件事情是公元前 404 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被斯巴达打败,寡头
专制代替了民主制度,统治雅典达 9 个月之久。“三十人僭政”苏格拉底和其
他四人被叫到市政府,接受一项任务, Leon Salamis 押送回雅典执行死刑。
当时被派出去执行这种专制命令的人很多,苏格拉底认为这是寡头专制者干坏事
把尽量多的人一起拉下水的一种做法。这一次“我以行动而不是说话……表示我
不做任何不义、不敬神之事的原则。”苏格拉底没有和另外四个人一起去执行任
,而是“回家去了”苏格拉底说,“要不是专制者完蛋得快,我也许早就被处死
了。
这是苏格拉底在行动上的两次公民不服从,这也表明了苏格拉底的观念:
我们发现某一条或某部分法律、行政指令是不合理时,应当主动拒绝遵守政府或
强权的法律。那么,到底什么法律或指令是合理的,什么又是不合理的呢?这一
点,我们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描述中获得一些基本的认识。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公开地挑战国王克里翁的权威,
背他的禁令,掩埋了自己的兄弟。安提戈涅用一种高于国王之法的神法来指责国
王之法的非正义。克里翁问她,“你敢不服从法吗? 安提戈涅答道,“是的,
布这条禁令的不是宙斯,也不是正义。……我不相信你的禁令有力量推翻神的法
令。
89
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公民不服从的精神并不完全是苏格拉底独有的,
但我们相信苏格拉底的行为确实属于古希腊的公民不服从,这也成为了西方公民
不服从精神最初的起源。
苏格拉底还实行一种更加有哲学意义的公民不服从,那就是抗辩。在陪审团
已经定苏格拉底有罪之后,苏格拉底本应该自己提出对自己的处罚方案,但苏格
拉底却坚持认为自己无罪。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令人产生怀疑的问题:既然苏格
拉底认为法律的判决是不公正的,而且苏格拉底认为公民有义务不服从不公正的
法律,为什么当克里托劝苏格拉底逃离雅典时,苏格拉底又拒绝了呢?
我们从色诺芬的《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辩》中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提到了
“使死者被最多怀念的方式来结束我的生命”,在同一篇记述中我们看到,阿帕
多拉斯对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看到他们这样不公正地把你处死,令我难受。
苏格拉底摸着他的头微笑地问:“亲爱的阿帕多拉斯,难道你希望看到我公正地
而不是不公正地被处死吗?”
换而言之,苏格拉底认为他被不公正地判死更有
利于他被人们怀念。而他希望被人们怀念的目的是很显然的,那就是苏格拉底希
望通过自己的死亡让雅典人重新审视当前的法律制度。相反,当我们可以想象,
如果苏格拉底选择在这个时候逃跑,确实是一种行为上的不服从,但这种不服从
将不会有任何意义。雅典人将会认为苏格拉底逃跑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非
通过行动对城邦不公正的法律进行抗议。这时最好的抗议倒可能是一种服从,
种坦然地受冤死,这时候的服从倒可能是一种当时所能采取的惟一正当的、并且
影响深远的“不服从”了,也许这时只有这种赴死才有可能警醒希腊人,使他们
意识到这样一种法律中的弊病,从而起来纠正它们。这也就是苏格拉底选择不逃
跑为雅典城邦带来的意义。
在本文的最后,我们简单地谈谈政治与哲学间的紧张问题。苏格拉底之死都
一次为人们带来了这样的思考:哲学和政治的问题在有些时候是不容易同时获得
解决的。苏格拉底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在雅典的法庭上做的申辩其实就是哲学在
政治面前的审判。苏格拉底拒绝不加思考地接受人们普遍认为的真理,坚持自己
心中的真理、正义和公正,甚至用死亡的方式来向雅典人展示正义与非正义的区
别,这是一个这是一个哲学家用自己的生命做的实践。从更广的角度来说,一个
哲学家,无论他的思想主张是什么,都应该去自由地表达,不受如同大多数人反
90
对或其他的制约。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做到这一点是有困难的。困难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困难是哲学家本身会受到政治势力的干扰。这个矛盾在《理想国》中苏格拉
底与色拉叙马霍斯关于正义的讨论中已经表明,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即强者的
利益。在苏格拉底受审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代表的是弱势的一方,但却是真正追
求正义的,陪审团是强者,但却不像苏格拉底那样真正追求正义。因此我们看到,
在哲学与政治的较量中,哲学通常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政治势力会干扰哲学
家对于自己心目中真理与正义的追求。
哲学与政治的第二个矛盾在于,哲学家要抛开一切的,哲学家要服从于自己
的内心,不能过于在意大多数人的意见,否则便会囿于传统,无法创造新的哲学。
政治则不能做到这一点,政治的决策必须时刻做到考虑大多数人的想法,这既是
因为这关乎每个人的利益,也是因为政策的成功需要依赖于大多数人的支持,
个好的政策只有在多数人接受并且愿意执行的时候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果。同
时,我们无法频繁地拿整个国家与社会作为哲学的试验品,因为那将带来各种不
幸,尤其是革命与战争,而这正是人类无法承受的。这就是苏格拉底之死所反映
出的哲学与政治间的矛盾,可以说,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并且我们没有
一个妥善的解决。
至此,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就结束了,希望苏格拉底之死能永远给人们带来思
考,给人们以追求真理的勇气。
参考文献
1.英国休·特里德克《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谢善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年版。
2. 让·布伦《苏格拉底》,傅勇强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
3.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4.美国 M·P·摩尔《柏拉图十讲》中国言实出版社,北京,2003 8 月版。
5.《索福克勒斯悲剧》,张明竹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7 4 月版。
注释
91
英国休特里德克《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谢善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年版,p25
②英国 A·E·泰勒《苏格拉底》,周濂、朱万国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p46
布伦《苏格拉底》,傅勇强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p36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p190
英国 特里德克《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谢善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年版,p65
柏拉图 《斐多》,杨绛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4 月版,p100
《索福克勒斯悲剧》张明竹译,凤凰传媒出版集团 2007 4 月版,p272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p195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
[] 马克思
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
内活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神也给人指
定了共同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
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都得
到提高的地位。
能有这样的选择是人比其他生物远为优越的地方。但是,这同时也是可能毁
灭人的一生、破坏他的一切计划并使他陷于不幸的行为。因此,认真地考虑这种
选择——这无是开始走上生道路而又愿拿自最重要的业去碰气的
青年的首要责任。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而且如果
最深刻的信念,即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这个目标是伟大的,那他实际上也是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 1986 年版。本文是由卡尔·亨利希·马
克思发布的中学毕业论文马克思1818-1883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
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 共产党宣言》等。
92
大的,因为神决不会使世人完全没有引导,神总是轻声而坚定地作着启示。
但是,这声音很容易被淹没,因为灵感的东西可能须臾而生,同样可能须臾
而逝。也许,我们的幻想油然而生,我们的感情激动起来,我们的眼前浮想联翩,
我们狂热地追求我们以为是神本身给我们指出的目标。但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东
西很快就使我们厌恶——于是我们的整个存在也就毁灭了。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
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我们认为是神的召唤的
东西是不是一种自欺?但是,不找出鼓舞的来源本身,我们怎么能认清这些呢?
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鼓舞或者是一
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无法支配他,
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
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
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
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
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
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份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
只是从远处观察它,然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在这里,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
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被感情所欺骗,受幻想所蒙蔽。然而,我们的目光应
该投向哪里呢?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
是我们的父母, 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 饱尝了人世的辛酸——我们
的心这样提醒我们。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
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
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但是,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
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93
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存在。
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
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建筑在松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
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不幸的斗争。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因素的人,
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因为,只有从安静中才能
产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尽管我们由于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
少乐趣。但是,为了克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
工作。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
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
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
难于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
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
业,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
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
职业,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
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
接近共同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
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于众人之上的东西。
但是,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
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种职业不需要有不体面的
行动(哪怕只是表面上不体面的行动),甚至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
感去从事它。最合乎这些要求的职业,并不一定是最高贵的职业,但总是最可取
的职业。
但是,正如有失尊严的职业会贬低我们一样,那种建立在我们后来认为是错
误的思想上的职业也一定使我们感到压抑。
94
这里,我们除了自我欺骗,别无解救办法,而以自我欺骗来解救又是多么的
糟糕!
那些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的
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
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
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
这些职业能够使才能适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
就仓促从事的人毁灭。
相反,重视作为我们职业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占有较高的地位,
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为不可动摇。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
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
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
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
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
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
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
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是默默的,但她将永恒地存
在,并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思考与探究:
1、马克思提出了哪些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
95
2、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对自己在未来从事何种职业有明确的选择吗?你
能否根据文章有关内容,说出他向往的职业?
3、马克思十七岁时的思考对你选择职业有什么启发?你希望未来从事什么
职业?理由是什么?
4、结合人生感悟,填写你的理解和选择。
我最珍重的品德——
我的优点——
我的缺点——
我对幸福的理解——
我喜欢做的事——
我崇敬的名人——
我喜欢的格言——
我喜欢的座右铭——
96
真实的谎
如果说“小说家用谎言道出真相”那么小说就是“真实的谎言”“虚构的真
实”。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呈现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
于现实的虚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同样隐含着一种真实,这是一种更为深刻的
真实。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小说的
魅力就在于“真实”与“谎言”之间的二律背反。
97
桥边的老人
[] 海明威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
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
些士兵在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
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
累,走不动了。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
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
斯的。
他看上去既不像牧羊的,也不像管牛的。我瞧着他满是灰尘的黑衣服、尽是
尘土的灰色面孔,以及那副钢丝边眼镜,问道:“什么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
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
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
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海明威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 1981 版)宗白译。海明威1899-1961),
美国小说家。195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②埃布罗河 西
班牙境内最长的一条河。
98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
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
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
不动了。
“这儿可不是久留之地,我说,“如果你勉强还走得动,那边通向托尔托萨
的岔路上有卡车。
“我要待一会,然后再走,”他说,“卡车往哪儿开?”
“巴塞罗那。”我告诉他。
“那边我没有熟人,”他说,“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你。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
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噢,它们大概挨得过的。
“你这样想吗?”
“当然。”我边说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为要开炮了。
“鸽笼没锁上吧?”我问。
“没有。
“那它们会飞出去的。
“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说。
“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走看。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
中坐了下去。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托尔托萨:西班牙塔拉戈纳省城市。
99
动物。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
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
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
思考与探究:
1《桥边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胁近在咫尺,老人却还在挂念着自己的照
看的小动物,表现出人性的光辉。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写老人的内心世
界。
知识链接:
一、叙述角度
1、谁来说
我们来看看《我的叔叔于勒》的开头:
我小时候,家在哈佛尔,并不是有钱的人家,也就是刚刚够生活罢了。我父
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我有两个姐姐。
小说是要有一个讲述人的。故事是由谁来讲,它的视角和口吻都不一样。《我
的叔叔于勒》的叙述人决定了小说要以一个半大的孩子的眼睛来看世界,他的视
角是仰视的,对成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可理喻,无法做出解释和判断。孩子的视角
也就导致了观察点的不同。这个视角也决定了这样的叙事是一种“现在进行时”
的叙事,使读者与人物一同经历着成长的悲欢。
2“上帝俯瞰”和“凡人目光”
我们可以把叙事角度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先说“全知视角”
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比较喜欢使用全知视角来讲故事。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
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
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
100
判断。如莫泊桑的《项链》
再说“有限视角”
小说发展到现代,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
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
看小说中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每个链条,使读者的能动性
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还必须动脑筋,调动
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如《桥上的老人》
[] 弗吉尼亚伍尔夫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
要确定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
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
花。对啦,一定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
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那个斑点。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
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
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
我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
可能是在孩童时期产生的。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
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
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
的痕迹,那一定不是为了挂一幅油画,而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一幅卷发上
扑着白粉、脸上抹着脂粉、嘴唇像红石竹花的贵妇人肖像。它当然是一件赝品,
这所房子以前的房客只会选那一类的画——老房子得有老式画像来配它。他们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二册上(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年版)文美惠译。伍尔
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
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101
是这种人家——很有意思的人家,我常常想到他们,都是在一些奇怪的地方,
为谁都不会再见到他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后来的遭遇了。据他说,那家人搬出这
所房子是因为他们想换一套别种式样的家具,他正在说,按他的想法,艺术品背
后应该包含着思想的时候,我们两人就一下子分了手,这种情形就像坐火车一样,
我们在火车里看见路旁郊外别墅里有个老太太正准备倒茶,有个年轻人正举起球
拍打网球,火车一晃而过,我们就和老太太以及年轻人分了手,把他们抛在火车
后面。
但是,我还是弄不清那个斑点到底是什么;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
迹。它太大、太圆了。我本来可以站起来,但是,即使我站起身来瞧瞧它,十之
八九我也说不出它到底是什么;因为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
怎么发生的了。!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
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
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我只要列举少数几件我们一生中遗失的物件就够
了。就从三只装着订书工具的浅蓝色罐子说起吧,这永远是遗失的东西当中丢失
得最神秘的几件——哪只猫会去咬它们,哪只老鼠会去啃它们呢?再数下去,还
有那几个鸟笼子、铁裙箍、钢滑冰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弹子戏球台、手摇
风琴——全都丢失了,还有一些珠宝,也遗失了。有乳白宝石、绿宝石,它们都
散失在芜菁的根部旁边。它们是花了多少心血节衣缩食积蓄起来的啊!此刻我四
周全是挺有分量的家具,身上还穿着几件衣服,简直是奇迹。要是拿什么来和生
活相比的话,就只能比做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
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头朝下脚朝
天地摔倒在开满水仙花的草原上,就像一捆捆棕色纸袋被扔进邮局的输物管道一
!头发飞扬,就像一匹赛马会上跑马的尾巴。对了,这些比拟可以表达生活的
飞快速度,表达那永不休止的消耗和修理;一切都那么偶然,那么碰巧。
那么来世呢?粗大的绿色茎条慢慢地被拉得弯曲下来,杯盏形的花倾覆了,
它那紫色和红色的光芒笼罩着人们。到底为什么人要投生在这里,而不投生到那
里,不会行动、不会说话、无法集中目光,在青草脚下,在巨人的脚趾间摸索呢?
至于什么是树,什么是男人和女人,或者是不是存在这样的东西,人们再过五十
年也是无法说清楚的。别的什么都不会有,只有充塞着光亮和黑暗的空间,中间
102
隔着一条条粗大的茎干,也许在更高处还有一些色彩不很清晰的——淡淡的粉红
色或蓝色的——玫瑰花形状的斑块,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会越来越清楚、越——
我也不知道怎样……
可是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小孔。它很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比如说,
一片夏天残留下来的玫瑰花瓣造成的,因为我不是一个警惕心很高的管家——只
要瞧瞧壁炉上的尘土就知道了,据说就是这样的尘土把特洛伊城严严地埋了三
层,只有一些罐子的碎片是它们没法毁灭的,这一点完全能叫人相信。
窗外树枝轻柔地敲打着玻璃……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从容不迫地思考,
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里站起来,可以轻松地从这件事想到那件事,
不感觉敌意,也不觉得有阻碍。我希望深深地、更深地沉下去,离开表面,离开
表面上的生硬的个别事实。让我稳住自己,抓住第一个一瞬即逝的念头……莎士
比亚……对啦,不管是他还是别人,都行。这个人稳稳地坐在扶手椅里,凝视着
炉火,就这样——一阵骤雨似的念头源源不断地从某个非常高的天国倾泻而下,
进入他的头脑。他把前额倚在自己的手上,于是人们站在敞开的大门外面向里张
望——我们假设这个景象发生在夏天的傍晚——可是,所有这一切历史的虚构是
多么沉闷啊!它丝毫引不起我的兴趣。我希望能碰上一条使人愉快的思路,同时
这条思路也能间接地给我增添几分光彩,这样的想法是最令人愉快的了。连那些
真诚地相信自己不爱听别人赞扬的谦虚而灰色的人们头脑里,也经常会产生这种
想法。它们不是直接恭维自己,妙就妙在这里。这些想法是这样的:
“于是我走进屋子。他们在谈植物学。我说我曾经看见金斯威一座老房子地
基上的尘土堆里开了一朵花。我说那粒花籽多半是查理一世在位的时候种下的。
查理一世在位的时候人们种些什么花呢?我问道——(但是我不记得回答是什么)
也许是高大的、带着紫色花穗的花吧。于是就这样想下去。同时,我一直在头脑
里把自己的形象打扮起来,是爱抚地,偷偷地,而不是公开地崇拜自己的形象。
因为,我如果当真公开地这么干了,就会马上被自己抓住,我就会马上伸出手去
拿过一本书来掩盖自己。说来也真奇怪,人们总是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形象,不让
偶像崇拜或是什么别的处理方式使它显得可笑,或者使它变得和原型太不相像以
至于人们不相信它。但是,这个事实也可能并不那么奇怪?这个问题极其重要。
假定镜子打碎了,形象消失了,那个浪漫的形象和周围一片绿色的茂密森林也不
103
复存在,只有其他的人看见的那个人的外壳——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浮浅、
多么光秃、多么凸出啊!在这样的世界里是不能生活的。当我们面对面坐在公共
汽车和地下铁道里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照镜子;这就说明为什么我们的眼神都那
么呆滞而朦胧。未来的小说家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这些想法的重要性,因为这不只
是一个想法,而是无限多的想法;它们探索深处,追逐幻影,越来越把现实的描
绘排除在他们的故事之外,认为这类知识是天生具有的,希腊人就是这样想的,
或许莎士比亚也是这样想的——但是这种概括毫无价值。只要听听概括这个词的
音调就够了。它使人想起社论,想起内阁大臣——想起一整套事物,人们在儿童
时期就认为这些事物是正统,是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都必须遵循,否则就
得冒打人十八层地狱的危险。提起概括,不知怎么使人想起伦敦的星期日,星期
日午后的散步,星期日的午餐,也使人想起已经去世的人的说话方式,衣着打扮、
习惯——例如大家一起坐在一间屋子里直到某一个钟点的习惯,尽管谁都不喜欢
这么做。每件事都有一定的规矩。在那个特定时期,桌布的规矩就是一定要用花
毯做成,上面印着黄色的小方格子,就像你在照片里看见的皇宫走廊里铺的地毯
那样。另外一种花样的桌布就不能算真正的桌布。当我们发现这些真实的事物、
星期天的午餐、星期天的散步、庄园宅第和桌布等并不全是真实的,确实带着些
幻影的味道,而不相信它们的人所得到的处罚只不过是一种非法的自由感时,
情是多么使人惊奇,又是多么奇妙啊!我奇怪现在到底是什么代替了它们,代替
了那些真正的、标准的东西?也许是男人,如果你是个女人的话;男性的观点支
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
的尊卑序列表;据我猜想,大
战后它对于许多男人和女人已经带上幻影的味道,并且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幻
影、红木碗橱、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和地狱之类东西一样遭到讥笑,被送进
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如果真存在自由的
话……
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它也不完全是圆
形的。我不敢肯定,不过它似乎投下一点淡淡的影子,使我觉得如果我用手指顺
着墙壁摸过去,在某一点上会摸着一个起伏的小小的古冢,一个平滑的古冢,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惠特克(1820--1895),英国出版商,创办过《书商》杂志, 1868 年开始编纂惠特
克年鉴。
104
像南部丘陵草原地带的那些古冢,据说,它们要不是坟墓,就是宿营地。在两者
之中,我倒宁愿它们是坟墓,我像多数英国人一样偏爱忧伤,并且认为在散步结
束时想到草地下埋着白骨是很自然的事情……一定有一部书写到过它。一定有哪
位古物收藏家把这些白骨发掘出来,给它们起了名字……我想知道古物收藏家会
是什么样的人?多半准是些退役的上校,领着一伙上了年纪的工人爬到这儿的顶
上,检查泥块和石头,和附近的牧师互相通信。牧师在早餐的时候拆开信件来看,
觉得自己颇为重要。为了比较不同的箭镞,还需要作多次乡间旅行,到本州的首
府去,这种旅行对于牧师和他们的老伴都是一种愉快的职责,他们的老伴正想做
樱桃酱,或者正想收拾一下书房。他们完全有理由希望那个关于营地或者坟墓的
重大问题长期悬而不决。而上校本人对于就这个问题的两方面能否搜集到证据则
感到愉快而达观。的确,他最后终于倾向于营地说。由于受到反对,他便写了一
篇文章,准备拿到当地会社的季度例会上宣读,恰好在这时他中风病倒,他的最
后一个清醒的念头不是想到妻子和儿女,而是想到营地和箭镞,这个箭镞已经被
收藏进当地博物馆的展柜,和一只中国女杀人犯的脚、一把伊利莎白时代的铁钉、
一大堆都铎王朝时代的土制烟斗、一件罗马时代的陶器,以及纳尔逊用来喝酒的
酒杯放在一起——我真的不知道它到底证明了什么。
不,不,什么也没有证明,什么也没有发现。假如我在此时此刻站起身来,
弄明白墙上的斑点果真是——我们怎么说不好呢?——一枚巨大的旧钉子的钉
头,钉进墙里已经有两百年,直到现在,由于一代又一代女仆耐心的擦拭,钉子
的顶端得以露出到油漆外面,正在一间墙壁雪白、炉火熊熊的房间里第一次看见
现代的生活,我这样做又能得到些什么呢?知识吗?还是可供进一步思考的题材?
不论是静坐着还是站起来我都一样能思考。什么是知识?我们的学者不过是那些
蹲在洞穴和森林里熬药草、盘问地老鼠或记载星辰的语言的巫婆和隐士们的后
代,要不,他们还能是什么呢?我们的迷信逐渐消失,我们对美和健康的思想越
来越尊重,我们也就不那么崇敬他们了……是的,人们能够想象出一个十分可爱
的世界。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里
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
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
的鸟巢上空盘旋……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透过灰黯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以
105
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尊卑
序列表!
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一枚钉子?一片玫瑰
花瓣?还是木块上的裂纹?
大自然又在这里玩弄她保存自己的老把戏了。她认为这条思路至多不过白白
浪费一些精力,或许会和现实发生一点冲突,因为谁又能对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
妄加非议呢?排在坎特伯里大主教后面的是大法官,而大法官后面又是约克大主
教。每一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这是惠特克的哲学。最要紧的是知道谁该
排在谁的后面。惠特克是知道的。大自然忠告你说,不要为此感到恼怒,而要从
中得到安慰;假如你无法得到安慰,假如你一定要破坏这一小时的平静,那就去
想想墙上的斑点吧。
我懂得大自然耍的是什么把戏——她在暗中怂恿我们采取行动以便结束那
些容易令人兴奋或痛苦的思想。我想,正因如此,我们对实干家总不免稍有一点
轻视——我们认为这类人不爱思索。不过,我们也不妨注视墙上的斑点,来打断
那些不愉快的思想。
真的,现在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
我体会到一种令人心满意足的现实感,把那两位大主教和那位大法官统统逐人了
虚无的幻境。这里,是一件具体的东西,是一件真实的东西。我们半夜从一场噩
梦中惊醒,也往往这样,急忙扭亮电灯,静静地躺一会儿,赞赏着衣柜,赞赏着
实在的物体,赞赏着现实,赞赏着身外的世界,它证明除了我们自身以外还存在
着其他的事物。我们想弄清楚的也就是这个问题。木头是一件值得加以思索的愉
快的事物。它产生于一棵树,树木会生长,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是怎样生长起来的。
它们长在草地上、森林里、小河边——这些全是我们喜欢去想的事物——它们长
着、长着,长了许多年,一点也没有注意到我们。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动
着尾巴;树木把小河点染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
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我喜欢去想那些像被风吹得鼓起来的旗
帜一样逆流而上的鱼群;我还喜欢去想那些在河床上一点点地垒起一座座圆顶土
堆的水甲虫。我喜欢想象那棵树本身的情景:首先是它自身木质的细密干燥的感
觉,然后想象它感受到雷雨的摧残;接下去就感到树液缓慢地、舒畅地一滴滴流
106
出来。我还喜欢去想这棵树怎样在冬天的夜晚独自屹立在空旷的田野上,树叶紧
紧地合拢起来,对着月亮射出的铁弹,什么弱点也不暴露,像一根空荡荡的桅杆
竖立在整夜不停地滚动着的大地上。六月里鸟儿的鸣啭听起来一定很震耳,很不
习惯;小昆虫在树皮的拆皱上吃力地爬过去,或者在树叶搭成的薄薄的绿色天篷
上面晒太阳,它们红宝石般的眼睛直盯着前方,这时候它们的脚会感觉到多么寒
冷啊……大地的寒气凛冽逼人,压得树木的纤维一根根地断裂开来。最后的一场
暴风雨袭来,树倒了下去,树梢的枝条重新深深地陷进泥土。即使到了这种地步,
生命也并没有结束。这棵树还有一百万条坚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有的
在卧室里,有的在船上,有的在人行道上,还有的变成了房间的护壁板,男人和
女人们在喝过茶以后就坐在这间屋里抽烟。这棵树勾起了许许多多平静的、幸福
的联想。我很愿意挨个儿去思索它们——可是遇到了阻碍……我想到什么地方啦?
是怎么样想到这里的呢?一棵树?一条河?丘陵草原地带?惠特克年鉴?盛开水仙花
的原野?我什么也记不起来啦。一切在转动、在下沉、在滑开去、在消失……事
物陷进了大动荡之中。有人正在俯身对我说:
“我要出去买份报纸。
“是吗?
“不过买报纸也没有什么意思……什么新闻都没有。该死的战争,让这次战
争见鬼去吧!……然而不论怎么说,我认为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趴在墙壁
上。
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
思考与探究:
1、就《墙上的斑点》说说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2、延续下面这段话的叙述腔调续写成一篇文章,不超过 800 字。
每当想起童年,便能记起这句话:“回首往事,既喜且忧。不知有多少次我
耍。……
知识链接:
107
叙述人称
1“我”与“他”
人称是区分叙述人在叙述是站在局内还是局外叙述的依据。故事的讲述着是
站在局外还是局内,所达到的叙事效果各不相同。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
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故事的,采用的是有
限的视角;当使用第三人称时,叙事者并非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外部,
以旁观者身份来讲述故事,其视角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采用第一人称,会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是亲切,拉近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也便于抒发感情。但它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三人
称则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约束,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
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给读者;它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
情。但它却不如第一人称的叙述那么亲切。
小说家们一般是根据审美的需要和预设的阅读效果来选择人称的。墙上的
斑点》里,由于采用了第一人称,使“我”斑点的一连串猜想、议论、抒情得
意运用自如。如果换成了第三人称,就显得有些做作和不当了。契诃夫的《万卡》
是两种人称的巧妙结合,整个故事的叙述语言是第三人称,而万卡写给祖父的信
则是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叙述便于向读者交代万卡的悲剧命运及生活环境、
景等;而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在莫斯科鞋店里做学徒的悲惨境遇以及内心世界的悲
伤,令人心酸落泪。
2“你
用第二人称的情况很少见,严格来讲,它算不得一种叙述角度。“你”是小
说中的一个人物,讲述者却不是“你”而是藏在局内的“我”但作者为什么不
直接用“我”“他”呢?仔细品味和体会这个“你”就会发现叙述者对“你”
这个人物倾注的抒情目光,叙述者把“你”这个人物当成了朋友,这样一种人称
的使用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既有别于第一人称的二者合一,又有别
于第三人称的亮相疏离。这使叙述者与人物之间,别有一种依恋和欣赏的意味。
叙述腔调
1、腔调的背
叙述腔调,是指叙述人流量出的感情色彩、年龄、性别、身份等个性特征。
108
伍尔芙小说中的睿智与抒情,芥川龙之介小说的深刻与蕴藉,海明威小说的内敛
与沉潜……叙述者无论是站在前台还是幕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带着作者的影子和
烙印。
作者的腔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有些小说里,有时作家可以将自己惯用的
腔调隐藏起来,换成人物的口吻来说话。
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
楣的童年是怎样度过,我父母在生我之前干些什么,以及诸如此类的大卫科波菲
尔式废话,可我老实告诉你,我无意告诉你这一切。首先,这类事情叫我腻烦;
其次,我要是细谈我父母的个人私事,他们俩淮会大发脾气。对于这类事情,他
们最容易生气,特别是我父亲。他们为人倒是挺不错——我并不想说他们的坏话
——可他们的确很容易生气。再说,我也不是要告诉你他妈的我整个自传。我想
告诉你的只是我在去年圣诞节前所过的那段荒唐生活,后来我的身体整个儿垮
了,不得不离家到这儿来休养一阵。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译林出版社 1999 年版。施咸荣译)
塞林格把整个故事的讲述空间完全留给了这个纽约少年,作者模仿少年的语
气,用夸张的词汇表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句子短小,有些地方还存在语病。
这个少年那几句不干净的口头语里,我们感受到叙述人对现实强烈的不满、又不
失天真单纯的个性。这部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种独特腔调的运用。
2“讲述”与“显示”
我们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为“讲述”,一为“显示”。所谓“讲述,就是
叙述者时不时地到场亮相,他要告诉读者,这个故事是他讲的,他会对小说中人
与事加以一定的解释和判断,还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他对那些人和事的感情。
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而所谓的“显示”就是这个叙述者差不多完全地
消失在文字的背后,让读者在阅读时独自面对一段生活,面对一个人、一件事。
这个不肯露面的叙述者,只是客观地将那些人和事呈现出来。
《桥边的老人》基本是“显示”的。海明威让人物自己对话,对他们的对话
109
不做判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情景去想象说话人当时可能会使用一
种什么样的说话语气,又可能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讲述”,是传统小说惯用的手法,它还没有脱离最初讲故事的雏形。自福
楼拜开创现实主义小说开始,现代小说逐渐向“显示”靠拢。小说变得越来越“客
观”作者的意图也越来越含蓄收敛。事实上,在一篇小说里,通篇只用“讲述”
或者只用“显示”都是不大可能的,一般是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
拓展与训练:
一、为了更容易理解小说叙述角度的问题,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请以不同叙述角度表述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整体认知叙述角度。
大家也许还记得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故事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一天,一只乌鸦偷来一块肉,它停在树上,正要饱餐一顿,这时,树下走来
一只狐狸。这只狐狸也正好肚子里饿得难受。当它看见树上乌鸦嘴上的那块肉时,
已经垂涎三尺了。它想,怎样才能将肉骗过来呢?它想了想,灵机一动,抬头对
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
不是这样?”乌鸦一听,知道狐狸在打自己的主意,便闭口不理。狐狸看见此计
不成,拔脚就走,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只哑巴,原来你根本不会唱
歌。乌鸦一听急了,赶紧张开嘴唱歌,这样一来,肉就掉下去了。狐狸叼起肉,
一溜烟跑了。
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改编成另外两种版本。
学生练习后,出示示例。
版本一《我受骗了》
一天,我偷来一块肉,停在一棵树上正要美餐一顿,这时,树下走过来一只
狐狸。我马上警惕起来。因为我知道狐狸向来很狡猾,他老是骗人。看样子他今
天又没安好心。我不理他,开始吃肉了。狐狸看见我在吃肉,馋得直流口水,
得在树底下直打转。看我把你馋死!我故意把吃肉的声音弄得很响。忽然,狐狸
在树下说话了:“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
不知是不是这样?”我一听就知道狐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要引诱我张嘴,
骗走我嘴边的肉。于是我沉默不语,仍然吃得津津有味。过了一会儿,狐狸看见
110
我没理他,拔腿就走,边走边叹气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
本不会唱歌。我一听这话急了,我想,我平生最怕的就是被人看扁,我今天可
不能让一只狐狸给小看了。于是,我不顾一切地张开嘴巴,这样一来,肉掉下去
了。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了。我气得哇哇大叫,真后悔自己太爱慕虚荣,一顿
到嘴的美味就这样没了。
版本二《今天的运气真不错》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吃一顿饱饭了,这年头,弄点吃的可真不容易。我饥肠辘
辘地在一棵树下走来走去,饿得头发晕。这时,我听到头顶上有响声,我抬头一
看,原来飞来了一只乌鸦,嘴里还衔着一大块肉呢!她停在树上。一大块肉,
足有三两重。好,美味来了!我心里一喜。可是我心里又一急,怎么样才能把肉
从树上骗下来呢?我脑子飞快地转动,好,想起来了,不是听说乌鸦爱慕虚荣吗?
我就从这里下手。我清了清嗓子,抬头对乌鸦说:“尊敬的乌鸦小姐,你今天可
真漂亮,不过据说你的歌声更美,不知是不是这样?”说完这话,半天没有听到
树上的回答,我想,这只乌鸦,可能识破了我的计谋。听得树上吃肉的声音,
心急如火,心想还不快想办法,肉就被她吃光了。我又生一计,假装要走的样子,
边走边说:“没想到我今天碰到一个哑巴,原来你根本就不会唱歌。我偷眼瞧瞧
乌鸦,看见她终于急了,只听“哇”的一声,那块肉掉了下来。我赶紧跑过去,
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
同样的一个故事,用了三种讲法。这三种讲法有什么不同呢?三个故事用了
三种人称进行叙述,第一个故事都是第三人称,第二个故事乌鸦变成了“我”
以乌鸦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第三个故事中狐狸变成了“我”,以狐狸的口吻来
讲这个故事。内容一样,角度不同,效果也不同。
这涉及小说叙述视角问题。
小说,主要是叙述,讲故事,既然要讲,就有一个选择和确定讲述角度问题。
所以,所谓叙述角度,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到的,
或者是谁想的。
二、引例详解叙述角度
1 第一人称叙述角度。
这一人称叙述角度,“我”出发,一以贯之。凡是“我”没有出场的地方,
111
“我”没有看到的东西,都无法写。即使“我”在场,“我”之外的人物内心
活动,也不能直接写,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言语、表情等间接表现。“我”的
内心世界,则可能充分展现,如“乌鸦”“狐狸”变“我”之后,就可能直接描
写内心世界活动,展现所思所想。这就更具有真实感。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
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
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
举例。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就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通篇都
“我”遇难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而读者有时简直觉得变成了鲁滨孙本
人,在荒岛上生活;或者似乎是鲁滨孙在荒岛上孤身生活的惟一目击者。尤其是
鲁滨孙作为第一人称叙述,可以十分详细地描写他的心理活动。这就加强了小说
的真实效果,读来兴味盎然。不过,第一人称叙述有它的不可克服的缺点,即主
观宣泄的过分和客观视域的局限。主观宣泄的过分是指可能流于脱离小说情节的
议论、抒情,客观视域的局限是不能涉及除“我”之外的所见所闻,这就限制了
小说这种文体表现生活的自由度。
欣赏第一人称时要注意,第一人称叙述中,我不是作者,而有人一看到“我”
就以为是作者本人,这是错误的,“我”与小说中人其他任何一个角色一样,只
是小说中的一个角色,没有特殊性,“我”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我”
为小说次要角色的例子如鲁迅的《孔乙己》“我”是一个小学徒,在小说中只是
非常次要的角色,而主角则是孔乙己。小说通过小学徒“我”的眼光看孔乙己和
其他人物的表演,从而展现世态的炎凉,孔乙己命运的可悲。安排一个“我”
目击者,这就比用第三人称更为真实地揭示人物性格遭际命运。
请同学们例举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
2、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小说的叙述者不但了解小说里全部细节的发展,而且了解小
说中所有人物的心理动态,就连两个人之间的悄悄话,叙述者也知道;连第二个
人都无法知道的人物内心最隐秘的想法,叙述者也了如指掌。这是一种全知视角。
它的最大优点是比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在叙事方面都更方便,无所不知,全知全
能;不足之处,是导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隔,作者总把读者排斥在外。不像第一、
二人称那样,好像作者在与读者交谈似的。
112
举例。《红楼梦》的叙述者是石头,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选择全
知的叙事视角是与它所叙述的对象相适应的。《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家族
的兴衰的历史,这个家 的内外有非常复杂的社会联系,从皇公贵族到男仆丫
环,上下不下数百人,可以说是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因此,就它反映生活
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来说,都不可能是现实中某一个实在的人所能感知了解和经
历的。因此,就全书来说,难以采用限知视角。描写大场面,描写众多人物之间
的复杂关系,运用全知视角常常能显得得心应手,艺术上有许多方便之处。全知
的视角运用,不仅可以充分地描述人物的外在活动,而且由于叙述人能自由地出
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物内心最隐蔽的思想感情和心理
活动都能被揭示出来。《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互猜疑,相互试探的篇幅比
较多,但它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的想法。如果彼此都知
道对方真实的想法,也就没有了真真假假琐琐碎碎的赌气和口角了。既然林黛玉
和贾宝玉彼此都不知道,叙述者何以知之,作者就必须设定虚拟叙述者石头是一
个全知的叙述人,也就是说只有运用全知的视角,才能深入到人物贾宝玉和林黛
玉的心理,从叙述艺术的角度看,作者对人物的无知和叙述人的全知之间的巧妙
处理,常常是《红楼梦》心理描写的魅力所在。
另外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尤其如宋元时的话本小说,由说书人讲述故事,
个说书人就是一个全知者。
3、第二人称叙述视角。
运用第二人称写作,一般不能称为真正的第二人称小说。严格地说来,第二
人称叙述,算不上一种叙述角度。它不是讲述者,而是被讲述者,是小说中的一
个人物。它和第三人称的情况差不多,叙述者也在局外,但与第三人称略有不同:
它与人物有着密切对话的关系。
4、引申阐释叙述角度的实际运用及其意义
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聪明的小说家并不全采用全知视角,而是在全知视
角中插入小说中某一人物的有限视角,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
样,我们看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并不等同于人称,有时,人称不变但人物视
角却变化了。
例如,《水浒传》第 8 回末尾第 9 回开“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有一段描写:
113
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
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的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起来,把这水
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
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禅杖,抡起来打
两个公人。
这段描写中,作者的叙述视角并没有改变,还是第三人称,但小说中的人物
叙述视角却发生变化,鲁志深大闹野猪林,完全是两个公人眼中看出:先写自己
水火棍被物隔去,再写一条禅杖飞到。再写出现个胖大和尚,最后写公人眼中胖
和尚的装束,这样写法,避免了小说写作上的单一呆板,人物感受也更为真切。
小说中人物叙述视角的变化,往往被忽视,故要稍加留心,细细品味。
学生例举此类事例。
三、作业
试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角度。
114
[阿根廷] 博尔赫斯
……你的沙制的绳索……
乔治赫伯特
线是由一系列的点组成的;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形成体积;庞大的
体积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念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
式。如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时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不假。
我单身住在贝尔格拉诺街一幢房子的四楼。几个月前的一天傍晚,我听到门
上有剥啄声。我开了门,进来的是个陌生人。他身材很高,面目模糊不清。也许
是我近视,看得不清楚。他的外表整洁,但透出一股寒酸。
他一身灰色的衣服,手里提着一个灰色的小箱子。乍一见面,我就觉得他是
外国人。开头我认为他上了年纪;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只是他那斯堪的那维亚人
似的稀疏的、几乎泛白的金黄色头发给了我错误的印象。我们谈话的时间不到一
小时,从谈话中我知道他是奥尔卡达
群岛人。
我请他坐下。那人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话。他散发着悲哀的气息,就像我现
在一样。
“我卖《圣经》
”他对我说。
我不无卖弄地回说:
“这间屋子里有好几部英文的《圣经》,包括最早的约翰威克利夫
版。我
还有西普里亚诺德瓦莱拉的西班牙文版,路德的德文版,从文学角度来说,是
最差的,还有武尔加塔的拉丁文版。你瞧,我这里不缺《圣经》
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博尔赫斯小说集:小径分叉的花园》(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版)王永年译。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20 世纪短篇小说大师。 ②赫伯特(1593
1633英国玄学派诗人,牧师。著有诗集《寺庙》和散文集《寺庙的牧师》均系宗教作
品。“沙制的绳索”是指靠不住的东西。 ③奥尔卡达,苏格兰北面的群岛,其中最大的是
梅因兰岛,首府为柯克沃尔。 ④《圣经》,包括旧约全书三十九卷、新约全书二十七卷,
前者本是犹太教的《圣经》,原文为希伯来文,后者的原文是希腊文和亚兰文。 ⑤威克利
夫(1321384,英国宗教改革家,他的弟子帕尔维等于 1380 年根据武尔加塔的《圣经》
拉丁文版将其译成英文。
115
他沉默了片刻,然后搭腔说:
“我不光卖《圣经。我可以给你看看另一部圣书,你或许会感兴趣。我是
在比卡内尔
一带弄到的。
他打开手提箱,把书放在桌上。那是一本八开大小、布面精装的书。显然已
有多人翻阅过。我拿起来看看;异乎寻常的重量使我吃惊。书脊上面印的是“圣
书”,下面是“孟买”
“看来是 19 世纪的书,”我说。
“不知道。我始终不清楚,”他回答说。
我信手翻开。里面的文字是我不认识的。书页磨损得很旧,印刷粗糙,《圣
经》一样,每页两栏。版面分段,排得很挤。每页上角有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排
列引起了我注意,比如说,逢双的一页印的是 40514,接下去却是 999。我翻
过那一页,背面的页码有八位数。像字典一样,还有插画:一个钢笔绘制的铁锚,
笔法笨拙,仿佛小孩画的。
那时候,陌生人对我说:
“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
声调很平和,但话说得很绝。
我记住地方,合上书。随即又打开。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
不到了。我为了掩饰惶惑,问道:
“是不是《圣经》的某种印度斯坦文字的版本?”
“不是的,”他答道。
然后,他像是向我透露一个秘密似的压低声音说:
“我是在平原上一个村子里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的。书的主人不
识字。我想他把圣书当做护身符。他属于最下层的种姓;谁踩着他的影子都认为
是晦气。他告诉我,他那本书叫“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
他让我找找第一页。
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和手之
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比卡内尔,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地名。
116
“现在再找找最后一页。
我照样失败;我目瞪口呆,说话的声音都变得不像是自己的:
“这不可能。
那个《圣经》推销员还是低声说:
“不可能,但事实如此。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荒诞的编码办法。也许是想说明一个无穷大的系列允许
任何数项的出现。
随后,他像是自言自语地说:
“如果空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处在空间的任何一点。如果时间是无限的,
们就处在时间的任何一点。
他的想法使我心烦。我问他:
“你准是教徒喽?”
“不错,我是长老会派。我问心无愧。我确信我用《圣经》同那个印度人交
换他的邪恶的书时绝对没有蒙骗。
我劝他说没有什么可以责备自己的地方,问他是不是路过这里。他说打算待
几天就回国。那时我才知道他是苏格兰奥尔卡达群岛的人。我说出于对斯蒂文森
和休漠的喜爱,我对苏格兰有特殊好感。
“还有罗比彭斯,”他补充道。
我和他谈话时,继续翻弄那本无限的书。我假装兴趣不大,问他说:
“你打算把这本怪书卖给不列颠博物馆吗?”
“不。我卖给你,”他说着,开了一个高价。
我老实告诉他,我付不起这笔钱。想了几分钟之后,我有了办法。
“我提议交换,我对他说。“你用几个卢比和一部《圣经》换来这本书;
现在把我刚领到的退休金和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圣经》和你交换。这部《圣经》
是我家祖传。
“花体字的威克利夫版!”他咕哝说。
我从卧室里取来钱和书。我像藏书家似的恋恋不舍地翻翻书页,欣赏封面。
“好吧,就这么定了,”他对我说。
使我惊奇的是他不讨价还价。后来我才明白,他进我家门的时候就决心把书
117
卖掉。他接过钱,数也不数就收了起来。
我们谈印度、奥尔卡达群岛和统治过那里的挪威首领。那人离去时已是夜晚。
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我本想把那本沙之书放在威克利夫版《圣经》留下的空档里,但最终还是把
它藏在一套不全的《一千零一夜》后面。
我上了床,但是没有入睡。凌晨三四点,我开了灯,找出那本怪书翻看。
中一页印有一个面具。角上有个数字,现在记不清是多少,反正大到九次幂。
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
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
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
大镜检查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
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簿把它们临摹下来。簿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
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
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一个怪
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我觉得它是
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
瘴气。
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
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
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
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哪一层,离门口有多远。
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思考与探究:
《沙之书》在哪些方面显示了博尔赫斯非凡的想象力?
118
[奥地利] 卡夫卡
所有的煤都用光了;煤桶空了;铲子没有用了;炉子散发着凉气;屋子里充
满了严寒;窗外的树僵立在白霜中;天空犹如一块银色的盾牌,挡住了向他求救
的人。我必须有煤!我不能冻死!我的身后是冰冷的炉子,面前是冰冷的天空。
因此,我现在必须快马加鞭,到煤贩子那里去寻求帮助。对于我一般的请求,
一定会麻木不仁。我必须向他非常清楚地表明,我连一粒煤渣都没有了,而他对
于我来说简直就是天空中的太阳。我必须像乞丐一样前去,——当那乞丐由于饥
饿无力地靠在门槛上,奄奄一息的时候,主人家的女厨师才决定给他喂点残剩的
咖啡——煤贩虽然很气愤,但他一定会在“不可杀人”
的戒律光芒的照射下,
不得不把一铲煤扔进我的煤桶里。
怎样前去无疑会决定此行的结果,所以我骑着煤桶去。像骑士那样,我双手
抓住桶把手,——一个最简单的辔具,费力地转下了楼梯。但是,到了楼下,
的桶就上升起来,了不起,真了不起!那些伏在地下的骆驼,在指挥者的棍棒下
晃晃悠悠地站立起来时,也不过如此而已。它以均匀的速度穿过了冰冷的街道,
它的高度好极了,有几次我被升到了二楼那么高,但从来没有下降到门房那么低。
我异乎寻常地高高飘浮在煤贩的地下室门前,那贩子正蹲在地下室的一张小桌子
边写着什么。为了放掉屋里多余的热气,他把门敞开着。
“煤店老板!”我急切地喊,低沉的声音刚一发出便被罩在呼出的哈气中,
在严寒中显得格外混浊“老板,求你给我一点煤吧!我的煤桶已经空了,所以
我都能骑在它上面了。行行好,一有钱,我马上就付给你。
煤贩把手拢在耳朵边,“我没有听错吧?”他转过身问他妻子,她正坐在炉
边长凳上织毛衣,“我听得对吗?有一个买主。
“我什么都没有听到。”那妇人说,她织着毛衣,平静地喘着气,惬意地背
靠着炉子取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卡夫卡小说精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社 2007 版),张荣昌,叶廷芳译。
②即“摩西十诫”。摩西是《圣经》中犹太人的领袖。传说他带领在埃及为奴的犹太人逃回
巴勒斯坦地区。途中经西奈山,接受了上帝写在两块石板上的“十诫”“不可杀人”是其中
的“第六戒”
119
“噢,是的,我喊道,“是我,一个老主顾,忠诚老实,只是当下没有法子
了。
“老婆,煤贩子说,“是有一个人,不会弄错的;一个老主顾,肯定是一
个老主顾,说话才这么中听。
“你这是怎么了,老头子,妇人把手中的活贴在胸脯上,停顿了一下,说:
“谁也没有,街道是空的,我们给所有的顾客都供了煤,我们可以把煤店关几天
休息一下子。
“可我还在这儿,坐在煤桶上。”我喊着,没有知觉的眼泪冷冰冰的,模糊
了我的双眼,请向上面看一下,你们会立刻发现我的,我求你们给我一铲煤,
如果你们能给我两铲,那我就会高兴得发疯。其他顾客确实都关照了,但还有我
呢,啊,但愿能听到煤在桶里发出格格的滚动声。
“我来了,”煤贩子说着便迈起他那短腿上了地下室的台阶,可那妇人抢先
一步站在他面前,紧紧抓住他的胳膊说:“你呆着,如果你坚持要上去的话,那
就让我上去吧。想想你夜里那吓人的咳嗽声,为了一桩生意,而且是臆想出来的
生意,就忘了老婆孩子,也不想要你的肺了。好,我去。“告诉他我们仓库中所
有煤的种类,价格我在后面给你报。“好吧,”妇人说着,上了街道。当然她立
刻就看到了我,“老板娘,”我喊道,“衷心地问你好。我只要一铲煤,一铲最次
的煤,就放在这桶里,我自己把它拉回去,我当然要如数付钱,但现在还不行,
现在不行。“现在不行”这几个字如同一声钟响,它又刚好和附近教堂塔尖上传
来的晚钟声混合在一起,足以令人神魂颠倒。
“他想要点什么?”煤贩问道,“什么都不要,”妇人向下面大声喊,外面
什么都没有,我什么都没有看见,什么都没有听见,除了 6 点的钟响。我们关门
吧,天太冷了,也许明天我们又该忙了。
她什么也没有听到,什么也没有看到,但她却解下她的围裙,试图用它把我
赶走。遗憾的是她成功了。我的煤桶具有骑乘动物的一切优点,它没有反抗力,
它太轻了,一个妇人的围裙就能把它从地上驱赶走。
“你这个恶魔,”当她半蔑视,半得意地在空中挥动着手转身回店时,我回
头喊着,“你这个恶魔!我求你给一铲最次的煤你都不肯。”于是,我爬上冰山,
让自己永远消失。
120
飘飘何所似?——《骑桶者》赏析
英国诗人奥登说:“如果要举出一个作家,他与我们的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
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会想到的名字。……
卡夫卡之所以对我们重要,是因为他的困惑,亦即现代人的困惑。 (《卡夫卡
问题》)
卡夫卡一再逼问的现代人的困惑就是:在信仰自由的时代(袪魅的时代)里,
如何寻找一个自己的上帝?也即:用什么样的理由(人生意义)来挂住此生,
脱那人生的虚无?
卡夫卡说:“人若没有对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持续不断的信仰,便不能活下
去,而无论这种不可摧毁的东西还是这种信仰都可能是长期隐匿的。
卡夫卡终其一生,都在探寻这“长期隐匿”者。无论是是《审判》《城堡》
这样的长篇,还是《变形记》《骑桶者》这样的短章,其实都是卡夫卡对人的存
在理由的拷问,对不可摧毁的“信仰”或“爱”的可能性的逼问。
在《变形记》中卡夫卡拷问的是“亲情”。主人公格里高尔深爱着家人,他
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家人之爱为了亲情。然而,这看似崇高伟大的“亲情”,一
朝醒来就被打得粉碎。他变成了一只甲虫,虽然热爱亲人之心丝毫未变,但生活
却已不可继续!卡夫卡把脉脉温情撕得粉碎,露出自私冷酷的生活真相。真令人
绝望!
《骑桶者》虽然表面上写物质能量(煤)的匮乏,本质则是以此象征个人
精神能量(人生信仰)的匮乏。“骑桶者”正是一个贫乏的绝望者!
“煤全部烧光了;煤桶空了”象征着人精神能量的耗尽,坠入虚无绝望的境
地,人生的“寒气”“冰凉”弥漫周身。人在绝望之中自然想到“向苍天求助”
然而,现代人面对的“天空”,已成了“一面盾牌”,它隔绝了人与上天的联系,
即我们已不再相信有“上天”了。谋杀了“上”( 尼采说:上帝死了。,现
代人只能面对“冷酷的天空”,就得自己在背后生起火炉来温暖自己,但是现在
“煤桶空了”“我的背后是冷酷的火炉”。必须在“上帝”之外找一位“煤店老
板”“要求帮助”。即找一种足以支撑自己活下去的精神能量,一种能够让自己
信仰的人生意义。
对于像卡夫卡这样严肃的人生意义的追寻者,找到“煤”并不容易。
121
“通常的请求”“煤店老板”已经“麻木不仁”,他不会提供真正的“煤”
对于“通常请求”的那些人,煤店老板可以随意地打发他们:比如变形记》
主人公得到的“煤”就是“亲情”,其他通常的还可以是“爱情“友情”“祖
国”“人民”“集体”甚至“金钱”荣誉”等等。“煤店老板”就是各种道德
伦理,人生意义的提供者。小说中“煤店老板”的形象是“在地窖里伏在小桌子
上写字”的人,在现实社会中,向现代人提供“煤”提供精神能量的不正是那
些“写字”的么?然而“骑桶者”是一个特别的人,他曾经得到的“煤”都不
禁他烧,都被他烧光了。他“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通过对“通常的煤”
的消耗,卡夫卡在逼寻那“不可摧毁的东西”。他期待这一次能得到新的煤。
“我因此骑着煤桶前去。为什么“骑着煤桶”前去?首先当然是为了证明
“我连一星半点煤屑都没有了”的虚空状态。正如骑桶者自己喊道:“我的煤桶
已经空了,因此我可以骑着它来到这里。”唯有证明自身的虚无,才能打动“煤
店老板”,让他产出煤来!
更为重要的是:骑桶漂浮,是一种轻逸自由的状态的象征。“我的煤桶向
上升起来”的时候,“我”感到“妙哉,妙哉”“我”感到自由带来的绝妙的眩
晕感。但是,自由”并不是一种可以挂靠的终极价值。对于大部分感到“无往
而不在枷锁之中”的人而言,他们强调“生而自由”但卡夫卡却说:“而我这只
鸟却在等待一只鸟笼。 人没有信仰,就无拘无束;人越贫乏虚无,就越自由轻
逸;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所以,这只空桶,期待着被装满东西,期待着
也能沉到温暖的地方去。然而,“我从未下降到齐房屋大门那么低”——“齐房
屋大门”正是一般人的状态,这表明“骑桶者”比一般人更为虚无轻逸,也表明
“骑桶者”比一般人有更严肃更高级的追求。
“煤店老板”也不同于一般人,他沉在“地窖”里,甚至还有多余的“热气”
排出去,有多余的能量可供出售。他以为“已经给所有的顾客供应了煤”。但他
又感觉到了“骑桶者”“一个有年头的老主顾”的到来。绝望者期待导师的指
引,导师们也以给绝望者开出各种药方为己任,因为上帝有戒律“不可杀人”
或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然而,“煤店老板”却不敢走出地窖来。他显然承受不了外面世界的寒冷。
他在“夜里咳嗽咳得多么厉害”他担心这一桩买卖会让自己的“肺遭殃” “煤
122
店老板”的弱不禁风,暗示着他根本没有可能给饱经风寒的“骑桶者”以能量。
所以,“煤店老板”虚弱地跟替他出去招呼的妻子说:“你告诉他我们库房里所有
煤的品种。他不知道,怎样的“煤”才能满足这位“骑桶者”他只能把自己已
有的和盘托出。
“煤店老板娘”是一个普通人。她“坐在火炉旁织毛衣”,帮他丈夫卖煤。
她相信所有顾客都已经被供应了煤。她以为“骑桶者”这样的顾客是根本不存在
的,这是一桩“凭空想象出来的买卖”。所以,她出来以后,面对“骑桶者”是
视若无睹,“骑桶者”的呼喊也置若罔闻。这就是一般世俗人对卡夫卡这样的
严肃追寻者的基本态度。她们根本不能理解世界上竟有这样执着的不能被满足的
人生信仰追求者。她们甚至相信只要套件“毛衣”就可以抵御这人世之寒了。
少人,只要读读《知音》《读者》,就觉得人生幸福,人间温暖了啊!
“骑桶者”以为“老板娘”应该看到自己,但事实是人家根本不理睬自己,
或者根本看不到自己。从这个角度看,说这篇小说表达了“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也未尝不可,但这是严肃追寻者与世俗世界的隔绝与不通融。世俗的人们,她们
围着“围裙”“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做着“幸福的人”她们脚踏实地地沉
浸在人世的幸福之中!对于“骑桶者”这样飘在半空的绝对价值的苦苦追寻者,
她们“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没有听见”她们偶尔把围裙解下来,抖一抖,
就把“骑桶者”这样轻飘虚无毫不务实的人“扇”走了。“柴米油盐围裙”
现实面前,“骑桶者”显得毫无抵抗能力。“骑桶者”甚至还要被世俗的现实“蔑
视”嘲笑。那些在绝望中苦苦追寻思索的哲人诗人们,都像“骑桶者”在现实
中总是被无视或蔑视的对象。
“骑桶者”当然不可能在“老板娘”那里求得一铲“煤”。他只能诅咒这个
世界,骂老板娘是“坏女人”。只能独自“浮升”到“冰山区域”去!那是一个
彻底冰凉绝望的境地!他决心“永远消失,不复再见”!他宁愿独自承受绝对的
冰凉!即独自面对人生的虚无!
或许如卡尔维诺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所言:“大冰山后面的国度看
起来是一个空木桶有可能被装满的地方。”让我们能够往里面装多少东西就装多
少,但不可有太多奢望!“就这样吧,让我们骑上我们的木桶,来面对未来千年。
(作者:胡发展)
123
思考与探究:
一、设想《骑桶者》里的主人公是拎着木桶,而不是骑着木桶去讨煤,小说
将会有怎样不同的艺术效果?
二、想象有一天,你突然变成了一只鸟,写出你飞翔的感受。
知识链接:
1“虚构”的意义
要想理解虚构对于小说的重要性其实并不困难,只要我们看一下“小说”
个词汇在英语里的表述,即刻就会产生恍然大悟之感。英语里的小说一词是用
fiction来表达的,fiction同时还兼有“虚构、想象、杜撰”的意思。
当然,也许你会说英语不只是用“fiction”来指称小说,另一个单词“novel
同样也有小说的意思,但是这个 novel它也拥有“新颖的、奇妙”的含义。无
论是 fiction 还是 novel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与循规蹈矩和默守陈规的法则
无缘。这也就是说,在英语的世界里,虚构是小说的合法化化身,我们甚至认为,
虚构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像《沙之书》《骑桶者》充分体现了
小说虚构的特点。
2、虚构意识的逐步确立
事实上,西方传统时代的小说,跟中国古典时期的小说十分相仿,对于虚构
这一权力的运用还是相当避讳的。许多小说家都是把自己的小说当作历史或传记
来创作的,如英国小说家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其完整的名字应是《弃
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其真正的名字则是《大卫·
波菲尔的个人历史》。然而,随着现代小说家们文体意识的逐渐增强,他们让读
者认识到,小说本身应是一个独立自为的世界,它绝然有别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
那个伸手可及的现实世界。小说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现实里业已发生的事情;
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力和虚构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
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艺术的真实固然与生活的真实有
关,但艺术的真实不等于生活的真实。
124
虚构使我们富
1、小说家为什么要“说谎”
线是由无数的点组成;无数的线组成了面;无数的面组成体积;庞大的体积
则包括无数体积……不,这些几何学概括绝对不是开始我的故事的最好方式。
今人们讲虚构的故事总是声明它千真万确;不过我的故事一点儿不假。
博尔赫斯在《沙之书》的开头,显得煞有介事。只要继续读下去,我们很快
就会发现博尔赫斯在“说谎”因为他在小说中提到的那本“沙之书”在现实生
活里压根儿不存在。以假乱真,真真假假,博尔赫斯在小说中如此“装神弄鬼”
许多小说家本人在谈到小说的虚构性质时,都使用了“说谎”这个词。“艺
术家是个说谎的该死的家伙,但是他的艺术,如果确是艺术,会把那个时代的真
相告诉你……语言艺术有一点奇怪;它百般支吾,闪烁其词,我的意思是说,
拼命撒谎。
这里所说的“说谎”不是道德意义上的,是指艺术的编织与编造——编织、
编造已有的世界,还是编织、编造一个不存在的世界。
2、信不信由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
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一抬头,
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在肚子尖上几乎
待不住了,眼看就要完全滑落下来。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
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毋庸置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谁都没有看见有人变成了甲虫,卡夫卡显然也
是在“撒谎”然而,不论是博尔赫斯的那本“沙之书”还是卡夫卡变成了甲虫
的主人公,只要我们就将小说读下去,我们便会发现,到头来我们已经不再关心
那些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博尔赫斯和卡夫卡到底有没有说谎,真正让我们牵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引自戴劳伦斯在《乡土精神》《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译文
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24 页。
125
那本“沙之书”的神秘,是格里高尔·萨姆沙的不幸命运。两位小说家的“谎言”
最终还是打动、说服了我们,引起了我们对周遭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人和事的重
新审视和思考。博尔赫斯不是在提醒我们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吗?一个有限的人在
面对一个无限的东西时,该是多么地无所适从啊。而卡夫卡则是在告诉我们,
个被社会及家庭所忽视的卑微小人物,竟可以沦落到如此地步,冷漠的力量实在
不可低估。
3、小说:一种想象的艺术
马尔克斯曾经透露,是卡夫卡使他对成为一名作家有了信心和兴趣。他说:
“当我十七岁第一次读到《变形记》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会成为一个作家。我看
到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时变成了一个偌大的甲虫,于是想到:
‘我以前不知道可以这样写。若果能这样的话,我还是喜欢写作的。
归根结底,小说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呈现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
相对独立于现实的虚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同样隐含着一种真实,这是一种更
为深刻的真实,它并不与现实里的客观事物一一对应。小说之所以能成为小说,
就在于它是一种创作性的劳动,而这种劳动正是通过虚构来完成的。
事实与真实的区别
1、事实并不等于真实
事实与真实的含义有很大的不同。事实是针对客观而言的,真实则是就主观
而言的。如果把事实比作一些原料的话,那么真实便是对于这些原料的加工制作,
它包含了一个组织、升华的再创造过程。“事实并不等于真实”这句话也可反过
来说:真实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事实。《沙之书》证明了这个道理。我们再作家
逼真的描述中完全忘记了这个故事是“虚构”的,而是为那本神秘莫测的书千回
百折,一心想探个究竟。这也许就是艺术的神秘之处。
2、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不错,生活是我们所看见的现实,但也是我们尚未看见却可能即将经历的现
实。然而由于传统小说家过于拘泥于眼前的现实,结果在塑造人物之时,常常喜
欢像法国现代小说家娜塔莉·萨洛特所说的那样:“他什么都不缺少,从短裤上
的银扣一直到鼻尖上现出微血管的肉瘤。
126
到了现代小说家们那里,如卡夫卡《城堡》中的主人公,却连个正规的姓名
都没有,一个英文字母 K 就代表了他的全部。我们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模样,年龄
有多大,个儿有多高,身材匀称不匀称,我们也不知道他是什么脾气,有什么爱
好。但是读完《城堡》之后,我们谁也不会说这个 K 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他的外貌与出身的模糊,只是给我们每个人想象和理解这个人物提供了更加自由
的空间罢了。对于 K 的真实性,我们毫不怀疑,因为他的遭遇告诉了我们,我们
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 K传统小说家竭力把人物刻画得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
人,卡夫卡则漫不经心地将 K 打发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符号。然而,有谁又能说
传统小说笔下的人物就一定比 K 更真实呢?
3、呈现事实不是小说的目的
任何一个小说家想要表达的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倾向,而不单纯是一种他所
目睹的事实。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小说家在创作一部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的作品时,
他仅仅告诉了我们这座大学校园里有多少个教授、多少个学生、多少个食堂等这
些客观事实,那你又能从中明白这位小说家到底是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吗?我们之
所以愿意阅读这部小说,当然主要不是为了读到这些所谓的事实。一部小说倘若
仅仅只满足于向我们奉献一些事实,那它根本就没有完成小说理应承担的职责。
小说首先应该拥有小说的趣味,这样我们才会有阅读小说的充分理由。真正的小
说是一种创造,是以想象和虚构为翼的自由飞翔。它来自于现实大地,却又高蹈
于云霄之上。
127
和伟人约会
在令人心旷神怡的传记林苑中,触摸伟人大师非同寻常的生活轨迹,体味他
们的苦恼于欢乐,思索他们的经验与忠告,细察各种人生况味,会给我们增加多
少见识与乐趣!和那些杰出的人物“约会”总能感受到精神的提升——迷惘中
得到启示,寂寞中领略抚慰,失意中获得鼓舞。正如培根所言:“用伟人得到事
迹激励我们,远胜一切的教育。
128
富兰克林自
[] 富兰克林
传主简介:
富兰克林(1706-1790),美国最伟大的先驱者和美国民主的缔造者之一,著
名的科学家、出版家、外交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实业家,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
人,曾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富兰克林 1706 年出生于北美新英格兰的波士顿,他在家中的 17 个孩子中排
15,父亲是从事蜡烛和肥皂制造的小商人。富兰克林少年时进过两年学校,
后因家境困顿,被迫辍学,12 岁时,父亲让他到哥哥的印刷铺里当学徒。学徒
的日子是艰难的,然而,他却利用学徒的闲暇时间刻苦自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在政治、科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还通过自学能熟练地运
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
1726 年,富兰克林开始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从此,富兰克林的事业
生涯开始蒸蒸日上,开始创造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
《宾夕法尼亚报》;他发明了避雷针、两用眼镜、新式火炉和新型路灯;他率先
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与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而
当美国制宪会议因为联邦体制问题争论不休时,富兰克林又欣然前往,进行调解。
1771 年,他出版了改变无数年轻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地记叙
了富兰克林的成长历程,告诫年轻人积极向上,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一个人在如
此众多的领域成就斐然,美国历史上几乎无人能及。
1790 4 17 日,富兰克林逝世于费城,美国人民为他举行了最隆重的葬
礼,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民,受到各国人民的敬仰。富兰克林以自身的努
力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造就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
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节选自《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著,唐长孺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5 年版。
长孺1911-1994当代史学大家,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
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富兰克林自传》是其翻译代表作
129
学徒生涯
我在父亲的店铺里干到过完 12 周岁生日。哥哥约翰开始也是学习制皂烛的,
那时已经在罗得岛自谋职业,撑起了一份家业。而我好像注定要来填补他走后的
空位子,成为一个蜡烛制造商。但我实在是对这个行当喜欢不起来。父亲曾因约
瑟夫偷偷离家航海而大为震怒,怕我也走他的老路子,但又苦于没有更好的行当
让我做。于是他便和我一起去四处转悠,看那些木匠、砖工、旋工、铜匠干活,
来推测我的喜好。我一直对一个极出色的工人熟练使用手上的工具感兴趣,而这
种观察的兴趣对我很有益处,家中有了一些关于零部件修理的活我都可以尝试着
去做。并已在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做它的同时,也试着做一些实验用的小机器。
于父亲定下来让我学一门理发手艺,当时本杰明伯父的儿子萨缪尔已在伦敦学成
理发手艺,在波士顿的铺子正准备开张。我便到他的铺子里实习了一阵子,但让
父亲不满的是,他竟然打算收我实习费。于是我又被带回了家。
我自幼酷爱读书,买书花费了我所有的零用钱,出于对《天路历程》一书的
喜爱,我很早就开始收藏约翰班扬文集的单行本。但为了买到伯顿的《历史文
集》我后来把这套文集卖掉了。那些小贩卖的书一点都不贵,才四五便士一本。
我读过父亲小图书室中的大部分书,主要都是有关神学论辩的内容。因为那时父
亲不再打算把我培养成牧师了,而我在那个求知欲极强的年龄特别想读更多的
书,可是又没有更好的书读,只有看这些没有多大意义的书。至今,回想起这些
还让我感到遗憾。不过记得有一本普鲁塔克的《列传》我曾看了多遍,让我受益
匪浅。另外,像笛福的《论计划》和马瑟的《论行善》,尤其《论行善》可能对
我影响很大,它转变了我的思想,影响到我以后生活中的许多重大的事情。
尽管哥哥詹姆斯已经学习印刷这个行业了,但我酷爱读书的好习惯使父亲决
定也让我学习印刷。
詹姆斯于 1717 年从英国回到波士顿,他带回了一架印刷机和一些铅字,自
己开了个印刷所干起了印刷。跟父亲的制烛行当比较,我宁愿学印刷业,当然如
有机会最想的还是去航海。为遏止住我的航海的野心及野心一旦得逞将会产生的
严重的后果,父亲迫不及待地让我学印刷,并企图长久地拴住我。经过一段时间
的反压迫斗争,最后我还是举手投降了,与哥哥签了份不公平的合同。合同规定,
12 周岁起一直到 21 岁为止,我将一直以学徒工的身份在詹姆斯的印刷所里干
130
活,而且必须出师以后才能领到工资。
我很快便掌握了印刷技术,成为詹姆斯的左膀右臂。我也总算有机会拜读一
些比较出色的文章了。我与书商的学徒结识并经常跟他们借来一些小书阅读。
这些书,我总是倍加珍惜爱护,力图做到毫发无损,完璧归赵。有时候晚上借来,
第二天早上就要还----以防有人发觉不够份数或随时有人会要买此书。因此,
常常独坐屋中读至半夜。过了一阵子,有一个精明的书商关注到我,并邀我去他
藏书室里。他很乐意地把一些我很想看的书借给我看。
这时候,我已开始对诗着迷,并且还信笔涂鸦写了几首。詹姆斯读了以后,
感觉这可以促进我的学习,鼓励我并让我写了两首应时民谣诗,《灯塔的悲剧》
是其中的一首,它所述的是关于船长华萨雷父女三人落水溺死的故事;另外一首
是说水手与黑胡子海盗(又称提契)之间斗争的故事; 这些格拉布街民谣体的诗
都没有什么价值。付印后,詹姆斯让我拿去出售。只有第二首很受欢迎,因为所
写的事刚刚在不久前发生。虚荣也因此在我心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父亲的嘲
笑无疑是给我泼冷水,他取笑我的诗,还说诗人总是一些穷困潦倒的人。他的嘲
笑最终使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蹩脚的诗人。但在散文写作方面我却终身受益,
且成又为我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进步的支柱。下面我会告诉你,我现在的这点写作
本事是怎样获得的。
镇上有一个叫约翰柯林斯的小伙子,他跟我一样喜爱读书。我们相处很好。
我们之间经常展开争论,谁都不服对方(顺便说一下,这种好争论的坏习惯可能
会使你成为孤家寡人)。我好争论的习惯的形成应该源于以前阅读我父亲的那些
有关宗教论辩的书的影响。我注意到,律师、大学生和在爱丁堡受过教育的几类
人都有此癖好,而真正明达事理之人却很少有此恶习。记得有一天,不知何故,
我们展开了关于女性应否受教育及研究工作是否适合妇女的问题的争论。他的观
点显而易见是有毛病的,竟认为女性由于天赋太低,不能做好任何学问,对此我
则持相反意。
当然,这也许只是一时辩论的需要。他生来能言善论,又比我读的书多,
藻丰富。他总以雄辩的口才驳倒我,而不是靠逻辑推理。每次一直到分手,我们
的观点都不能统一。后来,有一阵子我们分开了,见不着面,我便坐在桌前,
我的观点认真写下来寄给他。他答复,我再辩。你来我往,彼此交换了几次观点。
131
后来,父亲偶尔看到了我写的信,看过便很认真地和我探讨我的文章风格问题。
他评论说我的书写和标点方面优于对手(这应是印刷所的功劳)而在叙述的简洁
扼要和文辞的华美方面很明显弱于对方。为了让我心服口服,他还举出了几处实
例。我承认他说得对,以后便更注意写作的整体风格,力求有所改进。
大概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偶然看到了一本杂志——《旁观者》第三期,
以前从未见过,便买回来反反复复地阅读。文章的优美令人赏心悦目,我很想试
着仿照它的风格写些文章。于是我把这杂志上的几篇较好的文章甄选出来,作了
摘要,先放置几天,然后尝试直接复述原文大意,再尝试重新用自己所想出的恰
当的语句,以及根据自己作的思想摘录构建整篇文章,尽量使其完美。
接着我将自己写的《旁观者》与原文对比,改正了几处错误,这才发现自己
掌握的词汇太过贫乏,必须不断地大量阅读作品,从中收集、吸取和加以运用。
也许我当初不放弃写诗的话,我的词汇量早就很丰富了。要知道,写诗的过程实
际上就是将一些语义相同但长短不一的词汇找出来,去适应不同的诗的韵律,
不同音素的词凑韵脚的过程。这就要求人必须不断搜寻大量的不同形式的同义
词,并牢牢记住它,而且加以熟练应用。于是我搜寻出一些故事将之改编为诗体,
过一阵子,在快要将它忘却时,再努力使之恢复原状。我还常常打乱以前思想摘
录的次序,数周以后,再尽量按最好顺序排列出来,组构成完整的语句,整理成
我自己的《旁观者》。这样做的结果是学会了怎样构思文章。随后,再把现在重
写的和原文对比,有错则改。,有时我也会产生幻想,比如我也可以有幸将原文
中的不太重要的地方像语言、条理等加以改进,这让我产生野心勃勃的欲望,
着没准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成为一名很优秀的英国作家呢。
我一般是在晚间工作完之后,或早上没开始工作时,进行一些阅读和写作方
面的自我训练。有时在礼拜日。我想尽办法独自一人猫在印刷所里,以最大可能
不参加公众出席教堂的祷告仪式。当然我的这一举动是瞒不过父亲的法眼的,
有他不在的时候我才能幸免。虽然我一直把做祷告当做我应尽的一项义务,但我
实在抽不出时间去做这件事情。
对于素食习惯的形成大约是在我十六岁那年。那时我无意中看到一本屈里昂
写的宣传素食的小册子,便决定加以实行。当时詹姆斯还处于尚未成家、无人管
理的状态。他和学徒们在外面包饭吃,而我一实行素食,便引起了麻烦---跟他
132
们合不来,并常为此而受到指责。于是为了避免这种窘境的继续发生,我自己试
着按屈里昂的小册子上的方法,学会了做一些素菜,如煮土豆、蒸米饭、做速成
布丁什么的。然后向詹姆斯提出,让他把我每周伙食费拿出一半来给我,我自己
做饭吃,他马上举双手赞同。从这伙食费中我又可以出一半买书看了,感觉大大
捡了个便宜。除此而外,我还从中得到这样的好处:当他们都出去吃饭时,只剩
我一人在所中,我就可以速战速决,很快地填饱肚子(一个软饼、一片面包、一
把从面包店买的葡萄干或一个果馅饼、一杯水),在他们未回之前的时间里,好
好地看一会儿书了。
从这种经常性的缩食方法中我获益良多:头脑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活跃,
应更加敏捷。现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把我的数学补一补了。我曾说过,我的数学
一直是黄牌警告状态,现在我把科尔的数学书找了来,毫不费劲地便学完了。
勒和斯图美所著的关于航海的书我也看了一些,吸收了其中的一点点的几何知
识,除此对几何学就没再作过深入的研究了。在此阶段,我还读过洛克的《人类
理解力论》和波特洛亚尔派的先生们所著的《思维的艺术》这两本书。
就在我致力于对文体风格的改进之时,偶然发现了一本英文语法书,(大概
是格里伍德所写)其中有两份关于逻辑和修辞艺术的简要附在书后,苏格拉底
辩论法的范例包含在其中。在这之后我还得到了色诺芬写的《苏格拉底重要言行
录》,其中有许多我喜欢的这种辩论法的例子。
我总结吸收了这种方法,摒弃了以前的那种生硬独断的反驳和立论方法,
重新拾起谦逊和怀疑的方法。还记得那时,我在读过莎弗茨伯羽和柯林斯的作品
后,对我们教义的可靠性产生了诸多怀疑。我发觉,用这种办法可以使对手处于
骑虎难下的境地,而对我自己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于是我很快将这种方法熟练
运用,简直可说是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让那些即使知识渊博的人也必须甘拜下
风。我让对方陷入绝境,而我自己却赢得了意外的胜利。
这种谦逊和怀疑的方法几年之后我便放弃了。只是偶尔在发表个人意见时保
持着谦逊的语气。对有些可能带来争论的问题或观点,我从并不用“肯定的”“毫
无疑义的”或者任何一种表示肯定的字眼来提出;而代之以“我想”“我觉得”
某某事可以怎样怎样,“在我认为似乎是”或“因为某某根据”或“我认为要如
此如此”“我估计如此这般”再或者“假如我没说错的话”“这件事应这样做”
133
我确信这种习惯使我在说服人们去实行我所经常倡导的各种措施的过程中
受益颇多。
人与人之间的谈话目的有三:第一是教诲人,第二是被人教诲,第三则是说
服人。谈话的最好气氛应该是使人愉快的,所以我要劝告那些朗达之人,只有放
弃那种独断横行的态度,才会增强自己的教诲人的目的的能力,因为那种态度最
易引起人不满,它总是会妨碍你所进行谈话的目的。谈话的最终目的是在于进行
思想、信息、感情的交流和增进。假如你本来是想教诲别人,但讲话时过于自信,
过于武断,这样必然会激发人的反驳欲望,会让本来很坦诚的讨论受到干扰和阻
挠。如果你本来是想从别人的知识中获益,但你又总在滔滔不绝地表述自己的观
点,让那些不爱争论、明达谦逊之人根本没机会插嘴,那么就坚持己见好了,
是结果你学到了什么?什么也没学到。假如还采用同样的态度与人谈话,对方也
很难赞同你的看法。薄伯的一句话很有道理:
教人须使人无被教之感;
讲述新知应如同提到旧知。
接着他还进一步建议:
以谦虚的态度表示无疑之事实。
在这里我想也许用薄伯在别处的一句话连结上句更恰当一些:
因为傲慢就是愚蠢。
你也许会问为何原诗的那一句话在原处不恰当,我只好再引用原诗:
大言不惭是毫无理由的,
因为傲慢就是愚蠢。
是否如此,还请赐教。
美德计划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想出了一个可以使自己得以完善的大胆而艰巨的计
划。
我希望能在我的整个一生中都不犯错,我决定把所有的缺点都消灭掉,无论这些
缺点是因为我的本性、嗜好、习惯所形成的还是因交友不佳而造成的。对于什么
是好,什么是坏,我都知道或自认为知道。我以为自己可以做到总做好事,不做
坏事。
134
但很快我便发现,我要做的远非我所想象的那样容易。常常在我专心致志地
去消灭这一个缺点时,那一个缺点却又猝不及防地出现了。一时的疏忽大意总被
习惯寻隙利用,而嗜好又总把理智击败。后来,我终于明白,仅从理论上相信完
善的品德对已有利是远远不够的;要避免我们因一时的疏忽大意而犯下的错误,
就必须打破坏的习惯,学习、养成并确立良好的习惯,如此才能保证我们的言行
永远保持绝对正确。为此,我又想出以下的办法。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同的人在总结道德品行时,在分类上有所差别。
对同一个词,不同的作者便有不同的理解。“节制”一词,一些人仅将其理解
为对饮食的节制,而另一些人则将其扩大到节制所有的快乐、欲念、嗜好、习惯
及肉体或精神的激情等,甚至节制野心和贪念。为达到清楚明了的目的,我情愿
多增加几项内容的条目,也不要那种模糊不清的简单分类。
在下面我列举了我当时所认为值得和必须做到的十三种德行,并且在每一个条目
下面又加了一句简洁的话,清楚地表明全部条目的应用范围。
以下是具体条目和相应内容:
一、节制
食不可饱,饮不可醉。
二、少言
言必有益,避免闲聊。
三、秩序
物归其所,事定期限。
四、决心
当做必做,持之以恒。
五、节俭
当花费才花费,不可浪费。
六、勤勉
珍惜光阴,做有用的事。
七、坦诚
真诚待人,言行一致。
八、公正
135
害人之事不可做,利人之事多履行。
九、中庸
不走极端,容忍为上。
十、整洁
衣着整洁,居室干净。
十一、镇定
临危不乱,处乱不惊。
十二、谦逊
以耶稣、苏格拉底为范。
我列举以上这些德行的目的是要养成遵守这些德行的良好习惯。我并不主张
马上就去实行,而且是全方位地实行。这样容易分散精力,最好逐个集中一段时
间来实行。一种习惯已经养成以后,再继续进行下一种,直到我能按照以上十三
条所言一一实行为止。因为好品德之间有一定的相承关系,一些好品德的养成同
时又利于另外一种德行的培养。于是通过总结经验,我把以上德行按次序排列了
出来。
因为节制可以使人的头脑保持冷静与清醒;所以我把它列为第一点。这种冷
静与清醒对于我们时常对旧习惯的频频进攻保持警惕、对旧习惯的诱惑加以抵制
都很有必要。做到这一条,就很容易做到少言寡语。
我认为要想在改善道德修养的同时获取知识,就不妨在与人交谈中少说多听,
且借此机会可以消除掉自己多嘴多舌、爱开玩笑的坏习惯——这种坏习惯只能使
我沦为轻浮者之列。因此,我便把“少言”列为第二点。
在我养成这一美德和下面的“秩序”的美德后,我想我就可以节余出更多的
时间来做计划和学习了。
等到第四条“决心”的美德养成以后,我便可以做到决绝果断地去专心养成
其余的德行了。
“勤勉”“节俭”这两点可以促进我把剩下的欠款还清,并让我逐渐宽裕,
然后彻底独立自主。
再下来实行“公正”“坦诚”两点就更顺利了。如此下去,一一加以实行
就显得特别容易。
136
按毕达哥拉斯的《金诗佳句》中的启示,我认为每日的反省很有必要,便又设计
出了以下的法子来自我反省。
我订了一本小册子,每种德行占一页。我用红颜色的钢笔将每一页划作七行,
一周的七天各占一行,并在每一行前标明星期几的第一个字母,然后再划出十三
条横线,并把每一种德行的第一个字母标在相应横格前面。在每天的自我反省时,
逐一对照所列德行,如发现在该德行上犯了过错,便在相应的表格栏内标上一个
小黑点,以作警示。
我又决定了一周为限,依次对每项进行更严格集中的审查。这样的话,我在
第一周就只要把实行节制这一德行时所可能犯的点滴过错严密防止住,其余各项
只需与平时一样,于晚上记下所犯过失即可。这样一来,假使我做到了在“节制”
这一行中没有黑点的记号,那就说明我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了。
然后我便可以继续勇敢地再试下一个,再继续力争在第二周内两行内均无黑
点的记录。如此类推,一直到第十三行,我需要十三周的时间完成整个过程。
一年算,可重复四次。这就好像清除花园中的杂草,要把那里的所有杂草一次性
除去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但可以一个花坛一个花坛地清除,第一个清除
完了后,再清除第二个。
我同样为能使我的小册子表格中黑点不断减少而高兴,那就表明了我的德行
在不断进步。直到有一天,经过了十三周的审查,几个循环的往复,看到我的小
册子变得干干净净时,我将为自己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欣慰。这实在是件可喜可贺
的事。
根据“秩序”这一点的规定,我必须把每一件的日常事务作一下时间上的分
配。在我的自我审查的小册子上附了一页一天二十四小时作息时间表。
为了达到自我反省的目的,我开始按这一计划实行。除了偶尔间断过几次以
外,我一直坚持不懈。
但我却意外地发现自己身上有那么多错误,远远超过我的想象。但随着错误
的不断减少我又很欣喜地看到,我正在不断地进步。
因为新的循环的需要,我必须把表格上的旧标记不断抹掉,这样时间一长,
我的小册子已被涂抹得一塌糊涂。老是制作小册子很费事,为减少麻烦,我用光
洁的厚纸片制作了一本特制的小册子,把表格和题词记在上面。然后我画表格时
137
用时效长的红色墨水,标记我的错误时用黑色的铅笔。这样一来,再需清除旧错
误标记时,可以很容易地擦掉。
但过了一年我才完成一个循环。在后来的几年里,我也总共只完成了一个循
环。等到后来我差不多把此事给忘了。经常因公出差、出国,多种事务的羁绊。
让我的计划一度中止,但无论何时我都把这本自我审查的小册子带在身边。
第三点“秩序”让我感到麻烦最大。对一个工人,比如一个印刷工人而言,
无论什么事情都得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是可能做到的。但对印刷厂的老板来
说却因经常往来应酬、出差而不可能严格履行。
至于“物归其所”,我也感觉很难做到。早些年的时候,凭着良好的记忆,
我认为没必要养成这个习惯,也就没感觉到这种无秩序的习惯所引起的不便。
如今,我却在这一点上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并因此感到极大的麻烦。也因在这一
点上出现那么多的黑点而烦恼异常。在这点上的改进如同蜗牛爬行的速度一样
慢,并且总是反复犯老毛病。我差点要放弃这种收效甚微的努力,干脆任其自然
发展算了。这就像有人向我的一个铁匠邻居买斧头一样。那个人要求铁匠把他的
斧背磨得和斧刃一样光亮。铁匠满口答应,不过他提出让那人为他摇磨刀的风轮。
于是铁匠把斧背贴紧磨刀风轮,让那人使劲摇。那个人一边很费劲地摇轮子,
边不时地去观察斧背是否磨好。磨呀磨,最后他再也不愿意摇下去了,宁可要还
未磨光亮的斧头。铁匠却说:“不,还是继续摇下去吧!我们总会把它磨光亮的,
现在这儿还有许多斑点没有磨去呢!那人答道:“不,我就喜欢这把有斑点的斧
头。
我确信很多人都有过这个人一样的经历。他们因没有“秩序”来约束,所以
认为要想去除恶习养成美德太难,于是不管它是恶习还是美德,都一概接受,
想再为此付出努力。他最终会说:“这把有斑点的斧头已经是最好的了。
一些看似理性的东西总不时地提醒我,有一些我已做到的绝对正确的事情,
却也不过是为道德增加一层美丽的光环而已。如果让别人知道了,我将被人取笑,
何况过于完美的品行易招引嫉妒和仇视,那样反而于己不利,为自己增添不必要
的麻烦。也可以说,一个仁慈的人应为了他的朋友的一点虚荣,准许自己偶尔犯
一些错误。
说来说去,我发现自己在“秩序”这一点上已经不可挽救了。如今我年纪已
138
老,记忆力衰退,才感到确实需要生活有“秩序”
但不管怎样,虽然我所做的一切并未达到最初所欲达到的至善至美之境,
至相差还很远,但毕竟已经努力尝试着去做了。与没有去做相比,感觉要快乐许
多。这也正像有人为写好字而临摹字帖,也许他们永远练不到字帖中的书法所达
到的境界,但通过临摹确实使他们的字有了进步,字迹不但清秀端正,而且更加
美观大方,有形有体。这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希望我的后代能够明白,直到我写此书为止(我已 79 岁了),我的一生之中
总有幸运伴随我的左右,而这全赖我的这一行动指南。至于作为你们的前辈,
生还有没有困难与挫折,我也无从知晓。假使遇上了什么不幸与灾难,我想往昔
的幸福、祥和已足以让我乐天由命。
多年来我一直保持健康的状态,应当归功于“节制”早年舒适的生活环境、
所获得的殷实财产和所有知识都应归功于“节俭”和“勤勉”,而正是“勤勉”
所获得的知识使我成为一个在文化界享有盛誉的有作为的公民,“坦诚”和“公
正”使我得到国家的信任和国家授予的光荣职位。
虽然这些美德加起来还不能使我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但已足以让我与
人谈话时带给人以愉悦、平和,并至今深受民众的拥戴。甚至在我身边还有许多
青年朋友相伴。所以,我发自内心地盼望我的后代们能如我一样。相信他们也一
定会从这本书中受益无穷。
一开始在我的行为指南中只有十二条内容,但有一天一个教友会的朋友很友
好地告诉我,因为我在与人交谈时总不自觉地显示出一种傲气,所以大家都把我
看做是一个骄傲自满之人;尤其在进行辩论时,我总是为过分追求自己观念的正
确无误,而表现出一副傲岸十足、咄咄逼人的架势。并且他举出一些事实让我心
服口服。
于是在实行其他几点计划的同时,我果断决定要尽力把这个陋习消除掉。
在第十二条下添了一条“谦逊”,并扩大了它的内涵。我虽不至于自夸自己已经
做到“谦逊”但从现实来看,我确实已经改了很多。我为自己立下规矩,禁止
说有悖于人的言辞或过分肯定语气的话语。我甚至还把我们“共读社”的规矩搬
来用,禁止自己使用一切表示肯定语气的词句,比如“肯定的”“毋庸置疑的”
等,代之的则是“我想”“我估计”“在我看来”等等。当我发现别人的观点不正
139
确时,并不当即便予以粗暴的反驳,以图自己一时之快,也不马上予以指出有违
背常理的地方,而是等到他说完以后,轮到我回答的时候,我才说出在什么情况
下他的意见是正确的,而在另外的情况下不正确,并且我在此采用了“也许”“可
能”“好像”的词语。时间一长,这种改变之后的谈话方法的效用便显示出来了,
我发现我与人谈话时彼此之间的气氛更加和谐了。我以一种谦逊的方式提出了个
人的观点或主张,所以它们很少遭到别人的反对,反而更容易地为别人所接纳。
即使发现了自己观点的错误,也不会怎样的烦恼痛苦;如果我的看法刚好是正确
的,我就更易于让大家采纳我的,而放弃自己的错误看法。刚开始时我对这种方
式很不习惯,但慢慢的,越来越感到简单、容易,最终成为了我的一种良好的品
德。我估计在以后的 50 年的岁月里,我从来没有再说过一句专横的话。
在早些年的时候,我提出关于改变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建议时,它能得到
大家的关注;后来在议会中当议员时,我的影响那么大,这些都应当说是因为“谦
逊”这一品行(暂不提我的坦诚无私)的结果。我不善言辞,谈话笨嘴拙舌,甚至
常有些小毛病,即使这样,我的观点仍然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认可。
实际上,在我们天性的情感中,大概没有比傲气更难以驯顺的了,虽然你竭
力掩藏,与之拼搏,最后把它打翻,打趴下,让其窒息过去,虽然它一时服服帖
帖,但并没有死去,它仍会在你不留意的时候,从你的话语中,从你的身体里冒
出来。
也许你会从这本书中发现它。虽然我一直认为自己已克服了这上恶习,但此
时的我,却可能又让你感到谦逊地骄傲了。
思考与探究:
读完本文,你有何感想?请写一段读后感。
140
[] 罗曼·罗兰
在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这是他毕生的计划。从 1793 年他在波恩时起就有这个念头。他一生要歌唱
欢乐,把这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的结局。颂歌的形式,以及放在哪一部作品里
这些问题,他踌躇了一生。即在《第九交响曲》内,他也不曾打定主意。直到最
后一刻,他还想把欢乐颂歌留下来,放在第十或第十一的交响曲中去。我们应当
注意《第九交响曲》的原题,并非今日大家所习用的《合唱交响曲》,而是“以
欢乐颂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可能而且应该有另外一种结束。
1823 7 月,贝多芬还想给它以一个器乐的结束,这一段结束,他以后用在作
品第一三二号的四重奏内。车尔尼和松莱特纳确言,即在演奏过后(1824 5 )
贝多芬还未放弃改用器乐结束的意思。
要在一阕交响曲内引进合唱,在技术上有极大的困难,这是可以从贝多芬的
稿本上看到的,他作过许多试验,想用别种方式,并在这件作品的别的段落引进
合唱。 Adagio(柔板)的第二主题的稿本上,他写道:“也许合唱在此可以很适
当地开始。但他不能毅然决然地和他忠诚的乐队分手。他说:“当我看见一个乐
思的时候,我总是听见乐器的声音,从未听见人声。”所以他把运用歌唱的时间
尽量延宕;甚至先把主题交给器乐来奏出,不但终局的吟诵体为然,连“欢乐”
的主题亦是如此。
对于这些延缓和踌躇的解释,我们还得更进一步:它们还有更深刻的原因。
这个不幸的人永远受着忧患折磨,永远想讴歌“欢乐”之美;然而年复一年,
延宕着这桩事业,因为他老是卷在热情与哀伤的漩涡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日他
才完成了心愿,可是完成的时候是何等的伟大!
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乐队忽然中止;出其不意地一片静默;这使歌唱
的开始带着一种神秘与神明的气概。而这是不错的:这个主题的确是一个神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名人——贝多芬传》,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5 年版。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 -1944),国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传记文学家、
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品有《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合称《名
人传》),并著有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母与子》等。
141
“欢乐”白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
它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
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下泪”。当主题接着过渡
到人身上去时,先由低音表现,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慢慢地,“欢乐”
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
荡的军队,男高音热烈急促的歌,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
气息,他的呼吸,与他受着感应的呼喊的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作着他
的乐曲,受着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动,宛如大雷雨中的李尔老王。在战争的欢乐之
后,是宗教的醉意;随后又是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整个的人类向天张着
手臂,大声疾呼着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巨人的巨著终于战胜了群众的庸俗。维也纳轻浮的风气,被它震撼了一刹那,
这都城当时是完全在罗西尼与意大利歌剧的势力之下的。贝多芬颓丧忧郁之余,
正想移居伦敦,到那边去演奏《第九交响曲》 1809 年一样,几个高贵的朋友
又来求他不要离开祖国。他们说:“我们知道您完成了一部新的圣乐,表现着您
深邃的信心感应给您的情操。渗透着您的心灵的超现实的光明,照耀着这件作品。
我们也知道您的伟大的交响曲的王冠上,又添了一朵不朽的鲜花……您近几年来
的沉默,使一切关注您的人为之凄然。大家都悲哀地想到,正当外国音乐移植到
我们的土地上,令人遗忘德国艺术的产物之时,我们的天才,在人类中占有那么
崇高的地位的天才,竟默无一言。……惟有在您身上,整个的民族期待着新生命,
新光荣,不顾时下的风气而建立起真与美的新时代……但愿您能使我们的希望不
久即实现……但愿靠了您的天才,将来的春天,对于我们,对于人类,加倍的繁
!”这封慷慨陈词的信,证明贝多芬在德国优秀阶级中所享有的声威,不但是
艺术方面的,而且是道德方面的。他的崇拜者称颂他的天才时,所想到的第一个
字既非学术,亦非艺术,而是“信仰”
贝多芬被这些言辞感动了,决意留下。1824 5 7 日,在维也纳举行D
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
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这个讲究
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
涉。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在终场以后感动得晕过去;
142
大家把他抬到申德勒家,他朦朦胧胧地和衣睡着,不饮不食,直到次日早上。
是胜利是暂时的,贝多芬毫无盈利,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
依然如故。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他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
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自己的痛苦。
“牺牲,永远把一切人生的愚昧抛弃为你的艺术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
切的上帝!
思考与探究:
人们通常以成功论英雄。作者则把相貌丑陋,体弱多病的贝多芬视为英雄,
他在《名人传序》中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
靠心灵而伟大的人。”读完本文,你认为贝多芬伟大在哪?
罗曼·罗兰传(节选)
[] 茨威格
罗曼·罗兰生于 1866 1 29 日,父亲是公证人,是城里德高望重的绅士;
母亲虔诚端庄,自从她的一个小女儿夭亡之后,就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中,
把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照顾柔弱的儿子和他的另一个妹妹身上。罗曼·罗兰从父
亲那里得到的是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斗士的精神和信仰,而母亲带给他的是来自波
尔罗亚尔女隐修院的探索精神,艺术感受力——音乐性的,神秘的敏感;二者相
互对立而又相互补充。
罗曼·罗兰的童年笼罩在 1870 年普法战争失败的阴影中,青少年时代,
被高等师范录取,在这里,他人文科学上的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表达出来,开始
构想着一个为世界心碎的单纯的艺术家的故事——《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原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自《罗曼·罗兰传》, 团结出版社 2003 年版。斯蒂芬·茨威格(1881- 1942),
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
译作品。作品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巴尔扎克《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一个女人生
命中的二十四小时》等。
143
此后,他到罗马游学两年,负责整理文献工作,在典籍目录中探寻历史。意大利
之行后,罗曼·罗兰先是在高等师范教授音乐史,1903 年到巴黎大学执教。在
严谨的学术生活和写作中,他找到一份慰籍。
1912 年,罗曼·罗兰离职退休,之后许多年来都在瑞士度过。1919 年,罗
曼·罗兰与母亲一起返回巴黎,当时她已病重。母亲去世后,罗兰回到瑞士,
1922 年至 1938 年与父亲和妹妹定居在那里。此后,罗兰前往他家乡附近的一个
法国小镇,在那里继续写作,后因反纳粹活动而遭到软禁,于 1944 12 30
日谢世于家中。
罗曼·罗兰从父亲那里吸收的爱自由、爱挑剔的高卢人精神,和从母亲那里
得到的艺术感受力使他具有了以下常被描绘的奇怪的特征:一个宗教社会主义
者,一位反神权的神秘主义者,一位革命的理想主义者,一名非教条主义的基督
徒。他还是一位在充满巨大国际竞争的世纪坚持国际合作主义者。罗兰爱法国,
但他拒绝承认一个国家能够成为理性和必要的统一体。这样看来,他身上似乎具
备一系列的二分法,而他又不断地在他的小说和随笔作品中将这些表现出来。
热切参与那个时代的知识界活动的罗兰探求着将信仰、希望、爱情以及勇气
等品质带给他的社会,这种信念解释了他最初为舞台写作的原因——重新激发英
雄主义和对他的祖国的信仰。这里最好的例子是他 1898 年的剧作《狼群》
因为受挫于舞台条件的过分严苛,罗兰转向对著名人物的研究,他写的关于
贝多芬的抒情生活的文章,以及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研究,这些对他心目中
的英雄的纪念并非评论性传记,而是为获取这些伟人精神而做的充满诗意的努
力。罗兰在描绘贝多芬肖像的同时,试图画出 20 世纪的肖像及其梦想。
罗曼·罗兰对传记的兴趣充分体现在他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之中。这部
作品写的是一位音乐天才与自身、与艺术及社会之间的斗争;罗兰刻画了一个充
满矛盾和不协调的性格,一位满怀生命热情却又遭到敌对世界误解的极其诚恳的
艺术家。它被称为 20 世纪的最高贵的小说作品。
《约翰·克里斯朵夫》牢固地奠定了罗曼·罗兰在 20 世纪早期文坛的声望。
有趣的是,他在这部作品中预见了一场毁灭欧洲的战争的来临,作品完成不久,
这样的战争就爆发了。此时他写了一系列文章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 1915
年的小册子《战斗之上》呼吁作战国的知识分子们去争取和平。这引起了有人对
144
他的文学地位的强烈愤怒。法国评论家们认为他只是个智商高的骂街文人,这成
为他和法国年轻人之间的也许永难愈合的一条裂痕。
罗曼·罗兰生活在一个阴暗的时代,此时法国的先驱维克多?雨果已经逝世,
写作了《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的福楼拜也已谢世,邻国泰斗弗里德里希·
采失去了他的光芒,而左拉和莫泊桑所描绘的世界又是那样的晦涩和阴暗。在这
样的一个娇弱、变坏的时代里,罗曼·罗兰缠身于他的时代的主要社会、政治和
宗教事件中。他真诚地相信艺术应该描绘真实的情感,传达出使人变得高贵的道
德感。他无间断地呼吁自由和人类精神的尊严,支持被压迫者。
罗兰逝世后,他的名望在法国以至全世界都大大衰落,由于他对艺术多愁善
感的态度,以及他写作中缺乏对古典式样的掌握,使法国从未真心实意地接纳这
位诺贝尔桂冠得主。20 世纪后期是个愤世嫉俗的时代,它发现罗曼·罗兰的理
想主义流派十分地虚饰做作。
但无论如何,即使罗曼·罗兰的写作中有瑕疵,人们仍然会羡慕他理想主义
的高贵性。
思考与探究:
1尽管罗曼·罗兰的作品如《名人传》《约翰·克里斯朵夫》有着巨大的影
响,包括法国评论家在内的一些人还是对罗曼·罗兰做出了很多负面的评价。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
2罗曼·罗兰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天赋”有人认为
“家庭的影响”有人认为是“青年时代丰富的游学经历”有人认为是“对现
实的关注与热情”,有认为是“对人类和平的捍卫”,有人认为是“理想主义
请从以上说法中任选其中的一个原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45
居里夫人传 (节选)
[] 艾芙·居里
()青年夫
皮埃尔和玛丽的共同生活,在开始时的一些日子是富于诗意的……他们乘着
那著名的自行车,在法兰西岛区的路上漫游;用提包上的皮带紧紧地捆了几件衣
服和因为那一夏多雨而不得不买的两件树胶长旅行衣。他们坐在树林中空地的苔
藓上,吃一点面包、干酪、梨、樱桃,当做午餐。每晚随便到一个不认识的客店
里去住,在那里他们有很浓的热汤,有一间屋子,墙上糊的纸都褪了色,蜡烛照
出来的影子在墙上跳舞;他们独处于田野的静夜中,这种寂静并不是真的,时常
有远处的犬吠、鸟的低鸣、猫的狂叫和地板的引人注意的叽嘎声冲破这种沉寂。
若是他们想探查丛林或岩石,他们就暂时中止自行车旅行,而去散一次步。皮埃
尔极爱乡村,毫无疑问,他的天才是需要这种安静的长途散步的;散步的平均节
奏鼓励他作学者的默想。只要他一到外面,到了一个花园里,他就不能不动,
不知道如何“休息”;他也不喜欢那种预先定好旅程的规矩旅行,而且他也没有
时间观念,为什么应该在白天走路?为什么不应该在夜间走?为什么吃饭的钟点一
定不能变动?从童年时期起,皮埃尔就有突然离开的习惯,有时候在清晨出去,
有时候在黄昏出去,不知道他三天后才回来,还是一小时后就回来。在他那极好
的记忆中,还存在着他早年和他的哥哥一起作长途旅行的情形:
“啊!我在那里过了多么好的时光,在仁慈的孤寂之中,远离巴黎城内使我
痛苦的成千的讨厌小事情……不,我不后悔在树林里过了几夜,不后悔独自过了
几天。若是我有工夫,我愿意叙述我在那里有过的一些幻梦,我也愿意描写那极
美的山谷,完全被芳香的植物熏透了;愿意描写那美丽的密林,极清鲜,极湿润,
必埃夫河正穿过它;愿意描写那用酒花作柱廊的魔宫;愿意描写那些多石的小山,
上面生满了野蔷薇,把山都映红了。我们在那里极为快乐。是的,我将永远感激
地记着米尼埃尔的树林!在所有我看到的地方中,我最爱那里,而且我在那里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人传2009 出版·居(Ève Denise Curie
Labouisse1904 -2007)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与玛丽·居里(Marie Curie)
的小女儿。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人物传记作家。
146
快乐。我常常在晚间出来,由山谷走上去,回来的时候,脑子里就装了一二十种
意见……”
1895 年夏天的几次漫游是“婚后漫游”比他以前的旅行更为甜蜜,爱增加
了这些漫游的美丽,并且加强了它们的乐趣。这一对夫妇只用几法郎付村里的房
钱,把自行车踏动几千下,就可以有几天几夜过神仙生活,就可以享受只有两个
人在一起的宁静之乐。
有一天,皮埃尔和玛丽把自行车寄放在一个农夫家里,离开大路,随便走上
一条小径,只带着一个小指南针和一点果子。皮埃尔大步前行,玛丽不觉疲倦地
在后面追随。她不顾仪表,把裙子去短了一点,以便走路;头上没有戴什么,穿
一件白色上衣,很清新,也很好看,脚上穿一双粗鞋,腰间束了一条很合用可是
不大雅致的皮带,带子上的口袋里藏了一把刀、一点钱和一块表……
皮埃尔并不回头看他的妻子,他高声继续说着他的思想,并且细谈结晶学上
的一种困难工作;他知道玛丽在听着他,而且会给他聪明有用的新颖答复。她也
有大计划,她要预备大学毕业生在中等教育界任职的考试;而她差不多准知道,
理化学校的校长舒曾伯格一定会允许她在皮埃尔的实验室里研究,永远一起生活!
永不分离!
过丛林的时候,这一对夫妇走到一个周围都是芦苇的水池。皮埃尔找到在这
个沉睡着的水池里的动植物,像小孩子一样地高兴,他的关于空中和水中动物、
壁虎、蜻蜓、蝌蚪的知识,很是惊人。这时青年妇人躺在岸上休息,他则灵巧地
在一个偃卧的树身上向前走,不怕掉下去洗一个不愿意的冷水浴,伸手去采那些
黄色的鸢尾花和浮在水面的浅色睡莲。
玛丽躺着不动,看那轻云飘动的天空,差不多睡着了。忽然她觉得手掌上有
一个冷而且湿的东西,她喊了起来,是一个跳动着的青蛙,皮埃尔刚把它轻轻地
放在她的手上,他并不是想恶作剧,他以为人和蛙自然是熟识的。
她抗议着说:“皮埃尔……真的,皮埃尔!”带着恐怖的动作。
这个物理学家觉得骇异。
“你不喜欢蛙吗?
“喜欢,但是不愿意把它们放在我手里……”
他毫不在意地说:“你大错了,看蛙很有意思……轻轻伸开你的手指……你
147
看它多么好看啊!
他拿回这个动物,玛丽心里一松,微笑了。他把那个蛙放在水池边上,它得
到了自由。然后他觉得停留厌了,又走上小径,他的妻子跳起来随着他走,拿着
那些野生的装饰品──睡莲和鸢尾花。
他的脑子里又想起了工作,皮埃尔忽然忘记树林和天空、蛙和水池。他想着
研究上的大小困难,想着那使他劳心费神的结晶体成长的奥妙。他形容他为了一
种新的试验要做的仪器,于是又听到玛丽的忠实的话声、她的明晰的问题、她的
考虑过的答复。
在这些快乐的日子中,结成了一种男子和女子间的最美丽的联系。两颗心共
同跳动,两个躯体结合一起,两个有天才的人习惯了共同思想。玛丽只能嫁这个
大物理学家,只能嫁这个聪明而且高尚的人。皮埃尔只能娶这个金色头发的、
柔活泼的波兰女子,她能够在一会儿工夫以内,一时幼稚,一时高深;她是同伴,
是配偶,是爱人,也是学者。
()伟大的发现
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一个顶阁里度过的;
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
异的再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妇人经验
),两次都是挑选最简陋的布置为背景。
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顶棚是玻璃的,里面
燥热得像一间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
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桌
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
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白了,也是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
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就可以有一点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冰带去了。
不过,玛丽和皮埃尔习惯了外面的残酷温度,也不算不好。他们只有一点必
不可少的设备,差不多没有专门装置,没有放出有害气体的“烟罩”,因此大部
分制炼手续必须在院子里做,在充足的空气里做。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个物理学
家就匆忙地把仪器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
被烟熏闷。
148
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夸说过!
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
我们做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
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
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然而我们生活中最好的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
中度过的,我们把精力完全用在工作上。我常常就在那里安排我们的饮食,以便
某种特别重要的工作不至于中断。有时候我整天用和我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
动一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
1898 年至 1902 年,居里先生和夫人就是在这种条件之下工作的。
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分析工作,并且研究他们所得到的有
活动力的产物的放射作用。不久,他们认为分工的效率比较高,皮埃尔试着确定
镭的特性,更求熟悉这种新金属。玛丽继续制炼,提取纯镭盐。
在这种分工办法中,玛丽选的是“男子的职务”她做的是白日工人的工作。
她的丈夫在棚屋里专心做细巧的试验。玛丽在院子里穿着布满灰尘、染渍酸液的
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她独自一个人就
是一个工厂。
她写道:“我一次制炼 20 千克材料,结果是棚屋里塞满了装着沉淀物和溶液
的大瓶子。我搬运蒸馏器,倒出溶液,并且连续几小时搅动冶锅里的沸腾材料,
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
铀沥青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种时期哪里去了?这种新物质的放射作
用极强,极少量的一点镭散布在矿苗中,就是一些触目的现象的来源,很容易观
察或测量。最困难的,不可能的,乃是分离这极小的含量,使它从与它密切混合
着的矿渣分开。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皮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
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的亲爱和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
起;他们在这个木板屋里过着“反自然”的生活,他们两个人都是一样,是为了
过这种生活而降生的。
149
玛丽后来写道:“感谢这种出乎意料之外的发现,在这个时期里,我们完全
被那展开在我们面前的新领域吸引住了。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给我们许多困难,
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的时光就在实验室里度过,那个极可怜的棚屋里
有极大的宁静:有时候我们来回走着,一面密切注意着某种试验的进行,一面谈
着目前和将来的工作。我们若觉得冷,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我们在
一种特殊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过日子一样。
“……我们在实验室里只见很少的几个人,偶尔有几个物理学家或化学家
来,或是来看我们的试验,或是来请教皮埃尔·居里某些问题,他在物理学的各
部门的学问是著名的。他们就在黑板前谈话,这种谈话很容易记得,因为它们是
科学兴趣和工作热忱的一种提神剂,并不打断思考的进行,也不扰乱平静专注的
空气,真正实验室的空气。
皮埃尔和玛丽有时候离开仪器,平静地闲谈一会,而他们总是谈论他们爱恋
的镭,说的话由极高深的到极幼稚的,无一不有。
玛丽有一天像小孩盼着某人已经答应给的玩物一样,很热心而且很好奇地
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皮埃尔,在你的想象中,
它是什么形状?
这个物理学家柔和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
的颜色。
……
那一天他们工作得很辛苦,照道理这两个学者此刻应该休息,但是皮埃尔和
玛丽并不常照道理做事。他们穿上外衣,告诉居里大夫说他们要出去,就溜走
了……他们挽臂步行,话说得很少。沿着这个奇特地方的热闹街道,走过工厂、
空地和不讲究的住房,他们到了娄蒙路。穿过院子,皮埃尔把钥匙插入锁孔,
扇门嘎嘎地响着(它已经这样响过几千次了)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
梦境。
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
“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几个月以来使皮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
着的样子还要可爱。镭不仅有“美丽的颜色”它还自动发光!在这个黑暗的棚屋
150
里没有柜子,这些零星的宝贝装在极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钉在墙上的板子或桌
子上;它们那些略带蓝色的荧光的轮廓闪耀着,悬在夜的黑暗中。
“看哪……看哪!”这个青年妇人低声说着。
她很谨慎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草面椅子,坐下了。在黑暗中,在寂静中,
两个人的脸都转向那些微光,转向那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
玛丽的身体前倾,热烈地望着,她又采取一小时前在她那睡着了的小孩的床头所
采取的姿势。
她的同伴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
她永远记得看荧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仙世界的奇观。
思考与探究:
1、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2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几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151
科学表述真理
本单元选取了四篇科技方面的论述类文本。既有浅显易懂的科普文章,也有
逻辑严密、科学表述的科学论文。学习本单元,能增长我们的科学知识,锻炼我
们的逻辑思维,提高科学表述的能力。让我们一同沐浴科学之光。
152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节选)
[] 里夫金、霍华德
一位名叫麦克斯·格拉克曼
的人类学家曾经说:“科学是一门学问,它能使
这一代的傻瓜超越上一代的天才。”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早已编入物理学
基础教程,它们所表达的内容现在看来不过是简单明了的常识而已。然而将它们
最终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却经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许多天才为之呕心沥血,
提出过大量复杂的理论。奇怪的是,虽然科学家们多少年来为这两个定律的真正
涵义绞尽脑汁,地球上各民族文化的民谚却早已悟出其中三昧
。我们都听说过
这些说法:“你不可能不劳而获”“覆水难收”或者“天网恢恢,而不漏”
果这些谚语对你说来不算陌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你也反复有过这样的亲身体验
的话,那么,你就懂得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热力学概念乍听起来有些深不可测,其实它们是我们所知道的最简单而又给
人印象最深的科学概念。热力学的两个定律可以用一句简短的句子来表达:
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个常数,总的熵是不断增加的。
这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能量。宇宙中的能量总和一开始便
是固定的,而且永远不会改变。热力学第一定律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它告诉我们
能量虽然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但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我们应该牢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创造能量。从来就没人创造过
能量,也永远不会有人能创造。我们力所能及的只是把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化成另
一种状态。要理解这一点不甚容易,特别是考虑到一切都是由能量所生成的。
间万物的形态、结构和运动都不过是能量的不同聚集与转化形式的具体表现而
已。一个人、一幢摩天大楼、一辆汽车或一棵青草,都体现了从一种形式转化成
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高楼拔地而起,青草的生成,都耗费了在其他地方聚集起
来的能量。高楼夷为平地,青草也不复生长,但它们原来所包含的能量并没有消
失,而只是被转移到同一环境的其他所在去了。我们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节选自《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版) 吕明、袁舟译。作者
里夫金和霍华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 ②麦克斯·格拉克曼(19111975)非文化人
类学家,以研究非洲诸部落的政治制度著称。 ③梵文 Samadhi 的音译指使心神平静
念止息的修行方法。后借指事物的要诀。
153
底下没有新鲜东西
。要证实这一点你只需呼吸一下。你刚才吸进了曾经让柏拉
吸进过的 5 000 万个分子。
如果我们需要考虑的仅仅是热力学第一定律,那我们滥用那万世不竭的能源
也没有什么奥妙了。然而我们知道世界并非如此。比如我们烧掉一块煤,它的能
量虽然并没有消失,但却经过转化随着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一起散发到空间中去
了。虽然燃烧过程中能量并没有消失,但我们却再也不能把同一块煤重新烧一次
来做同样的功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了这个现象。它告诉我们每当能量从一种
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时,我们会“得到一定的惩罚”。这个惩罚就是我们损失
了能在将来用于做某种功的一定能量。这就是所谓的熵。
熵是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的测定单位。这个名称是由德国物理学
家鲁道尔夫·克劳修斯
1868 年第一次造出来的。但是年轻的法国军官沙迪·
却比克劳修斯早 41 年发现了熵的原理。迦诺在研究蒸汽机工作原理时发现,
蒸汽机之所以能做功,是因为蒸汽机系统里的一部分很冷,而另一部分却很热。
换一句话说,要把能量转化为功,一个系统的不同部分之间就必须有能量集中程
度的差异(即温差)。当能量从一个较高的集中程度转化到一个较低的集中程度
(或由较高温度变为较低温度) 时,它就做了功。更重要的是每一次能量从一个
水平转化到另一个水平,都意味着下一次能再做功的能量就减少了。比如河水越
过水坝流入湖泊。当河水下落时,它可被用来发电,驱动水轮,或做其他形式的
功。然而水一旦落到坝底,就处于不能再做功的状态了。在水平面上没有任何势
能的水是连最小的轮子也带不动的。这两种不同的能量状态分别被称为“有效的”
或“自由的”能量,和“无效的”或“封闭的”能量。
熵的增加就意味着有效能量的减少。每当自然界发生任何事情,一定的能量
就被转化成了不能再做功的无效能量。被转化成了无效状态的能量构成了我们所
说的污染。许多人以为污染是生产的副产品,但实际上它只是世界上转化成无效
能量的全部有效能量的总和。耗散了的能量就是污染。既然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是《旧约·传道书》中的话,一般译作“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②柏拉图(
427—前 347)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是古希腊哲学家中
第一个留下大量著述的人对后世影响很大。 ③鲁道尔夫·克劳修斯(18221888)德国
物理学家,热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④沙迪·迦诺(17961832)般译作“卡诺”,法国物
理学家、工程师,在研究热机效率的过程中,提出了“卡诺循环”定理
154
能量既不能被产生又不能被消灭,而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
向——即耗散的方向——转化,那么污染就是熵的同义词。它是某一系统中存在
的一定单位的无效能量。
思考与探究:
1课文题目《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指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新的世界观”?
结合对本文的学习,请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揭示了一种人类无力拯救世界的悲观结局,你对
此有什么看法?课后搜集、阅读有关资料,写一篇短文,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资料链接:
熵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用来阐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作者在书中却把这一
物理学概念广泛运用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
所以学习文章时,需要注意《熵:一种新的世纪观》一书的诞生背景,还需要对
这种新的世纪观有一个总的认识。
里夫金和霍华德的这部书是在 1981 年出版的,该书对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
的负面影响作了深刻的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在只有几百年的发展中,为人类带来
了高度的文明,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与此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也使人
类陷入种种困境之中,如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等。1972 年,马萨诸塞理工学院
的丹尼斯·米都斯领导的一个 17 人小组向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份题为《增长的
极限》的报告。该报告指出,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必然耗尽世界上不可再生的自
然资源,同时污染环境,威胁人类生存。这一报告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1981
年出版的《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增长的极限》涉及的领域更广泛,意义也
更深远。
把熵的概念引入对世界的认识中,远远扩大了它在物理学上的意义。熵定律
不仅适合于地球,而且适合于整个宇宙。地球上的有效能量有用尽的时候,宇宙
的有效能量也有用尽的时候。有效能量用尽,称之为“热寂”,到那时,一切能
量差别都趋向于零,所有有用能量已消耗一空,到处是永恒的死寂。宇宙正无可
挽回地走向死亡。这就是一种新的世界观。
155
[] 卡西尔
人早在他生活在科学的世界之前,就已经生活在客观的世界中了。即使在人
发现通向科学之路之前,人的经验也并不仅仅只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感觉印象,
而是一种有组织有秩序的经验。它具有一种明确的结构。不过,给予这种世界以
综合统一性的概念,与我们的科学概念不是同一种类型,也不是处在同一层次上
的。
科学在现象中所寻求的远不止是相似性,而是秩序。在不同现象之间的每一
表面上的相似性都足以用一个共同的名称来表示它们。在有些语言中,一只蝴蝶
被叫做一只鸟,一条鲸叫做一条鱼。当科学开始坐最初的分类时,他必须修正和
克服这些表面上的相似性。科学的术语不是任意制造的,它们遵循着一定的分类
原则。一套首尾一贯的系统的术语的创立绝不是科学的纯粹附加特征,而是它固
有的不可缺少的成分之一。
这里也像在其他场合中一样,在符号和对象之间不存在任何明确的区别,
号不仅说明对象,而且明确地代替了对象。事物不仅仅与数相联系,或可以用数
来表示,而且他们就是数。数是人类知识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伟大的客观化过程
中的一个必要步骤。这种过程开始于语言,但是在科学中它表现出一种全新的形
态。语言符号本身没有任何确定的系统秩序。每一个语言学词汇都有一个特殊的
“意义域”。正如伽狄纳所说,它是“一束光,在一个句子所意指的事物或不如
说一些列复杂的相互联系的事物的领域内先照亮这一部分,然后又照亮那一部
分。一当我们进到数的领域,这种事态就完全变了。我们不能说单个的或孤立的
数。数的本质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他不具有它自己的存在,没有自足的实
在。他的意义是由它在整个数列中所占的位置来决定的。而在数的进展中,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一文节选自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一书的下篇“科学”一章(全书第十
一章)。作者从全人类文化发展的角度,在科学与人的日常感觉、日常语言的对比中,对
学的起源、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论证了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特点,并对科学在人类和
类文化中的重要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恩斯特·卡西尔1874-1945), 德国哲学家,被西方
学术界公认为 20 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20 世纪,在西方影响甚广的《在世哲学家
文库》将他与爱因斯坦、罗素、杜威等名家相提并论,并在书的扉页上将其誉为“当代哲学
中最德高望重的人物之一,现今思想界具有百科全书知识的一位学者”
156
不会遇到外在的限制,不会遇到一个“终极项”。我们在这里所发现的是由一种
内在逻辑原则而形成的限制。所有的项来源于同一种生成关系,这种关系把一个
n 与它直接后继数联系起来n+1从这种简单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推导出整
数的全部特性。在科学里,我们发现的不再是孤立的语词,而是按照完全相同的
基本程序而排列起来的项,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清晰而明确的结构法则。
自然界是无穷无尽的——它总是会向我们提出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不
可能遇见事实,但我们可以借助符号思维的力量为能理智地解释这些事实作准
备。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个观点,那我们就能回答近代自然科学最困难最有争议的
问题之一——决定论的问题。科学所需要的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决定论而是一种
方法论的决定论。我们可以拒绝接受在拉普拉斯著名公式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机械
的决定论,但是真正科学的决定论——数的决定论——一般不易遭到拒绝的。
们再把数看成是一种神秘力量或看作事物的形而上学的本质,而把它看成一种特
殊的获取知识的工具。
科学家如果不严格地服从自然的事实就不可能达到他的目的。但是这种服从
并不是被动的顺从。一切伟大的科学家如伽利略、牛顿、麦克斯韦、赫尔姆霍兹、
普朗克和爱因斯坦,都不是从事单纯的事实收集工作,而是从事理论性的工作,
而这也意味着创造性的工作。这种自发性和创造性标识了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
的天然分界线。
科学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既有相同之处,同时在许多方面又与政治法律思
想、哲学、宗教、艺术、道德等有重大的区别。科学不仅反映社会存在和人们的
社会关系,而且反映自然事物,包括在人类出现以前的或人力无法控制的自然过
程。科学家的活动可以有伦理的动因和效果,但科学知识是否成立只能从真或假、
深刻或肤浅、全面或片面去衡量,善或恶、正义或非正义不是评价科学是非的准
绳。科学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他是以正确反映现实及其
规律为内容,并通过概念、判断、假说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体
系,是形成为理论体系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
科学活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特殊部分。在物质生产中,人们可以而且必须重复
制造某一类产品,而知识生产的突出特点则是它的创造性,它要以提出新见解、
新思想、新设计、新工艺为目标。物质生产可以按确定的程序和计划进行;科学
157
研究则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在科学活动中挫折、失败和风险是难以避免的,
而且还常常出现事先无法料及的机遇。物质生产通常要以劳动者的直接协作来实
行,在现代化物质生产的产品上一般都不打上劳动者个人的标记;知识生产过程
则难免要有个体性,要以个体的方式阅读文献材料,进行观察、分析、计算、
设、决断、提出自己的创见、建议、方案等,在精神劳动的产品上往往要刻上个
人的印记。
科学是革命的精神力量。在西欧的封建社会中,宗教神学、经院哲学在意识
形态领域占统治地位,宗教势力还同封建贵族的统治结合起来,拥有巨大的经济
实力和政治权威,教会成为封建统治的强大支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场
广泛而有力的思想解放运动去动摇神权统治、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也就无法成长。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
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思考与探究:
作者在对科学的起源、发展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常常把科学与人的日常感觉、
日常语言进行对比,这样写作有什么道理?
拓展阅读:
重审科学与人文(节选)
吴国盛
很高兴有机会到东南大学来和同学们探讨一些我们时代的重要问题。昨天我
们对过去 100 年的科学技术做了一个历史回顾,今天我们讲讲科学与人文,做一
个理论性更强一点的讨论。
科学与人文的问题在今天许多人都在谈,大家都意识到科学与人文之间存在
着分裂,应该弥合它。但是怎么弥合,能不能弥合。如果说科学与人文本来就是
两码事的话,我们干吗要弥合它呢?如果人文与工程技术没有关系,或者人文教
育根本就不利于工科人才的培养,为什么我们搞工科的大学要办人文学科?这里
有很多理论问题并没有解决。我们隐隐约约觉得应该这么做,但是为什么应该这
么做,问题没有搞清楚。所以我想我今天也提供一个看法,请大家一起来讨论。
158
问题从何谈起呢?首先要说,科学与人文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代中国科技政
策的纠偏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科技评价体系、目前的科技政策,有些急
功近利,有些重量轻质,有些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基础。我感觉,这件事情可能
从根本上违反科学精神。这里当然还牵涉到科学的社会形象问题。科学究竟是什
么?现在我们说的最多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当然不错,但还不够,
够在哪里?这是问题。还有一个是教育问题。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分科太严,
文不学理,理不学文,重理轻文,这个局面给我们的人才培养带来一个很严重的
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实际上蕴涵着某种对科学与人文的态度,当然是不正确的
态度。还有一些理论问题,比如,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我们经常说中国古代有
科学啊,我们四大发明,我们的什么这个那个,但有人较真地分析,说你这个都
不是科学,只是技术嘛,那么我们古代究竟有没有科学?当然你要回答中国古代
有没有科学首先你要告诉我什么是科学,如果你连什么是科学都没搞清楚,那你
当然不能很肯定地说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还有,社会科学是不是科学,现在有
很多搞文科的都愿意说,社会科学嘛当然是科学了,你不是科学你就捞不上第一
生产力这个光荣称号嘛,你没有这光荣称号就没有经费,就没人支持你了。可是,
在什么意义上社会科学是科学?我们要考虑。还有,我们这几年从上到下,人人
都讲科学精神,那么科学精神究竟是什么东西?一人一个说法,让人不知所措,
那么科学精神究竟意味着什么?
所有这些个问题,按照我的看法,都贯穿着对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解,
同的理解将会导致对以上问题做不同的回答。我们今天的讲座分六个问题来讲:
先讲人文意味着什么,再讲科学是什么意思,近代人文是什么,近代科学是什么,
近代科学与近代人文的关系,最后落实到对科学精神的解释上。
何谓人文
什么是人文?人文从汉字来讲是两个字,人和文,两个东西。第一个讲的是
人,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第二个是文。“文”通“纹”路,就是划道道,就
是要刻点什么东西上去,就是要“燕过留声,人过留名”,就是留点什么东西。
文就是人表达自己人性的方式。“人文”这个词呢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表达了“文”
而化之的意思。
159
西文也包含着同样的两层意思:从词型上看,Humanities(人文)显然与
Humanity(人性)有关,而从来源上看,Humanities 这个词其实也是教化的意
思。Humanities 来自拉丁文 Humanitas,而 Humanitas 则来自希腊文 Paideia
就是教养的意思。公元 2 世纪的罗马作家格利乌斯有一段话,是迄今为止关于
Humanitas 最经典的一个说法。我们一般讲 Humanities 容易想到讲人道,讲友
爱、博爱,可是他说,拉丁文 Humanitas 这个词并没有人们通常以为的这个意思,
希腊文有一个词说的是这个意思, philanthropia可是他说 Humanitas 并不
是对这个希腊词的翻译,而是对另一个词即 Paideia 的翻译。这个 Paideia 是什
么意思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雅技艺的教育与训练,就是教养的意思。他说为
什么要把这种教化培养称为人性的表现呢?因为只有渴望追求这种方式的人才
具有最高的人性。
好了,语言学的事情就讲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理想人性,
一个是对这种理想人性的培养方式。那么有没有普遍公认的理想人性呢?我个人
的看法是,对于大的文化系统来讲,它们所认可的理想人性可能是不一样的。
天我们比较关注两大文化,一个是以希腊作为起源的西方文化,一个就是我们中
国文化。这两大文化各自推许的最基本的理想人性是一样的吗?我看不一样。
照我的理解,希腊人所推崇的理想的人性就是自由,自由是他们的最基本的人性,
他们的所谓人文教化也就是自由教育。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些英文词组就带有这个
痕迹,像这个 Liberal education,你不能翻译成自由教育啊,应该译成人文教
育。还有 Liberal arts,不能翻成自由艺术,翻成自由艺术不知所云,它其实
就是文科的意思。为什么 Liberal educationLiberal arts 要翻成人文教育、
文科?那是因为在西方的传统中间,这个人文学科的核心是自由。
昨天我还在浦口校区跟同学们谈,自由是构成一切人文学科的一个基本的价
值支点。没有自由什么都不要谈,我打你一拳我为什么要负责任,我给老人让座
为什么是德性高尚的,就是因为我可以打你也可以不打你,我可以让座也可以不
让座。如果我腿坏了我只能坐在那里,你不能指责我不让座是道德上有问题。
果我打过去是由于某种物理规律的必然性造成的,那这个我也没有办法。所以道
德价值要求你自由,这从希腊时代开始就是很强调的。但是注意,在我们中国人
这里并没有这个自由。我们中国人最高的人性呢是仁,仁义的仁。这个教化的方
160
式呢是“礼”这里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举一个例子。亚里斯多德有一句名言: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大家都知道,它的原文是:我爱柏拉图,但我更爱真理。
这里面渗透的是一种什么精神呢?对比我们中国也有一句名言。中国人讲“子为
父隐”,就是老子犯了错误,你儿子不能去张扬不能去举报的。你举报了就有问
题了。为什么呢?你首先破坏了这个基本的人性“仁”,因为我们中国的“仁”
首先是体现在血亲之间。如果你父子之间的这种关系都敢于打破的话,那你对仁
这个基本的人性就是一种破坏。这两句名言里可以看出来中西方之间理想人性的
巨大的差异。
如果说与“仁”相对应的教化形式是“礼”的话,那么和“自由”相对应的
教化形式是什么呢?我们说与仁相对应的是讲礼,只有通过一系列礼节的训练才
能把理想人性内化到你内心里去,那么,让我们比较一下“仁”“自由”这两
种理想人性之间不同的内化方式,从这里,我们也许会发现不同的人文形式。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中国人讲“动之以情”西方人重“晓之以理”这里面区别
在哪里呢?我们也可以举个例子。孔子曾经讲到,有一个人问他父母死了以后为
什么要守孝三年呢?为什么不是两年为什么不是一年为什么不是五年呢?这个
问题当然也是个问题,对于西方的思维来说是很合理的。孔子如何回答呢?孔子
并没有跟他讲为什么三年,而是跟你讲的,你的父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你,他们
吃的苦可不止三年吧,他们为你操的心可不止三年吧,他们为你做的很多牺牲可
不止三年吧。就这样,讲了之后,提问者就慢慢地打消了这个问题,他就不再认
为三年是个问题了。这就是动之以情的结果。当然,每一种文化都是多样化的,
通常是讲情也讲理的,但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侧重。我们还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
有些少数民族的同胞想提一个问题,但他不是直接讲,而是不停地跟你打比方,
讲故事,唱歌儿,什么“草原上的雄鹰呀”什么“乌云散开太阳出来呀!讲一
大堆,经过这么一大通铺垫,到他真的把问题托出来的时候你感觉问题提得真有
理,非得这么做才行。这就是动之以情的效果。
好了,与“仁”这种人性理想相对应的人文形式是“礼”,而礼的说服方式
是“动之以情”,那么与“自由”这种理想人性相对应的人文形式是什么呢?不
用说,就是“科学”而科学的思维方式,典型的就是“晓之以理”即要不断地
问个“为什么”
161
何谓科学
我们开始讲科学。中文的“科学”这个词直接翻译自 science而且跟 science
这个词的用法大致类似,基本上指的是自然科学 natural science,而 natural
science 通常指的是数理科学,数理科学通常是以牛顿科学为典范。不过这种理
解也有问题,把科学理解得太窄了。把许多数学化不够的学科,如博物学打入另
册。诺贝尔奖里面只有医学和生理学奖,没有地学、博物学、生态学等。再有,
把科学限制在数理科学方面,就无法理解牛顿科学这样的典型科学从哪里来的。
要知道,一进入历史的环节你就会发现牛顿科学其实属于一个更古老的传统。
不是空穴来风突然冒出来的。它属于什么传统呢?简言之就是西方科学传统,
是说,在西方本来就有一个科学传统,牛顿科学不过是这个传统孕育出来的一个
品种。
为了阐明这个西方科学传统,我们再讲讲德文的科学,wissenschaft德文
的科学一词跟拉丁文 scientia 差不多,含义比较广,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
会科学,还包括人文学科。德国人代表的这个传统,倾向于从一个宽泛的意义上
来理解科学。比如说意大利思想家维科的《新科学》,实际上讲的是历史哲学,
但是它冠名以新科学。黑格尔把哲学叫做科学,而狄尔泰呢,讲精神科学,他把
人文学科经常叫精神科学。李凯尔特则把人文学科叫做文化科学。这些叫法显然
和英文的叫法不同,它们显然不是 natural science 嘛。为什么都能叫做科学呢,
这是因为它们共同的属于同一个知识传统。胡塞尔讲欧洲科学的危机,这是上个
世纪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命题,但他讲的科学不是讲的自然科学的危机,他讲的毋
宁说是欧洲人性的危机。胡塞尔把科学的危机与欧洲人性的危机等同起来,非常
具有启发意义。
西方科学传统起源于希腊,它的关键词是理性。我们可以注意到,在西方思
想史上,哲学和科学永远都纠缠在一起,许多时候甚至没法区别。西方历史上第
一个哲学家也是第一个科学家,西方的科学家做大了必然就是哲学家。比如爱因
斯坦,当然就是哲学家了。爱因斯坦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叫席尔普的编《在世哲
学家文库》,就把爱因斯坦编了一卷。为什么呢?因为从根本上讲哲学也是一种
科学,它是讲理的,是理性科学。
所谓的科学理性有一些什么特点?科学理性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内在性。
162
所谓内在性就是纯粹性。我们经常说自然科学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手段,
以为自己立法,我的毛病我自己知道,不用你们来教,我自己可以纠错,我自己
可以解决问题。这是什么意思呢?它讲的无非就是一句话:我自然科学是内在的。
理性从来都是为自己立法的,它不需要外在的法律。这是西方人对人类文明的一
大贡献。它发现有一个理性世界,这个世界是自己为自己立法的,这个自己为自
己立法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内在性本身就构成了我的最高价值的来源,就是合
目的性。理性提供了一个最高的价值系统。我们经常说“你要讲理啊!“真不合
理啊”。我们中国人喜欢说合情合理合法,把理是放在情以后的。为什么呢?我
们中国人喜欢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理是相对的,而情在我们看来,反而
是比较绝对的,所以情高于理。但是西方人把这个理抬的很高,而且抬到了内在
性的高度。到了这个高度,理就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苏格拉底曾经说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是他的一句名言了。为什
么一个人没有反思能力活了就白活呢?为什么一个人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反思
过自己就是白活了呢?这是因为他认为他从未触及到理性世界,而一个没有触及
理性世界的人,在他看来就就没有掌握自己的人性,没有达到自己的人性。还有
康德。康德有很多书,重要的比如说《纯粹理性批判》实际上讲的是纯粹理性如
何能为自己立法,如何能够通过内在的方式整出一套规则过来,《判断力批判》
谈的就是目的性。理性本身就提供一个目的因。今天我们一说理性好象就是一个
规则,一个客观的定律,没有目的性。这是有问题的。胡塞尔讲欧洲科学的危机
在于,一方面非理性主义全面放弃理性,另外一方面实证主义只强调一种片面的
理性主义。片面的理性主义事实上放弃了对普遍性的寻求,它只讲事实理性不讲
价值理性,只讲工具理性不讲目的理性。今天的许多科学家自动把自己陷在一个
所谓道德中立的地位,不考虑道德问题,这恰恰是一种片面的理性,是一种分裂
的理性。放弃了普遍理性的寻求,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分裂。科学与人文的分裂
实际上是理性分裂的一个自然的后果,所以也是胡塞尔所谓危机的表现。
希腊-欧洲人这样的一种知识追求,是由他们的理想人性决定的。刚才我们
已经说了,如果说中国儒家的人文形式是仁和礼的话,那么希腊-欧洲人的人文
形式就是自由和科学。我们可以举一个中国星占学和希腊数理天文学的例子。
们知道,中国人也好希腊人也好都面临同样一个灿烂的星空,都非常注意天上的
163
现象,都把天上的现象勤勤恳恳的记下来,但是在此基础上,他们却发展出了完
全不同的知识形式。中国的星占学,就是要通过了解天象的变化来规定和预测地
上人事的变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天学家们都是官方天学家,
天文学家都是官员,都是政府高官,部级干部。为什么呢?因为他直接为皇家的
一举一动服务。皇帝什么时候起床啊,什么时候该打猎啊,什么时候该种田啊,
什么时辰登基,什么日子结婚,……都要看看天上的事情。这样的天学,关于天
象的知识,是属于礼文化的一部分,而这个礼归根结底,是要表达中国人的仁:
要顺应天时。希腊人呢?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什么实际的用途。希腊不是一个农业
民族,它也不需要用来编制历法,指导种田,也不是用来算命。他就是要研究那
个规律,研究行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运行方式。为什么他们要研究这个没有什么
实际用途的东西呢?那是因为,希腊人认为,这样的研究属于最高尚的人性,
究纯粹问题的人是最高尚的。我们都知道欧几里得,是演绎几何的集大成者。
个学生跟他学习,学了几天问他,说老师学完几何能不能挣钱啊?欧几里得勃然
大怒,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把他赶走了,“给他两块钱你走吧”为什么呢?
因为你怀疑我的学问的纯粹性相当于怀疑我人本身有问题,就像我们中国人怀疑
你这个人不懂“礼”一样。希腊的数理天文学是近代科学的真正始祖,我们今天
所谓的古典科学都是从数理天文学这条线上下来的。它一方面要观察,一方面要
整合自然规律。
刚才我们讲到科学理性的第一个方面是内在性,第二个方面是合目的性。
两个方面都可以归结为自由引导的结果。“自由”是什么意思?就是由自嘛,由
着自己内在的逻辑来发展叫自由嘛。合目的性是什么意思呢?自由从来也不是想
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个维度对于我们中国人是很陌生的。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向
来规定着一种目的性,有价值问题的,那就是:自由是它的最高价值。这个自由
作为最高价值就是目的性本身。自由从来不是手段,从来都是最高目的。裴多菲
不是有一句诗吗?是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也就是他认为自由是最高的价值,它是比生命和爱情更高的价值。为什么呢?因
为生命的意义,爱情的价值,都是自由引导的结果。没有自由,生命是没有意义
的,没有自由,爱情也是没有根据的。
好了,我们看看希腊的大师们是怎么说的。他们说只有理性的人才是自由的
164
人,这是希腊人开辟的一个很重要的思路。亚里士多德有句话说:“我们应该尽
一切可能使自己升华到永生的境界,使自己无愧于我们身上存在的最优秀的品质
而生活。对于人来,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这里
一语道破天机,西方的人文,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因为它以理性作为它的最高原
则。
希腊的科学首先是内在的,希腊人的天才创造中间有一样即逻辑演绎推理的
科学。希腊人能够把这个 geo-metry,我们知道 geo 是地了,metry 是测量了,
geo-metry 本来是测地术了。测地术变成几何学是希腊人天才的创造。泰勒斯跑
到埃及去留学。埃及的尼罗河定期泛滥,所以泛滥一次,田地需要重新划定,
以测地术比较发达。但是泰勒斯学完测地术回来把它变成了几何学。他把证明问
题做为科学的首要问题。毕达哥拉斯定理从来也不是我们的勾三股四弦五,它说
的是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们的勾股定
理还是测地术,但人家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就是几何学了,是演绎的逻辑,是推理
的科学。
希腊科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它的非实用非功利的特征。为求知而求知,为学问
而学问,为科学而科学,这些东西我们过去是批判的。为什么批判呢?根本原因
也是因为我们中国的主流文化中本身就缺乏这根弦,我们不大懂得无用之用是什
么意思。
希腊科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刚才讲到的目的性,也就是最终会指向意义问
题,它要指向善。柏拉图讲最高的学问不是数学,数学当然已经表达了某些自由
的特征。它是演绎的、逻辑的、推理的,也是非实用的、非功利的。但是数学还
不是最高的学问,为什么?在数学之上还有一个学问叫做辨证法,不是我们今天
的这个辨证法,是关于善的学问。数学是通向善的。我们可以举怀特海,二十世
纪前半叶一个很重要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就认为自己的毕生总结是一篇论文叫
《数学与善》。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挺奇怪的,数学和善有什么关系呢?照我
们看来,数学嘛研究一些纯粹的演绎推理,善嘛是道德问题啊,道德和数学有什
么关系?其实这正是我们现代人的一个悲剧,因为我们今天的理性是分裂的理
性,我们居然不能理解数学与善的内在一致性。怀德海敏锐的发现,数学和善的
追求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追求的是同样一件东西,即理性的完善。怀德海一辈
165
子写了很多书,有哲学的有数学的,但是他认为这篇文章是他的代表作,因为这
篇文章强调了数学和善的最终的合一性,所以有人说怀特海是希腊精神的正宗传
人,是柏拉图主义的正宗传人。实际上,怀德海的思想和刚才讲的胡塞尔的思想
是一致的。
这种希腊的科学精神通过什么方式传到近代的呢?我们以前认为经院哲学
专讲基督教教义啊,不讲道理啊。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基督教哲学分为前后两期,
早期的教父哲学是不怎么讲道理的,把信仰放得很高,所以有人甚至很极端地说,
正因为荒谬我才相信,不怎么讲理。但是后期的经院哲学不一样了,它把亚里士
多德的思想整合进基督教的教义,形成了所谓的经院哲学。这个经院哲学是很重
视逻辑演绎推理,很重视讲道理,很重视理性的。当然,希腊那种较真儿的讲理,
与基督教有时也会有些冲突。我们刚才谈到为什么要守孝三年的问题,三字儿出
不来嘛,上帝这里也有这个问题,你追问多了,最后也会有问题。比如圣父圣灵
圣子究竟是一个东西还是三个东西,这是基督教哲学里面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了。
还有比如说,耶稣拿一条鱼所有人都吃饱了,什么手一挥把那个河水都挡住了,
人就可以从河底下走过去,这些个奇迹当然是理性难以解决的。当然经院哲学为
此有很多妥协的方式。但是,总的来看,经院哲学的出现标志着希腊精神对基督
教的融合。相比之下,回教就没有出现类似的经院哲学。本来它也是有机会的。
公元十世纪左右的时候,当时的希腊文献全部给翻译出来了,都翻译给了阿拉伯
世界。当时他们出现了两位,一位是阿维罗意,一位是阿维森那,这两位哲学家
本来是想把希腊精神整合到回教里去,但是他们的回教首领,他们的哈里发说了
这么一句话:说上帝命令为那些单凭理性就能导致真理的人备好了地狱的烈火。
这样一来,回教的经院哲学就没有出现,回教依然是他的原教旨那套东西,没有
整合到希腊理性里来。怀特海说过:在现代科学理论还没有发展以前人们就相信
科学是可能的,这样一个信念是不知不觉的从中世纪神学中导引出来的。也就是
说,中世纪的神学成了帮助希腊精神传到近代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他还说,
算伽里略吧,这位近代科学的始祖,他那个条理清晰的和分析入微的头脑便是从
亚里士多德那里学来的。所以我们说,现代科学不是突然冒出来的,不是宙斯从
雅典娜的头里突然冒出来的,它是有它的一个源远流长的背景。
近代人文与科学的分裂与合一
166
我们来讲一讲近代人文与科学的分裂问题。表面上看有这么几点。第一个就
是科学与技术的学科日益分化,日益扩张,而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过去我
们都是学哲学的,哲学是万学之祖,而今天哲学在大学里是个小系科。但是你要
注意,博士学位都还叫 PHD哲学博士,因为历史就这么叫。这个习惯叫法,反
映了哲学的地盘在萎缩。第二点,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和功利化倾向,导致了社会
科学的兴起,使人文学科地位进一步下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是不一样的,
在的社科也很牛,经济学自己设了诺贝尔奖,法学、政治学都很热,文史哲就很
差一些。第三个,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体制,人为地造成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
疏远与隔绝。过去老说要培养专才,不要学那么多的东西,好好学你们的专业,
要有专业思想,结果人为造成了疏远。应该讲过去半个世纪来,我们的教育体制
有很大的弊病。我记得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在二战之后,被盟军强制改造成一个综
合大学,要把人文精神引进来。但是不幸的是,我们国家与此差不多同时,把许
多综合大学改造成各种专科的工业大学,这应该说是个失误。第四点,自然科学
自诩的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的拒绝人文关怀。英国皇家学会的学会章
程里就说,我们不关注伦理道德这些东西,我们只讲事实。在科学界有一种潜意
识,原子弹你让我造我就造,反正扔不扔我是管不着的,我只管造不管扔(笑声)
反正谁扔谁负责。枪炮我都造,毒气室焚化炉我也可以造,只要我不亲自开毒气
室那个开关,不按那个开关我就不负责任。究竟科学家应该不应该负责任,这是
很大的一个问题。应该讲,在这四个层面上,近代的科学人文是有分裂的。
但是我们要看到在这个表面的分裂背后也有合流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些分
裂?很显然根源在专科化。为什么要专科化?因为科学的逻辑本身就要求专科
化。你不是要效率吗?流水线被证明是有效率的,卓别林在《摩登时代》里表现
的那个场景,那个流水线作业是有效率的,每个人都只做其中的一点点。过去的
手工作坊一个人从头做到尾,手工艺品一辈子也做不了几个,现在这个流水线生
产做的又快又好,精度很高。但是过去做事情,大家一块做,有说有笑的做,
的很愉快。工作本来就是社交活动。但今天,工作是工作,休息是休息,不能混
在一起,这是高度理性化的劳动组织方式。专科化有利于效率,它其实也根源于
技术理性,来自诉求效率和力量的科学的本质。力量型的科学本质上要求一种分
工型的科学和教育体制,只有理解型的科学才要求一种综合的领悟力。希腊理性
167
要求的是一种综合的领悟力,它是理解型的科学,所以希腊时代人与自然之间本
质上是一种领悟的关系,不是一种征服和支配的关系,所以他的学问是纯粹的理
性,是自由的学问。我们今天要求的是一种控制和力量型的学问,所以我们的时
代,自由的问题开始模糊了。所以,刚才那些表面上的分裂,实际上显示了技术
理性和唯人主义之间有一个合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相信力量的乐观主义。
因为我们有技术理性,我们就有唯人主义,我们有唯人主义,我们就必定要
采用技术理性。它们两个是相互确认相互加强。技术使人自命不凡,我们的技术
保证我们挺立在地球的表面,傲视所有的物种。我们以前认为这个畜生也是个生
命,要爱惜它,如今我们会说,爱惜什么?不行就杀了,然后换一个。这个物种
不行,也可以改良它,基因改造等等。我们是很不得了的,技术使人自命不凡。
因此,对人的自我崇拜自然就转化为对技术的崇拜,相反也是一样的,对技术的
崇拜自然就会对人的崇拜。但是这里边有个巨大的怪圈。对技术的崇拜我们就要
求自然屈从于技术,我们改变了白天黑夜的节律,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
律,水果平时只有收获季节才可以吃到,但现在我们可以一年四季都吃各种水果,
通过大棚技术,所以自然的节律,自然的逻辑开始让位于技术的逻辑,让位于技
术的节律,让位于人工的人造的世界。这个人工的人造的世界实际上已经构成了
我们的生活世界,自然的节律慢慢在退隐,但是就在我们要求自然屈从于我们的
技术的时候,就在我们蔑视自然以技术自傲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在要求作为自然
的一部分的我们自己屈从于技术。因为我们人类自己本质上是自然的一部分,
是你没法儿改变的,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剧性的命运。因此,当你要求自然屈从技
术的时候,你同时也在要求人类屈从技术,这种屈从是什么,就是异化。所谓异
化就是人类屈从于自己创造的东西。本来技术理性是用来加强唯人主义的,是用
来加强人类的自我认同的,使人类自命不凡的。但是,当我们把技术放到一个更
高地位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它实际上在贬低人类自己。所以就出现这样的现象,
技术发达了,人类却丧失了劳动的乐趣。刚才我们讲到流水线作业,卓别林演的
那个角色因此而疯了。从前的劳动,首先是人性的外化,首先是表达自己的存在。
劳动创造人本身,说的就是人类通过劳动获得自身的存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
也就是工业社会,近代社会,劳动是异化的,劳动不让人快乐,让人很烦,不舒
服。劳动无乐趣可言,因此我们今天的劳动必定要辅之以休闲。休闲从而构成一
168
个新产业,因为没有休闲劳动不下去。这也是理性化筹划的产物,因为休闲搞好
了可以更好的劳动。除了劳动没有乐趣之外,技术发达了人类还丧失了劳动的权
力。机器多了,就不要你人来干。机器又省钱,干得又好,所以机器导致技术失
业。欧洲历史上有这样的事情,路德派捣毁机器就很有名。每一样新技术的出现
必然会摧毁一个传统产业,那传统产业所携带的一套价值观念、价值体系顿时就
灰飞烟灭了。还有科学发展了,人类却越来越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意义。
这里的问题当然更多,今天我们不能多讲。我们今天知道的越多,却感到越来越
没意思。生命是什么?生物学家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可生物学家说的生命就是指
实验室那些试管里的切片啊,就是一些分子啊,各种链啊。如果生命就是大分子
的话,那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人终有一死的话,我们为什么非要活着而
不是死了算了呢?(笑声)存在是什么意思?活着与不活着之间究竟有什么区
别?对这些个问题,科学发展之后人类反而更加困惑了。
弘扬科学精神
下面我们讲最后一个问题。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讲到,由于近代科学在某种意
义上背离了或者是偏离了希腊人那样一种自由的精神,所以碰到了很多问题。
些问题现在还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还在探讨之中,但是有一点很显然,正是自
由精神的丧失使得科学将丧失原动力。我们经常感叹希腊人真是不得了,没有希
腊人研究的那个圆锥曲线,开普勒如何才能发现行星运动的轨道。我们知道,
圆、抛物线、双曲线都是所谓的圆锥曲线,希腊人阿波罗尼早就在研究,他大概
是欧几里得的同时代人。他的研究,当时看不出有什么用。自然界中也没有见过
这样的玩意儿,没人见过椭圆抛物线这样的东西,但是他的成果帮助开普勒发现
行星运动的轨道都是圆锥曲线。这就是自由科学的奥妙。自由的科学永远是张开
一个广阔的空间,它是无用之大用。还可以举个非欧几何的例子。非欧几何认为
过直线外一点可以做不出来平行线,或者可以做无穷多条平行线,这看起来怪不
可思议的,但是不久就被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使用了。所以某些观念总是在先
的,某些自由的理念总是先导性的引导着我们的科学的发展。那样一些实用的科
学,空间是很小的。科学满足了某项需要,这门学问就发展到头。我们中国古代
聪明智慧的人当然很多,但是由于科学的实用特征,发展的空间就不大。皇宫建
完了,皇宫的有些建造技术就失传了。比如故宫里的金砖,据说到现在也造不出
169
来。因为这个技术是专门为皇家使用的,别人不能使用这个砖,所以就容易失传。
一个实用理性或者实用主义的知识,不可能走得很远。
我们谈一谈弘扬科学精神的问题,我把它称之为时代的最强音。今天不少人
都在说弘扬科学精神。我的看法,弘扬科学精神基本上有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
就是想把在科学研究领域中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推广到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
域。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思路,这个思路实际上是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
法,而且把科学方法普遍化,推而广之。但这个思路是有问题的,当然有它的合
理之处。比如说,在我们中国人对科学方法普遍很陌生的情况下,大家讲一讲很
好,但是把它作为一个普遍的思路或者唯一的思路是有问题的。问题在于科学的
方法有没有普遍有效性?先不要说把科学的方法使用到非科学的领域,就是在科
学领域,究竟有没有普遍有效的科学方法都是成问题的。20 世纪最重要的一项
科学哲学成就就是,认为不存在普遍有效的科学方法,所有的方法都是依赖于
context 的,所以出现了所谓的 contextualism,所谓境域主义,就是依赖于情
境,依赖于场域。不同的情况适用于不同的方法,没有普遍有效的科学方法。
果说在科学发展的内部我们都不能说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科学方法,那么把科学研
究领域中的某些方法推广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就更成问题了。按照我的定义,
这就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有很大的毛病。首先一个,它只强调了效率的方案,
没有顾及别的方案。刚才我们举了焚化炉和毒气室的例子,如何造得有效率是一
个问题,你要不要造是另一个问题,科学主义用前一个问题掩盖了后一个问题。
所以我说,效率的方案要服从伦理和人性的方案。单纯的讲科学方法的推广是有
问题的,这里我引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爱因斯坦的意思是说,你们光关心科学是
不够的,要关心人,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还有,人类真正进步的取得依赖于发
明创造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依赖像布兰戴斯这样的人的良知良能。布兰戴斯是一
位非常正直的大法官。爱因斯坦甚至认为,科学家在历史上并不是最重要的,
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
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
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做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
的一切成就。这话听起来很反动啊(笑声)。他居然认为这些宗教领袖比我们科
学家都伟大,可是这话就是爱因斯坦本人说的。爱因斯坦当然是二十世纪最伟大
170
的科学家了,他却认为科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怎么样为人类造福,怎么
样给人类带来尊严。
第一种思路强调了效率的方案,以科学方法代替科学精神,有问题。为了减
少中国人口有没有好办法?有啊,在人口稠密地区放几颗原子弹不就行了吗?那
行不行?这个例子当然太荒谬了。科学方法的有效性建立在一些存在论基础之
上。比如,科学研究的对象必须是没有个性的,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才能
把它们量化,才能定量分析。这是保证科学方法有效性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是这
种本体论前提用在教育学上就有问题。我们讲教育要因材施教,我们是假定每个
个体都不一样。当然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本质上还是一种科学的教育体制,都是
大家坐在一起听啊,一起参加考试,都是标准化作业。因为没有办法,时代的要
求,工厂是这么干的,你学校也必须这么干。工厂搞流水线学校也是流水线,
厂有作息表,学校也有作息表。学校也就是培养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是技术
员,都是熟练工人的培养者。不光是学工的如此,其他学科都一样。我以前不理
解作息制度从哪里开始的,后来发现是从工厂开始的。所以,光讲科学方法是有
问题的,还要注意它背后支撑着它的前提的限度。
现在我讲讲第二种思路。这个思路实际上很简单,我想引用我们中国科学界
的老前辈竺可桢先生的一句话。他在三十年代就在探讨这个问题。他说,提倡科
学不但要知道科学方法还要认清科学的目标。他一开始就区别了方法和目标。
标是什么?目标就是探求真理。他说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但是这个科
学目标也就是蕲求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么怎么样弘扬科学
精神呢?怎么样追求真理呢?竺可桢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个说法当然需要
做一些新的解释,但基本思路是我赞成的。今天我们过于急功近利,忘记了科学
在本原处它所应有的最高力量,即那个自由的精神。所以,第二种思路的意思就
是要再一次强调,弘扬科学精神首先要弘扬自由的精神,这个自由的精神就是科
学的精神,而科学的精神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就是西方的人文精神,我得强调,
不是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在结束我们今天的讲座之前,我想讲一讲阿基米德的故事。我们知道,阿基
米德是希腊化时期一个伟大的人物。希腊化时期和希腊古典时期不一样,它是把
希腊的科学与东方的实用精神结合起来的一个时期。作为一个希腊化的科学家,
171
阿基米德一方面是一位很高超的数学家,是希腊时期三大数学家之一,其他两个
是阿波罗尼和欧基里德。但另一方面,阿基米德又是很神的,是古代世界罕见的
力量型科学家。他用杠杆原理可以把一艘军舰拉起来,他利用光学的会聚原理将
罗马人的军舰烧毁,他可以利用力学原理造出一种投石机,很有威力的。他还动
手做了一个螺旋提水机,据说埃及人现在还在用呢。所以阿基米德既是一个力量
型的学者,又是一个沉思型的学者。我们知道,阿基米德是因为沉思而被罗马人
杀死的。罗马人攻打阿基米德的祖国时,阿基米德指挥全城人马对付罗马人。
马人根本就没办法。他制造的投石机很有劲,一下子可以把石头投的很远。他做
的那个大吊车把罗马的军舰都提起来了,让老人妇女儿童用反光镜把他们的军舰
都烧掉了。所以当时罗马的统帅马塞拉斯说这场战争打什么呀?整个是我们一个
军团和阿基米德一个人打。但是后来他那个城市内部有内奸,里应外合就把那个
城市给攻破了。当时马塞拉斯下令不许伤害阿基米德,可惜这个命令还没有下到,
城市就已经攻破了。一个士兵杀红了眼,跑到阿基米德的屋子里,他当时正在沙
堆上运算一个数学题,罗马士兵拿着刀子进去了。老头儿,叫了他一声,干什么
的?阿基米德沉思嘛,希腊人高尚的沉思行为,坐在那里还在想。罗马士兵一看
不吭声,胆子那么大,上去一刀就要刺他。阿基米德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
圆,他就在沙堆上被罗马人刺死了。阿基米德既有力量又会沉思,他在这两者之
间保持一个平衡。今天,我们如果过分强调一个方面,就有可能损害科学的形象。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2002 1 6 日在东南大学的讲演)
172
[] 刘易斯·托马斯
作者及背景:
刘易斯·托马斯博士是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70 年代
末,美国举国上下反对生物学家滥用重组 DNA 技术,怕他们使 DNA 与大肠杆菌之
类相结合会造出危险的东西。托马斯慷慨陈词,反对在科学研究方面设置禁区,
坚决捍卫科学研究自由的权利,而在克隆人问题上,他又非常谨慎地表示反对。
这看似矛盾的两种态度一方面体现了托马斯不断追求科学新知、勇于探索科学奥
秘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反映了他作为科学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克隆”技术辞典:
一个细菌经过 20 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
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
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 …… 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
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
称叫“Clone”,译音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起源于希腊
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 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
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这
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自然
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
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 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
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
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做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
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
四个、八个…… 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
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
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
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173
现在, 由任何动物或植物的随便哪个体细胞含有的 DNA 来再造一个一模一
样的生物个体,从理论上讲已经是可能的了。可以引逗一单个植物根端细胞去孕
育那整株植物的完美复本;一个青蛙肠道上皮细胞,拥有着建造一个新的、同样
的青蛙所需要的全部指令。假如这项技术进一步发展,你也可以这样造人。而且,
现在世界上到处都有了一些惶惶然的预测,说总有一天,就会真的做出这种事来,
为的是保存一些经过细心挑选的、特别有价值的人们,让他们能以某种方式长生
不死。
科学上有好多事情让人忧心:行为控制,遗传工程,脑袋移植,计算机作诗,
还有塑料花的无限止地开放。克隆(无性繁殖)造人也是其中的一例。
克隆要算前景中最暗淡的部分了。它敕令取消性活动,而作为补偿的,仅仅
是在象征意义上消除死亡。知道一个人有个一模一样的无性系代理人继续活下
去,这几乎就算不得什么安慰,况且,那活着的很可能迟早会把那个日见衰老的
真我排挤到一边。很难想象,一个未经配对儿的胞核能有什么孝心或敬意之类的
事;更难想象,一个人那新的、自行生育的自我,不过是一个绝对茕茕孑立、
目无亲的孤儿。至于把一个人的自我从婴儿期拉扯大,要涉及多么复杂的人际关
系,要怎样教他语言,教他守规矩,灌输良好的行为方式,等等一切,就更别提
了。请问,如果你在五十五岁的时候,通过代理人,成为一个不可救药的少年犯,
你当作何感想?
来自公众方面的质询是显而易见的。谁将入选,标准是什么?这个技术被滥
用怎么办,比如,有钱有势,却难以为社会接纳的人,自行其是,决定自我克隆;
或者,由政府克隆一帮愚笨驯良的群众,去进行一些世界事务:这样的危险将如
何应付?那种同一性对我们所有未被克隆的人们会有什么效应?毕竟,千万年
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为自己的独特性而欢欣鼓舞;在本质的意义上,我们每一个
人跟那四十亿他人都是完全不同的。自我这种属性乃是基本的生命事实。想想人
无自我,彼此完全一样,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罢了,还是别去想它吧。因为,这种事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以我看来,即使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也还看不到其实现的可能。我同意你可能会克隆出像煞供
体亲本的某些人来,但是,结果可能是,他们之不同,将不亚于你之于我,决然
比今天任何的同卵双生子更加不同。
174
这一试验所需的时间只是问题之一,可这一个问题就大得可怕。试想,你要
克隆一个不同凡响、成绩辉煌的外交家,好让他照管遥远未来的中东问题。你必
须逮住并说服他摘下一个细胞。这也许不难办到。但在此之后,你不得不等待他
的胚胎长大,然后还要再等至少四十年。在此期间,你得保证,所有的观察者耐
住性子,在他前途未卜的童年和青少年期不去乱加干预。
这还不算。你还得有把握能再造他的环境,大约还要造得丝毫不差才行。“环
境”一词其实意味着人群,因此,你要克隆的恐怕远远不止于那个外交家本人。
这是克隆问题的非常要紧的方面。我们对于克隆而成的个体本身激动不己,
却基本上忽视了这个方面。 你用不着完全同意 B·F·斯金纳B· F·Skinner
的全部论点,就可以承认,环境就是能造成不同。而当你审视我们用“环境”
指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最终指的就是其他生人。我们用委婉语和行话来表
达这个,诸如“社会力量”“文化影响”甚至还有斯金纳氏的“言语群体”
是,这些词语真正的意思,是指邻近的密密挤挤的人群,在讲,在听,在微笑,
在皱眉,在给与,在保留,在勉励,在推动,在爱抚,或对这个个人抡起大棒。
不管那些基因组说什么,那些人对于这个人性格的塑成至关重要。真的,如果你
仅有些基因组,而没有人在其周围,你会培育出一株脊椎植物,不会更多。
因此,一开始,你无疑需要克隆那个人的父母。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这就意味着那个外交家不在场,即使理论上也不会在场,因为,当这个外交家本
人初露头角,被认为国宝时,你就不可能从他的双亲身上得到细胞了。你得把资
格已备,堪称其任,并且父母双全的人们先行找齐,加以遴选,列出一个名额有
限的单子。那父母也需克隆,而且,为了确保一致性,还得克隆他们的父母双亲。
我想,你还需要有通常所需的手术同意书,填好,签字画押。如果我对于为人父
母的情味有所了解的话,我敢说那是不容易办到的。让祖父母签字画押就更难了。
可事情还刚刚开头。实际上,根据现时的心理学思想,影响到一个人成长的,
不仅仅是父母,还有那整个家庭。那么,克隆那一家子。
然后,还克隆什么?家庭每一成员成长的方式,都已经被在他周围确立的环
境所决定了,这个环境意味着更多的人,家庭之外的人们,同学,熟人,亲爱者,
敌对者,合伙用车入伙人,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有从地铁站柱子那边穿
过来的与众不同的陌生人。找到他们,然后克隆他们。
175
但是,这个规划是没完没了的。外围的每一联系都有自己周围的一家子,
同那一家老小各自的外围联系。得克隆他们全部。
要把这事作得圆满,要想最终结局是一个人的真正复本,你真的别无选择。
你得克隆整个世界,少一点也不成。否则就没有任何希望。
我们还没有作这种规模的试验的条件,而且我认为,我们也不愿意去作。
先,那意味着用一个完全相同的世界来取代今天的世界,紧随其后。而这就意味
着不会有自然的,自发的,随机的,幸运的新生儿。一个孩子也不会有,只有那
些现在在场的一对对的人工制品,再加上那些完全一样的一对对成人,包括今天
这些吃政治饭的,都是成双成对。这太过分了,想都不敢想。
还有,当这整个试验完成时,比如说五十来年以后,你怎样得到有关结果的
诚实无欺的科学读数呢?在那一世界的某个地方,会有那个最初的克隆人,五十
好几的岁数,兴许已被遗弃和忽视了,而在他的周围,到处都是今天所有人的确
切复本。那会是与今天同样的一个世界,满溢着今天人们的所有复本,连同他们
同样的问题的复本,可能都会因为不得不像我们今天一样从头再来重作一遍而心
怀怨愤,恨死了那个最初的克隆人,要找他的别扭,跟他没完,假如他们能找到
他的话。
很明显,即使那件事作得恰到好处,他们还是会寻找途径,解决普遍不满的
问题。迟早有一天,他们必然会巡视四周,彼此看着,拿不准到底该克隆哪一个
对社会有特殊价值的人,好让我们摆脱这一切。于是,这件事就会周而复始,
能还要反复无穷。
在我的一生中,我曾活过那么一个阶段。那时我纳闷儿地狱会是个什么样子,
于是我挖空心思,想象某种永劫。我不得不承认,我从来没能想出任何类似上述
景象的事情。
如果你在寻找出路,那我倒有另外一个选择。放下克隆的事,别去尝试它,
而去试试相反的方向。找些门路让突变来得快一些,多一些新的变种,多一些不
同的歌声。假如想瞎鼓捣混日子,那宁可鼓捣点别的,而不要去想方设法让事情
千篇一律。别鼓捣任何人,连你自己在内。头顶上面有个天,天道可是喜变不喜
居的。
176
思考与探究:
1、作者对“克隆人”的态度立场是怎样的?你对“克隆人”的态度立场是
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2、这篇科学随笔在论证手法和论证语言上有何特点?
拓展阅读:
科学界关于“克隆人”的争辩:
任何科学研究的出现都会引起人们的争论,所谓见仁见智,克隆人的出现更
是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争论自然更多,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多种多样,很难统
一起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主要有:
①反对克隆人的学者提出了 3 条理由:克隆人使人的基本定义发生了改变,
使人丧失了尊严;克隆人彻底搞坏了社会人伦关系;克隆技术若被狂人滥用将会
危害社会,如克隆出希特勒等纳粹分子等。
②金科溪教授认为,克隆人理论上是可行的,不必为克隆人可能带来伦理问
题而不敢从事克隆人的科研。他也提出 3 条反驳理由,决定人命运和性格的不是
生物基因,而是社会因素。科学院家即使复制出希特勒的躯体,也无法复制出他
的思想和情感;人的尊严不在于生育方式,而是人的社会性人格;人的伦理观念
是会变化的,可以根据变化的客观存在再给人们以伦理定位。
③复旦大学徐宗良教授认为,人毕竟是社会人,制造出生物的人是人类的一
种退化。徐宗良说,我国现有的科技伦理教育还相当欠缺,大家更多的是从纯技
术的角度关注事件本身,而缺乏深层次的伦理思考。他呼吁加强科研人员及高层
管理人员的伦理观念,这将有助于科研的规范和有序。
177
宇宙的未来
[]
这篇讲演的主题是宇宙的未来,或者不如说,科学家认为将来是什么样子的。
预言将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
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
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尽管预言宇宙
的未来有困难,但科学家仍未失去信心。)
在非常早的时代,预言未来是先知或者女巫的职责。这些通常是被毒药或火
山隙溢出的气体弄得精神恍惚的女人。周围的牧师把她们的咒语翻译出来,而真
正的技巧在于解释。古希腊的德勒菲的著名巫师以模棱两可而臭名昭著。当这些
斯巴达人问道,在波斯人攻击希腊时会发生什么时,这巫师回答道:要么斯巴达
会被消灭,(古代巫师的预言,诀窍在于可以随意作出解释。)要么其国王会被杀
害。我想这些牧师盘算,如果这些最终都没有发生,则斯巴达就会对阿波罗太阳
神如此之感恩戴德,以致忽视其巫师作错预言的这个事实。事实上,国王在捍卫
特莫皮拉隘道(特莫皮拉隘道:一般译作“温泉关”。公元前 480 年,波斯国王
薛西斯一世率领大军五十多万、战舰千艘,越过达达尼尔海峡,水陆两路进犯希
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率领 300 名斯巴达士兵在温泉关顽强抵抗波斯军,
部战死。波斯军队占领雅典,大肆焚掠。希波战争是希腊诸城邦反抗波斯侵略和
压迫的战争,最后以希腊的胜利而结束。的一次拯救斯巴达并最终击败波斯人
的行动中丧生了。
另一次事件,利迪亚(利迪亚:一般译作“吕底亚”,小亚细亚西部的奴隶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节选自《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1995 年版)
杜欣欣、吴忠超译。史蒂芬·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1942 1 生于英国的牛津。先
后在牛津大学物理系和剑桥大学物理系学习,23 岁获博士学位。21 岁时,患上一种运动
经细胞病,以致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说话。他身残志坚,在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上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他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行销数
千万册,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现任英国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讲座教授本文
霍金 1991 1 月在剑桥大学的一次讲演录
178
制国家,在现在的土耳其境内的国王克罗修斯(克罗修斯:一般译作“克罗伊
斯”,吕底亚的末代国王,约前 560—前 546 年在位。公元前 546 年,波斯国王
居鲁士攻破其首都萨狄斯,被俘。据说他是古代的巨富之一,他的名字已成为“富
豪”的同义语。这位世界上最富裕的人有一次问道:如果他侵略波斯的话会发
生什么。其回答是:一个伟大的王国将会崩溃。克罗修斯以为这是指波斯帝国,
殊不知正是他自己的王国要陷落,而他自己的下场是活活地在柴堆上受火刑。
近代的末日预言者为了避免尴尬,不为世界的末日设定日期。这些日期使股
票市场下泻。虽然它使我百思不解,为何世界的终结会使人愿意用股票来换钱,
假定你在世界末日什么也带不走的话。
迄今为止,所有为世界末日设定的日期都无声无息地过去了。但是这些预言
家经常为他们显然的失败找借口解释。例如,第七日回归的创建者威廉·米勒(威
廉·米勒:17821849美国纽约州农民,近代基督复临运动的创始人。 1831
年起开始传道,根据《但以理书》的某些章节推算出基督将于 1843 年或 1844
3 21 日第二次降临,赢得了成千上万的追随者。预言虽然失败,但该派仍
坚持教义,并于 1863 年成立了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预言,耶稣的第二次到来会
1843 3 21 日至 1844 3 21 日间发生。在没有发生这件事后,这个日
期就修正为 1844 10 22 日。当这个日期通过又没有发生什么事后,又提出
了一种新的解释。据说,1844 年是第二次回归的开始,但是首先要数出获救者
名单。只有数完了名单,审判日才降临到那些不列在名单上的人。幸运的是,
人名看来要花很长的时间。
当然,科学预言也许并不比那些巫师或预言家的更可靠些。人们只要想到天
气预报就可以了。但是在某些情形下,我们认为可以做可靠的预言。宇宙在非常
大的尺度下的未来,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我们在过去的三百年间发现了制约在所有正常情形下物体的科学定律。我们
仍然不知道制约在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那些定律在理解宇宙如何起始
方面很重要,但是它不影响宇宙的未来演化,除非直到宇宙坍缩成一种高密度的
状态。事实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金钱建造巨大粒子加速器去检验这些高能定律,
便是这些定律对现在宇宙的影响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一个标志。
即便我们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它们去预言遥远的
179
未来。这是因为物理方程的解会呈现出一种称作混沌的性质。这表明方程可能是
不稳定的:在某一时刻对系统作非常微小的改变,系统的未来行为很快会变得完
全不同。例如,如果你稍微改变一下你旋转轮赌盘的方式,就会改变出来的数字。
你在实际上不可能预言出来的数字,否则的话,物理学家就会在赌场发财。
在不稳定或混沌的系统中,一般地存在一个时间尺度,初始状态下的小改变
在这个时间尺度将增长到两倍。在地球大气的情形下,这个时间尺度是五天的数
量级,大约为空气绕地球吹一圈的时间。人们可以在五天之内作相当准确的天气
预报,但是要做更长远得多的天气预报,就既需要大气现状的准确知识,又需要
一种不可逾越的复杂计算。我们除了给出季度平均值以外,没有办法对六个月以
后作具体的天气预报。
我们还知道制约化学和生物的基本定律,这样在原则上,我们应能确定大脑
如何工作。但是制约大脑的方程几乎肯定具有混沌行为,初始态的非常小的改变
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这样,尽管我们知道制约人类行为的方程,但在实际上
我们不能预言它。科学不能预言人类社会的未来或者甚至它有没有未来。其危险
在于,我们毁坏或消灭环境的能力的增长比利用这种能力的智慧的增长快得太多
了。
宇宙的其他地方对于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事物根本不在乎。绕着太阳公转的行
星的运动似乎最终会变成混沌,尽管其时间尺度很长。这表明随着时间流逝,
何预言的误差将越来越大。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可能预言运动的细节。我们能
相当地肯定,地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和金星相撞。但是我们不能肯定,在轨
道上的微小扰动会不会积累起来,引起在十几亿年后发生这种碰撞。太阳和其他
恒星绕着银河系的运动,以及银河系绕着其局部星系团的运动也是混沌的。我们
观测到,其他星系正离开我们运动而去,而且它们离开我们越远,就离开得越快。
这意味着我们周围的宇宙正在膨胀:不同星系间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加。
我们观察到的从外空间来的微波辐射(微波辐射: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各个方向同性的微波辐射,是宇宙之初“大爆炸”的余热,
温度比开氏绝对零度高 2.7 度,习惯上称为 3K 辐射。1965 年美国科学家彭齐亚
斯和威尔逊因共同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获 197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背景给
出这种膨胀是平滑而非混沌的证据。你只要把你的电视调到一个空的频道就能
180
实际观测到这个辐射。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斑点的小部分是由太阳系外的微波引起
的。这就是从微波炉得到的同类的辐射,但是要更微弱得多。它只能把食物加热
到绝对温度(绝对温度:即开氏温度,1848 年由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18241907)
提出,1960 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热力学温度以开尔文为单位。开氏的
零度称为“绝对零度”,等于零下摄氏 273.15 度。 2.7 度,所以不能用来温
热你的外卖披萨。人们认为这种辐射是热的早期宇宙的残余。但是它最使人印象
深刻的是,从任何方向来的辐射量几乎完全相同。宇宙背景探索者卫星已经非常
精确地测量了这种辐射。从这些观测绘出的天空图可以显示辐射的不同温度。
不同方向上这些温度不同,但是差别非常微小,只有十万分之一。因为宇宙不是
完全光滑的,存在诸如恒星、星系和星系团的局部无规性,所以从不同方向来的
微波必须有些不同。但是,要和我们观测到的局部无规性相协调,微波背景的变
化不可能再小了。微波背景在所有方向上能够相等到 100000 分之 99999
上古时代,人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在任何方向上背景都一样的事实,
对于他们而言毫不足怪。然而,从哥白尼时代开始,我们就被降级为绕着一颗非
常平凡的恒星公转的一颗行星,而该恒星又是绕着我们看得见的不过是一千亿个
星系中的一个典型星系的外边缘公转。我们现在是如此之谦和,我们不能声称任
何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所以我们必须假定,在围绕任何其他星系的任何方向的
背景也是相同的。这只有在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以及膨胀率处处相同时才有可
能。平均密度或膨胀率的大区域的任何变化都会使微波背景在不同方向上不同。
这表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
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因为宇宙的膨胀是如此之均匀,所以人们可按照一个单独的数,即两个星系
间的距离来描述它。现在这个距离在增大,但是人们预料不同星系之间的引力吸
引正在降低这个膨胀率。如果宇宙的密度大于某个临界值,引力吸引将最终使膨
胀停止并使宇宙开始重新收缩。宇宙就会坍缩到一个大挤压。这和起始宇宙的大
爆炸相当相似。大挤压是被称作奇性的一个东西,是具有无限密度的状态,物理
定律在这种状态下失效。这就表明即便在大挤压之后存在事件,它们要发生什么
也是不能预言的。但是若在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的连接,就没有合理的方法说一
个事件发生于另一个事件之后。也许人们可以说,我们的宇宙在大挤压处终结,
181
而任何发生在“之后”的事件都是另一个相分离的宇宙的部分。这有一点像是再
投胎。如果有人声称一个新生的婴儿是和某一死者等同,如果该婴儿没从他的以
前的生命遗传到任何特征或记忆,这种声称有什么意义呢?人们可以同样地讲,
它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如果宇宙的密度小于该临界值,它将不会坍缩,而会继续永远膨胀下去。
密度在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如此之低,引力吸引对于减缓膨胀没有任何显著的效
应。星系们会继续以恒常速度相互离开。
这样,对于宇宙的未来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如果它比临界值
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但是如果它比临界值大,宇宙就会坍缩,而时间本身就
会在大挤压处终结。然而,我比其他的末日预言者更占便宜。即便宇宙将要坍缩,
我可以满怀信心地预言,它至少在一百亿年内不会停止膨胀。我预料那时自己不
会留在世上被证明是错的。
我们可以从观测来估计宇宙的平均密度。如果我们计算能看得见的恒星并把
它们的质量相加,我们得到的,不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左右。即使我们加上在宇
宙中观测到的气体云的质量,它仍然只把总数加到临界值的百分之一。然而,
们知道,宇宙还应该包含所谓的暗物质,即是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东西。暗物
质的一个证据来自于螺旋星系。存在恒星和气体的巨大的饼状聚合体。我们观测
到它们围绕着自己的中心旋转。但是如果它们只包含我们观测到的恒星和气体,
则旋转速率就高到足以把它们甩开。必须存在某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其引力吸
引足以把这些旋转的星系牢牢抓住。
暗物质的另一个证据来自于星系团。我们观测到星系在整个空间中分布得不
均匀,它们成团地集中在一起,其范围从几个星系直至几百个星系。假定这些星
系互相吸引成一组从而形成这些星系团。然而,我们可以测量这些星系团中的个
别星系的运动速度。我们发现其速度是如此之高,要不是引力吸引把星系抓到一
起,这些星系团就会飞散开去。所需要的质量比所有星系总质量都要大很多。
是在这种情形下估算的,即我们认为星系已具有在它们旋转时把自己抓在一起的
所需的质量。所以,在星系团中我们观测到的星系以外必须存在额外的暗物质。
人们可以对我们具有确定证据的那些星系和星系团中的暗物质的量作一个
相当可靠的估算。但是这个估算值仍然只达到要使宇宙重新坍缩的临界质量的百
182
分之十左右。这样,如果我们仅仅依据观测证据,则可预言宇宙会继续无限地膨
胀下去。再过五十亿年左右,太阳将耗尽它的核燃料。它会肿胀成一颗所谓的红
巨星(红巨星:光谱呈橙色、红色的巨星称为红巨星。其形成是因为在恒星演化
过程中,由于内部核燃料的耗尽,热核反应的速率减弱,打破了引力与辐射压之
间的平衡,恒星的外壳开始燃烧膨胀。直到它把地球和其他更邻近的行星都吞
没。它最后会稳定成一颗只有几千英里尺度的白矮星(白矮星:一类低光度、
温度、高密度的简并态恒星,是恒星演化的一种归宿。当恒星经过红巨星阶段
损失大量质量后,剩下的质量若小于 1.44 个太阳质量,这颗恒星就演化成白矮
星。。我正在预言世界的结局,但这还不是。这个预言还不至于使股票市场过于
沮丧。前面还有一两个更紧迫的问题。无论如何,假定在太阳爆炸的时刻,我们
还没有把自己毁灭的话,我们应该已经掌握了恒星际旅行的技术。
在大约一百亿年以后,宇宙中大多数恒星都已把燃料耗尽。大约具有太阳质
量的恒星不是变成白矮星就是变成中子星(中子星:恒星在核能耗尽后,经过引
力坍缩,依靠简并中子的压力与引力平衡形成的星体。中子星比白矮星更小更
紧致。具有更大质量的恒星会变成比黑洞(黑洞:一种特殊的天体,是时间—空
间的一个区域。它的基本特征是有一个封闭的视界。由于引力强大,就连光也不
能从中逃逸出来,所以黑洞是看不见的。还更小,并且具有强到使光线都不能
逃逸的引力场。然而,这些残留物仍然继续绕着银河系中心每一亿年转一圈。
些残余物的相撞会使一些被抛到星系外面去。余下的会渐渐地在中心附近更近的
轨道上稳定下来,并且最终会集中在一起,在星系的中心形成一颗巨大的黑洞。
不管星系或星系团中的暗物质是什么,可以预料它们也会落进这些非常巨大的黑
洞中去。
因此可以假定,星系或星系团中的大部分物体最后在黑洞里终结。然而,
在若干年以前发现,黑洞并不像被描绘的那样黑。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量
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即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19011976)提出的测不准原
理。它的量子力学意义是不能在同一个态中同时准确测量出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讲,粒子不可能同时具有定义很好的位置和定义很好的速度。粒子位置定义得越
精确,则其速度就只能定义得越不精确,反之亦然。如果在一颗黑洞中有一颗粒
子,它的位置在黑洞中被很好地定义,这意味着它的速度不能被精确地定义。
183
以粒子的速度就有可能超过光速,这就使得它能从黑洞逃逸出来,粒子和辐射就
这么缓慢地从黑洞中泄漏出来。在一颗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可有几百万英里的尺
度。这样,在它之内的粒子的位置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粒子速度的不
确定性就很小,这表明一颗粒子要花非常长的时间才能逃离黑洞。但是它最终是
要逃离的。在一个星系中心的巨大黑洞可能花 10(九十次方)年的时间蒸发掉并
完全消失,也就是1后面跟 90 个“0这比宇宙现在的年龄要长得多,它是
1010 年,也就是“1”后面跟 10 个“0。如果宇宙要永远膨胀下去的话,仍然
有大量的时间可供黑洞蒸发。
永远膨胀下去的宇宙的未来相当乏味。但是一点也不能肯定宇宙是否会永远
膨胀。我们只有大约为使宇宙坍缩的需要密度十分之一的确定证据。然而,可能
还有其他种类的暗物质,还未被我们探测到,它会使宇宙的平均密度达到或超过
临界值。这种附加的暗物质必须位于星系或星系团之外。否则的话,我们就应觉
察到了它对星系旋转或星系团中星系运动的效应。
为什么我们应该认为,也许存在足够的暗物质,使宇宙最终坍缩呢?为什么
我们不能只相信我们已有确定证据的物质呢?其理由在于,哪怕宇宙现在只具有
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都需要不可思议地仔细选取初始的密度和膨胀率。如果在
大爆炸后一秒钟宇宙的密度大了一万亿分之一,宇宙就会在十年后坍缩。另一方
面,如果那时宇宙的密度小了同一个量,宇宙在大约十年后就变成基本上空无一
物。
宇宙的初始密度为什么被这么仔细地选取呢?也许存在某种原因,使得宇宙
必须刚好具有临界密度。看来可能存在两种解释。一种是所谓的人择原理,它可
被重述如下:宇宙之所以是这种样子,是因为否则的话,我们就不会在这里观测
它。其思想是,可能存在许多具有不同密度的不同宇宙。只有那些非常接近临界
密度的能存活得足够久并包含足够形成恒星和行星的物质。只有在那些宇宙中才
有智慧生物去诘问这样的问题:密度为什么这么接近于临界密度?如果这就是宇
宙现在密度的解释,则没有理由去相信宇宙包含有比我们已探测到的更多物质。
十分之一的临界密度对于星系和恒星的形成已经足够。
然而,许多人不喜欢人择原理,因为它似乎太倚重于我们自身的存在。这样
就有人对为何密度应这么接近于临界值寻求另外可能的解释。这种探索导致极早
184
期宇宙的暴涨理论。其思想是宇宙的尺度曾经不断地加倍过,正如在遭受极端通
货膨胀的国家每隔几个月价格就加倍一样。然而,宇宙的暴涨更迅猛更极端得多:
在一个微小的暴涨中尺度的至少一千亿亿亿倍的增加,会使宇宙这么接近于准确
的临界密度,以至于现在仍然非常接近于临界密度。这样,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
的,宇宙就应包含足够的暗物质,使得密度达到临界值。这意味着,宇宙最终可
能会坍缩,但是这个时间不会比迄今已经膨胀过的一百五十亿年左右长太多。
现在小结如下: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
允许人们去预言将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
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
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
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
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
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涨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
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宙局部运动的混沌状态,不妨碍对它的宏观预测。但宇宙的未来是膨胀还是坍缩,
尚难定论。
思考与探究:
1、作者关于宇宙的未来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2、文章对宇宙的未来的预言与巫师宗教预言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预言有何
不同?
3、试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体会霍金这位科学大师的演讲风格。
拓展阅读:
霍金的故事
迈克尔怀特、约翰格里宾
1962 10 月,文学士斯蒂芬霍金刚从国外回来就到了剑桥,他离开了中
东那片焦灼和荒芜的不毛之地回到了英吉利东部那片秋风细雨滋润的土地。在一
个蒙蒙小雨的早晨,当霍金穿过草地和缓缓起伏的小山丘,走向他的新家时,
185
充满和平和宁静的这个英国唯一真正的“大学城”背后,也笼罩着一种阴影,
实上世界其他任何地方也正受到古巴危机的威胁。
似乎任何时候世界都会在核武器灾难中灭亡,现在人们处于相对平和开放的
“冷战”后时代中,大家很难想象当时的那种不安全和不确定的气氛。这时霍金
和其他人一样,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实经历着失望。旧的偶像和旧的美好事物
正在衰败;新的英雄将要诞生。玛丽莲梦露在那年的 8 月自杀,约翰肯尼迪在
12 个月之后被刺身亡,甲壳虫乐队在大众流行文化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的
国际性名声。
尽管存在即将毁灭的威胁,而剑桥的生活仍和往常一样。学生们开始住进他
们新的家,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落下了脚,而居民们则继续过着自剑桥建城以来
他们已过了一千年的生活。在霍金准备去剑桥的时候,如同外部世界存在四分五
裂的危机一样,斯蒂芬霍金渐渐意识到他个人的危机。他在牛津的最后一段时
间里开始感到自己系鞋带有了困难,走路老是撞在其他物体上,好几次他感到自
己的腿不听使唤。有时尽管没有喝过酒,但他发现自己似乎喝醉了似的发音含糊,
他不想向自己承认什么地方出了毛病,所以他没说什么,只是竭力继续生活。
当来到剑桥时另一个问题也产生了,他要申请攻读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
以必须在两个研究领域中选择其一:基本粒子,研究微观世界;宇宙学,研究宏
观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认为研究基本粒子对我的吸引力较小,因为尽管人们在发现许多新的粒
子,但还没有适宜的基本粒子理论,像植物学研究一样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将粒子
分类。相反,在宇宙学方面,已有了一个明确的理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而且,还有一个意外难题。他之所以选择去剑桥大学上学不仅由于当时牛津
没有宇宙学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他想师从弗雷德霍伊尔这位有世界声誉的在此
领域内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但是,他没能师从霍伊尔,最后安排给他的是一位他
未曾听说过的老师丹尼斯夏马。有一阵子,他将这一变故看作是灾难,但后来
他认识到有夏马作为导师要好得多,因为霍伊尔总是在世界各地旅行,很少有时
间担负起导师的责任。不久他发现夏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科学家,对他帮助和激
励很大,并且随时都找得到夏马讨论问题。
霍金在剑桥的第一学期情况很糟。他发现自己在大学时没有好好学数学,
186
致现在没有足够高的水平,所以在做广义相对论的复杂计算时很快遇到了麻烦。
他的学习态度仍有些懒散,而他的研究工作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他在生活
中第二次陷入困境。夏马回忆说,尽管他的学生极为聪明,并常常很有见识,
深入地与他展开讨论,但霍金存在的问题是要找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的选定必须有足够难度,以符合博士课程的要求,而相对论在那时
还是相当新的和不一般的学科,要找到合适的课题并不容易。夏马认为,那时霍
金有些迷失方向,样样都干不好,这种情形至少在他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一年中始
终存在。此时在霍金身体内部已发生了一些变比,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事情,
于是以上的问题倒开始自行解决。
1962 年年底当斯蒂芬霍金回到圣奥尔本斯过圣诞节时,整个英格兰南部都
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他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他比以前更多地感到手脚不
灵活,不过在剑桥还没有人察觉到。夏马回忆说,在那学期期初,我们注意到霍
金说话有一点点结巴,但认为只是结巴而已并没什么关系。但是,当霍金到父母
那儿后,由于他有几个月没回家了,他们立即注意到他有点不对劲。父亲马上得
出结论,斯蒂芬一定是上一年夏天在中东时染上了什么奇怪的疾病———这是一
位研究热带医学的医生从逻辑上得出的结论。不过,他们想得到确诊,所以带他
到他们的家庭医生那儿去看病,那位医生嘱咐他转诊,向一位专家求诊。
除夕之夜,霍金一家在希尔赛德路 14 号举行了晚会。正如所期待的那样,
这是一个文雅的场合,有雪利酒和葡萄酒招待;他们邀请了一些亲近的朋友,
括斯蒂芬的中学同学约翰麦克莱纳汉和迈克尔丘奇。这时已在传说斯蒂芬病
了,但病情的实质并不知晓,人们一般认为他在外国的气候条件下染上了某种疾
病。迈克尔丘奇回忆说,斯蒂芬连倒酒也发生了困难,大部分酒都倒在桌布上
而不是杯子里。大家没有说什么话,那天晚上有一种不祥之兆。
当时有一位名叫简怀尔德的年轻姑娘也被邀请参加晚会,以前斯蒂芬对她
不太了解,那天晚上他们俩共同的一位朋友正式把霍金介绍给了简。简也住在圣
奥尔本斯并在当地上中学。随着 1962 年渐渐逝去和 1963 年的来临,他们两人开
始交谈并开始有所了解。简正在上 6 年级并已被伦敦的威斯菲尔德学院录取,
二年秋天将去那里攻读现代语言学。简发现这位 21 岁的剑桥大学研究生的个性
稍微有些古怪,但很有魅力,所以很快被他所吸引。她回忆说,她感到他有一种
187
知识分子的傲慢,他好像“已丧失了什么,他还知道某种他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
正在发生”。那天晚上他们之间萌发了友谊。
霍金该回剑桥了,1 月下旬春季学期将开始,但他并没有在剑桥继续学业,
而是被送到医院去做一系列检查,霍金对此还能清晰地回忆:
他们从我的手臂肌肉上取样,他们把电极插入我的身体,还将某种射线穿不
透的液体注射进我的脊椎,然后把我躺着的床搞倾斜, X 射线跟踪注入的液体
的上下流动。
一切结束后他们没有告诉我得了什生病,但肯定不是多发性硬化症,他们说
我不是一个典型的病例。我猜想他们预期我的病情还会进一步恶化,他们无能为
力,只给了些维生素片。我看得出他们没有指望这些维生素起什么作用,我也不
想询问详情,因为这些医生太差劲了。
医生建议他回到剑桥继续研究宇宙学,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业进展
并不顺利,随时可能死去的念头萦绕着他的一切思想和行动。他回到剑桥等待着
检查结果。不久诊断他患上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这种病非常罕见且不可治愈,
在美国这种病称作卢盖里革症,因美国北方佬棒球队的一个名为卢盖里革的运
动员死于此病而得名,在英国通常称为运动神经症。
硬化症会影响脊椎神经索和控制运动功能的那部分大脑。细胞经过一段时间
后逐步衰退,当肌萎缩达到全身后就会引起瘫痪,不过大脑不会受影响,诸如思
维和记忆这类高级功能不会受影响。身体会逐渐残废,但病人的思维将完好无损。
通常这种疾病的预后是,身体会逐渐不能动弹从而导致逐步瘫痪,最后由于呼吸
肌不起作用引起肺炎或窒息而死亡。此病的症状是没有痛楚,不过在疾病的最后
阶段医生会用吗啡来缓解病人的慢性抑郁症。
具有戏剧性的是,斯蒂芬霍金恰好是研究理论物理学的,干这份工作大脑
是唯一真正需要的工具,这类工作实在不多。如果他是一位实验物理学家,那么
他的职业生涯也就此结束。很自然,这点对一个 21 岁的年轻人来说谈不上是一
种补偿,因为霍金像其他人一样,他期望的是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而不是被一
种神经性疾病判了死刑。医生说他还有两年时间。
刚一听到这个消息时,霍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据舰队街的人士传说,
霍金把自己关在黑暗的房间内,沉湎于酗酒,大听高音量的瓦格纳音乐,他自我
188
怜悯,整天喝酒喝得迷迷糊糊。他和任何一个面临着任何个人悲剧的人一样,
直在想:“这种事怎么就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应该就这样死去呢?”
他在医院接受一系列检查时有一件事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到剑桥后这件
事使他摆脱了无限的恐惧,他说:
我在医院时,在我的病床对面有一位男孩,我并不认识他,后来他死于白血
病。这一情景让人看了难受。很清楚有人的命运比我还糟,至少我的情况还没使
我感到自己有病,当我为自己而难过时,我就想起了那个男孩。
当霍金从失望中摆脱出来回到学业上来以后,他的父亲决定访问丹尼斯
马一次,他将情况向夏马先生说明了,并问斯蒂芬是否可以在比 3 年更短的时间
内获得博士学位,因为他的儿子也许活不了那么久。夏马也许比任何其他人都更
了解他的学生的能力,但他告诉弗兰克霍金,任何想要在少于 3 年的时间内完
成学业的想法都是不可能的。夏马当时是否意识到那时的霍金需要通过学习来帮
助渡过难关是另一回事;但他知道原则,他不顾他的学生将要死去这一事实,
们不能为他而改变原则。
大多数人都相信医学的预见是正确的,相信霍金活不长了。约翰麦克莱纳
汉清楚地记得,在他离开英国去美国工作一年的前夕,霍金的姐姐玛丽告诉他,
如果他不在一年之内回来的活,也许就再也看不到他的朋友了。这种疾病一旦缠
身,病情发展很快。在斯蒂芬出院后不久简再次见到了他,她发现他有些迷茫,
也缺乏活下去的意志。
毫无疑问,简在这个时候出现是霍金生活的主要转折点。他们两人开始频繁
见面,两人的关系也在发展。简使得霍金能克服自己的绝望,并重新树立生活和
学习的信心。与此同时,霍金继续缓慢而艰难地攻读博士学位。
霍金不是唯一随夏马工作的学生。1961 年夏马在开始任职时就接受了他的
第一位学生——南非的乔治埃利斯,一年以后霍金来了,再下一年又来了两个
学生——布兰登卡特和马丁里斯,他们和埃利斯一起成为霍金终生的朋友和同
事。他们又和其他一些人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论和宇宙学的研究小组,他们从事
同一领域的研究,但研究范围略有不同。
在第一年,霍金和其他学生及导师一起在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一个名叫凤凰翼
的组里工作,这个实验室是在 19 世纪 70 年代由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建立的。
189
在本世纪 60 年代初期,物理系的系主任乔治巴奇勒说服大学当局在西尔弗大街
原来的大学出版社大楼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数学和理论物理系,这就是现在的应用
数学和理论物理系。
物理系的气氛很随便,博士生没有严格的时间表或者规定的课程,导师的任
务就是提出一些问题或目标,和学生讨论攻关的计划,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
马回忆说,当他对霍金正在做的工作突然想到了一个新的主意时,他会冲进霍金
的办公室,然后一起反复讨论出一个新方案。这种事情经常发生。
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所有博士生除了要听大学里开的课,还要参加定期
的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 30 40 个人听一位导师或一位访问学者作报告。
告后是一般性的讨论。但是对话和交流的最重要的地方是在茶室。这种一天两次
的茶室相会是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兴起又传到西尔弗大街的,大家在上午 11 点去
喝咖啡,下午 4 点去喝茶,在那儿交流他们最新的思想。学生们合用办公室,
公室的门几乎总是敞开的——从来没有人会秘密地搞研究或不公开自己的观点。
就是在这种自由交流的氛围中,霍金在他读博士的初期就偶然地找到了他的第一
个了不起的研究项目。
弗雷德霍伊尔在剑桥大学的物理系很有威望,他的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广
为人知。他是一位努力自我推销的科学家,很会和大众媒体打交道,时而也会发
表一些未经查考和证实的理论。对此他的辩解很简单,他不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
者,他也不是知识界的一个牛仔,但为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经费,他需要在公众
中亮相,需要驰名世界,公关对于他是最重要的。
不过霍伊尔并不总是春风得意。他是约克郡纺织品商人的儿子,他在 30
代以全额奖学金进入剑桥读书,由于他的背景和奇特的口音,他饱尝了社会对他
的不公正。尽管他已证明了自己比大多数同学更智力超群,但他的饱尝社会不公
平对待的经历使他变得冷酷,成为一个难对付的人。他在剑桥当教授的时候多次
和大学当局及同事们进行过激烈的争吵。在搬迁至西尔弗大街后,霍伊尔在剑桥
建立了自己的学院,但他还是大量借助于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那些同事的头脑
和帮助。
当剑桥关于宇宙的争论多得不可开交时,霍伊尔总是支持宇宙稳走论,他和
伦敦皇家学院的数学家赫尔曼邦迪、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一起提出了这一理
190
论,但是,当时这一理论只是两种争论的理论中较为科学的一种。他厌恶那种认
为宇宙是自发产生的理论,曾经将自发产生的理论描述为一个从生日蛋糕中跳出
来参加晚会的女孩——这显得有失尊严,也不典雅。后来多半出于兴之所至,
成了“大爆炸”这一术语的发明者,他发明这一术语是想以此讥笑那个理论,
一次广播节目中他正在讨论他自己的稳定理论时提出了这一术语。
在发展他的宇宙起源理论的同时,霍伊尔也是一个由挑选出来的学生组成的
研究小组的导师,其中有一位小组成员是个研究生,名叫贾杨特纳利卡。纳利
卡被指定为霍伊尔的理论进行一些数学推导,以此作为他博士学位的研究材料的
一部分。他的办公室恰好在霍金的隔壁,而霍金对纳利卡的方程式很感兴趣,
有过多的说服,纳利卡将自己正在研究的材料与霍金共享,于是霍金开始对这一
理论作进一步探究。在以后的几个月内,霍金越来越多地在他自己的办公室和纳
利卡的办公室之间来回奔波,一手拿着写满数学说明的纸,另一手沉重地斜靠在
新近才得到的一根拐杖上。
不久,事情就见分晓了。霍伊尔决走在伦敦皇家学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公开
宣布自己的发现成果。尽管这种事以前不是没有先例,但他的一些同事认为他这
样做头脑过于发热,因为这些研究成果还没经过鉴定。霍伊尔对大约 100 个人发
表讲话;结束时人们给予热烈的鼓掌,并像通常那样响起一片谈话声。然后霍伊
尔问是否有什么问题。自然,霍金参加了会议,而且思路紧紧跟随着论题。他慢
慢地站了起来,抓住了手杖,全会议室一片寂静。
“您讲的那个量是发散的,”他说。
听众中响起一片咕哝声,在场的科学家们马上看出如果霍金的观点是正确的
话,那么霍伊尔最新提出的论点就是错误的。
“当然不发散,”霍伊尔回答说。
“发散的,”霍金不服地回答说。
霍伊尔停顿了一下,并看了看整个房间,听众是绝对地寂静,“何以见得?”
他厉声问道。
“因为我论证过,”霍金慢慢地说道。
一阵尴尬的笑声在室内响起,这是霍伊尔最不愿意听到的,他对这个自命不
凡的年轻人感到怒不可遏,两个人之间的交锋是短暂的——霍金已经证明自己在
191
这个问题上是一个极其优秀的物理学家。但是霍伊尔认为霍金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并向他表示了这种意思,可是霍金和其他人回敬说霍伊尔宣布未经验证的结论也
是不合乎职业道德的。纳利卡夹在中间,毫无疑问只得承受霍伊尔怒气冲天的责
备,实际上他是无辜的。
尽管霍伊尔的智力并不比霍金低,但在这件事情上年轻的霍金是绝对正确
的:霍伊尔所谈到的那个量的确是发散的,这就意味着他的理论的最新部分是错
的,霍金写了一篇论文总结了他的数学上的发现,此发现使他认识到霍伊尔所谈
论的那个量是发散的。霍金的观点为他的同行们充分接受,大家认为他是一个极
有前途的年轻研究人员。当霍金仍然在努力研究夏马指导下的博士课题时,他已
经在宇宙学研究的那种精妙深奥的氛围中使自己出了名。
他在剑桥的头两年中,硬化症很快地恶化,他走路开始发生很大的困难,
有用手杖才能移动几步。他的朋友们尽可能地帮助他,但大多数时间他回避别人
的帮助。他利用墙壁、手杖和其他物体在房间里和户外缓慢地移动。很多时候连
借助墙壁、手杖等都不管用。有时候霍金因重重地摔倒在地而严重撞伤,所以夏
马和同事们清楚地记得霍金好几次出现在办公室时头上缠着绷带。
由于疾病,他的说话也开始受到严重影响。说话再也不仅仅是含糊不清,
快别人都听不懂了,即使亲近的同事听他说话也有困难。但是,这并不能使他的
研究减速,事实上他正开始走上轨道。工作进展得比他整个生涯中任何时候都更
快、更有成效,这足以说明他对待疾病的态度。这似乎有些离奇,硬化症简直好
像对他并没什么影响。当然,他像我们社会中所有的残疾人一样,不得不承受屈
辱和不便,他只能适应这一现实,在特殊的条件下生活,但疾病并没有损害他生
命的精髓,即他的思维,所以也就没有影响他的工作。
比任何其他人做得更好的是霍金本人,他竭力地淡化自己的残疾,并集中精
力想在科学上做出成就,因为这对于他才是真正重要的。和霍金一起工作的人和
世界上许多物理学家都给予他最高的评价,并不对他另眼相看。如果没有那台用
手指尖操纵的计算机,霍金就不能说话,也不能移动,但这些都不是本质的东西,
对别人来说他是朋友和同事,更重要的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在忍受着硬化症的同时,他发现可以和简怀尔德一起过一种纯粹个人的生
活,于是内心开始萌发希望。一对情人订了婚,周未的约会也日益频繁。别人也
192
看出他们是很幸福的,并且他们彼此对双方都很重要。简回忆说:“我想寻找自
己生存的意义,我想在照料斯蒂芬这个含义上我找到了。但我们是相爱的。”在
另一场合她说:“我决定了要做什么,并且做了。他也下定了决心,他是很有抱
负的。现在他也仍然如此。在我们第一次相识时,他已发病,所以我从不知道有
一个体格健全的斯蒂芬。
对霍金来说,他和简的订婚也许是发生在他身上最重要的事:这改变了他的
生活,给予他生活的追求,并使他决心活下去。没有简给予的帮助,他几乎肯定
不能坚持以后的一切,或者没有坚持下去的意志。
从此以后,他的工作越来越取得成功,夏马开始相信也许霍金最终能将他的
博士课题内容中的不同分支综合起来。
夏马的研究小组对一位年轻的应用数学家罗杰彭罗斯的工作很感兴趣,那
时彭罗斯在伦敦的伯克贝克学院,他是一位著名遗传学家的儿子,曾在伦敦大学
上学,50 年代早期来到剑桥。在美国从事一段时间研究后, 60 年代早期他开
始提出奇点理论,这一理论与当时产生于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理论相得益
彰。
剑桥的研究小组开始参加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讲座,国王学院应用数学系的
教授是一位大数学家,赫尔曼邦迪,他是稳态理论的共同创始人。彭罗斯(穿
过伦敦城区即可到达国王学院)、来自剑桥的学者、国王学院的一些物理学家和
数学家经常出席会议,对于这些与会者而言,国王学院是一个合适的举行会议的
地方。夏马带了卡特、埃利斯、里斯和霍金多次参加了会议,他的想法是,也许
通过会议讨论他们会得到启发,把彭罗斯的理论应用于他们自己的工作。但是好
几次霍金差一点到不了伦敦。
布兰顿卡特回忆说,有一次他们到火车站晚了,这时火车已经进站,他们
都拼命地跑着赶火车,忘了斯蒂芬,他拄着拐杖在挣扎着向前走。当他们进了车
厢后才意识到霍金没和他们在一起,卡特看看窗外,看到一个可怜的身躯正沿着
站台,在挣扎着赶过来,这时他感到斯蒂芬也许在火车开走前上不了车。他们知
道霍金坚决反对给予他与众不同的照顾,所以平时他们的确不想过多地帮助他,
但是在这一场合卡特和另一个人便跳出窗外帮助霍金沿着站台赶上火车。
如果霍金没能赶上其中一次伦敦会议,他的命运将会不同,因为正是通过这
193
些会议他的整个生涯又有了另一个积极有益的转折。在国王学院的座谈中,罗杰
彭罗斯向他们介绍了在黑洞中央有时空奇点的观点,来自剑桥的研究人员听到
这一观点后自然激动万分。
有一天晚上,在回剑桥的路上,他们一起坐在二等车厢内开始讨论那天会
上所讲的内容。有一阵子霍金不想参与讨论,他凝视着窗外,看着外面黑暗之中
的田野,车窗上反射出他的朋友们聚在一起的影子。他的同事们正在讨论彭罗斯
理论中的一个微妙的数学问题。突然,霍金想到了一个念头,视线离开了车窗,
面向坐在对面的夏马,他说:“如果将罗杰的奇点理论应用于整个宇宙,不知会
发生什么情况?”就是这一念头使霍金保住了博士学位并使他走上了超级科学明
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