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插秧歌》——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诵读诗歌,结合诗句展开合理想象,还原诗中热烈的劳动场面。
品读诗歌,体味情感,感受劳动者的辛苦与快乐,思考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重点:还原是诗歌中的劳动场面
教学难点:感受劳动者的情感。
导入:1.回扣上节课问题:编者为什么要在这个单元安排 2 首古诗?为什么是这两首古诗?
2.回顾学过的关于劳动的诗歌《归园田居》《悯农》等。
《归园田居》:描摹出诗人的劳作之趣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悯农》:告诉我们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过艰辛劳动得来……
1、《诗经》相关文化知识: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
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
特点。
(2)《诗经》六义: 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
数是民歌。风”,又分为周南、召南、邶(bèi、鄘(yōng)、卫、王、郑、齐、魏、唐、
秦、陈、桧(kuài)、曹、豳(bīn)等 15 国风。
《雅》是西周王畿( jī)地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小雅》用于贵
族宴飨,《大雅》用于诸侯朝会
《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赋:直接铺陈叙述,直截了当地表达所要陈述的思想感情;
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即起兴,用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内容
《芣苢》《诗经˙周南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周南指周以南地区,是周公旦的封地,
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
《周南》为十五国风之一,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
2、诗人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
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家”,当时被奉为诗坛宗主。南宋名将张浚谪居永州,
勉励杨万里以“正心诚意”之学,因此他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
杨万里的诗作数量极富,在宋代仅次于陆游,达 4200 余首。
他善于巧妙地摄取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动态语言平易浅近,自然活泼适当选择、熔炼
俗谚、口语入诗,幽默诙谐,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淳熙六年(1179 年)杨万里由常州卸任返回故里吉州途径衢州时看到农人插秧的场
景,写下这首《插秧歌》
环节一:心任务:自读《芣苢》描绘阅读后你眼前浮现出的画面(200 字左右)
难点突破:
(一)品味动词,还原场面
任务:阅读诗歌,结合注释,发挥想象,填写表格
问题 1:阅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六个字的含义。
明确:、有、掇、捋、袺、襭等六个字,其实是六个动词,
表示六个动作
采:采摘 有:取得,获得。
掇:拾取,摘取。 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袺: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问题 2:品味动词,思考六个动词联用,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障碍:概括画面,而非描绘画面。其深层原因是学生不理解动词的内涵,从而进行
合理的想象,还原出诗歌的画面。
方法点拨:借助字形字源,品味动词含义,展开联想想象
参考名家译文,还原劳作场景,描绘诗中图景
明确:看似简单六个字,就把女子们发现芣苢,采摘芣苢,再到满载而归的过程生动地
描绘出来了。
(二)吟咏诗韵,体会情感
任务:体会劳动妇女采集芣苢、歌唱《芣苢》时的心情。
方法点拨:对比阅读《芣苢》与《弹歌》,体会两首歌不同节奏背后的情感差异。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体会重章叠句背后的画面与情感。
明确:
《吴越春秋·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四句,八个字,描绘了我国远古劳动
人民的狩猎场面。他们砍竹接竹制作弹弓捕猎禽兽,通过紧张的劳动获取食物。我们在
读的时候,感受到一种紧张的节奏。想必,他们在歌唱时,心里也对猎物充满了急切的渴望
在“采采芣苢”和“薄言”的重复中,节奏放缓了,画面里的人也放慢脚步《芣苢》
重章叠句,在不断重叠、不断回环的歌声中,感受到劳动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
和日丽中群歌互答”(方玉润《诗经原始》)的快乐。
环节二:劳动者的颂歌:《插秧歌》
核心任务:选择《插秧歌》中的某一人物形象,给他(她)写一段心灵独白。
难点突破:
(一)写作基础: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
问题 1:和《芣苢》相比《插秧歌》里的劳动有具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谈一谈
知识补充:插
交流典型回答:辛苦的劳作
紧张的气氛
专注的劳动者
提示关注要点:关注动作,还原画面
关注比喻,感受气氛
关注语言,揣摩心理
关注细节,体会精神
(二)写作难点:依据诗句,结合人物身份,揣摩人物心理
问题 2:一段的心灵独白,需要兼顾哪些要素?
要点:符合人物身份
契合人物性格
关注特定情境
举例:以“农夫”形象为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作为一家之主,看到全家人一齐劳作,会是什么
感受呢?)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农夫自己会不会产生自己是战士的想法?)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是什么支撑他不顾辛劳:不没吃早饭,也顾不上
休息呢)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田夫为什么会答非所问呢?在问题与回答中间,
田夫在心里想什么呢?)
明确:劳作是辛苦的紧张的。所以本诗时杨万里写给农民的颂歌:歌颂他们辛劳中的
秩序井然,顶风冒雨中的热火朝天,赞歌颂他们吃苦耐劳,废寝忘食,投入忘我。但这些,
在劳动者这里,其实是一种自觉。
这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责任感——承担着一家的生活。眼前的这一片秧苗,就是一家的希
望。
发自内心的热爱——农人对待庄稼,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
一种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春种,秋收,在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中,成为了潜意识。
总结:回答问题:
编者为什么要在这个单元安 2 首古诗
明确:展示古代劳动者的风采,与其他写劳动者的诗歌相比,还原了劳动最本真的滋味。
为什么是这两首古诗
《芣苢》,使我们在远处欣赏劳动妇女们忙碌欢乐的劳动画面;
《插秧歌》让我们走近劳动者,体味他们的感情,感受他们的辛苦与快乐,思考劳动
的价值与意义
2.思想总结:“劳动何以成诗”